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的製備方法
2023-09-20 09:31:55 2
專利名稱:聚氨酯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使異氰酸酯組分(B)與多元醇組分(A)反應而製備聚氨酯的方法,其中將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反應中作為擴鏈劑,以及涉及聚氨酯在製備模製品、尤其是鞋底中的用途。
聚氨酯通常已知為通用塑料。取決於應用,它們用作硬質、半硬質、軟質或整體式泡沫塑料或彈性體。熱塑性聚氨酯是半結晶性材料,屬於熱塑性彈性體一類。它們尤其具有良好的強度、耐磨性和耐化學藥品性,並且例如用於生產成型製品或纖維。
具有緻密表面和多孔芯的回彈性聚氨酯模製品,即軟質聚氨酯整體式泡沫體公知已久,並且具有各種應用。典型的應用領域是汽車領域的回彈性組件,例如扶手、方向盤泡沫體罩面和汽車偏導器,或者鞋底。
微孔狀聚氨酯泡沫體(縮寫為PU)越來越多地用於生產鞋底。這尤其是由於當穿著這些鞋底時十分舒適,這歸因於良好的機械性能,例如高回彈性、柔韌性、隔冷或耐油性以及重量輕。對於PU泡沫體在鞋底中的應用,特別重要的是在動態應力下連續使用過程中的性能。這導致對動態機械性能的高要求。
動態機械性能的試驗通過在試樣上的彎曲試驗而進行(DIN 53543)。例如對於在連續的動態彎曲應力下抗撕性和耐撕裂擴大性能較差的試樣,實際上在成品鞋中有發生斷底的高危險。如果產生抱怨的話,這將導致高成本並且損害系統供應商的形象。
重要的參數是異氰酸酯組分(組分B)與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組分(以下稱作多元醇組分或組分A)的混合比,這是因為該比例決定性地影響所有性能,尤其是動態機械性能。當混合比處於反應性基團的化學計量反應的範圍內時,即通常而言NCO指數為90-110時,獲得最佳機械性能。
準確的最佳混合比或NCO指數必須通過實驗來確定。即使與最佳混合比很小的偏差也會導致泡沫體機械性能的顯著惡化。獲得令人滿意的抗撓壽命結果(在室溫下撓曲100 000次的裂縫擴展<2mm)的混合比的範圍或指數點(=加工窗)受待發泡組分的組成影響,並且經常限於幾個NCO指數點(最佳值±1)。
在生產鞋底的過程中加工可靠性的增加可通過加寬該體系的加工窗而實現。這些體系具有較寬的加工窗,其中使用這些體系可在較寬的混合比範圍或指數點內獲得最佳抗撓壽命結果,因此鞋底不斷裂。
而且,PU泡沫體,例如在鞋底中的PU泡沫體在使用過程中暴露於變化的溼含量和溫度中。特別是在溼熱氣候中,經常發現機械性能顯著惡化。
對於基於聚醚醇的PU體系,在溼熱條件下發生惡化,特別是動態機械性能惡化。與老化前的試樣相比,水解老化的試樣具有顯著更差的抗撓壽命結果。
適於實際應用的體系必須具有非常寬的重疊的NCO指數範圍,該體系在水解老化前後具有令人滿意的抗撓壽命結果。
為了增加生產聚氨酯過程中的加工可靠性,尤其是生產PU泡沫體製成的鞋底中的加工可靠性,必須開發出在溼熱條件下也具有較寬的加工窗並確保在材料缺陷例如斷底方面具有高可靠性的體系。
現有技術(E.R.McAfee,Rubber World(橡膠世界)1999,221,32-35;E.Müller,Angew.Makromol.Chem.(大分子化學應用)14(1970),75-86)包括一些改進基於聚酯醇的緻密或多孔PU的水解穩定性的建議。其中所述的建議方案旨在在大多數情況下降低由酯水解、例如通過添加酸受體或使用改性的疏水性聚酯醇導致的破壞。
聚酯型PU在鞋底中的應用存在的缺點是水解傾向性通常較高以及起始組分和所需的額外水解穩定劑的價格較高。迄今為止,尚未出版對改進聚醚型PU的水解傾向性的系統性研究,尤其是對動態機械性能的影響的系統性研究。
WO 99/07761描述了通過使用含有氧化乙烯的聚醚型多元醇而改進水發泡泡沫體的抗撓壽命性能。但並未給出有關微孔狀聚醚型PU泡沫體的加工範圍或水解穩定性的信息。
已經描述了在微孔狀泡沫體中、例如用於鞋底的微孔狀泡沫體中的大量擴鏈劑,該擴鏈劑既在組分A中又在組分B中。在組分A中,這些擴鏈劑通常是支化或直鏈伯二醇,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或其混合物。1,4-丁二醇是最經常使用的擴鏈劑。乙二醇(C1)專門用作擴鏈劑很難推廣,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模塑時間長且在加工過程中導致問題(例如表皮缺陷)。
