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8:36:15
專利名稱: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所述潤滑漆包含作為基質的底漆以及至少一種潤滑劑。
背景技術:
潤滑漆是公知的,並且發現例如在生產和裝配中的大量應用可能性。在此,潤滑漆使得組裝變得容易,有助於高負荷機器元件的起動,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保證無需維護的終身潤滑。總的來說,潤滑漆在大量材料體系和材料組合的情況下改善了在摩擦和磨損方面的摩擦學性能。通過已知方法施用的漆層還用於例如減少力傳遞、冷卻、減振、起密封作用以及對以其塗覆的構件進行防腐。所述構件可例如為工具構件、軸承構件或其他承受高負荷的構件。已知的潤滑漆體系包括PE(聚乙烯)、PE/PTFE (聚四氟乙烯)、Si02、Mo&以及其他經改性的體系。所述體系的缺點在於首要在具有高表面壓力的工作領域內有限的抗磨性。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所基於的問題是,提供特別在抗磨性方面具有改善的摩擦學性能的潤滑漆。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根據本發明提供上述種類的潤滑劑,其中,附加地包含至少一種抗磨劑。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基本上包含作為基質的底漆以及至少一種潤滑劑和附加的至少一種抗磨劑。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因此在潤滑和抗磨方面具有改善的性能。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的應用非常靈活多樣,使得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可用於許多應用,因為所述潤滑漆改善了不同材料體系和材料組合的滑動性能和抗磨性能。於是,例如在線性引導件的情況下,使得啟動磨損顯著降低,並且通過對轉向單元或密封元件的塗覆而使得摩擦大大降低。在通常為軸承的情況下,可以藉助塗以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而通過延長軸承壽命來延長在腐蝕性介質(例如海水)中的使用。在 350-450°C溫度範圍內(例如在各種發動機中)的高溫應用中,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也是可行的。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在電動機的領域內也是令人感興趣的,因為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可作為電絕緣體。在螺栓連接件的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提供具有低偏差的限定的摩擦係數。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的使用基本上無限制,其為通用的潤滑漆。通過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可免除其他潤滑劑並因此達到無需維護的狀態。為了製備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作為基質的底漆在儘可能高的轉速下被以葉片式攪拌器攪拌約15分鐘,其中,應注意不向潤滑漆中引入氣泡。重要的是在底部不沉積固體顆粒,如果仍有沉積的話,必須繼續如上介紹的攪拌直至達到期望的均質化。在通過攪拌過程達到均質化之後,在攪拌下將少量潤滑劑和抗磨劑加入潤滑漆。具有抗磨劑和潤滑劑的潤滑漆在高轉速下繼續攪拌15分鐘,從而產生無紋無沫的均勻外觀。此外當然應注意的是存在潤滑劑和抗磨劑的良好分散體並且不形成沉澱(Bodenk0rper)或其他團聚體。為了調整出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所期望的粘度,可使用溶劑和稀釋劑。潤滑劑和抗磨劑的總量份額處於佔基質的0. 01至90體積%的範圍內。因此,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總是包含至少10體積%的底漆或基質。當除了潤滑劑和抗磨劑之外還存在其他添加劑(例如已知的為熱穩定而用於潤滑漆中的添加劑)時,情況亦是如此。在組成方面,當潤滑劑的份額優選處於佔基質的20至30體積%的範圍內時,被證明是特別有利的。為了使至少一種抗磨劑更好地結合在基質中或與潤滑漆的其他組分更好地結合, 可行的是,通過表面處理而對抗磨劑加以表面改性。對此特別考慮使其表面矽烷化。為了表面處理抗磨劑,可使用選自如下組的氨烷基烷氧基矽烷,所述組即氨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3-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和/或 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矽烷的量通常為佔抗磨劑份額的0. 05至20重量%。對抗磨劑的表面處理優選在0. 1-50%的矽烷的蒸餾水溶液中進行,其中,抗磨劑直接加入混合器中並在混合器混合約10分鐘。