含有黃連、大黃、黃芩的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0:45:21 2
專利名稱:含有黃連、大黃、黃芩的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抗炎鎮痛作用的藥用製劑,具體是由黃連、大黃、黃芩三味藥 製成的片劑,可用於咽炎,牙痛等病症的治療。
背景技術:
一清片源自《金匱要略》中的瀉心湯,是由黃連、大黃、黃芩三味藥組成,是醫聖張 仲景用治火毒、出血之傳世名方。其功效為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於火毒血熱所 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吐血,咯血,衄血,痔血等症。以瀉心湯為藍本開發的中成藥製劑有一清系列製劑,如一清膠囊、一清顆粒及三 黃片、三黃膠囊等。已被廣泛用於治療內、外、婦、皮膚、五官等科疾病,瀉心湯治療急性肺 出血,包括肺結核、肺癌、支氣管擴張、心血管病引起的屬於陰虛火旺、肺熱壅盛、肝火灼肺 型的肺出血,有效率為92. 38%。瀉心湯加味治療陰道炎及宮頸糜爛,瀉心湯加減治療戒斷 綜合症,治療肛門周圍溼疹,治療細菌性痢疾;還有用瀉心湯加味治療頑固性失眠、磨牙等。 近年,將瀉心湯製成一清膠囊、一清顆粒等製劑用於臨床,治療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咳嗽的急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患者(華西藥學雜誌,2001,16(5) :401),有試驗認為,用 一清膠囊治療慢性咽炎有效率在90%以上(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雜誌,2003,11(1) 34-36),尤其對咽炎的咽幹、咽異物感、乾咳等效果較好,一清膠囊治療急性扁桃腺炎的有 效率為93%,高於對照組用先鋒黴素IV的87%。一清膠囊治療支氣管擴張有效率為90%, 同樣用於熱盛迫血所致咯血(支氣管炎)顯效率為70%,有效率為90%。一清顆粒清熱瀉 火通便,治療便秘有效率達97.8%。另用一清顆粒與穿心蓮合用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效果 滿意,有效率達96. 32 %。一清膠囊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是利用其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 肝細胞代謝,促膽汁分泌,促進排便等作用。一清膠囊連服7天,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癒率 達60%,可能與其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起到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作用(河南中醫,2005, 25(10) 85-87)一清膠囊配合局部燻蒸、倒模綜合治療痤瘡,效果良好(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0,9(11) :1039)。一清膠囊活血化瘀,調暢氣機,在慢性腎病中配合使用,改善腎臟微循 環,正對慢性腎臟病溼熱夾瘀的病機取得滿意效果(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0,20 (3) 285-286)。一清膠囊配合黃芪生脈飲等,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良好。一 清膠囊可改善局部微循環且抗菌、抗病毒,故對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益(中藥藥理與 臨床,2001,17(4) :41-43;華西藥學雜誌,2002,17(2) 158.吉林中醫藥,2001,21 (2) 30 ;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2,23 (5) :510)。由此可見,一清系列製劑對多種炎症有效,特別是 咽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將瀉心湯製成一清片,使其服用方便,易於吸收,起效快,其功能是清熱瀉 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於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吐血,咯血,衄血,痔血等證。在研製過程中,發現其有抗炎鎮痛作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黃連、大黃、黃芩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是藥用 片劑,其中,黃連大黃黃芩的重量比為1 2.5 1-1 3.5 2。上述的組合物中,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均為該藥材的水提取物,黃連的出膏率 至少為15%,大黃的出膏率至少23%,黃芩的出膏率至少23%。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的 重量比優選為33 100 50。本發明所述的組合物,優選地,還含有澱粉,該澱粉的量是黃連、大黃、黃芩的水提 取物乾燥後的幹膏的總重量的20% _30%,該澱粉的添加量更優選是黃連、大黃、黃芩的幹 膏的總重量的25%。另外,該組合物還含有羧甲澱粉鈉,該羧甲澱粉鈉的量為所述的澱粉重 量的20% _30%,羧甲澱粉鈉的用量更優選為該組合物的重量的5%。