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
2023-09-19 08:32:50 2
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園林造型樹種的栽植及嫁接方法【技術領域】,是一種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本方法包括挖樹坑、選苗、定植、種植、嫁接、田間管理操作和定型成樹等步驟。本發明通過將不同種植技術及嫁接方式集合運用,充分利用砧木原樹的粗度,通過切接法和腹接法結合嫁接,大大縮短培育周期的辦法以達到快速成形的目的,是一種將白榆和金葉榆的利用和觀賞價值大大提高的一種培育方法,並通過產業化的生產,滿足市場的需求,並且本發明的嫁接成活率達到90%至95%、移栽成活率達到100%、縮葉病的發病率能降低85%以上,同時,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操作,節省資源成本低,便於推廣和應用。
【專利說明】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園林造型樹種的栽植及嫁接方法【技術領域】,是一種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榆適應性強,生長快,抗旱、抗寒,耐鹽鹼,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高,在林業上常作為農田林網和防風固沙的先鋒樹種之一,也是西北乾旱地區水土保持和鹽鹼地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金葉榆為通過選純和無性繁殖後培育的一種彩葉樹,葉片顏色金黃,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其觀賞價值較高,近兩年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作為彩葉樹主材之一,被大量運用在道路、庭院、公園、小區綠化等各種環境和形式的園林造景中。但是,目前己有的金葉榆品種形態比較單調,只起到了色塊及點綴的效果,從園林藝術的層面來講,它的觀賞價值還沒有被充分展示出來。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目前的金葉榆品種形態單一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
第一步,挖樹坑:選擇種植地,在選好的種植地上進行打埂、做畦,在畦地上挖樹坑;第二步,選苗:選擇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的白榆作為砧木,在10月下旬完成砧木定植,起挖根系完整的砧木土球,砧木土球的直徑為砧木胸徑的8倍至10倍;
第三步,定植、種植:選用直徑比站木土球直徑大30cm至50cm的容器對站木土球進行定植,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至20cm厚的地表熟土,先將站木土球放入容器中,然後用熟土將容器內填滿,搗實,接著將放有砧木土球的容器放入樹坑中,再將容器外圍填滿,扶正,搗實,用生根液進行灌根後澆水;
第四步,嫁接:第二年春天砧木緩苗成活後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進行嫁接,嫁接時候先用切接法嫁接最上層金葉榆接穗,再用腹接法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金葉榆接穗,嫁接過程中,砧木主幹或側枝的切口傷口大於1.5cm的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
第五步,田間管理操作:嫁接後經常抹芽、除萌,金葉榆接穗成活及生長的初期進行通風、放袋,當新梢長到15cm至20cm時進行摘心,修剪時不斷去除頂端優勢,把新嫁接的金葉榆接穗枝條培養成圓盤狀,對於中間層和下層金葉榆要不斷壓枝,摘心、修剪促進冠型豐滿,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和除草操作;
第六步,定型成樹:嫁接後的苗木在經過一個生長周期的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後,促使金葉榆接穗按照設計造形要求的方向生長成形,接著在前一年的造形基礎上繼續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即能得到設計要求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
[0005]下面是對上述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第一步中的種植地選在地勢平坦、具有灌溉條件的苗圃地,苗圃地選好後,對土壤先噴灑除草劑和草種抑制劑,然後對土壤進行深犁、旋耕、耙平、消毒、殺蟲處理操作;或/和,在種植地上所挖的樹坑之間的株距為2.5m、行距為3m,樹坑的直徑比砧木原土球的直徑大30cm至50cm,樹坑直徑上下一致,樹坑的深度大於站木原土球直徑的20cm至30cm ;或/和,埂高30cm、畦寬3m。