這使得矽烷沉積在抗磨顆粒表面並且結合到抗磨顆粒表面上。當經改性的顆粒隨後用於水性底漆體系中時,顆粒可以潮溼方式輸送至底漆體系並進一步塗漆。當顆粒用於溶劑基質漆體系時,其應在矽烷化之後首先在約80°C下乾燥隨即被引入基於溶劑的漆體系中。下面,對可行的抗磨劑做非窮盡的列舉-以氧化鋯顆粒加以細粒穩定化的氧化釔顆粒,-六方氮化硼顆粒在聚四氟乙烯包殼中的膠體分散體(例如CERFLON (商品名)),-氮化硼顆粒(例如Combat BN(商品名)),-氧化矽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氧化矽顆粒,-矽灰石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矽灰石顆粒,-氧化鋯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氧化鋯顆粒,-氮化矽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氮化矽顆粒,-氧化鋁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氧化鋁顆粒,-氧化鋅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氧化鋅顆粒,-硫化鋅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硫化鋅顆粒,-氧化鈦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氧化鈦顆粒,-金屬碳化物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金屬碳化物顆粒,-碳化鎢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碳化鎢顆粒,-碳化硼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碳化硼顆粒,-碳化鈦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碳化鈦顆粒,-碳化矽顆粒和/或以矽烷表面改性的碳化矽顆粒,-包含如下成分的氧化矽粉末,所述成分即氮化矽至少97.0重量%,矽至多0. 3
重量%,碳至多0. 3重量%,鐵至多0. 1重量%,-總式為C60、C70、C76、C80、C82、C84、C86、C90 和 C94 的富勒烯,粒徑為 0. 5-lOnm,-碳納米管,粒徑0.5-100nm,-碳纖維,粒徑0. 5_;350nm。
除了後面提到的三種碳修改方案之外,抗磨劑的粒徑優選處在0. lnm-20 μ m範圍內。顆粒的形狀優選為非圓形而是呈角形,其中,應注意的是顆粒不具有切割邊。如上所述該列舉並非窮盡性的,當然也可使用顆粒形式的任何其他抗磨劑。當然也可使用不同抗磨劑的組合。無切割邊的圓形抗磨劑在待分散的顆粒混合物中的份額為佔顆粒總份額的 0. 1和90重量%之間。高份額的圓形抗磨劑導致塗層的高硬度,但是同時使抗磨性整體下降。因此,優選使用佔顆粒總份額的1-75重量%的圓形抗磨劑。特別在用於滑動軸承的潤滑漆領域內已表明,當10-50重量%的總混合物以圓形固體顆粒的形式存在時,可達到特別有利的結果。在該混合物比例的情況下獲得完全改善的抗磨性性能。形狀不同的抗磨劑通常選自氧化鋁的組。示例為剛玉的所有變體和形式。此外還有碳化矽和碳化硼。各種顆粒的選擇根據例如基質中的耐壓強度和結合特性的標準來進行。作為極適宜抗磨劑的示例提及的是熔融剛玉,剛玉除了其高硬度之外特徵還在於其可大量獲得並可廉價製備。此外, 通常也考慮白剛玉,因為其即使在相對高的份額下也能保證抗磨顆粒的色調中性。通常使用玻璃或燒結陶瓷的實心球來作為圓形抗磨顆粒。根據球的選擇而定,可在抗磨性和承載能力之間的比例方面實現附加的變化。對於一定應用,使用無切割邊的燒結陶瓷顆粒也是有利的。例如,當圓形抗磨劑的硬度進一步升高,從而在保持相同抗磨性的情況下可以降低形狀不相同的不規則抗磨劑的份額時,可使用所述無切割邊的燒結陶瓷細粒。無切割邊的圓形抗磨劑通常基本上包括氧化矽、氧化鋁、莫來石、尖晶石或氧化鋯或這些物質的不同混合物。也可使用其他相應材料。無切割邊的圓形抗磨劑的硬度和抗壓特性或斷裂特性可通過附加的改性組分,例如氧化鈉、氧化鋰、氧化鉀、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釹、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釔和/或氧化硼來加以改變。該列舉也並非窮盡性的。下文給出可行的潤滑劑的非窮盡性的選擇-聚四氟乙烯粉末顆粒,-石墨和/或球狀石墨粉末顆粒,-硫化鉬粉末顆粒,-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粉末顆粒,-聚醯胺亞胺粉末顆粒,-可溶性聚醯胺,例如可溶於醇的所有聚醯胺和共聚醯胺,特別優選以有機酸催化加速的N-甲氧基甲基化聚醯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粉末顆粒,-乙烯-三氟氯乙烯粉末顆粒,-聚偏二氯乙烯粉末顆粒,-聚鄰苯二甲醯胺粉末顆粒,-聚醚醚酮粉末顆粒。潤滑劑優選具有0. 5nm-20 μ m範圍內的粒徑。當然也可使用潤滑劑的組合作為潤滑劑,例如聚四氟乙烯與全氟丙基乙烯基醚混合的組合,其中,所述混合物優選應包含不少於15體積%的聚四氟乙烯和不少於0. 5體積%的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如已提及地,該列舉並不完全。