本發明還提供了製備上述組合物的方法,包括黃連、大黃、黃芩,分別加水煎煮, 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的相對密度為1. 25的稠膏,將三種稠膏與澱粉混勻,製成顆 粒,乾燥,整粒,加入羧甲澱粉鈉,混勻,壓製成片。優選地,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5 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的 稠膏,將三種稠膏與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5 %的羧甲澱粉鈉,混勻,壓製成 片,包薄膜衣。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組合物在製備抗炎鎮痛藥物中的應用。該抗炎鎮痛藥物包括 治療咽炎、咽喉炎症、牙痛等的藥物。和現有技術相比相比,本發明的組合物(以下可稱為一清片)創造性體現在 1.將瀉心湯的處方改良製成一清片。2.發現一清片具有抗炎鎮痛作用。一、一清片製劑研究1.處方黃連330g 大黃 IOOOg 黃芩 500g_製成1000 片2.鑑定依據上述三味藥材均為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收載品種,符合中國藥典 2000年版一部各藥材項下的有關規定。2. 1黃連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 或雲連 Coptis teeta Wall.的乾燥根莖。秋季採挖,除去 鬚根及泥沙,乾燥,撞去殘留鬚根。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250頁黃連項 下有關規定。2. 2大黃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 Rheum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 莖。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 乾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大黃項下有關規定。2. 3黃芩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乾燥根。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後撞去粗皮,曬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 版一部248頁黃芩項下有關規定。
3.製法以上三味,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5小時,第二次 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 25(70°C )的稠 膏,將三種稠膏與適量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5 %羧甲澱粉鈉,混勻,壓製成 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4.工藝流程圖見圖15.研究資料5. 1劑型選擇選擇片劑作為新產品開發的劑型,因其具有含量差異小,劑量準 確,質量穩定,服用、攜帶及運輸方便,適於機械化生產,產量大,成本低,防潮及防揮發性成 分損失等優點。5. 2藥材的來源及前處理—清片是由黃連、大黃、黃芩三味中藥組成的,收載於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經 鑑定,符合規定。投藥前,挑出雜質,非藥用部位,篩出灰塵。5. 3提取工藝的考察一清顆粒收載於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一清片是其改劑 型品種,參照一清顆粒國家藥典標準中的提取工藝三味藥材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1. 5小時,第二次1小時。本製劑為進一步細化工藝,提取溶劑、提取次數、提取時間依照原 工藝標準,選擇以溶劑倍量作為考察因素,出膏量和黃芩苷含量為指標,選擇12倍量(10倍 量),10倍量(8倍量),8倍量(6倍量)三個水平進行工藝優選。5. 3. 1黃連提取工藝的考察稱取處方量的黃連各3份,浸泡30分鐘,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 5小時,第 二次煎煮1小時,以幹膏收率為指標進行工藝優選,結果見表1。 表1黃連提取工藝試驗結果 討論由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加水量為8倍量(6倍量)時,出膏率較低,10倍量(8 倍量)、12倍量(10倍量)時,出膏率無明顯變化,說明浸出的較完全。考慮實際的生產,為 降低成本,故黃連的提取工藝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 5小時,第二次加 水8倍量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70°C )的稠膏。5. 3. 2大黃提取工藝的考察稱取處方量的大黃各3份,浸泡30分鐘,加水煎煮二 次,第一次煎煮1. 5小時,第二次煎煮1小時,以幹膏收率為指標進行工藝優選,結果見表2。表2大黃提取工藝試驗結果