[0006]上述第二步中,在起挖的砧木土球根系傷口直徑大於1.5cm的樹根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用草繩對挖出的砧木土球按照綁緊綁實的要求進行綁紮,綁紮所用的草繩在進行綁紮之前先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0007]上述第四步中嫁接時,先將金葉榆接穗從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內切達木質部,隨即向下切削到底切削成切面長2cm至3cm的長削麵,在其背面末端削成上切口至下切口距離為0.8cm至Icm的小斜面,嫁接最上層時,將站木主幹在設計高度的位置截斷,將切口削平,用嫁接刀在砧木兩側略帶木質部,在橫斷面上垂直向下切,深2cm至3cm,然後將削成斜面的金葉榆接穗長削麵向裡插入砧木切口,使雙方形成層對準密接,金葉榆接穗插入的深度為金葉榆接穗削麵上端露出0.2cm至0.3cm,若砧木切口過寬,則對準一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由下向上綑紮緊密,使形成層密接,然後套上套袋再綁紮緊實即可;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時,先在砧木設計層高位置的樹皮上切以T形切口,深度到木質部,T形切口的橫切口上方樹皮削一小三角形或半圓形坡面,便於接穗插入和靠嚴,T形切口以稍斜為好,然後將削好的金葉榆接穗大削麵插入T形切口的砧木削麵裡,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綁帶綁緊固定,金葉榆接穗頂端切口用石蠟封住,嫁接過程中所使用的刀具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晾乾再進 行操作,嫁接人員的手也在消毒液中稍微浸泡再進行操作。
[0008]上述第四步中的金葉榆接穗從生長健壯、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金葉榆成年樹上,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金葉榆枝條作金葉榆接穗。
[0009]上述第二步中,起挖前一周對所選的砧木進行澆水;或/和,當砧木的胸徑為2cm至7cm時選用軟質的無紡布植樹袋作為容器,當站木的胸徑為8cm至30cm時選用硬質的控根器作為容器。
[0010]上述第一步中,所挖樹坑的直徑為70cm、深度為60cm的樹坑;第二步選苗中,選擇胸徑為5cm的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枝下高度在2.3m以上、苗圃和工程淘汰的白榆作為砧木,起挖的砧木土球直徑為40cm至50cm ;第三步定植中,選擇深度為50cm、直徑為60cm的無紡布容器袋作為容器,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厚的地表熟土。
[0011]本發明通過將不同種植技術及嫁接方式集合運用,充分利用砧木的粗度,通過切接法和腹接法結合的嫁接的方式將白榆和金葉榆二者的優點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大大縮短培育周期的辦法以達到快速成形的目的,達到造形設計要求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是一種將白榆和金葉榆的利用和觀賞價值大大提高的一種培育方法,並通過產業化的生產,滿足市場的需求,並且本發明的嫁接成活率達到90%至95%、移栽成活率達到100%、縮葉病的發病率能降低85%以上,同時,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操作,節省資源成本低,便於推廣和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該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
第一步,挖樹坑:選擇種植地,在選好的種植地上進行打埂、做畦,在畦地上挖樹坑;第二步,選苗:選擇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的白榆作為砧木,砧木定植在10月下旬完成,起挖的砧木土球直徑為砧木胸徑的8倍至10倍,確保根系完整;起挖前要先鏟去土壤上層表面IOcm至15cm的虛土,砧木土球要挖成圓錐形,挖樹工具要鋒利,不能造成樹根撕裂,樹根切口要求平整;
第三步,定植、種植:選用直徑比站木土球直徑大30cm至50cm的容器對站木土球進行定植,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至20cm厚的地表熟土,先將站木土球放入容器中,然後用熟土將容器內填滿,搗實,接著將放有砧木土球的容器放入樹坑中,再將容器外圍填滿,扶正,搗實,用生根液進行灌根後澆水;砧木在定植時使用容器裝袋種植,可有效促進側根系的發育和生長,提高產品的移植成活率,並打破了常規種植方法對於樹木移植季節性的限制,可適合於春、夏、秋土壤未上凍期間任何時間進行移栽和種植,大大延長了園林綠化施工的時間,方便了種植,生根液為市面購買的產品,將從市面購買的生根液按產品說明的劑量和配比稀釋後進行灌根處理,澆注時用帶嘴的水桶將配好的液體沿砧木土球的外沿一圈澆均即可;由於砧木土球是種植在容器中,可隨時起挖、移植,打破了傳統種植方法對於季節的限制,同時帶容器移栽不傷根系,移栽後不緩苗,產品移栽成活率可達到100% ;砧木種植好後立即澆第一個定根水,注意一定要澆透,待人能進地後立即檢查根部土壤縫隙情況,如有縫隙的需及時覆土填實,7天後澆第二次定根水,十五天後澆第三次定根水,第三次定根水前先澆一次生根液再澆水;
