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超密集蝦生產的系統和方法
2023-09-21 08:57:00 5
專利名稱:用於超密集蝦生產的系統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容涉及用於超密集蝦生產的系統和方法,所述系統和方法使用低水深、 低水量或低量佔地空間。所述系統和方法可採用具有特定坡度的水道(raceway)以方便排水、水循環或蝦的收穫。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系統和方法可使用特別的蝦水道設計,所述設計可與特別的水質容限(water quality tolerance)和水處理系統結合。
背景技術:
從世界海洋中收穫的蝦不再能安全地滿足對蝦的需求。因此,已經開發了用於受控的和強化的蝦生產或蝦養殖的方法。當前主要的方法通常使用池塘進行蝦的商品化生產。雖然這些方法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缺陷,包括使用大量的水和養蝦的設施需要大量的空間。另外,儘管蝦很適合水產養殖,但與其他養殖物種相比,它們有應當考慮的特殊需求, 這有時阻止改進適用於其他物種的技術用於蝦生產的能力。最後,因為多數蝦在溫度低於約^rc的環境下約一個月或更久時生長得不好,因此基於池塘的方法在非熱帶地區(例如美國)僅可季節性地使用。當前使用的典型水道設計具有0.6至3. 7米的水深,這導致較大佔地空間的需要, 並在管理方面有缺點,導致更大的生產成本。本公開內容提供疊放水道的技術,因而減少了所需的佔地空間,並提高了內部收益率。另外,有需要開發這樣的技術,以使得蝦生產可在內陸和遠離沿海區域以及接近主要市場(例如芝加哥、拉斯維加斯,達拉斯等)的地方得到商業上的成功。因此,存在對新技術的需要,所述技術允許蝦的密集生產,例如可被用於商業化的養殖。本文中公開的技術使得非熱帶蝦養殖能夠與熱帶養殖競爭,或者也可改進熱帶地區的蝦養殖。發明概述根據一個實施方案,本公開內容涉及蝦水產養殖結構,其包括一組至少兩個平均深度增加的水道,每個水道具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並包括兩個末端,兩個端壁,兩個具有頂部的側壁、底部和側壁深度,和具有平均內部深度並且在兩個側壁交界處與每個側壁相連的傾斜底部。每個水道的所述傾斜底部可具有0.05%至20%之間的坡度。所述底部可從底部最高點向下傾斜至所述側壁交界處,或可從底部最低點向上傾斜至側壁交界處。至少兩個水道中的至少一個可至少部分地疊放在另外的五個水道的上方。根據一個更具體的實施方案,所述結構可為系統的一部分,所述系統還可包括水以及水循環和維持系統。在這組水道中,所述水可具有30cm或更低的平均深度。在這組水道中,所述水可被水維持或循環系統所更換,更換量每天高達該組水道中水的總體積的 1000%。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本公開內容涉及蝦水產養殖的方法,所述方法通過提供一組至少兩個深度增加的水道(各自具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並具有兩個側壁和在兩個側壁交界處連接每個側壁的傾斜底部)來實現,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傾斜底部具有0. 05%至 20%之間的坡度。在所述方法中,第一個水道可放入後期幼蝦(postlarval shrimp),其隨後培養到預定的大小。可隨後轉移所述蝦至具有更大平均深度的第二個水道,直到所述蝦達到第二預定大小。可隨後收穫所述蝦或將其轉移至進一步的具有增加的平均深度的水道,並在轉移前長至增加的大小。可最終收穫所述蝦。也可在水道之間部分收穫所述蝦。根據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本公開內容包括蝦水產養殖方法,包括在第一個平均深度的第一個水道裡放入後期幼蝦,將所述蝦養到0. 5g至2. 5g之間的第一平均大小,轉移基本上全部的蝦至比第一個平均深度更深的第二個平均深度的第二個水道中,將所述蝦養到6g至Ilg的第二平均大小時,轉移基本上全部的蝦到具有比第二平均深度更深的第三平均深度的第三個水道中,將所述蝦養到12g至19g的第三個平均大小時,轉移基本上全部的蝦到具有比第三平均深度更深的第四平均深度的第四個水道中,將所述蝦養到17g至25g 的第四個平均大小,轉移基本上全部的蝦到具有比第四個平均深度更深的第五個平均深度的第五個水道中,將所述蝦養到23. 5g至33. 5g的第五個平均大小;收穫這批蝦。每個水道可具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兩個側壁和具有底部最低點或底部最高點的傾斜底部,所述傾斜底部在兩個側壁交界處與每個側壁相連,從所述底部最低點傾斜向所述側壁。本公開內容的實施方案可達到一個或多個如下的優點蝦水產養殖每單位產出蝦重量使用的總水體積顯著更少,例如,比常規技術少多達三倍。與常規技術相比,在顯著更低的平均水深(例如,低至2. 5cm,或低2至3倍)中進行蝦水產養殖。使用每單位蝦重量顯著更少的面積(例如,佔地空間)進行蝦養殖,例如,比常規技術所獲得的少3-5倍。蝦養殖實現每立方米蝦生長用水顯著更大的蝦產量,例如,每批生產每立方米水大於25kg蝦和甚至超過70kg蝦。蝦養殖達到顯著更高的蝦生長,例如,生長速度每周比高於常規技術所獲得的生長速度大1. 5倍。以比常規技術更高密度/立方米水的蝦養殖,即便飼料轉化率更低。