至今,只有較長鏈的擴鏈劑例如二丙二醇用於組分B中以液化異氰酸酯組分。WO 00/50483描述了通過在組分A中組合使用擴鏈劑而改進顏料誘導的加工問題,其中至少一種擴鏈劑是1,3-丙二醇或支化的C3-C5-二醇。但並未給出有關模塑時間或抗撓壽命實驗的信息。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聚氨酯,該聚氨酯除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以外,還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例如水解老化之前和之後都具有良好的抗撓壽命性能,以及水解老化之前和之後都具有寬加工窗。
我們發現所述目的得以實現,並且發現通過在製備聚氨酯的過程中將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用作擴鏈劑可得到聚氨酯的意想不到的寬加工窗和良好的加工性。
本發明因此涉及一種通過使異氰酸酯組分(B)與多元醇組分(A)反應而製備聚氨酯的方法,其中將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反應中作為擴鏈劑,以及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重量比為1∶0.01至1∶10。
本發明還涉及可通過上述新方法獲得的聚氨酯。
本發明同樣還涉及本發明聚氨酯在生產鞋底中的用途,以及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混合物在製備聚氨酯的過程中作為擴鏈劑的用途,其中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重量比為1∶0.01至1∶10。
對本發明而言,用作擴鏈劑的物質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按照乙二醇(C1)/二甘醇(C2)的重量比為1∶0.01至1∶10、優選1∶0.05至1∶5、特別優選1∶0.1至1∶3使用。
乙二醇(C1)的用量基於所得聚氨酯的重量計為0.1-10重量%,優選1-8重量%,特別優選2-5重量%。
二甘醇(C2)的用量基於所得聚氨酯的重量計為0.01-10重量%,優選0.1-8重量%,特別優選1-5重量%。
在本發明方法中,使異氰酸酯組分(組分B)與多元醇組分(組分A)反應以製備聚氨酯。通常可將擴鏈劑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單獨或作為混合物加入異氰酸酯組分中、多元醇組分中或這兩種組分中。
在特別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將擴鏈劑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多元醇組分(A)。這種添加優選以擴鏈劑的混合物形式進行。
優選多元醇組分(A)除擴鏈劑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以外不含其它擴鏈劑;尤其優選多元醇組分(A)不含1,4-丁二醇。
在其它實施方案中,將至少部分二甘醇(C2)加入異氰酸酯組分(B)中,並將乙二醇(C1)以及需要的話剩餘二甘醇(C2)加入組分A中。
本發明方法適於製備緻密和多孔聚氨酯。緻密聚氨酯的實例是熱塑性聚氨酯或澆注彈性體。多孔聚氨酯的實例是硬質、軟質和整體式泡沫體。
本發明方法優選用於生產具有多孔芯和緻密表面的聚氨酯模製品。為此,多元醇組分和異氰酸酯組分的反應在合適的模具中,優選利用稠化作用而進行。優選的泡沫體的模塑密度為100-1000g/L,優選150-650g/L。
本發明方法中使用的其中添加有乙二醇(C1)以及需要的話二甘醇(C2)的多元醇組分(組分A)通常由如下組分組成(A1)含有至少兩個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氫原子且分子量為400-10000、優選500-8000、特別優選600-7000的化合物,以及需要的話,(A2)催化劑(A3)發泡劑,和(A4)添加劑。
