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2023-09-19 00:52:05 2
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該電子裝置包括第一輸入裝置、第二輸入裝置、合成孔徑雷達與主系統。合成孔徑雷達用以感測一帶電體是否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當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一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主系統用以停用第一輸入裝置。
【專利說明】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由於科技發達、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例如:筆記型計算機、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等。就發展趨勢而言,電子產品常具有兩個以上的輸入接口,舉例來說,一般的筆記型計算機皆具備鍵盤與觸控板,觸控板都設在鍵盤下方,所以在使用時常容易誤觸,導致使用上的不便。
[0003]再者,使用者若因為誤觸觸控板而導致打錯位置時,就得要將打錯的部分刪除並將滑鼠移回正確的位置重新輸入一次,不僅浪費時間,也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0004]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電子產品,顯然仍存在不便與缺陷,而有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領域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方式被發展完成。因此,如何能防止誤觸,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相關領域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
[0006]本發明所提供的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包括第一輸入裝置、第二輸入裝置、合成孔徑雷達與主系統。合成孔徑雷達用以感測一帶電體是否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當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一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主系統用以停用第一輸入裝置。
[0007]當帶電體未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二邏輯電平,則主系統啟用第一輸入裝置。
[0008]於一實施例中,主系統包括內嵌控制器。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第二輸入裝置與合成孔徑雷達,當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內嵌控制器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09]於另一實施例中,主系統包括內嵌控制器。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第二輸入裝置與合成孔徑雷達,當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10]另一方面,當主系統受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且不輪詢合成孔徑雷達。
[0011]於又一實施例中,主系統包括內嵌控制器、南橋電路與基本輸出入系統。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第二輸入裝置,南橋電路電性連接合成孔徑雷達,基本輸出入系統電性連接南橋電路,當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南橋電路時,則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12]於又一實施例中,主系統包括內嵌控制器、南橋電路與基本輸出入系統。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第二輸入裝置,南橋電路電性連接合成孔徑雷達,基本輸出入系統電性連接南橋電路,當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1,且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南橋電路時,則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13]另一方面,當主系統受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0,且基本輸出入系統不輪詢合成孔徑雷達。
[0014]本發明所提供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用於防止誤觸,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輸入裝置與一第二輸入裝置,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通過一合成孔徑雷達去感測一帶電體是否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當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一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停用第一輸入裝置。
[0015]當帶電體未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二邏輯電平,操作方法還包括: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二邏輯電平時,啟用第一輸入裝置。
[0016]於一實施例中,上述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當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通過一內嵌控制器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17]於另一實施例中,上述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當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通過一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18]上述操作方法還包括:當主系統受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通過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並結束操作。
[0019]於又一實施例中,上述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當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通過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20]於再一實施例中,上述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當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利用一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且通過一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21]上述操作方法還包括:當主系統受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通過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並結束操作。
[0022]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術方案,可達到相當的技術進步,並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其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0023]1.動態判斷使用者現在要使用第一輸入裝置或是第二輸入裝置,讓電子裝置的使用者在使用時可以更順手;以及
[0024]2.增進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避免誤觸而增加的時間成本。