以比常規技術相比,達到更高存活率的蝦養殖,例如80 %的存活率,生產水平甚至高於每批25k/gm2。在各種氣候和地理位置的養殖,通過允許改變氣候而包括那些一般不適合蝦養殖的氣候和地理位置。在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建築物中養殖,例如倉庫和溫室。附圖簡述通過參照如下的與附圖相配合的描述,可更完全和徹底地理解這些實施方案及其優點,其中相似的參考編號表示相似的特徵,並且其中圖IA顯示帶有底部最低點的水道端視圖,而圖IB顯示帶有底部最低點的水道的側視圖。圖IC顯示帶有底部最高點的水道的端視圖。附圖不是按比例繪製的。圖2顯示一系列五個水道的深度。附圖不是按比例繪製的。圖3顯示疊放的水道系統的尺寸和示例物理形狀特徵。附圖不是按比例繪製的。圖4顯示水深對蝦存活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 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圖5顯示水深對最終蝦重量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
圖6顯示水深對蝦重量增加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圖7顯示水深對蝦生長速度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圖8顯示水深對蝦生物量/平方米水道底部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圖9顯示水深對蝦生物量/立方米蝦生長用水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
圖10顯示水深對飼料轉化的影響,除了 IOcm的深度為4個重複以外,數值均表示為8個重複的均值士標準誤。
圖11顯示飼餵速度(feed rate)和密度對存活率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2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存活率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3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最終重量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4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生長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5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生長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6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密度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7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飼料轉化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
圖18顯示飼餵速率和密度對飼料轉化的影響。數值表示為4至5個重複的均值士均值的標準誤。發明詳述本公開內容涉及用於超密集蝦生產的系統和方法。本公開內容的實施方案可包括水質容限以便於超密集蝦生產以及用於所述生產的裝置。根據一個實施方案,蝦水道可使用低平均水深。不同於平均水深為大約1米(範圍為0.6至3. 7米)的常規蝦水道,低平均水深的水道(例如,30cm或更低)可方便地疊放(兩個或多個水道放在彼此的上方),允許在單位面積(例如,所使用的佔地空間的量)培養大量蝦。根據本公開內容的一個實施方案,蝦可培養在低水量和低平均水深的水道或一系列水道中。所述低水量和低平均水深可允許以降低的成本構建兩個或多個疊放,因而增加內部收益率,適於蝦養殖的商品化。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可有2至7個水道,特別是 5個水道,包括組合的水道。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這些水道還可疊放以使用於蝦生產的地面平方米數儘可能小。一般來說,每個水道可有
圖1所示的結構。所述水道可具有端壁10,其一般可為 an至IOm寬。所述水道的其餘部分一般具有與端壁相同的寬度。所述水道還可具有側壁20,其一般可為2. 5cm至50cm深,尤其是5cm至20cm深。儘管側壁20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深度,但在很多實施方案中其具有相同深度。在另一些實施方案中,不同水道的所述側壁還可具有不同的深度。在另外一些實施方案中,側壁可沿同一水道具有不同的深度。圖IA和IB所示的水道還可具有傾斜的底部30,所述底部具有底部最低點40a,所述底部與側壁20交匯於側壁/底部交界處50。或者,如圖IC所示,所述水道可具有傾斜的底部30,所述底部具有底部最高點40b,所述底部與側壁20交匯於側壁/底部交界處50。 傾斜的底部30可由單個板、交匯於底部最低點40a或底部最高點40b的兩個板或多個板製成。