第四步,嫁接:第二年春天砧木緩苗成活後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進行嫁接,嫁接時候先用切接法嫁接最上層金葉榆接穗,再用腹接法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金葉榆接穗,嫁接過程中,砧木主幹或側枝的切口傷口大於1.5cm的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傷口癒合靈為河南鄭州市坪安園林植保技術研究所銷售的傷口一抹癒合靈,嫁接前5天至7天要先澆一次水,促進樹液流動,利於成活,嫁接前根據原砧木樹體大小設計層高和層間距,一般為單數層,根據樹高設計為3、5、7層為宜,嫁接時注意朝向一致,提高在地裡的整齊度和美觀效果,也便於後期的修剪,接穗採用保留2芽至3芽一段的小枝,這種小枝模式可以對成活後當年生長量提供保障,促進快速成形;
第五步,田間管理操作:嫁接後經常抹芽、除萌,促進接穗的成活和生長,嫁接後7天至10天觀察其成活狀況,金葉榆接穗青綠、芽苞鼓脹是成活的,對於沒有成活的金葉榆接穗及時補接,嫁接後的前2月巡查除萌工作每10天至15天一個循環,以後隨著接穗的成活和生長漸迅速,萌芽會逐漸減少,但應保證及時除萌;金葉榆接穗成活及生長的初期要進行通風、放袋,觀察到金葉榆接穗上有新芽發出,並達到半展葉狀態時,及時用錐子在塑膠袋上紮上幾個小孔,以便通風降溫,經過5天至8天,有3片至5片新葉完全展開後可將塑膠袋解除,一般在下午接近傍晚時進行,以避免強光灼傷嫩芽;當新梢長到15cm至20cm時進行摘心,促進側枝的萌發和生長,修剪時不斷去除頂端優勢,把新嫁接的金葉榆枝條培養成圓盤狀或半球形,對於中間層和下層金葉榆要不斷壓枝,摘心、修剪促進冠型豐滿,同時注意如有萌條發出的及時去除,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和除草操作;促使苗木快速生長,一般情況下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如遇乾旱或陰雨天氣可根據土壤墒情縮短或延長澆水時間,但應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6月份至7月份為苗木生長迅速期,追施I次至2次葉面肥促進快速生長,同時定期鬆土、除草,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利於樹木的快速生長,要重點防治的蟲害有春尺蠖、小蠹蟲、蚜蟲,要重點防治的病害有腐爛病和縮葉病;第六步,定型成樹:嫁接後的苗木在經過一個生長周期的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後,促使金葉榆接穗按照設計造形要求的方向生長成形,接著在前一年的造形基礎上繼續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即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效果,隨著嫁接成活後金葉榆接穗的不斷生長,經過經常摘心,促進側枝的生長填充滿定型圈的空隙,再經過長時間的牽引、修剪後,最終使金葉榆接穗按照設計造形要求的方向生長成形,次年在前一年的造形基礎上繼續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即能得到設計要求效果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
[0014]實施例2,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第一步中的種植地選在地勢平坦、具有灌溉條件的苗圃地,苗圃地選好後,對土壤先噴灑除草劑和草種抑制劑,然後對土壤進行深犁、旋耕、耙平、消毒、殺蟲處理操作;或/和,在種植地上所挖的樹坑之間的株距為2.5m、行距為3m,樹坑的直徑比站木原土球的直徑大30cm至50cm,樹坑直徑上下一致,樹坑的深度大於石佔木原土球直徑的20cm至30cm ;或/和,埂高30cm、日圭寬3m。
[0015]實施例3,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在起挖的砧木土球根系傷口直徑大於1.5cm的樹根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傷口癒合靈為河南鄭州市坪安園林植保技術研究所銷售的傷口一抹癒合靈,用草繩對 挖出的砧木土球按照綁緊綁實的要求進行綁紮,避免土球開裂,綁紮所用的草繩在進行綁紮之前先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液為百菌清或多菌靈按使用說明書配製成的消毒液,將草繩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有利於減少砧木土球砧木根部因傷口滋生的病害的發生,保證砧木移栽成活率。