[0025]以下將以實施方式對上述的說明作詳細的描述,並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為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本發明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27]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的局部配置圖;
[0028]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場改變不意圖;
[0029]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0030]圖4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以及
[0031]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0032]附圖符號說明
[0033]100:電子裝置
[0034]110:第一輸入裝置
[0035]120:第二輸入裝置
[0036]130:合成孔徑雷達
[0037]140:機體
[0038]210:帶電體
[0039]300、400:主系統
[0040]310、410:內嵌控制器
[0041]320、420:南橋電路
[0042]330、430:處理單元
[0043]422:通用輸入/輸出埠
[0044]440:基本輸出入系統
[0045]500:操作方法
[0046]501 ~533: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0047]為了使本發明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例,圖中相同的號碼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的元件與步驟並未描述於實施例中,以避免對本發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0048]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100的局部配置圖。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輸入裝置110、第二輸入裝置120與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Radar)130。於圖1中,電子裝置100為筆記型計算機,第一輸入裝置110為觸控板,第二輸入裝置120為鍵盤,觸控板與鍵盤設在筆記型計算機的機體140上,合成孔徑雷達130設在機體140內且毗鄰於鍵盤。
[0049]當使用者欲使用鍵盤時,會用手指接近鍵盤,合成孔徑雷達130可感測到帶電體(即,手指)接近鍵盤,則觸控板會失效,以防止誤觸。反之,當合成孔徑雷達130未感測到帶電體接近鍵盤,則觸控板會啟用,此時鍵盤與觸控板正常使用。藉由上述機制,可動態判定使用者行為。
[0050]應了解到,於圖1中,上述的筆記型計算機、鍵盤與觸控板僅為例示,但此並不限制本發明,實務上,電子裝置100可為任何電子產品,第一輸入裝置110可為觸控屏幕、鍵盤、按鈕或其他輸入元件,第二輸入裝置110亦可為觸控屏幕、手寫板、按鈕或其他輸入元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視當時需要彈性選擇的。
[0051]為了對合成孔徑雷達130的機製做進一步闡述,參照圖2,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場改變示意圖。如圖2所示,帶電體210為手指,一般人體約帶電5pF,而合成孔徑雷達130約帶電20pF,當人體接近合成孔徑雷達130時會造成電場變化,因此可藉由電場變化去觸發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改變至高/低邏輯電平,藉此停用/啟用鍵盤。
[0052]為了對電子裝置100的元件架構做進一步闡述,參照圖3,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100的方塊圖。如圖3所示,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輸入裝置110、第二輸入裝置120、合成孔徑雷達130與主系統300。在架構上,主系統300電性連接至第一輸入裝置110、第二輸入裝置120以及合成孔徑雷達130。
[0053]於運作時,合成孔徑雷達130用以感測帶電體是否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當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時,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拉升至第一邏輯電平(如:高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主系統300用以停用第一輸入裝置,以防止誤觸。
[0054]反之,當帶電體未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時,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拉低至第二邏輯電平(如:低邏輯電平),則主系統300啟用第一輸入裝置110,此時第一輸入裝置110與第二輸入裝置120皆可被使用。
[0055]於圖3中,主系統300包括內嵌控制器310、南橋電路320與處理單元330。在架構上,處理單元330通過南橋電路320電性連接至內嵌控制器310,內嵌控制器310電性連接至第一輸入裝置110、第二輸入裝置120以及合成孔徑雷達130。
[0056]若主系統300在工作狀態下,代表內嵌控制器310、南橋電路320與處理單元330皆可運作,亦即一般電源選項中的「S0」狀態,此時內嵌控制器310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130,進而在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如:PS/2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110,使第一輸入裝置110失效。
[0057]若主系統300在休眠狀態時,運行中的所有數據保存不動,亦即電源選項中的「S3」狀態,也稱為STR (Suspend to RAM);此時,使用者仍可通過第一輸入裝置110或第二輸入裝置120來喚醒主系統300。
[0058]當主系統300受第一輸入裝置110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內嵌控制器310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輪詢合成孔徑雷達130。接著,若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時,在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110,使第一輸入裝置110失效,以防止誤觸。
[0059]另一方面,當主系統300受第二輸入裝置120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內嵌控制器310記錄邏輯狀態為「O」且不輪詢合成孔徑雷達130。
[0060]關於電子裝置100的另一種元件架構,請參照圖4,圖4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100的方塊圖。如圖4所示,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輸入裝置110、第二輸入裝置120、合成孔徑雷達130與主系統400。
[0061]在運作時,當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代表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主系統300用以停用第一輸入裝置,以防止誤觸。反之,當合成孔徑雷達130的電壓狀態拉低至第二邏輯電平,代表帶電體未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則主系統400啟用第一輸入裝置110,此時第一輸入裝置110與第二輸入裝置120皆可被使用。
[0062]於圖4中,主系統400包括內嵌控制器410、南橋電路420、處理單元430與基本輸出入系統440。在架構上,處理單元430通過南橋電路420電性連接至內嵌控制器410以及合成孔徑雷達130,內嵌控制器410電性連接至第一輸入裝置110與第二輸入裝置120,基本輸出入系統440電性連接南橋電路420與內嵌控制器410。
[0063]若主系統400在工作狀態下,代表內嵌控制器410、南橋電路420、處理單元430與基本輸出入系統440皆可運作,亦即一般電源選項中的「S0」狀態,此時基本輸出入系統440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130,當合成孔徑雷達130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的事件給南橋電路420時,則基本輸出入系統440檢測出南橋電路420的通用輸入/輸出埠 422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110,使第一輸入裝置110失效,以防止誤觸。