所述水道還可具有內部深度60,測量自從最高側壁20的頂部至底部最低點40a或從最高側壁20的頂部至側壁/底部交界處50 (當存在底部最高點40b時)。所述內部深度60 在整個水道中可以是相同的,或其可沿所述水道而改變。無論如何,所述水道可具有一般8 至25cm之間的平均內部深度。所述水道還可具有平均深度,所述平均深度表示側壁20頂部至底部30之間的平均距離。一般來說,用於較大的蝦的水道的側壁20的所述深度、內部深度60、平均側壁深度、平均內部深度和平均深度要比用於較小蝦的水道更大。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側壁20的深度可在2. 5cm至50cm之間,尤其是在5cm至25cm之間。類似地,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內部深度60或平均內部深度可在2. 5cm至50cm之間,尤其是5cm至20cm之間。所述平均深度還可在2. 5cm至50cm之間,尤其是在5cm至25cm之間。在所述水道含水的實施方案中,其可具有低於30cm的平均內部深度。所述水道可具有長度70,其可為任何長度,但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可至少為10米長,尤其是20至60米長,但可達100米長。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傾斜的底板30的坡度可在0. 05%至20%之間,測量自從側壁 /底部交界處50至底部最低點或從底部最高點40至側壁/底部交界處50,尤其是0. 1 %至 10%之間,更尤其是0.2%至5%之間。還可使用其他底部安排,例如多斜面的底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水道的寬度(可能還有傾斜底板30的坡度)可根據建築物或容納所述水道的其他設施的尺寸和建造成本改變。儘管
圖1-3示例了通常相同大小和坡度的水道,但在一組水道中的水道的大小和形狀可改變。改變可能是有用的,例如,以便適應於建築構造、循環系統等。所述水道可安排成一端高於另一端。或者,所述水道沿其整個長度可為大致相同的高度。如果所述兩個末端不是相同高度,較高的末端會具有較淺的水,且較低的末端將會有較深的水。水道還可為整體上水平但一端比另一端更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水道從一端至另一端的坡度在0%至1.0%之間,更尤其是0.05%至0.5%之間。每個水道從一端至另一端的坡度可影響蝦從一個水道轉移到另一個水道的難易程度(尤其是在疊放的水道中)以及除去水的難易。根據一些實施方案,所述水道可被用於水道系統中,所述系統具有用於較大蝦的增加的平均水深。每個水道對應於蝦生長的一個階段,即水道1對應於第一階段。在每個水道中度過的時間可取決於使用的生產方法、蝦的生長速度和所需的最終大小。當可能時, 整個過程可以這樣進行,以使在每個水道階段度過的時間是相同的。儘管下文中提供了水道的示例深度,但一般來說,每個水道的深度,包括其平均深度,可取決於其打算容納的蝦的大小,較大的蝦容納在深度更大的水道中。本說明書中討論的蝦的大小一般是以平均重量測量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會理解,例如,一堆2g的蝦可包含具有多種重量的蝦,但該堆中所有蝦的平均重量會是大約2go例如,5至30日齡的後期幼蝦可放入在第一個水道中。所述後期幼蝦在第一個水道中可維持3至8周。通常,第一個水道期結束時的生物量可在1至^g/m2底部30表面積之間。最終蝦的個體大小可在0.5至2. 5g之間。在圖3中所示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蝦可具有1至^g/m2底部30表面積的生物量和1. 0至2. Og之間的個體大小。在水道1中度過的時間可為大約1至2個月。蝦可隨後被移到水道2,並培養3至8周,直到生物量為1至^g/m2底部30表面積之間。最終蝦個體大小可為6至Ilg之間。在圖3中所示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蝦可具有1至^g/m2底部30表面積的生物量和7. 5至9. 5g之間的個體大小。在水道1 中度過的時間可為大約1個月。蝦可隨後被移入水道3並培養3至8周,直到生物量在1至^g/m2底部30表面積之間。最終蝦的個體大小可為12至19g之間。在圖3中所示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 所述蝦可具有1至^g/m2底部30表面積和14至16g之間的個體大小。在水道1中度過的時間可為大約1至2個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水道3中度過的時間結束時,可從養殖過程中部分收穫和移出蝦。蝦可隨後被移至水道4並培養3至8周,直到生物量為Hkg/m2底部30表面積之間。最終蝦個體大小可為17至25g之間。在圖3所示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蝦可具有1至^g/m2底部30表面積的生物量和20. 5至22. 5g之間的個體大小。在水道1中度過的時間可為大約1至2個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水道4中度過的時間結束時,可從所述養殖過程中部分收穫和移出所述蝦。蝦可隨後被移至水道5並培養3至8周,直到生物量為1至^g/m2底部30表面積之間。