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7:15:35 2
專利名稱: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支撐在桌 子上板下方的具有可摺疊結構支腳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學校、學院及企業的會議室、教會等供眾人使用的場所, 為了便於保管,大多使用組合式桌子或摺疊式桌子。
上述組合式桌子或摺疊式桌子具有支撐上板的桌子支腳,支腳可摺疊地 安裝在固定上板的支撐框架上。
上述摺疊式桌子或組合式桌子,要能夠將支腳摺疊起來收於支撐框架內 部,並且要保證摺疊後所摺疊的支腳不會露出到外部,這樣才能夠穩定地層 疊保管。
作為上述摺疊式桌子的一個實例,本申請人先前申請註冊了韓國實用新
型No. 20-0303637——"摺疊式書桌"。
上述實用新型涉及的摺疊式書桌,其組成包括支撐上板1的上板支撐
部10;使上板支撐部10與地面相隔一定距離的支腳部件20;使支腳部件20 向上板支撐部10底面摺疊的固定部30;固定支腳部件的摺疊部40;在固定
部30 —側向下延伸形成,並向內側彎曲的支撐部件31;設置在摺疊部40 外表面,形成了貫通固定片2並對該固定片2進行固定的固定孔41a的固定 部件41;沿長度方向設置,能夠在支腳部件20摺疊時對其進行引導,並與 固定孔41a—致,從而被固定片2貫通的引導孔51;形成了放置書及其它物 品並對其進行支撐的支撐臺52的懸板50。
但是,上述實用新型,支腳部件20通過摺疊部40固定,摺疊部40由固定支腳部件20的固定部件41及用手把持的把持部件42構成,固定部件 41 一側與上板支撐部10固定,另一側與支腳部件20固定,使固定部件41 的一側能夠摺疊,外表面形成了貫通固定片2並對其進行固定的固定孔41a 以及確保固定部件41不會摺疊的具有彈性的彈簧41b,因此,其結構複雜, 製造成本較高。
另一方面,上述實用新型的固定部件41的一側具有能夠摺疊的結構, 如果稍微施加外力,就會使固定部件41摺疊,因此,支腳部件20非常容易 摺疊,無法安全使用。
另外,長時間使用時,支腳部件20會因為鬆動而產生搖晃,降低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 架,該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通過簡化支腳部件的摺疊結構來降低製造成 本,同時在支腳部件處於展開狀態時,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摺疊,使支腳部 件能夠維持穩定的展開狀態。
本發明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上板大小調節尺寸的桌子用摺疊 式支撐框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包括固定於上 板下方的上板框;固定在上板框兩端的端面連接部件;通過折頁插銷與端面 連接部件以鉸接方式結合的支腳部件;其中,上述支腳部件上端沿長度方向 形成有能夠插入可動卡件的引導槽,可動卡件和折頁插銷之間連接有壓縮彈 簧;上述端面連接部件的本體形成有貫通部,支腳部件上端部插入該貫通部 並通過折頁插銷以鉸接方式結合,本體上方形成有能夠設置可動卡件的連接 槽,本體側面形成有向連接槽內引導可動卡件的曲線引導部;當支腳部件以折頁插銷為中心旋轉,使支腳部件展開時,可動卡件將被端面連接部件的曲 線引導部引導,並在壓縮彈簧的彈力力作用下向後方移動,與連接槽結合。
上述上板框由左側框和右側框構成,左側框和/或右側框上以一定間隔 形成有多個連接孔,以通過連接部件結合。
本發明的支腳部件摺疊結構簡單,容易製作,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另外,當支腳部件處於展開狀態時,即使有外力作用於支腳部件,可動 卡件也不會從端面連接部件的連接槽內脫離,因此,只要不強制從端面連接 部件的連接槽內分離可動卡件後旋轉支腳部件,支腳就會保持展開狀態,能 夠穩定使用。
本發明的上板框分為左側框和右側框,可以根據上板的大小適當調節左 側框和/或右側框,能夠節約製作費用。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支腳部件處於摺疊狀態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斜
視圖2是本發明的端面連接部件示意圖3是本發明涉及的支腳部件處於展開狀態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斜 視圖4是本發明的支腳部件處於摺疊狀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5是本發明的支腳部件處於展開狀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6a是圖2中沿A-A'線剖開的剖視圖6b是圖2中沿A-A'線剖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7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端面連接部件與上板框結合狀態示意圖8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中端面連接部件與上板框結合狀態示意圖9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涉及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示意圖。附圖標記
102:折頁插銷,103:可動卡件,105:壓縮彈簧,110:上板框,120: 端面連接部件,130:支腳部件,200:上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涉及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支腳部件處於摺疊狀態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斜