[0016]實施例4,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第四步中嫁接時,先將金葉榆接穗從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內切達木質部,隨即向下切削到底切削成切面長2cm至3cm的長削麵,在其背面末端削成上切口至下切口距離為0.8cm至Icm的小斜面,嫁接最上層時,將砧木主幹在設計高度的位置截斷,將切口削平,用嫁接刀在砧木兩側略帶木質部,在橫斷面上垂直向下切,深2cm至3cm,然後將削成斜面的金葉榆接穗長削麵向裡插入砧木切口,使雙方形成層對準密接,金葉榆接穗插入的深度為金葉榆接穗削麵上端露出0.2cm至
0.3cm,若砧木切口過寬,則對準一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由下向上綑紮緊密,使形成層密接,然後套上套袋再綁紮緊實即可;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時,先在砧木設計層高位置的樹皮上切以T形切口,深度到木質部,T形切口的橫切口上方樹皮削一小三角形或半圓形坡面,便於接穗插入和靠嚴,T形切口以稍斜為好,然後將削好的金葉榆接穗大削麵插入T形切口的砧木削麵裡,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綁帶綁緊固定,金葉榆接穗頂端切口用石蠟封住,嫁接過程中所使用的刀具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晾乾再進行操作,嫁接人員的手也在消毒液中稍微浸泡再進行操作。採用兩側、雙穗主要是給成活率上的雙保險,同時也有利於成活後當年的生長量;腹接接穗應選略長、略粗、稍帶彎曲的為好,當砧木胸徑大於15cm時,因韌皮部太厚不宜插入,可先在設計高度位置採用刻傷的辦法,引導側枝的萌發,去除多餘枝條,留一健壯枝讓其自然生長,待次年再在引導枝上嫁接。嫁接時,將接穗截成6cm至8cm長保留有2至3個完整飽滿的芽的小段,注意下芽以下留2cm至3cm長,上芽上端留0.5cm長為宜,在消毒液中浸泡10分鐘後取出,用溼布包好裝入袋中備用,並將用於嫁接過程中的刀具也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涼幹再用,嫁接人員的手也在消毒液中稍微浸泡再操作,消毒液為百菌清或多菌靈按使用說明書配製成的消毒液,這樣經過消毒處理後再進行的嫁接,縮葉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比未處理的降低80%以上。將經消毒液處理後的接穗取出從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內切達木質部,隨即向下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長2cm至3cm,在其背面末端削成0.8cm至Icm的小斜面,使接穗下部形成一個扁楔形面,按照本發明方法進行操作的嫁接苗木的嫁接成活率為90%至95%,因為本發明為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嫁接後,每層只要有一個接穗成活即為嫁接成功,然後通過牽引、修剪的方法,既能獲得達到設計要求。
[0017]實施例5,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第四步中的金葉榆接穗從生長健壯、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金葉榆成年樹上,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金葉榆枝條作金葉榆接穗。接穗的採集在初冬樹木停止生長後到早春樹液流動前均可進行,接穗從生長健壯、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成年金葉榆樹上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金葉榆枝條作接穗。將採回的金葉榆接穗剪成長50cm至60cm小段,按每50或100根為一捆綁好,掛上標籤,標明採集地點、時間,切口在消毒液中浸泡10分鐘,消毒液為百菌清或多菌靈按使用說明書配製成的消毒液,取出晾乾表面水分後,在提前溶解好的石蠟中將接穗浸沾一下拿出,然後置入貯藏間,用溼沙埋好備用。埋放時先在地面鋪一層溼沙,將接穗按捆碼放好,每一層中間用溼沙層隔離,最上層封嚴即可,待可嫁接的時節隨取隨用,接穗存放環境要求相對空氣溼度3 60%、溫度為4°C至8°C的溼涼條件,每10天至15天檢查一次;嫁接時,將保存的接穗取出,去除表層蠟質即可。
[0018]實施例6,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第二步中,起挖前一周對所選的砧木進行澆水;或/和,當砧木的胸徑為2cm至7cm時選用軟質的無紡布植樹袋作為容器,當砧木的胸徑為8cm至30cm時選用硬質的控根器作為容器。
[0019]實施例7,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以成樹胸徑5cm、株高2m的三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為例,第一步中,所挖樹坑的直徑為70cm、深度為60cm的樹坑;第二步選苗中,選擇胸徑為5cm的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枝下高度在2.3m以上、苗圃和工程淘汰的白榆作為砧木,起挖的砧木土球直徑為40cm至50cm ;第三步定植中,選擇深度為50cm、直徑為60cm的無紡布容器袋作為容器,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厚的地表熟土。