與至少一種抗磨劑相類似地,對於至少一種潤滑劑的情況,也能夠對該潤滑劑加以表面改性,其中,表面改性特別通過矽烷化進行。潤滑劑表面改性的相應方法相應於上文對於抗磨劑所提及的方法。下文列舉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中作為基質的底漆的可能變體方案。-標準潤滑漆(例如Molykote D708 (商品名),生產商DowCorning ;Fluoropan 340AB(商品名),生產商=Kluber)-用於UV(紫外線)輻射硬化、IR(紅外線)輻射硬化、NIR(近紅外線)輻射硬化或輻射硬化的純底漆,如丙烯酸樹脂、醇酸樹脂、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樹脂、聚氨酯分散體/ 丙烯酸酯分散體或環氧樹脂及這些物質的混合物。特別對於UV-硬化的底漆可使用聚醚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和雙重固化體系,-對於熱硬化和/或輻射硬化的底漆,特別適合的由酚醛樹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氨基塑料、聚氨酯以及這些成分的混合物,-水性聚醚醚酮分散體,-所有被稱作潤滑劑體系的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聚醯胺亞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乙烯-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醚酮及這些物質的混合物。可向底漆摻混0.01至15體積%的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來作為添加劑。該列舉也並不完全。此外,同樣可行的是,潤滑漆中包含有纖維材料的纖維。所述纖維,特別是碳纖維具有0. 5-350nm的長度,也可具有任何其他長度。所述纖維也可根據上文已述的表面改性實施方式被加以表面改性。層厚度相應於具體應用情加以況選擇,但理論上應不小於5-10 μ m。原則上,應儘可能薄地塗覆潤滑漆塗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潤滑漆可包裹纖維材料。在此,纖維材料優選用潤滑漆浸透。 所述被理解為樹脂浸透方式的過程用於附加地加固其上塗覆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的構件。以下列舉包含可用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浸透的各種纖維材料的選擇-纖維素纖維,例如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萊賽爾纖維(Lyocell)、銅氨纖維、醋酸纖維、三醋酸纖維、紙纖維、竹纖維、賽璐綸纖維(Cellulon),-橡膠纖維,-石棉纖維,-玄武巖纖維,-纖維石膏,-棉纖維、木棉纖維、韌皮纖維、大麻纖維、黃麻纖維、亞麻纖維、薴麻纖維、葉纖維、 劍麻纖維、馬尼拉麻纖維(馬尼拉麻纖維(Manilahanf))、椰葉纖維,-有機纖維,例如聚酯,大多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醯胺亞胺、聚苯硫醚、芳族聚醯胺、聚丙烯腈、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無機化學纖維,例如玻璃纖維、碳纖維,-金屬纖維,
-陶瓷纖維,例如氧化陶瓷纖維(例如氧化鋁、莫來石、氧化釔),非氧化物陶瓷 (例如碳化矽),-碳納米管。同樣可行的是,纖維材料以不同纖維材料的織物形式存在。對此,常見的為例如玻璃和碳纖維的混合織物。纖維材料當然也可以表面改性形式存在,其中,也順次優選矽烷化。可行的是,能使硬化的潤滑漆層內的抗磨劑僅在表面附近結合,這在下面還要探討。為了施用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可使用例如浸漬、塗抹、噴塗、鋪展的典型塗覆方法;用於電泳塗漆、靜電旋轉霧化或空氣霧化的方法。同樣可行的是,首先僅將包含一種潤滑劑的底漆(必要時具有另一添加的潤滑劑或潤滑劑混合物)施用到構件上,並在基質硬化之前,例如通過吹送或鋪灑將粉末狀抗磨劑施用到底漆上。緊接其後,應使基質硬化。由此使得抗磨劑主要存在於表面附近區域。下文,結合實施例來介紹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的開頭提及的優點。在此情況下,特別是幹摩擦係數的降低。從市售標準潤滑漆(其以聚醯胺-聚醯亞胺-漆存在並特別為塗覆金屬滑動副而設計)出發,應相比於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表現出幹摩擦係數的降低。當使用標準潤滑漆作為底漆時,組分隨著加溫而交聯,從而產生摩擦係數優化的表面,該表面還具有對鋼表面極好的附著。在將潤滑漆施用到鋼表面上,隨後在室溫下乾燥10分鐘,既而在200°C下熱處理30分鐘之後,憑藉該體系,可獲得相對於金屬100Cr6為 1. 5-2. 5的幹摩擦係數。在對比試驗的範圍中,使聚醯胺-聚醯亞胺-漆與0. 1體積%作為抗磨劑的經表面改性氧化矽顆粒混合。