5 討論由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大黃加水量為8倍量(6倍量)時,出膏率較低,10倍 量(8倍量)、12倍量(10倍量)時,出膏率無明顯變化,說明浸出的較完全。考慮實際的生 產,為降低成本,大黃的提取工藝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 5小時,第二 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70°C )的稠膏。5. 3. 3黃芩提取工藝的考察稱取處方量的黃芩各3份,浸泡30分鐘,加水煎煮二 次,第一次煎煮1. 5小時,第二次煎煮1小時,以幹膏收率和黃芩苷含量為指標進行工藝優 選,結果見表3。表3黃芩提取工藝試驗結果 討論由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加水量為8倍量(6倍量)時,出膏率較低,12倍量 (10倍量)與10倍量(8倍量)比較,出膏率無明顯變化,黃芩苷含量偏低,說明加水量為 10倍量(8倍量)時提取的較完全。故黃芩的提取工藝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 量煎煮1. 5小時,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25 (700C )的稠膏。綜合以上三味藥材的提取結果,最終確定一清片的提取工藝為以上三味,分別加 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5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 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 25(70°C )的稠膏。5. 4成型工藝研究5. 4. 1輔料的選擇澱粉的應用比較廣泛,是中藥製劑中常用的輔料,因此選擇澱 粉作為填充劑。依據平時生產經驗,分別按比例取2號工藝考察的各浸膏粉,按下表考察澱 粉用量。結果見表4。表4輔料用量的考察
6 由結果可見,編號為2、3的顆粒成型性均較好,利於壓片。結合實際生產,為減少 輔料用量,擬選擇填充劑為2號比例用量的澱粉。分別取五分之一 2號工藝考察的各浸膏粉(相當於200片)進行放大試驗浸膏混粉 76. 0g澱粉19. 0g將以上各細粉混勻,用適當的乙醇制粒,結果顆粒均勻,成型性較好,故選擇以上 比例用量的澱粉。5. 4. 2粘合劑的選擇不同濃度的乙醇是中藥生產中常用的粘合劑,其具有易得、 成本低廉等優點,故首先用其作為粘合劑進行考察,按以上篩選的結果,分別考察以85%, 90%,95%三種不同濃度的乙醇進行制粒時,制粒過程難易程度及顆粒外觀的變化情況,結 果見表5。表5乙醇濃度的考察 由表5結果可見當乙醇濃度為90%時,可順利的製備出外觀合格的顆粒。分別取五分之一 2號工藝考察的各浸膏粉(相當於100片)進行放大試驗浸膏混粉 38. 0g澱粉9. 5g將以上各細粉混勻,用90%乙醇制粒,結果容易制粒,顆粒外觀飽滿,大小均一,成 型性較好,故選擇90%乙醇制粒。5. 4. 3崩解劑的選擇崩解時限是考察片劑崩解的重要指標,因此崩解劑的選擇 極為重要。羧甲澱粉鈉是性能優良的崩解劑,在以上篩選結果基礎上對羧甲澱粉鈉的加入 方式及用量進行考察。結果見表6。
表6崩解劑的考察 由結果可見,當羧甲澱粉鈉外加、用量為5%時,能夠滿足要求。故崩解劑的用量為 5%的羧甲澱粉鈉,加入方式為外加。分別取五分之一 2號工藝考察的各浸膏粉(相當於200片)進行放大試驗浸膏混粉 76. 0g澱粉19. 0g羧甲澱粉鈉5g_製成200片將以上各細粉混勻,用適當的乙醇制粒,結果顆粒的成型性較好,測定崩解為30 分鐘。符合要求。故選擇羧甲澱粉鈉的用量為5%。5. 5規格的確定一清片處方以原生藥材1830g,得幹膏約385g,製成1000片,所需輔料大約115g。 故將本品的規格定為每片重0. 5g。5. 6工藝驗證試驗按照一清顆粒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標準製備一批樣品,分別對其重量差異、崩 解時限、微生物限度及黃芩中黃芩苷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7。表7工藝驗證試驗樣品測定結果 由表7測定結果可見工藝驗證試驗樣品各項測定指標均符合要求,故確定其為 最終工藝。5. 7吸溼性檢查取5. 6項下中間體顆粒4份,各2g,精密稱定,分別置於4個已乾燥至恆重的稱量瓶中,鋪成一薄層,再分別將其置於恆溼(不同濃度硫酸造成的溼度環境)的乾燥器內,在 室溫為26°C條件下,放置1小時後(模擬機器壓片暴露空氣中的時間),取出,稱重,計算吸 溼量。具體結果見表8。
表8不同相對溼度藥粉吸溼量 由表8測定結果可見RH> 65%時,本品吸溼性較強,而RH在58%以下時則吸溼 性較弱,為保證填充及壓片過程順利進行,生產中應控制相對溼度50%以下進行壓片。二、質量標準研究2. 1定性鑑別 本標準參照一清顆粒藥品標準,採用薄層色譜鑑別方法對大黃、黃連、黃芩進行薄 層鑑別,結果薄層色譜斑點清晰,重現性好,空白無幹擾,故將其訂入標準。具體鑑別方法如 下2. 1. 1大黃的鑑別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研細,取細粉4g,加甲醇40ml,浸漬2小時,並時時振搖, 濾過,濾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 即冷卻,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併氯仿提取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 大黃素對照品,加氯仿製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 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iU,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 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 90°C)_甲酸乙酯-甲酸(15 5 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乾,置氨蒸氣中燻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 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2. 