[0064]若主系統400在休眠狀態時,運行中的所有數據保存不動,進入假關機,亦即電源選項中的「S3」狀態;此時,使用者仍可通過第一輸入裝置110或第二輸入裝置120來喚醒主系統400。
[0065]當主系統400受第一輸入裝置110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內嵌控制器410記錄邏輯狀態為「 I 」,且基本輸出入系統440用以輪詢合成孔徑雷達,當合成孔徑雷達130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的事件給南橋電路420時,則基本輸出入系統440檢測出南橋電路420的通用輸入/輸出埠 422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110,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110,以防止誤觸。
[0066]反之,當合成孔徑雷達130未傳送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120的事件給南橋電路420時,則基本輸出入系統440檢測出南橋電路420的通用輸入/輸出埠 422的邏輯電平為「0」,則第一輸入裝置110與第二輸入裝置120皆可被使用。
[0067]另一方面,當主系統400受第二輸入裝置120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時,內嵌控制器410記錄邏輯狀態為「0」,且基本輸出入系統440不輪詢合成孔徑雷達。
[0068]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500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操作方法500包含步驟501?517 (應了解到,在本實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至於實施該些步驟的硬體裝置,由於以上實施例已具體揭示,因此不再重複贅述的。
[0069]於操作方法500中,通過合成孔徑雷達去感測帶電體是否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當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第一邏輯電平;接著,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停用第一輸入裝置,以防止誤觸。反之,當帶電體未接近第二輸入裝置時,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二邏輯電平;接著,當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二邏輯電平時,啟用第一輸入裝置,此時第一輸入裝置與第二輸入裝置皆可被使用。
[0070]操作方法500可採用內嵌控制器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具體而言,首先於步驟510,電子裝置的主系統進入工作狀態;接著,於步驟520,當主系統在工作狀態下,通過內嵌控制器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於步驟521判斷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於步驟522中,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並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以防止誤觸。
[0071]或者,首先於步驟511,主系統處於「S4」或「S5」狀態,其中「S4」也稱為STD(Suspend to Disk),此時系統的主電源關閉,但是硬碟仍然帶電並可以被喚醒,「S5」是連電源在內的所有設備全部關閉,功耗為零;接著,於步驟512,主系統重新進入工作狀態。接著,於步驟520,當主系統在工作狀態下,通過內嵌控制器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於步驟521判斷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然後,於步驟522中,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並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以防止誤觸。
[0072]或者,首先於步驟513,主系統處於「S3」狀態,亦即休眠狀態,也稱為STR(Suspendto RAM),此時運行中的所有數據保存不動,進入假關機;接著,於步驟514主系統可從休眠狀態回復。於步驟515,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接著於步驟516通過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於步驟520輪詢合成孔徑雷達,進而於步驟521判斷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然後,於步驟522中,在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並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以防止誤觸。
[0073]另一方面,於步驟517,主系統受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並於步驟518通過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並結束操作。
[0074]實作上,操作方法500亦可採用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具體而言,首先於步驟510,電子裝置的主系統進入工作狀態。接著,於步驟530,當主系統在工作狀態下,通過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接著,於步驟531,基本輸出入系統通過視窗管理儀表(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1n, WMI)去檢查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於步驟532,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於步驟522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然後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反之,當合成孔徑雷達未傳送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南橋電路時,則於步驟533,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0」,結束操作。
[0075]或者,首先於步驟511,主系統處於「S4」或「S5」狀態;接著,於步驟512,主系統重新進入工作狀態。接著,於步驟530,當主系統在工作狀態下,通過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接著,於步驟531,基本輸出入系統通過視窗管理儀表去檢查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於步驟532,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於步驟522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然後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76]或者,首先於步驟513,主系統處於休眠狀態;接著,於步驟514主系統可從休眠狀態回復。於步驟515,主系統受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休眠狀態被喚醒,接著於步驟516通過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於步驟530,當主系統在工作狀態下,通過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合成孔徑雷達;接著,於步驟531,基本輸出入系統通過視窗管理儀表去檢查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當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帶電體接近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於步驟532,藉由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於步驟522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第一輸入裝置,然後於步驟523使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0077]綜上所述,本發明可動態判斷使用者現在要使用第一輸入裝置或是第二輸入裝置,讓電子裝置的使用者在使用時可以更順手,藉由防止誤觸可增進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避免誤觸而增加的時間成本。