如上所述,為了表面處理氧化矽顆粒,使用選自氨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和/或N4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的組的氨烷基烷氧基矽烷。這種改性底漆產生了試驗鋼件上極好附著的塗層,其中,可達到小於1. 5,優選甚至低於1. 0的低的幹摩擦係數。此外還觀察到改善的抗磨性。在另一對比試驗中,聚醯胺-聚醯亞胺-漆與0. 5體積%作為抗磨劑的表面改性氧化矽細粒摻混,其中,使用20nm與50nm之間範圍內的特別小的粒徑。憑藉該組成,在摩擦試驗中測得0. 9與1. 5之間的幹摩擦係數。在另一對比試驗中,向聚醯胺-聚醯亞胺-漆添加精細分布的潤滑劑粉末。從聚醚醚酮粉末出發,表現出特別是聚醚醚酮與聚四氟乙烯(其中,聚四氟乙烯也可通過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替換)的混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此,重要的是使用小於50nm的粒徑。在基質硬化之後,通過該組成得到處在約0. 4範圍內的幹摩擦係數。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從剛剛介紹的聚醯胺-聚醯亞胺-漆和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顆粒的體系出發,其中,向該組成添加附加的氮化矽顆粒。硬化基質之後,該組成表現出約0. 2-0. 3的幹摩擦係數。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構件,特別是任意類型的滑動軸承構件或滾動軸承構件,所述構件以上文介紹類型的硬化的潤滑漆來塗覆。
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並在下文詳細介紹。其中,圖1示出以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塗覆的金屬構件的示意圖,圖2示出根據圖1的塗覆在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的放大示出的截取圖,圖3示出以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塗覆的構件的實施方式,以及圖4示出以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塗覆的構件的另一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了呈構件2 (特別是金屬構件)上塗層形式的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1。在此,構件2不必具有平坦表面,也可具有任意形狀,例如彎曲或成角度的形狀。此外,構件2 在其表面可被三維地結構化。例如可有意地設有一定的粗糙度,從而使潤滑漆1更好地附著於構件2的表面。在構件2與潤滑漆1之間存在有通過硬化的潤滑漆1的基質3而產生的較為穩定的、優選不可溶的複合體。基質3的硬化可例如通過加溫或UV輻射、OTR輻射、 頂輻射或粒子輻射來進行。在該實施方式中,潤滑漆1的層厚度為約25μπι。通過施用潤滑漆1和使潤滑漆1硬化而使構件2的摩擦學性能顯著改善。對於構件2例如為滑動軸承的情況,所述滑動軸承在其抗磨性能和抗磨性能方面具有顯著改善。通過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1,構件2表現出例如僅為0. 2的幹摩擦係數。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潤滑漆1的基質3的放大概要圖。在基質3中不僅存在精細分布的潤滑劑4,還存在精細分布的抗磨劑5。在該實施方式中,潤滑劑4為精細聚醚醚酮粉末,其粒徑為30nm。抗磨劑5為粒徑約40nm的經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矽。抗磨劑5的表面改性通過矽烷化進行,其中,標繪為抗磨劑5上的細線的矽烷6使得抗磨劑5極好地結合到潤滑漆1的基質3中。基質3中包含附加的精細分布的碳纖維7,碳纖維7以短線形式描繪。潤滑漆1的基質3還包含(此處未示出)添加劑例如熱穩定劑或分散劑。抗磨劑5的總份額為約5體積%,潤滑劑4的份額為大約25體積%。圖3示出了施用到構件2上的潤滑漆1的另一實施方式。在潤滑漆1的基質3中, 抗磨劑5主要存在於表面附近區域,抗磨劑5的份額隨著遠離潤滑漆1的層表面而降低。這即為從表面附近區域至遠表面區域的抗磨劑5的濃度下降。這能夠通過特定的塗覆方法實現,據此,首先僅將包含一種潤滑劑4的底漆(必要時包含另一潤滑劑4或潤滑劑4的混合物)呈基質3的形式地施用到構件上,然後通過鋪灑或吹送,將抗磨劑5施用到仍然潮溼且未硬化的層上。暫時摻混施用的抗磨劑5未遷移穿過潤滑漆1的基質3的型體,而是留在其表面附近區域。抗磨劑5的不均勻分布也不會通過基質3的硬化而變化。在這裡可行的是,可存在於潤滑漆1的表面附近區域中或表面上的抗磨劑5有可能在運行中才例如通過擠壓而加入到潤滑漆1的基質3中。圖4示出了以潤滑漆1塗覆的構件2的另一實施方式,其中,潤滑漆1中被三維纖維織物8 (例如玻璃纖維氈)貫穿。在此,纖維織物7被潤滑漆1包裹,並且與潤滑漆1 一同施用到構件2上。在此,決定性的是,首先將纖維織物8浸透在潤滑漆1中,其中,潤滑漆 1存在於纖維織物8的纖維周圍及纖維之間。隨後,將以潤滑漆1浸透的纖維織物8卷繞到構件2上。使用所述纖維織物8的優點在於附加的加固。在纖維織物8與潤滑漆1之間化學不相容的情況下或對於纖維織物8和潤滑漆1之間仍較為穩定的結合的情況而言,可行的是,也對纖維織物8通過矽烷化在其表面加以改性。附圖標記列表