1. 2黃芩的鑑別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研細,取細粉4g,加甲醇40ml,滴加鹽酸4_6滴,振搖20 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 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 種溶液的各10 y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 酯-丁酮-甲酸-水(5 3 1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 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藍綠色斑點。2. 1. 3黃連的鑑別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研細,取本品4g,加甲醇40ml,浸漬2小時,並時時振搖, 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約l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 液各10 y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 6 1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 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螢光斑點。2. 2含量測定參照一清顆粒藥品標準中含量測定方法確定本質量標準草案中含量測定方法,經 系統適用性試驗、幹擾情況考察、線性考察、方法精密度考察、穩定性考察、加樣回收率考 察,結果均良好,且三批中試樣品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故將本品黃芩中黃芩苷含量作為定 量指標。三、穩定性試驗一清片中試三批樣品(實施例2)在以鋁箔泡罩包裝的條件下,經加速試驗6個 月,室溫留樣觀察24個月考察,結果表明三批樣品性狀、鑑別、含量測定、崩解時限、微生 物限度等項檢查,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說明一清片在室溫條件下是穩定的。表9加速試驗數據供試品經加速試驗6個月、室溫長期試驗24個月的考察,其性狀、鑑別、黃芩苷含 量、崩解時限、微生物限度等均無明顯改變。表明本品在上市包裝條件下比較穩定。長期試 驗尚未完成,正在進行中。依據穩定性試驗結果及一清顆粒有效期,訂本品有效期為24個
11月。四、抗炎實驗1實驗材料動物ffistar大鼠8周齡,體重130_160g,昆明種小鼠5-6周齡,體重18_22g,由中國人 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軍)2007-004。動物隨機分 組後置於溫度24-25°C,相對溼度50-70 %,隔音的動物室內,日光燈照明,08 00-20 00h為 光照期,其餘時間黑暗。動物每10隻一籠群養,自由攝食、飲水。適應上述環境一周後用於 實驗。消炎痛片由青海大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70606 ;小體積測量儀瀋陽藥科 大學生產;電熱恆溫水浴鍋由江蘇省東臺市電器廠生產。2實驗方法2.1抗炎實驗大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每組10隻。第1組大鼠灌胃蒸餾水10ml/kg,第 2,3,4組大鼠灌胃一清片0. 5,1. 0和2. Og/kg,第5組大鼠灌胃消炎痛片25mg/kg。1次/ 日,連續7日,末次給藥lh後,每隻大鼠左足踝關節處用油墨標記,皮下注射1 %卵清蛋白 0. lmL。後用小體積測量儀測定每隻大鼠0、5、30、60、120、240min時的左足腫脹程度。2. 2鎮痛實驗選取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每組10隻。第1組小鼠灌胃蒸溜 水10ml/kg,第2,3,4組大鼠灌胃一清片0. 7,1. 4和2. 8g/kg,第5組鼠灌胃消炎痛片36mg/ kg。1次/日,連續7日,實驗前用75%乙醇溶液擦拭小鼠尾巴,將表麵皮脂擦去,後將小鼠 固定,將尾部置於58°C恆溫水浴中,觀測小鼠的甩尾時間差異。並計算小鼠痛閾提高百分率。
