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9:22:05
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克服現有工藝存在的缺點,進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流暢、金浸出率高、生產成本低、易工業化、可回收銅和氰化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
【專利說明】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冶煉行業,尤其涉及一種銅含量為0.02%~0.15%,且銅主要以氰化物易溶銅礦物形式存在的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的工藝,具體說是一種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
二.【背景技術】
[0002]隨著黃金資源的不斷開發,易處理金礦石資源日趨減少,難處理金礦石的開發利用顯得越來越重要,但加工含銅為0.02%~0.15%,且銅主要以氰化物易溶銅礦物(例如輝銅礦、銅藍、斑銅礦、赤銅礦、孔雀石和藍銅礦)形式存在的低品位金礦資源(Au < lg/t)對運營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很多情況下,這種類型的資源目前並未得到大力開採,是由於這類礦產資源開發處理技術的研究還處於較低水平,主要問題是該類金礦處理技術難道大,因為氰化物可溶的銅會降低金的回收率,提高氰化物的用量和增加後續廢水處理費用。另外,單位礦石價值又較小,採用金銅分步提取工藝處理時(如硫酸浸銅+氰化浸金工藝、焙燒酸浸銅+氰化浸金工藝、生物浸銅+氰化浸金工藝以及加壓氧化浸銅+氰化提金工藝),在經濟上難以實現有效益的開發。目前,此類資源主要採用金銅選擇性浸出工藝處理和直接氰化浸出處理。
[0003]金銅選擇性浸出工藝特點是在氰化過程中加入某種藥劑,實現抑制的銅浸出和金的選擇性浸出。如中國專利CN101818247B授權的「含銅金礦的選擇性堆浸提金工藝」,該工藝首先將含銅金礦石破碎、築堆,然後對礦石進行鹼處理,之後加入一定比例的銨鹽和氰化鈉,實現金的選擇性浸出和銅浸出的抑制,最後浸出液用常規的活性炭吸附提金。又如中國專利CN102690957A公開的「一種含銅氧化金礦提金的方法」,該工藝首先將含銅氧化金礦石破碎磨礦分級,然後對礦石進行鹼處理,之後加入一定比例的螯合劑和氰化鈉,實現抑制的銅浸出和金的選擇性浸出,最後浸出液用常規的活性炭吸附提金,上述兩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工藝條件苛刻、不易控 制,環境不友好,後續廢水處理費用高,銅資源未得到綜合回收利用。直接氰化浸出如中國專利CN1440837A授權的「一種低品位氧化金礦選礦方法」,該工藝組合了堆浸、重選和炭浸三種工藝,通過破碎、洗礦與篩分、二段破碎和先後兩次分級,粗顆粒不磨直接進行堆浸系統,細顆粒進入炭浸系統;在分級機前設置了前置振動溜槽,通過重選回收粗粒明金。該組合工藝對不含銅或含銅低於0.02%的氧化金礦特別適合,但加工含銅大於0.02%,且銅主要以氰化物易溶銅礦物形式存在的低品位金礦資源時,其主要缺點是金回收率低,氰化鈉耗量大。
[0004]現有含銅低品位金礦處理工藝的固有缺點制約了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的大力開發。因此,尋求一種處理成本低,適應性強、環境友好的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就顯得尤為迫切。
三.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工藝存在的缺點,進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流暢、金浸出率高、生產成本低、易工業化、可回收銅和氰化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
[0006]本發明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詳細工藝條件如下:
[0008]第一步破碎與築堆:含銅低品位金礦通過兩段破碎系統,將礦石破碎到-60_,然後向破碎之後的礦石加入0.45kg/1礦石~0.65kg/1礦石石灰,並輸送至堆場築堆,堆高8m ~12m。
[0009]第二步堆浸:堆浸的高峰期實行連續噴淋,其連噴時間控制5~7d,噴淋CN-濃度為0.8~1.2%。,噴淋強度為15~20L/m2.h,噴淋液pH為10~11 ;此後的8~IOd實行連續噴淋,噴淋CN-濃度為0.6~0.8%。,噴淋強度為10~15L/m2.h,噴淋液pH為10~
11;噴淋浸出的中期15~20d實行噴1.5h停0.5h,噴淋CN-濃度濃度為0.3~0.6%。,噴淋強度為8~12L/m2.h,噴淋液pH為9.5~10.5 ;後期的25~30d實行噴Ih停Ih,噴淋CN-濃度濃度為0.1~0.2%0,噴淋強度為8~12L/m2.h,噴淋液pH為9.5~10.5 ;最後用含CN-低於0.05%0>pH9.0~9.5的工業回水進行連噴洗堆2~3d,噴淋強度為15~20L/m2.h0
[0010]第三步酸化-硫化除銅回收氰:首先在密閉反應器中加硫酸將堆浸富液pH至