1潤滑漆
2構件
3基質
4潤滑劑
5抗磨劑
6矽烷
7碳纖維
8纖維織物
d層厚度
權利要求
1.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所述潤滑漆包含作為基質的底漆以及至少一種潤滑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漆還包含至少一種抗磨劑(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劑(4)和所述抗磨劑(5)的總量處於佔所述基質(3)的0.01-90體積%的範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劑(4)的份額優選處於佔所述基質(3)的20-30體積%的範圍內。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抗磨劑( 特別是通過矽烷化而被表面改性。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抗磨劑(5)選自優選以氧化鋯加以細粒穩定化的氧化釔;六方氮化硼在聚四氟乙烯包殼中的膠體分散體;等電位氮化硼化合物;包含至少97重量%氮化矽、至多0. 3重量%矽、至多0. 3重量%碳、至多0. 1 重量%鐵的陶瓷粉末;富勒烯;碳納米管;碳纖維顆粒;氧化矽;矽灰石;氧化鋯;氮化矽; 氮化硼;氧化鋁;氧化鋅;硫化鋅;氧化鈦;金屬碳化物,碳化鎢,碳化硼,碳化鈦,碳化矽,或這些物質的組合。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劑(4)選自聚四氟乙烯、石墨、球狀石墨、硫化鉬、全氟丙基乙烯基醚、聚醯胺亞胺、水溶性聚醯胺、水溶性共聚醯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乙烯-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醚酮或這些物質的組合。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劑(4)特別是通過矽烷化而被表面改性。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漆能夠通過升溫、電磁輻射或粒子輻射而硬化。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潤滑漆(1)中包含由纖維材料製成的纖維(7)。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由所述纖維材料製成的所述纖維(7) 具有0. 5-350nm的長度。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施用到所述金屬構件(2)上的所述潤滑漆(1)包裹纖維材料(8)。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材料(8)選自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萊賽爾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三醋酸纖維、紙纖維、竹纖維、賽璐綸纖維、橡膠纖維、石棉纖維、棉纖維、木棉纖維、韌皮纖維、大麻纖維、黃麻纖維、 亞麻纖維、薴麻纖維、葉纖維、劍麻纖維、馬尼拉麻纖維、椰葉纖維、優選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聚酯、聚醯胺或聚醯亞胺、聚醯胺亞胺、聚苯硫醚、芳族聚醯胺、聚丙烯腈、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纖維、碳纖維、基於諸如氧化鋁、莫來石、氧化釔的氧化物的金屬纖維或基於非氧化物的金屬纖維、碳納米管。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材料(8)以不同纖維材料的織物的形式存在。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材料(8)特別是通過矽烷化而被表面改性。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潤滑漆,其特徵在於,經過硬化的潤滑漆(1)僅在所述潤滑漆(1)的表面附近區域包含所述抗磨劑(5)。
16.構件O),特別是滑動軸承構件或滾動軸承構件,所述構件(2)被以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經過硬化的潤滑漆加以塗覆。
全文摘要
用於塗覆金屬構件或施用到金屬構件上的潤滑漆,所述潤滑漆包含作為基質的底漆以及至少一種潤滑劑,其中,附加地包含至少一種抗磨劑(5)。
文檔編號C10M169/04GK102549282SQ20108004364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9日
發明者于爾根·溫德裡奇, 伊萬·格羅澤夫, 卡斯滕·杜佩 申請人:謝夫勒科技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