可將任選組分(A2)、(A3)和(A4)全部或部分加入異氰酸酯組分(B)中。若組分(A2)和(A3)導致與異氰酸酯基的不需要的反應的話,例如當加入水作為發泡劑時,則這些組分不必加入。
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合適化合物(A1)是分子中帶有兩個或更多個選自OH基、SH基、NH基、NH2基和CH-酸性基團例如β-二酮基的反應性基團的化合物。
有利的是使用官能度為1.8至8、優選2至6、特別優選2至4的那些化合物。例如下列化合物證明是有用的聚醚型多胺和/或優選的選自聚醚型多元醇、聚酯型多元醇、聚硫醚型多元醇的多元醇;聚酯醯胺;含羥基的聚縮醛和含羥基的脂族聚碳酸酯或至少兩種所述多元醇的混合物。優選使用聚酯型多元醇和/或聚醚型多元醇。特別優選使用聚醚型多元醇。多羥基化合物的羥基值通常為10至1000,優選10至200。
特別優選將聚醚型多元醇用作組分(A1)。它們通過已知方法在從亞烷基中具有2至4個碳原子的一種或多種氧化烯製備,例如通過將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土金屬醇鹽用作催化劑並添加以每分子計含有2或3個鍵合的反應性氫原子的至少一種引發劑的陰離子聚合而製備,或者通過使用路易斯酸如五氯化銻或三氟化硼醚化物的陽離子聚合製備。合適的氧化烯例如是四氫呋喃、1,3-氧化丙烯、1,2-和2,3-氧化丁烯,優選氧化乙烯和1,2-氧化丙烯。氧化烯可單獨使用,或者順序使用或作為混合物使用。優選氧化乙烯和1,2-氧化丙烯的混合物,其中氧化乙烯的用量以端氧化乙烯嵌段(EO封端)計為10-50%,使得所得多元醇的伯OH端基的含量大於70%。
合適的引發劑分子是水和二元和三元醇,例如乙二醇、1,2-和1,3-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
因此,聚醚型多元醇、優選聚氧丙烯聚氧基亞甲基多元醇的官能度為2-4,分子量為1000-10000,優選1500-7000。
其它合適的聚醚醇是改性的聚醚型多元醇,優選接枝的聚醚型多元醇,尤其是基於苯乙烯和/或丙烯腈的那些。
此外,還可將具有低不飽和度的聚醚醇用作聚醚醇。在本發明上下文中,具有低不飽和度的多元醇應理解為指尤其是含有少於0.02、優選少於0.01meg/g不飽和化合物的醇。它們的羥基值優選為20-60mg KOH/g,它們通常是二官能至三官能的。
這類聚醚醇通常通過氧化烯、尤其是氧化乙烯、氧化丙烯或其混合物與H-官能引發劑物質在高活性催化劑存在下的加成反應而製備。該高活性催化劑例如是氫氧化銫和多金屬氰化物催化劑,這也稱作DMC催化劑。
DMC催化劑通常通過使金屬鹽與氰基金屬酸鹽化合物反應而製備。該反應可在有機配體存在下進行。常常使用的DMC催化劑是六氰基鈷酸鋅。在反應後DMC催化劑可留在聚醚醇中,但通常要除去,例如通過沉降或過濾除去。
另外,除了優選的聚醚型多元醇外,聚酯型多元醇也適於用作組分(A1)。這些聚酯型多元醇可例如由具有2-12個碳原子的有機二元羧酸、優選具有4-6個碳原子的脂族二元羧酸與具有2-12個、優選2-6個碳原子的多元醇、優選二醇製備。該二元羧酸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以以相互的混合物使用。代替游離二元羧酸,還可使用相應的二元羧酸衍生物,例如具有1-4個碳原子的醇的二元羧酸酯或二元羧酸酐。
為了製備聚酯型多元醇,可將有機例如芳族的和優選脂族多元羧酸和/或多元羧酸衍生物與多元醇在無催化劑存在下或優選在酯化催化劑存在下於150-280℃和大氣壓或減壓下縮聚至所需酸值,該酸值有利地小於10,優選小於2。
所獲得的聚酯型多元醇的官能度優選為2-4,尤其為2-3,以及分子量為480-3000,優選1000-3000。
用於製備聚氨酯的催化劑(A2)尤其是能大大加速組分(A1)中的含羥基化合物與多異氰酸酯a)的反應的化合物。
例如,合適的是錫(II)化合物,如二乙酸錫或二辛酸錫,或二烷基錫(IV)鹽,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等。金屬化合物通常與強鹼性胺組合使用。該胺的實例是三乙胺、五甲基二亞乙基三胺、四甲基二氨基乙基醚、1,2-二甲基咪唑,優選三亞乙基二胺(Dabco)。