最終蝦個體大小可為23. 5至33. 5g。在圖3所示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蝦可具有1至^g/m2底部30表面積的生物量和27至29g之間的個體大小。在水道1中度過的時間可為大約1至2個月。在水道5中度過的時間結束時,可從養殖過程中收穫和移出所有的蝦。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進入第一個水道時,蝦的大小可為40至41隻蝦/磅,而離開時為21至25隻蝦/磅。當在水道間轉移蝦時,可轉移所有的蝦或可僅進行部分轉移。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當從水道1移到水道2和從水道2移至水道3時,可轉移所有的蝦,但當從水道3轉移至水道4和從水道4轉移至水道5時,僅轉移部分蝦。當從水道5中回收時,可再一次移出所有的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無論何時進行部分轉移都可按大小來選擇要轉移的蝦。可如圖3所示安置水道,或其可以周期性相互對立放置,以允許同步的生長。根據一個更具體的實施方案,所述水道可具有適宜的尺寸以適應其要容納蝦的大小。圖2中顯示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在圖2中,第一個和第二個水道在淺末端可具有5cm 的側壁深度200和8cm的內部深度210,在深末端可具有9cm的側壁深度220和12cm的內部深度230。平均側壁深度可為3cm至14cm之間。在這一實例中,水道1和2是具有內部分隔物170(圖3)的組合水道,且水道1部分位於淺末端。然而,水道1和2也可為分離的水道,水道1具有類似於淺末端的尺寸,而水道2具有類似於深末端的尺寸。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第一個和第二個水道可被設計為容納Img至2g之間大小的蝦,並可具有5cm的平均深度。第三水道在淺末端可具有8cm的側壁深度240和Ilcm的內部深度250,和在深末端可具有12cm的側壁深度260和15cm的內部深度270。平均側壁深度可為7cm至22cm之間。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水道可容納Ig至8g之間大小的蝦,並具有9cm的平均深度。第四水道在淺末端可具有Ilcm的側壁深度280和14cm的內部深度四0,並且在深末端可具有 15cm的側壁深度300和18cm的內部深度310。平均側壁深度可為Ilcm至30cm之間。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水道可容納7g至20g之間大小的蝦,並具有13cm的平均深度。第五水道在淺末端可具有14cm的側壁深度320和17cm的內部深度330,並且在深末端具有18cm的側壁深度340和21cm的內部深度350。平均側壁深度可為15cm至38cm之間。在一個實例中,該水道可容納15g至40g之間大小的蝦,並具有17cm的平均深度。在圖2的這一實施例中,所述水道為an寬。可以以任何適合其所在空間的方式來安置根據本公開內容的水道,但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其可以以儘可能小地使用地板或地面空間的方式來安置。例如,所述水道可疊放在彼此的上方。疊放的水道可使所需的佔地空間儘可能地小,並還可具有其他的益處,例如,幫助阻止蝦跳出所述水道。一般來說,蝦的生長不需要光,所以,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水道可置於不需考慮採光的構造中。可使用輔助板(freeboard)和其他結構來將所述水道固定到位。在一個示例實施方案中,疊放的水道之間的距離可在80cm至IlOcm之間。在圖2和3中所示的一個示例構造中,4個一組的水道可疊放在彼此上方。每個水道可具有2米的寬度和40米的長度。所述水道可放置在彼此的上方,1和2組合水道100 位於所述疊放堆的頂部。水道3 110可以是次高的,水道4 120可在水道3下方,而水道5 130可在疊放堆的底部。在所示的實例中,每個水道位於下邊的水道上方95cm。輔助板140 可用於幫助固定所述水道到位。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輔助板140可為2至IOcm高,更具體地,其可為5cm高。儘管圖2和3中顯示疊放四層高,但也可疊放其他層數的槽。例如,槽疊放可為2至10層槽高。本公開文本的水道可與任何類型的水維持或循環系統一起使用。然而,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水道一般可這樣安置,以使其淺末端為進水端,即水進入或被加入所述水道,而所述深末端是排水端,即水流出所述水道。可與本公開內容的水道一起使用的特別系統包括再循環系統、少換水至零換水系統(zero water exchange system)和流通系統 (flow-through system)。儘管在很多實施方案中,相同類型的系統可被用於方法中系統的每個水道,但也可以對不同的水道使用不同的水系統,或對每個槽使用不同系統的組合,例如,在不同的時間。用於每種類型系統的水量有所不同。例如,流通系統可從天然來源泵水, 並因此使用總共高體積的水。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會理解,整個本說明書中引用的水量可指所使用的總水,或在給定的時間點存在於水道中的總水量,這主要取決於就位的再循環系統。