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端面連接部件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涉及的支腳部件 處於展開狀態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斜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支腳部件處 於摺疊狀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5是本發明的支腳部件處於展開狀態的主 要部分剖視圖,圖6a是圖2中沿A-A'線剖開的剖視圖,圖6b是圖2中沿 A-A'線剖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端面 連接部件與上板框結合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中端面連接 部件與上板框結合狀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涉及的桌子用折 疊式支撐框架示意圖。
如圖1至圖6b所示,本發明涉及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附著固定在 上板200的底面,支腳部件130可摺疊地設置於上板框110的兩側。
上述桌子用支撐框架的組成包括上板框110,該上板框110由木材等 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面積,且固定於上板200下方;端面連接部件120,該 端面連接部件120固定在上板框110兩端;以及支腳部件130,該支腳部件 130的端部通過折頁插銷102與端面連接部件120連接,從而能夠旋轉。
下面對各組成部件進行進一步說明。
上板框110相隔一定間隔設置了 2個橫向管111,在橫向管111之間通 過焊接等方式一體固定了縱向管113。
橫向管111表面貫通形成了連接孔llla,能夠通過螺栓等連接部件與設置在上方的上板固定結合。
另外,上板框110兩端固定了端面連接部件120,端面連接部件120與 支腳部件130的上側部分以鉸接方式結合。
端面連接部件120在本體121 —側形成了與構成上板框110的橫向管111 端部固定結合的固定部122,本體121還沿上下方向形成了貫通部123,支 腳部件130的上端能夠插入該貫通部123中,本體121的下端側方通過貫通 支腳部件130上方的折頁插銷102與支腳部件130結合,使得支腳部件130 能夠向橫向管lll一側旋轉。
另外,支腳部件130上端沿支腳部件130長度方向形成了引導槽131a, 引導槽131a上設置了沿引導槽131a向支腳部件130長度方向移動的可動卡 件103,可動卡件103和貫通支腳部件130內側的折頁插銷102受到壓縮彈 簧105的彈力作用,使可動卡件103不會從引導槽131a中脫離。
另一方面,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側方形成了曲線引導部125, 從曲線引導部125上端向本體121下方形成了連接槽127。上述曲線引導部 125位於與固定在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上的折頁插銷102相隔相同 距離的圓弧上,因此,可動卡件103能夠緊貼在上面進行移動。
另外,由於支腳部件130的旋轉而跨過曲線引導部125的可動卡件103 將在壓縮彈簧105的彈力作用下後退,與端面連接部件120的連接槽127結 合。
上述連接槽127的後端呈傾斜狀,搖晃程度越劇烈,支腳部件130插入 得越深,因此,能夠大大降低支腳部件130的晃動,確保耐久性和可信性。
另外,在本體121的貫通部123下端,將本體121的一部分巻曲並向貫 通部123內側凸出形成了巻曲凸出部129,在支腳部件130處於展開狀態時, 能夠對支腳部件130側面進行支撐。通過巻曲凸出部129,支腳部件130處 於展開狀態時,支腳部件130側面能夠被穩定支撐。當支腳部件130側面以鬆動狀態被支撐時,可以調整巻曲凸出部129,使其緊貼於支腳部件130的 側面。
另外,如圖6a所示,在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 —側的用於固定 結合橫向管111端部的固定部122,其上方開放,並將兩側下端彎曲,形成 了支撐橫向管111端部下方的支撐凸起122a,對橫向管111的端部進行支撐, 在這種狀態下,通過焊接P,將包住橫向管lll的固定部122上端與支撐凸 起122a的端部結合成一體。
也可以如圖6b所示,在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 —側的用於固定 結合橫向管111端部的固定部122,使其緊貼橫向管111的端部兩側的狀態 下,通過焊接P,將包住橫向管lll的固定部122上端和下端結合成一體。
另一方面,支腳部件130兩側以一定間隔設置了支腳131、 132,支腳 131、 132之間一體結合了間隔維持部件133,能夠維持牢固的連接狀態。
另外,兩側設置的支腳部件130之間還設置了通過連接杆142連接的懸 板140,能夠在上方放置物品。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涉及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的摺疊過程進行 詳細說明。
首先,在支腳摺疊的狀態下,使可動卡件103保持在支腳部件130的引 導槽131a內沿端部方向移動的狀態,此時,只要以折頁插銷102為中心轉 動支腳部件130,上述可動卡件103就可以沿曲線引導部125旋轉。
如果以折頁插銷102為中心完全展開支腳部件130,可動卡件103將越 過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曲線引導部125移動。這樣,支腳部件130的引導槽 131a和端面連接部件120的連接槽127將保持一致,同時,受到壓縮彈簧 105的彈力作用,可動卡件103將被拉向折頁插銷102—側,從而可動卡件 103被拉向支腳部件130的引導槽131a和端面連接部件120的連接槽127在上述狀態下,即使想要轉動支腳部件130將其摺疊,也會由於可動卡 件103處於被拉向支腳部件130的引導槽131a和端面連接部件120內側, 並與連接槽127連接的狀態而不會轉動,使支腳部件130保持展開狀態。
另一方面,如果要摺疊支腳部件130,需要朝支腳部件130的上端方向 拉動可動卡件103,使可動卡件103從端面連接部件120的連接槽127中脫 離,然後以折頁插銷102為中心,稍微轉動支腳部件130,可動卡件103就 會進入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曲線引導部125,在此狀態下繼續以折頁插銷102 為中心轉動支腳部件130,即可摺疊支腳部件130。