^ n 用藥後平均反應時間一用藥前乎均反應時間 2. 3對小鼠化學刺激致痛的影響選取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每組10隻。第1組小鼠灌胃蒸餾 水10ml/kg,第2,3,4組鼠灌胃一清片0. 7,1. 4和2. 8g/kg,第5組鼠灌胃消炎痛片36mg/ kg。各組小鼠給藥lh後,分別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 2ml/只。觀察記錄15min內各鼠 扭體次數。3實驗結果3. 1 一清片對卵清蛋白致大鼠足蹠腫脹的影響對照組動物異種蛋白注射後,開始足腫脹,一清片用藥後,腫脹程度明顯減輕,並 呈一定量效關係,表明,一清片對大鼠的足蹠腫脹有顯著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炎作用 (表 11)。表11 一清片對卵清蛋白致大鼠足蹠腫脹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0. 01,*P < 0.053. 2—清片對物理致痛的影響對照組動物對溫熱非常敏感,一清片給藥後,動物對溫度刺激的敏感度下降。提示 其具有鎮痛作用(表12)。表12 —清片對小鼠甩尾時間的影響「0124]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 0. 01,*P < 0. 053. 3 一清片對化學致痛的影響醋酸給藥,使動物痛得扭體,對照組動物對化學刺激非常敏感,一清片給藥後,小 鼠對醋酸的痛閾值有顯著提高,說明一清片有顯著的鎮痛作用(表13)。表13—清片對小鼠扭體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 0. 01,*P < 0. 0
圖1: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清片配方黃連330g 大黃 1000g 黃芩 500g_製成1000 片製法以上三味,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時,第二次 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 25(70°C )的稠 膏,將三種稠膏與適量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5%羧甲澱粉鈉,混勻,壓製成 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實施例2.中試樣品製備工藝及數據中試處方黃連3300g 大黃 10000g 黃芩 5000g_製成10000 片製法以上三味,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5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 水煎煮1小時。具體見圖1。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25 (70°C) 的稠膏,將三種稠膏與適量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5 %羧甲澱粉鈉,混勻,壓 製成10000片,包薄膜衣,即得。三批中試生產數據
1權利要求
一種含有黃連、大黃、黃芩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是藥用片劑,其中,黃連∶大黃∶黃芩的重量比為1∶2.5∶1 1∶3.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均為該藥材的水提取 物,黃連的出膏率至少為15%,大黃的出膏率至少23%,黃芩的出膏率至少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的重量比為 33 100 5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還含有澱粉,該澱粉的量是黃連、大 黃、黃芩的水提取物乾燥後的幹膏的總重量的20% -3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澱粉的量是黃連、大黃、黃芩的水提取 物乾燥後的幹膏的總重量的2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還含有羧甲澱粉鈉,該羧甲澱粉鈉的 量為所述的澱粉重量的20% -3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羧甲澱粉鈉的用量為該組合物的重量 的5%。
8.製備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黃連、大 黃、黃芩,分別加水煎煮,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的相對密度為1. 25的稠膏,將三種 稠膏與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羧甲澱粉鈉,混勻,壓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黃連、大黃、黃芩,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 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5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的稠膏,將三種稠膏與澱粉混勻,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加入5%的 羧甲澱粉鈉,混勻,壓片,包薄膜衣。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在製備抗炎鎮痛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的是含有黃連、大黃、黃芩的組合物,該組合物中黃連、大黃、黃芩均為藥材的水提取物,黃連∶大黃∶黃芩的重量比為1∶2.5∶1-1∶3.5∶2。該組合物是一種抗炎鎮痛作用的藥用片劑。
文檔編號A61P1/10GK101890087SQ20101023766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7日
發明者李鋼 申請人:李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