根據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對於任何一個水道或整個系統,每天可更換水道總水量的0至1000%。水可從一個水道移動到另一個,伴隨著並且方便蝦從一個水道轉移至下一個。當水道疊放並且水可以通過重力而簡單地從上邊的水道流向下邊的水道時,該方法可特別地有用。在一個實施方案中,組合兩個或更多階段的水道(例如上邊描述的組合水道1和水道 2)可具有可取出的分隔物或包含入口的分隔物,以允許水從較早的階段流向較晚的階段。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至少一個水道可包含用於水循環的泵。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 至少一個水道可包含一個凹陷(pit),尤其是在一端的凹陷,水可以從其中排出。所述凹陷也可被用於收穫所述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水可被添加到水道的一端並從另一端除去。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作為所述水道在一端的入口或出口的替代或補充,至少一個水循環系統可利用沿著所述水道側面安置的入口或出口。在選定的一些實施方案中,水可沿其長度流過水道。水也可在所述水道內順時針或逆時針循環。在一些系統中,某些水道可有流動或循環或二者的組合,而有些可沒有。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底部最高點40b可高於交界處50,以提供循環水循環通過所述水道的均勻速度。水道系統的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也可含有廢物清除元件。例如,所述水道可在末端含有用於廢物收集的凹陷。在一些系統中,有些水道可包括廢物清除元件,而另一些不包括。在本公開內容的某些實施方案中,每個槽中的水質可維持在設定的參數。表1中給出示例參數。而這些示例水質參數預期可在圖2和3的系統中工作良好,對於不同的系統,可進行調節。表1 水質
權利要求
1.一種蝦水產養殖結構,包含一組至少兩個水道,每個所述水道具有平均深度和長度和寬度並且包含 兩個末端;兩個側壁,每個所述側壁具有頂部、底部、側壁深度和平均側壁深度;和傾斜的底部,其具有平均內部深度,和底部最低點或底部最高點,並且在兩個側壁交界處與每個側壁連接,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傾斜底部從所述底部最低點至所述側壁交界處或從所述側壁交界處至所述底部最高點具有0. 05%至20%之間的坡度, 其中所述水道的所述平均深度是增加的,並且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水道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疊放在另一個所述水道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兩個末端包括每個水道的淺末端和深末端,並且其中每個水道沿其長度從所述淺末端至所述深末端具有0. 0%至1. 0%之間的坡度。
3.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兩個末端是基本平的。
4.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兩個末端包括每個水道的淺末端和深末端,並且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側壁深度從所述淺末端至所述深末端是增加的。
5.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該組水道包含至少三個水道並且其中所述至少三個水道中前兩個組合成包含內部分隔物的單個組合水道。
6.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側壁深度在2.5cm至50cm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平均內部深度在2.5cm至50cm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每個水道的寬度在ail至IOm之間並且每個水道的長度在IOm至IOOm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4的結構,其中所述組合水道1和2具有3cm至14cm的平均側壁深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包含具有7cm至22cm平均側壁深度的第三水道。
11.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包含具有Ilcm至30cm平均側壁深度的第四水道。
12.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包含具有15cm至38cm平均側壁深度的第五水道。
13.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所述組水道全部疊放在彼此上方。
14.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所述水道之間相隔80cm至IlOcm疊放。