圖7為端面連接部件120的另一種連接狀態示意圖,在端面連接部件120 的本體121—側,使固定部122插入橫向管111的端部,並將端面連接部件 120的固定部插入到橫向管111的端部插入槽lllb中。
上述固定部122和橫向管111的端部分別在側面貫通形成了連接孔 122c、lllc,能夠貫通連接由螺栓107a和蝶型螺母107b組成的連接部件107, 從而在橫向管111的端部結合固定端面連接部件120。
另外,連接部件107可以單純由螺栓及螺母的連接結構構成,也可以通 過鉚釘結合,但是為了能夠在不使用其它工具的情況下也能很容易地進行分 解和組合,採用了蝶型螺母107b。
圖8是端面連接部件120的又一種連接狀態示意圖,在端面連接部件120 的固定部122內側形成了制動部122b,能夠在插入橫向管111的端部時,防 止其插入過深。
因此,在端面連接部件120的固定部122內側插入橫向管111的端部時, 只能以適當深度插入,從而容易組合,在此狀態下可以通焊接等將固定部122 和橫向管111的端部固定為一體。
圖9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涉及的支撐框架結構示意圖,上板框110由 左側框110a和右側框110b組成,在左側框110a和右側框110b的側部保持一定間隔形成了多個連接孔110c、 110d,可以通過螺栓和螺母等通常的連接 部件結合在適當位置。
如上所述,分割形成上板框110,可以對其大小進行調節,因此無需針 對不同上板200製作多種尺寸的上板框110,只需根據上板的大小,在適當 的左側框110a和右側框110b的連接孔110c、110d上通過連接部件進行連接, 即可形成所需尺寸的上板框110。
上面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特定形 式,實質內容與本發明實施例等同的所有形式均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範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該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包括固定於上板(200)下方的上板框(110);固定在所述上板框(110)兩端的端面連接部件(120);以及通過折頁插銷(102)而與所述端面連接部件(120)以鉸接方式結合的支腳部件(130);其中,所述支腳部件(130)的上端沿長度方向形成有能夠插入可動卡件(103)的引導槽(131a),所述可動卡件(103)和折頁插銷(102)之間連接有壓縮彈簧(105);所述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形成有貫通部(123),所述支腳部件(130)的上端部插入所述貫通部(123)中,並通過所述折頁插銷(102)以鉸接方式結合,所述本體(121)上方形成有能夠設置所述可動卡件(103)的連接槽(127),所述本體(121)側面形成有向所述連接槽(127)內引導所述可動卡件(103)的曲線引導部(125);當所述支腳部件(130)以所述折頁插銷(102)為中心旋轉,使所述支腳部件(130)展開時,所述可動卡件(103)將被所述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所述曲線引導部(125)引導,並在所述壓縮彈簧(105)的彈力作用下向後方移動,以與所述連接槽(127)結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 端面連接部件(120)的貫通部(123)下端還通過使所述本體(121)的一 部分巻曲並向所述貫通部(123)內側凸出而形成巻曲凸出部(129),該巻 曲凸出部(129)在所述支腳部件(130)展開時支撐所述支腳部件(130)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 上板框(110)是通過以一定間隔設置橫向管(111)之後,在所述橫向管(lll) 之間一體結合縱向管(113)而形成的,所述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 一側形成有用於設置所述橫向管(111)的端部的固定部(122)。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 端面連接部件(120)的固定部(122)內側形成有制動部(122b),以防止 所述橫向管(111)的端部插入過深。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 上板框(110)是通過以一定間隔設置橫向管(111)之後,在所述橫向管(lll) 之間一體設置縱向管(113)而形成的,所述端面連接部件(120)的本體(121) 一側形成有插入到所述橫向管(111)的端部的插入槽(lllb)中的固定部(122),該固定部(122)和橫向管(111)的端部上分別貫通形成有連接孔 (122c、 lllc),該連接孔(122c、 lllc)能夠被連接部件(107)貫通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 上板框(110)由左側框(110a)和右側框(110b)構成,所述左側框(110a) 和/或右側框(110b)上以一定間隔形成有多個連接孔(110c, 110d),以通過連接部件結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桌子用摺疊式支撐框架,其包括上板框、端面連接部件和支腳部件;其中,支腳部件上端沿長度方向形成有能夠插入可動卡件的引導槽,可動卡件和折頁插銷之間連接有壓縮彈簧;端面連接部件的本體形成有貫通部,支腳部件上端部插入貫通部並通過折頁插銷可旋轉地結合,本體上方形成有連接槽,本體側面形成有曲線引導部;當支腳部件旋轉使支腳部件展開時,可動卡件將被曲線引導部引導,並在壓縮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向後方移動,與連接槽結合。本發明的支腳部件的摺疊結構比較簡單,容易製作,當支腳部件展開時,即使有外力作用於支腳部件,可動卡件也不會從連接槽脫離,因此能夠穩定使用。
文檔編號A47B13/02GK101611963SQ20091015073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4日
發明者金仁燮 申請人:金仁燮;李珠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