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3:16:3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組件的安裝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根據地形調節的山地光伏支架。
背景技術:
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課題。在新能源中,光伏發電倍受矚目。在光伏發電中,光伏組件一般都是通過支架固定在地面上,現有的光伏組件支架有雙軸式和單軸式等幾種形式。傳統的單柱鋼支架,一般包括斜梁、橫梁和斜撐等部件,將斜梁固定在立柱上,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由於立柱具備一定的高度,而斜梁也比較龐大,因此在安裝時,一般需要多人一起操作,先將斜梁吊裝,然後人工定位找準,然後再進行固定安裝,安裝繁瑣,工期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實現。
如中國專利:「一種適合山地安裝的菱形光伏支架(CN105162392A)」,包括多個第一立柱和多個第二立柱,以及設置在該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的橫梁,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該橫梁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別設置在樁基上,該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進入該樁基的深度可以調節,斜梁兩端分別設置在該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頂端,橫梁鋪設在分別設置在多個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的多個斜梁上。但是這種支架實現的也就是南北方向的一個調節,對於東西方向地形變化形成的問題,還是不能很好的實現調整,通用性不夠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能同時滿足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的結構調整,而且對於安裝的光伏組件的規格可以任意選定,通用性好,安裝調試方便的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光伏組件的支架通用性不好,只能安裝固定大小的光伏組件,不能東西方向調整,在山地安裝不便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在立柱上通過連接結構連接有導軌,在導軌上通過卡扣連接有支撐導軌,所述的連接結構包括一個萬向連接件,萬向連接件的一端與立柱通過轉軸相連,萬向連接件的另一端與導軌相連。在立柱和導軌之間通過萬向連接件連接,萬向連接件繞著轉軸旋轉,從而調整導軌與立柱之間的角度,適應山地的地勢變化,實現東西方向的調整,同時節省了安裝時間,簡化了安裝難度,對安裝工人的要求也降低了。在導軌上通過卡扣連接支撐導軌,取代了原有的通過打孔固定連接的結構,實現了可在任何位置進行固定,從而實現了適應不同規格的光伏組件進行安裝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的萬向連接件包括連接件主體,在連接件主體上開設有連接孔,通過連接孔與導軌固定,在連接主體上一體成型有連接部,連接部呈U形,在連接部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側壁上,開設有通孔,在通孔內穿接有轉軸。轉軸為螺栓,通過螺栓將萬向連接件固定在立柱上,並且可以繞立柱旋轉,從而決定了導軌與立柱之間的連接角度,U形的連接部,讓萬向連接件可以包裹在立柱上,提高連接的穩定性。連接主體上的連接孔通過螺栓固定在導軌上,實現與導軌的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導軌包括上下兩個支撐面,兩個支撐面之間通過連接面連接。所述的支撐面相互平行,支撐面的自由端上設有一體成型的外沿斜面,外沿斜面向連接面方向傾斜。所述的連接面上開設有與連接件上的連接孔配合的通孔。導軌的橫截面可以為Z形,或者C形等,主要是為了與萬向連接件和支撐導軌連接。兩個支撐面用於與卡扣連接,支撐面外延處的斜面可以保證在導軌連接受力後,如果產生受力變形,能更有效的形成支撐,與卡扣連接穩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扣包括卡扣主體,卡扣主體的一側連接有壓緊面,卡扣主體與支撐導軌相連,壓緊面與導軌的支撐面相接。所述的卡扣主體呈U形,卡扣主體的U形底面上開設有固定孔,壓緊面與U形的卡扣主體的一側的垂直面相接,壓緊面與垂直面相垂直,壓緊面所處的高度低於U形卡扣主體另一側的垂直面的高度。卡扣的壓緊面與導軌的支撐面相接,兩者相互平行,然後通過卡扣主體與支撐導軌連接固定。卡扣的壓緊面高度較低位於支撐面下方,從而讓連接了導軌的卡扣兩端平齊,方便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導軌的橫截面呈U形,在支撐導軌的下底面開設有卡槽,在卡槽內通過連接件與卡扣相接。卡扣可以卡接在卡槽的任何位置,同時由於卡扣的壓緊面與導軌的支撐面相接,並不是採用固定孔形式,因此可以選擇不同的位置進行連接,連接方式靈活,從而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光伏組件。
作為優選,所述的立柱為伸縮杆。方便南北方向的調整。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具備下述優點:結構簡單,利用伸縮的立柱南北方向進行調節,利用萬向連接件順應東西方向的需要進行安裝,利用卡扣部件連接導軌和支撐導軌,可以在任意地方固定,從而可以實現安裝不同大小的光伏組件,提高通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上安裝有部分光伏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內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內B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內萬向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5是圖1內的導軌示意圖。
圖6是圖1內的卡扣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和2和3所示,一種坡度自適應型山地光伏支架,包括前後兩排立柱4,前後兩排立柱4的高度不同,立柱4為可伸縮的連接杆,通過調整前後兩排立柱4的高度差,來調整光伏組件南北方向的安裝。在立柱4上通過萬向連接件5固定有導軌3。在導軌3上通過卡扣6固定有支撐導軌2,在支撐導軌2上固定有光伏組件模塊1。如圖6所示,卡扣6包括U形的卡扣主體13和與卡扣主體一體13成型的壓緊面14,壓緊面14與卡扣主體13其中一側的垂直面相接,並且與垂直面垂直,在利用卡扣將導軌和支撐導軌連接時,壓緊面14將導軌上的支撐面10壓緊在支撐導軌2的底面,然後利用螺栓,將卡扣主體13固定在支撐導軌2底面開設的凹槽內。支撐導軌2的橫截面呈U形,在U形槽的底部開設有凹槽。
如圖4所示,萬向連接件包括連接件主體7,在連接件主體上開設有連接孔15,在連接孔15內穿接有螺栓,然後將連接主體7與導軌3固定。在連接主7體的一側一體成型有連接部9,連接部9呈U形,在連接部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側壁上,開設有通孔8,在通孔內穿接有螺栓作為轉軸,通過螺栓將萬向連接件5固定在立柱4的端部,同時通過調整萬向連接件5與立柱4之間的角度來調整東西方向的安裝角度。
如圖5所示,導軌3的橫截面呈Z形,導軌3包括上下相互平行的兩個支撐面10,兩個支撐面10之間通過連接面12連接。支撐面10的自由端上設有一體成型的外沿斜面11,外沿斜面11向連接面12方向傾斜。支撐面10與卡扣6相接,位於卡扣的壓緊面上,外沿斜面向下延伸,在導軌與卡扣連接受力變形時,能進一步保障連接的穩定性。連接面上開設有與連接件上的連接孔配合的通孔。在通孔內穿接有固定萬向連接件和導軌的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