5.5~6.5,破壞氰化銅複合物的氰化物-銅分子連結,將和銅離子結合的氰化物再生為游離的氰化物,再加入硫化物(所述的硫化物為硫化鈉、硫氫化鈉、硫化氫中的一種)藥劑,硫化物用量為硫離子與堆浸富液中銅離子摩爾比為0.55~0.65 ;然後將其送至密閉濃密機進行濃密沉降,濃密機底流採用板框隔膜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得到高品位的銅精礦產品;最後用鹼(所述鹼為石灰、液鹼中的一種)將濃密機溢流和板框隔膜壓濾機的濾液中和至PH=IO~11,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用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0011]第四步活性炭靜態吸附金:濃密機溢流和壓濾機濾液用鹼中和後的溶液採用6級自流活性炭靜態吸附系統吸附金,其首槽炭層高度與槽高比為0.15,其他槽炭層高度與槽高按首槽順序逐漸0.05增加,總吸附時間為4h,吸附貧液補加氰化鈉後直接返回堆場進行噴淋浸金,載金炭送冶煉廠進一步加工得到高純金錠。
[0012]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0013]A、本發明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以現有諸多含銅為0.02%~0.15%,且銅主要以氰化物易溶銅礦物(例如輝銅礦、銅藍、斑銅礦、赤銅礦、孔雀石和藍銅礦)形式存在的低品位金礦資源(Au < lg/t)為處理對象,採用堆浸+酸化-硫化+活性炭靜態吸附金組合工藝實現金銅綜合回收利用,該組合工藝是本發明的核心,達到了以提取金為主,綜合回收銅的雙重目的。
[0014]B、堆浸過程中金浸出率高達84%~89%,銅浸出率為18%~25% ;酸化-硫化沉銅回收氰過程中絡合氰化物再生為游離氰化物的回收率為90%~93%,銅去除率高達93%~95%,沉銅渣中銅含量為40%~45% ;活性炭靜態吸附金過程中金的吸附率為95%~98%,活性炭吸附貧液補加氰化鈉 後直接返回堆場進行噴淋浸金,達到廢水零排放的目的,整條工藝氰化鈉耗量為0.17~0.28kg/t礦。該組合工藝消除了氰化易溶銅高對金浸出指標下降、氰化鈉耗量增大、活性炭吸附率降低、載金炭解吸-電積時間延長、能耗高、脫金炭再生碘值低的諸多不良影響。[0015]C、本方法形成的生產線,操作簡單、適應性強、金回收率高、生產成本低、可回收銅和氰化物、環境友好、易工業化,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的聞效大力開發提供廣闊的空間和現有相關企業的改造提供技術支持。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的流程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1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實施例1
[0019]福建某含銅低品位金礦石,銅主要以藍輝銅礦、銅藍、輝銅礦等次生硫化銅礦形式存在,都屬於氰化易溶銅,該含銅低品位金礦主要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0020]表1某含銅低品位金礦主要元素分析結果/%
【權利要求】
1.含銅低品位金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及工藝條件如下: 第一步破碎與築堆:含銅低品位金礦通過兩段破碎系統,將礦石破碎到_60_,然後向破碎之後的礦石加入0.45kg/1礦石~0.65kg/1礦石石灰,並輸送至堆場築堆,堆高8m~12m ; 第二步堆浸:堆浸的高峰期實行連續噴淋,其連噴時間控制5~7d,噴淋CN-濃度為0.8~1.2%。,噴淋強度為15~20L/m2.h,噴淋液pH為10~11 ;此後的8~IOd實行連續噴淋,噴淋CN-濃度為0.6~0.8%。,噴淋強度為10~15L/m2.h,噴淋液pH為10~11 ;噴淋浸出的中期15~20d實行噴1.5h停0.5h,噴淋CN-濃度濃度為0.3~0.6%。,噴淋強度為8~12L/m2.h,噴淋液pH為9.5~10.5 ;後期的25~30d實行噴Ih停lh,噴淋CN-濃度濃度為0.1~0.2%0,噴淋強度為8~12L/m2.h,噴淋液pH為9.5~10.5 ;最後用含CN-低於0.05%。、pH9.0~9.5的工業回水進行連噴洗堆2~3d,噴淋強度為15~20L/m2.h ;第三步酸化-硫化除銅回收氰:首先在密閉反應器中加硫酸將堆浸富液pH至5.5~6.5,破壞氰化銅複合物的氰化物-銅分子連結,將和銅離子結合的氰化物再生為游離的氰化物,再加入硫化物(所述的硫化物為硫化鈉、硫氫化鈉、硫化氫中的一種)藥劑,硫化物用量為硫離子與堆浸富液中銅離子摩爾比為0.55~0.65 ;然後將其送至密閉濃密機進行濃密沉降,濃密機底流採用板框隔膜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得到高品位的銅精礦產品;最後用鹼(所述鹼為石灰、液鹼中的一種)將濃密機溢流和板框隔膜壓濾機的濾液中和至PH=IO~11,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用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第四步活性炭靜態吸附金:濃密機溢流和壓濾機濾液用鹼中和後的溶液採用6級自流活性炭靜態吸附系統吸附金,其首槽炭層高度與槽高比為0.15,其他槽炭層高度與槽高按首槽順序逐漸0.05增加,總吸附時間為4h,吸附貧液補加氰化鈉後直接返回堆場進行噴淋浸金,載金炭送冶煉廠進一步加工得到高純金錠。
【文檔編號】C22B15/00GK103805775SQ20141008513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0日
【發明者】譚希發, 沈賢德, 巫鑾東 申請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