[0078]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是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輸入裝置; 一第二輸入裝置; 一合成孔徑雷達,用以感測一帶電體是否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當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時,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一邏輯電平;以及 一主系統,用以當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停用該第一輸入>j-U ρ?α裝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帶電體未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時,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二邏輯電平,則該主系統啟用該第一輸入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系統包括: 一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第二輸入裝置與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該內嵌控制器用以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4.如權利要 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系統包括: 一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第二輸入裝置與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該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該休眠狀態被喚醒時,該內嵌控制器記該錄邏輯狀態為O且不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系統包括: 一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第二輸入裝置; 一南橋電路,電性連接該合成孔徑雷達;以及 一基本輸出入系統,電性連接該南橋電路,當該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該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該南橋電路時,則該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該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系統包括: 一內嵌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第二輸入裝置; 一南橋電路,電性連接該合成孔徑雷達;以及 一基本輸出入系統,電性連接該南橋電路,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該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且該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該南橋電路時,則該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該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該休眠狀態被喚醒時,該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且該基本輸出入系統不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
9.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用於防止誤觸,該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輸入裝置與一第二輸入裝置,該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通過一合成孔徑雷達去感測一帶電體是否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當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時,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一邏輯電平;以及 當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當該帶電體未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時,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拉至一第二邏輯電平,該操作方法還包括: 當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二邏輯電平時,啟用該第一輸入裝置。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 當該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通過一內嵌控制器去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 當該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受該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通過一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I並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進而在該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壓狀態為該第一邏輯電平時,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還包括: 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該休眠狀態被喚醒時,通過該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並結束操作。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 當該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在一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基本輸出入系統去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藉由該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該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15.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該第一輸入裝置的步驟包括: 當該電子裝置的主系統受該第一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一休眠狀態被喚醒後,利用一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1,且通過一基本輸出入系統用以輪詢該合成孔徑雷達,當該合成孔徑雷達傳送其感測到該帶電體接近該第二輸入裝置的事件給一南橋電路時,藉由該基本輸出入系統檢測出該南橋電路的通用輸入/輸出埠的邏輯電平為I並據以發送一控制命令給該第一輸入裝置,使該第一輸入裝置失效。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方法,還包括: 當該主系統受該第二輸入裝置的輸入而自該休眠狀態被喚醒時,通過該內嵌控制器記錄邏輯狀態為O並結束操作。
【文檔編號】G06F21/83GK104050427SQ201310112140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4日
【發明者】林士超, 陳永豐 申請人: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