用於製備發泡產品的發泡劑(A3)是通常已知的化學或物理作用化合物。水可優選用作化學作用的發泡劑。物理髮泡劑的實例是具有4-10個碳原子的惰性(環)脂族烴,這些烴在聚氨酯形成條件下氣化。此外,還可能的是氟代烴或氟/氯代烴。這些發泡劑的組合也是可能的,例如水與物理作用發泡劑的組合。發泡劑的用量取決於泡沫體的所需密度。特別優選只將水用作發泡劑。
需要的話,還可將添加劑(A4)引入用於生產模製品的反應混合物中。其實例是表面活性物質、泡沫穩定劑、泡孔調節劑、外部和內部潤滑劑、填料、染料、顏料、耐火劑、水解穩定劑、UV穩定劑或熱穩定劑、真菌和細菌抑制物質或其混合物。
異氰酸酯組分(組分B)通常基於多異氰酸酯(B1)。
在優選實施方案中中,異氰酸酯組分含有多異氰酸酯預聚物,該預聚物通過使如下組分反應而獲得(B1)多異氰酸酯與(B2)含有至少兩個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氫原子且分子量為400-10000的化合物,以及需要的話(B3)擴鏈劑。
若需要將擴鏈劑二甘醇(C2)加入組分B中,則將其加入(B1)與(B2)以及需要的話(B3)的反應中。
用於製備異氰酸酯預聚物的多異氰酸酯(B1)包括本領域已知的脂族、脂環族和芳族異氰酸酯和它們的任意所需混合物。實例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單體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的高級核同系物(聚合物MDI)的混合物,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三聚體,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甲撐二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撐二異氰酸酯和帶有具有不同反應性的NCO的多異氰酸酯,如2,4-甲苯二異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異氰酸酯(2,6-TDI),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M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和2,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優選使用的二異氰酸酯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3-和1,4-苯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和萘二異氰酸酯(NDI)。特別優選使用4,4』-MDI和/或HDI。
特別優選使用的4,4』-MDI可含有少量、不超過約10重量%的脲基甲酸酯或脲亞胺(uretonimine)改性的多異氰酸酯。還可使用少量的聚亞苯基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粗MDI)。這些高官能多異氰酸酯的總量不應超過所用異氰酸酯的5重量%。
對於具體應用,可有利地使用4,4』-MDI與其它芳族二異氰酸酯例如2,4-或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的混合物。但是,這些二異氰酸酯的量不應超過30重量%。
通常在上述組分(A1)中包含用於製備多異氰酸酯預聚物的具有至少兩個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氫原子且分子量為400-10000的化合物(B2)。
二官能至三官能的聚氧丙烯多元醇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多元醇特別優選用於製備多異氰酸酯預聚物。它們的製備通常通過僅僅氧化丙烯或氧化丙烯與氧化乙烯的混合物與H-官能、尤其是OH-官能的引發劑物質的公知鹼催化劑加成反應而進行。例如將水、乙二醇(C1)或丙二醇或甘油或三羥甲基丙烷用作引發劑物質。