[0020]本發明可以根據所需盆景砧木的直徑和整體樹高來培養,適用於各種綠化場所,以滿足不同客戶群的需求。 [0021]本發明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是以白榆為砧木,以金葉榆為接穗,通過將不同種植技術及嫁接方式集合運用,充分利用砧木的粗度,相比同品種、同規格的產品來說,通過本發明嫁接的方式將二者的優點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大大縮短培育周期的辦法以達到快速成形的目的,本發明方法是按照設計的造形進行培育,將金葉榆接穗按造形需求嫁接在白榆相對應的位置,並通過不斷的人工修剪、整形的方式,達到造形設計要求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是一種將白榆和金葉榆的利用和觀賞價值大大提高的一種培育方法,並通過產業化的生產,滿足市場的需求,通過本發明方法培育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不但具備了其它景觀樹種對綠化美化要求的常規特點,其獨特的造形可成為高檔的綠化、美化提供新型彩葉造形苗木產品首選品種之一,選用苗圃和工程淘汰的白榆作為砧木進一步節省了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並且由於白榆在北方的環境中具有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的特性,再結合本發明方法的合理操作,使得本發明技術的嫁接成活率達到90%至95%、移栽成活率達到100%、縮葉病的發病率能降低85%以上,因此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操作,便於推廣和應用。
[0022]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發明的實施 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述步驟進行: 第一步,挖樹坑:選擇種植地,在選好的種植地上進行打埂、做畦,在畦地上挖樹坑; 第二步,選苗:選擇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的白榆作為砧木,在10月下旬完成砧木定植,起挖根系完整的砧木土球,砧木土球的直徑為砧木胸徑的8倍至10倍; 第三步,定植、種植:選用直徑比站木土球直徑大30cm至50cm的容器對站木土球進行定植,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至20cm厚的地表熟土,先將站木土球放入容器中,然後用熟土將容器內填滿,搗實,接著將放有砧木土球的容器放入樹坑中,再將容器外圍填滿,扶正,搗實,用生根液進行灌根後澆水; 第四步,嫁接:第二年春天砧木緩苗成活後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進行嫁接,嫁接時候先用切接法嫁接最上層金葉榆接穗,再用腹接法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金葉榆接穗,嫁接過程中,砧木主幹或側枝的切口傷口大於1.5cm的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 第五步,田間管理操作:嫁接後經常抹芽、除萌,金葉榆接穗成活及生長的初期進行通風、放袋,當新梢長到15cm至20cm時進行摘心,修剪時不斷去除頂端優勢,把新嫁接的金葉榆接穗枝條培養成圓盤狀,對於中間層和下層金葉榆要不斷壓枝,摘心、修剪促進冠型豐滿,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和除草操作; 第六步,定型成樹: 嫁接後的苗木在經過一個生長周期的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後,促使金葉榆接穗按照設計造形要求的方向生長成形,接著在前一年的造形基礎上繼續對樹木進行殺蟲、防病、追肥、鬆土、除草、摘心、牽引和修剪操作,即能得到設計要求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步中的種植地選在地勢平坦、具有灌溉條件的苗圃地,苗圃地選好後,對土壤先噴灑除草劑和草種抑制劑,然後對土壤進行深犁、旋耕、耙平、消毒、殺蟲處理操作;或/和,在種植地上所挖的樹坑之間的株距為2.5m、行距為3m,樹坑的直徑比砧木原土球的直徑大30cm至50cm,樹坑直徑上下一致,樹坑的深度大於站木原土球直徑的20cm至30cm ;或/和,埂高30cm、H圭寬 