15.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中所述水道含有水,所述水在全部所述水道中的平均水深為30cm或更小。
16.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其在至少一個水道的側面上方或周圍包含至少一個屏障。
17.根據權利要求1的結構,還包括 水;和水維持或循環系統。
18.一種蝦水產養殖的方法,包括以後期幼蝦放入一組水道的第一個水道中,所述第一水道具有第一平均深度; 將所述蝦養至第一預定大小;將所述蝦轉移至該組水道中至少一個其他水道中,每個所述其他水道具有至少一個其他平均深度,其中每個後續的平均深度大於在前的平均深度;和將所述蝦養至最終預定大小;和收穫該批蝦,其中每個水道具有長度和寬度、兩個側壁和具有底部最低點或底部最高點的傾斜底部,所述傾斜底部在兩個側壁交界處與每個側壁相連,從所述底部最低點至所述側壁交界處或從所述側壁交界處至所述底部最高點的坡度在0. 05%至20%之間。
19.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該組水道包含至少兩個其他水道,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蝦在每個其他水道中養至另外的預定大小,然後將所述蝦轉移至具有下一更大平均深度的下一個其他水道。
20.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轉移包括將基本上全部的蝦從一個水道轉移至下一個水道。
21.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最終預定大小在每隻蝦18至35g之間。
22.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還包括重複所述步驟以每年生產多達18批蝦。
23.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該組的水道容納具有總水體積的水,並且其中收穫的產量在每批蝦7至70kg蝦/m3總水體積。
24.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蝦具有70%至98%之間的存活率。
25.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蝦具有1.3至3. Og/周之間的平均生長速度。
26.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1.0至1. 6之間的飼料轉化率。
27.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還包括在至少一個水道中循環所述水。
28.根據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收穫該批蝦包括收穫少於基本全部的蝦以留下剩餘的蝦,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剩餘的蝦轉移至另一個其他水道; 將所述蝦養至另一個額外的預定大小;和收穫基本全部的該批蝦。
29.—種蝦水產養殖系統,包含一組至少兩個水道,每個所述水道具有平均深度和長度和寬度,並且包含 兩個末端;兩個側壁,每個所述側壁具有頂部、底部、側壁深度和平均側壁深度; 傾斜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平均內部深度,和底部最低點或底部最高點,並在兩個側壁交界處與每個側壁相連;水,所述水在該組水道中具有30cm或更小的平均水深並且在該組水道中具有總體積;禾口水維持或循環系統,其中每個水道的所述傾斜的底部從所述底部最低點至所述側壁交界處或從所述側壁交界處至所述底部最高點具有0. 05%至20%之間的坡度, 其中所述水道的所述平均深度是增加的,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水道中至少一個至少部分疊放在另一個所述水道的頂部,和其中所述水維持或循環每天更換水的量高至該組水道中所述水的所述總體積的 1000%。
全文摘要
本公開內容涉及蝦養殖結構(shrimp aquaculture structure),其包括一組深度增加的至少兩個水道(raceway),每個具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並包括兩個末端、兩個具有頂部的側壁,在兩個側壁交界處連接每個側壁的傾斜底部。五個水道中有一些可至少部分地疊放至這五個水道中另一個的上方。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本公開內容涉及蝦養殖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這組五個水道,且當蝦達到給定的平均大小時,依次地將蝦從一個水道轉移至另一個水道。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548391SQ20108002640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3日
發明者艾迪生·李·勞倫斯 申請人:德克薩斯A&M大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