當使用氧化乙烯/氧化丙烯混合物時,氧化乙烯的用量基於氧化烯的總量計優選為10-50重量%。此處,可將氧化烯以嵌段或無規混合物形式引入。特別優選引入氧化乙烯端嵌段(EO封端)以增加反應性更強的伯OH端基的含量。
優選使用基於聚氧丙烯且在鏈端具有約20重量%聚氧乙烯單元的二醇,使得80%以上的OH基團是伯OH基團。這些二醇的分子量優選為2000-4500。
還可將具有低不飽和度且在(A1)中描述的多元醇用作組分(B2)。
可將額外的擴鏈劑(B3)用於製備多異氰酸酯預聚物,其中組分(B3)的使用是任選的。組分(B3)包含分子量低於399、優選為60至300g/mol的低分子量的且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的化合物,優選多元醇,優選二醇和/或三醇,其中組分(B3)不包含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
組分(B3)例如為脂族、脂環族和/或芳脂族二醇,例如具有2至14個、優選2至6個碳原子的鏈烷二醇和/或具有4至8個、優選4至6個碳原子的二亞烷基二醇,例如丙二醇、三甘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三羥甲基乙烷、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及其混合物。
用作組分(B)的多異氰酸酯預聚物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過使多異氰酸酯(B1)例如於約80℃與多元醇(B2)以及需要的話組分(B3)反應得到預聚物而製備。為了排除由於大氣氧導致的副反應,應該用惰性氣體、優選氮氣吹掃反應容器。選擇多元醇/多異氰酸酯的比例應使得預聚物中NCO的含量為8-25重量%,優選10-21重量%。
為了生產模製品,使組分A和B以這樣的量反應,使得組分B中的NCO基團的當量數與組分A中的反應性氫原子的總和之比為1∶0.8至1∶1.25,優選1∶0.9至1∶1.15。此處1∶1的比例對應於NCO指數為100。
由於多異氰酸酯預聚物的NCO含量低,因此組分(B)與組分(A)的重量比通常大於1。
模製品通常通過單釜法並藉助低壓或高壓技術在閉合的便於加熱的模具中而生產。這些模具通常由金屬例如鋁或鋼製成。這些工序例如由Piechota和Rhr描述在Integralschaumstoff,Carl-Hanser-Verlag,Munich,Vienna,1975或Kunststoff-Handbuch,第7卷,聚氨酯,第2版,1983,第333頁及往後各頁中。
通常將起始組分於15-90℃,優選20-35℃下混合,並在大氣壓或超計大氣壓下引入閉合的模具中。該混合可藉助攪拌器或攪拌螺杆或在高壓下通過逆流注射法而機械進行。模具溫度有利地為20-90℃,優選30-60℃。
用於生產具有緻密表皮和多孔的模製品的稠化度通常為1.1-8.5,優選2-7。
本發明聚氨酯例如可用於生產鞋底和方向盤,並且還可用於生產減震材料,例如用於汽車地墊的減震材料。
下列實施例將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在實施例中,在每種情況下都將組分A與組分B在室溫下充分混合,並將該混合物引入已加熱至50℃的金屬片材模具中。然後測試所得片材的機械性能。
混合物中使用了下列組分表1
實施例1將基於乙二醇和二甘醇的新體系(實施例1)與基於1,4-丁二醇的對比體系(對比例C1)比較。表2顯示組分A的組成,其中數值基於重量份。將B500用作組分B。表3顯示各試樣的機械性能。表4比較了在寬加工指數內水解前後的機械性能。
表2
表3
表4
表4顯示抗撓壽命試驗結果。
(試樣條,室溫下撓曲100 000次,其中-表示撕裂擴展>2mm,x表示撕裂擴展<2mm,a表示水解試驗前,以及b表示水解試驗後。
水解試驗的特徵數據是將片材於100%相對溼度和70℃下在閉合容器中存放1周,於70℃下乾燥1天,24小時後進行測試。
試驗表明,與B14體系(對比例C1)相比,EG/DEG體系(實施例1)具有顯著更寬的加工窗。試驗前後的加工窗相互重疊。而B14體系與此不同。因此,實施例1的新體系具有更大的加工可靠性。
實施例2將基於乙二醇和二甘醇的新體系(2)與基於1,4-丁二醇的對比體系(C2)和僅基於乙二醇的對比體系(不含二甘醇)(C3)比較。表5顯示組分A的組成,其中數值基於重量份。將B515用作組分B。表6顯示各試樣的機械性能。表7比較了在寬加工指數內的機械性能。