3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二步中,在起挖的砧木土球根系傷口直徑大於1.5cm的樹根切口處塗抹傷口癒合靈,用草繩對挖出的砧木土球按照綁緊綁實的要求進行綁紮,綁紮所用的草繩在進行綁紮之前先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四步中嫁接時,先將金葉榆接穗從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內切達木質部,隨即向下切削到底切削成切面長2cm至3cm的長削麵,在其背面末端削成上切口至下切口距離為0.8cm至Icm的小斜面,嫁接最上層時,將砧木主幹在設計高度的位置截斷,將切口削平,用嫁接刀在砧木兩側略帶木質部,在橫斷面上垂直向下切,深2cm至3cm,然後將削成斜面的金葉榆接穗長削麵向裡插入砧木切口,使雙方形成層對準密接,金葉榆接穗插入的深度為金葉榆接穗削麵上端露出0.2cm至0.3cm,若砧木切口過寬,則對準一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由下向上綑紮緊密,使形成層密接,然後套上套袋再綁紮緊實即可;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時,先在砧木設計層高位置的樹皮上切以T形切口,深度到木質部,T形切口的橫切口上方樹皮削一小三角形或半圓形坡面,便於接穗插入和靠嚴,T形切口以稍斜為好,然後將削好的金葉榆接穗大削麵插入T形切口的砧木削麵裡,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綁帶綁緊固定,金葉榆接穗頂端切口用石蠟封住,嫁接過程中所使用的刀具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晾乾再進行操作,嫁接人員的手也在消毒液中稍微浸泡再進行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四步中嫁接時,先將金葉榆接穗從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內切達木質部,隨即向下切削到底切削成切面長2cm至3cm的長削麵,在其背面末端削成0.8cm至Icm的小斜面,再將砧木主幹在設計高度的位置截斷,將切口削平,用嫁接刀在砧木兩側略帶木質部,在橫斷面上垂直向下切,深2cm至3cm,然後將削成斜面的金葉榆接穗長削麵向裡插入砧木切口,使雙方形成層對準密接,金葉榆接穗插入的深度為金葉榆接穗削麵上端露出0.2cm至0.3cm,若砧木切口過寬,則對準一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由下向上綑紮緊密,使形成層密接,然後套上套袋再綁紮緊實即可;嫁接第二層及以下各層時,先在砧木設計層高位置的樹皮上切以T形切口,深度到木質部,T形切口的橫切口上方樹皮削一小三角形或半圓形坡面,便於接穗插入和靠嚴,T形切口以稍斜為好,然後將削好的金葉榆接穗大削麵插入T形切口的砧木削麵裡,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綁帶綁緊固定,金葉榆接穗頂端切口用石蠟封住,嫁接過程中所使用的刀具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晾乾再進行操作,嫁接人員的手也在消毒液中稍微浸泡再進行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四步中的金葉榆接穗從生長健壯、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金葉榆成年樹上,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金葉榆枝條作金葉榆接穗。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四步中的金葉榆接穗從生長健壯、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金葉榆成年樹上,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金葉榆枝條作金葉榆接穗。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二步中,起挖前一周對所選的站木進行燒水;或/和,當站木的胸徑為2cm至7cm時選用軟質的無紡布植樹袋作為容器,當砧木的胸徑為8cm至30cm時選用硬質的控根器作為容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二步中,起挖前一周對所選的站木進行燒水;或/和,當站木的胸徑為2cm至7cm時選用軟質的無紡布植樹袋作為容器,當砧木的胸徑為8cm至30cm時選用硬質的控根器作為容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層彩葉觀賞造型盆景樹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步中,所挖樹 坑的直徑為70cm、深度為60cm的樹坑;第二步選苗中,選擇胸徑為5cm的樹幹通直、樹皮光滑、長勢旺盛、側枝少、沒有病蟲害、沒有機械損傷、枝下高度在2.3m以上、苗圃和工程淘汰的白榆作為砧木,起挖的砧木土球直徑為40cm至50cm ;第三步定植中,選擇深度為50cm、直徑為60cm的無紡布容器袋作為容器,在選好的容器底部撒入IOcm厚的地表熟土。
【文檔編號】A01G23/04GK103975775SQ201410218277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2日
【發明者】劉豔秋, 楊剛, 王志 申請人:烏魯木齊市新城園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