表5
表6
在表6中,各含義如下加工性+=滿意,-=表皮缺陷,模塑裂縫表7
表7顯示抗撓壽命試驗結果。(試樣條,室溫下撓曲100 000次,其中-表示撕裂擴展>2mm,以及x表示撕裂擴展<2mm。
試驗表明,當用EG代替B14用作擴鏈劑時,加工窗加寬。然而,純淨EG體系由於模塑時間長以及試樣上所產生的表皮缺陷而不容易加工(對比例C3)。這甚至不能通過催化而改進。EG/DEG體系另一方面還容易加工並且具有寬的加工窗(實施例2)。該實施例表明,加工窗的加寬適於具有高(1)和低(2)NCO含量的預聚物。
這些試驗表明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含有EG和DEG的組合作為擴鏈劑的聚氨酯體系而實現。
與至今在現有技術中實際上專門用作擴鏈劑的1,4-丁二醇相比,具有顯著更寬的加工窗的泡沫體通過使用乙二醇和二甘醇而獲得。本發明所述組合物獲得了在水解前後都具有良好抗撓壽命結果的泡沫體,其中水解之前和之後的加工窗在寬的指數範圍內重疊。
包含EG作為唯一擴鏈劑的體系由於模塑時間長和表皮缺陷(見C3和2)而證明是不易加工的。另一方面,EG和DEG的新組合作為擴鏈劑允許同時獲得寬加工窗和良好的加工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過使異氰酸酯組分(B)與多元醇組分(A)反應而製備聚氨酯的方法,其中將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反應中作為擴鏈劑,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重量比為1∶0.01至1∶10。
2.如權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其中將擴鏈劑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多元醇組分(A)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其中將乙二醇加入多元醇組分(A)中,和將二甘醇加入異氰酸酯組分(B)中。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要求的方法,其中多元醇組分(A)是基於聚醚型多元醇的組分。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要求的方法,其中異氰酸酯組分(B)是NCO含量為10-21%的多異氰酸酯預聚物。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要求的方法,其中聚氨酯是具有多孔芯和緻密表面的聚氨酯模製品,它們在模具中製備。
7.一種可通過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要求的方法獲得的聚氨酯。
8.如權利要求7所要求的聚氨酯在生產鞋底、方向盤和用於減震的材料中的用途。
9.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混合物在製備聚氨酯中作為擴鏈劑的用途,其中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的重量比為1∶0.01至1∶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使異氰酸酯組分(B)與多元醇組分(A)反應而製備聚氨酯的方法。本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將乙二醇(C1)和二甘醇(C2)加入反應中作為擴鏈劑。本發明還涉及該聚氨酯用於生產模製品、尤其是鞋底的用途。
文檔編號C08G18/32GK1585790SQ02822555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14日
發明者M·許特, M·克賴恩施密特 申請人:巴斯福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