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降價(奈雪的茶先後降價)
2023-09-15 15:35:05 1
(視覺中國 / 圖)
三十多塊錢喝一杯茶飲的時代,或許在慢慢過去。
今年2月,茶飲裡走高端路線的「喜茶」宣布完成今年1月以來開展的全面產品調價,喜茶主流門店的產品價格已全面低於30元,且售價在15-25元的產品已佔據喜茶全部產品的60%以上。喜茶承諾現有產品在今年內絕不漲價。
而不久前,茶飲裡另一個高端品牌「奈雪的茶」也官宣全面降價計劃,旗下經典產品大幅降價10元,旗下產品最低9元起,並推出了9元至19元的「輕鬆」系列,還承諾每月上新一款低價產品。
按照新式茶飲產品價格區間層級,高端產品售價一般為23元至38元,中端產品售價一般為13元至22元,低端產品價格一般為5元至12元。喜茶和奈雪的茶價格普遍是「3字頭」,奈雪的茶平均客單價更是突破40元。
那麼問題來了,喜茶、奈雪的茶為什麼紛紛降價了?
高端:看上去很美
喜茶、奈雪的茶紛紛降價,歸根結底:高端的生意沒有想像中的好做。
奈雪的茶已經於去年6月在港股上市,它的財務數據就非常公開。根據它的招股書,從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累計虧損超1億元。
公司不久前發布的2021年業績公告顯示,2021年奈雪的茶總收入為42.96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的30.5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40.5%。但是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為1.45億元,淨虧損率同比擴大至3.4%。
伴隨著門店的擴張,奈雪的茶總收入雖然不斷增加,但虧損也在增加。奈雪的茶上市發行價是19.8元每股,截至4月22日,股價僅為4.74元,已經跌去了75%。
喜茶與奈雪的茶是競爭對手,喜茶的經營狀況或比奈雪的茶樂觀一些——喜茶的市場份額更大,並且,喜茶的店面普遍要比奈雪的茶小得多,經營成本也更低。
但總的來說,二者是難兄難弟。
今年2月,喜茶被員工爆出「裁員30%」,有的部門更是全員被裁。儘管喜茶在第一時間回應「是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但不免讓外界遐想聯翩。而第三方的數據也顯示,這兩年喜茶在全國範圍內的坪效與店均收入總體上呈現出下降趨勢。
在前疫情時代,喝喜茶和奈雪的茶還可以當作朋友圈裡的社交貨幣,年輕人甚至願意加大價錢找代購,只為在朋友圈裡曬個照。但疫情讓很多人消費降級了,就像網友評論說的:「疫情來了,消費降級了,連買喜茶發朋友圈的心情都沒了」。
(視覺中國 / 圖)
茶飲熱:競爭慘烈的紅海
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茶飲市場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
資本瘋狂下注茶飲品牌。數據顯示,2016年-2021年上半年,國內茶飲品牌融資事件共78起。僅在2021年全年共發生32起融資,較上年翻倍,披露總金額超過140億元,達到10年來的頂峰。
成立短短幾年的奈雪的茶,估值也一度高達350億元——事後已經證明存在不少泡沫。當時第三方所做的種種調查,都樂觀地預測中國的茶飲市場將達到非常大的規模。
有數據表示,中國茶飲的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256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10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8%。中國茶飲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14.6%的複合年增長率進一步擴大至2025年的8102億元。
另有數據顯示,高端新式茶飲店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8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52億元,預計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62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近33%,遠超現制茶飲店行業整體水平。
在資本的助推下,全社會都沉浸在一種樂觀想像中:開奶茶店很賺錢。於是不僅僅是大品牌在不斷擴張,很多年輕人也單打獨鬥開起了奶茶店。
《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新式茶飲門店數量還只有19萬家,到 2019年,這個數字就漲到了50萬家。有人形象地總結道:「現在的新式茶飲行業已經不是紅海,而是『血海』了。」
很多一時衝動開茶飲店的人以為茶飲店的淨利潤很高,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有人結合了幾個品牌茶飲品牌的加盟費做了統一,開奶茶店的第一年,加盟費、保證金、管理費、設備費、裝修費、原材料費、裝修費、店鋪租金、員工租金,至少需要支出48萬元。這些還不算水費、電費和設備折舊的費用。
《新式茶飲深度報告》顯示,成熟門店淨利率僅有10%-15%,遠低於人們猜測的90%暴利,且淨利率對於日單量極度敏感,800單左右是一個門店前臺的盈虧的平衡點。這個數據遠遠超出了外行人的想像。
結果就是,大多數奶茶店開了就是虧損了。
閒魚根據平臺的轉賣數據總結出了《2021創業避雷指南》。2021年第一季度,創業者最應該避開的項目是:奶茶店、咖啡館、花店、茶葉店、服裝店、便利店、劇本殺店、美容院、密室逃脫店等,相關商品轉讓最多。
不少用戶選擇在閒魚出售店鋪設備回血。茶葉店使用的泡茶長桌,用於灌裝奶茶的封口機以及咖啡店中的商用萃取咖啡機,是閒魚上轉讓數量最多的設備。
(視覺中國 / 圖)
打法:僅僅靠低價是不夠的
喜茶、奈雪的茶降價了,就有生機嗎?事實上,中國的茶飲市場並不缺乏低價的品牌。
不同於喜茶、奈雪的茶「3字頭」,蜜雪冰城的絕大多數產品價格都在10元以下,很多甚至是5元以下。蜜雪冰城以低價在下沉市場叱吒風雲,殺出了一條血路。蜜雪冰城在2021年1月完成首輪2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後,投後估值超200億元。
低價主要是因為用料低廉。比如水果飲品,蜜雪冰城的絕大多數產品都不是「鮮榨」,而是直接採用了果醬,冰淇淋也沒什麼鮮奶,直接用了冰淇淋粉。
通過規模化經營,蜜雪冰城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從冰淇淋粉、奶茶粉、咖啡粉到果醬罐頭、穀物罐頭、椰果、啵啵、水果濃縮液、果汁伴侶飲料濃漿等,一應俱全,進一步壓低了成本,飲品的價格也能夠普遍保持在10元以下。
所以,喜茶、奈雪的茶如果是要拼低價,坦白講,它們拼不過蜜雪冰城。而高端路線,也並不見得沒有出路,美國的星巴克就是最成功的樣本,星巴克的咖啡基本是「3字頭」「4字頭」,絲毫不影響它在中國的擴張。
奈雪的茶一度就是對標的星巴克。
不同於很多飲品店都是小店鋪,奈雪的茶早期的店鋪面積都是200平米以上,它想像星巴克一樣打造一個「第三空間」。
第三空間就是除了家庭、上班以外的第三個空間,這個空間是「家庭客廳的延伸」,是人與人之間聯結、互動、交流情感的空間,是個人休憩、成長和發展的空間。
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區」,在這裡可以閱讀、學習、寫作、上網、聽音樂、和朋友聊天、談生意,它不像工作場所那樣具有很強的壓力感,也不像在家庭中被種種瑣事所纏繞,它是身心放鬆之所,滿足了人們更高層次的休閒需求。
可惜的是,疫情深刻影響了實體店的經營,實體店的店租居高不下,奈雪的茶又急於擴張,步子邁得太快,反而打亂了它原本的定位和部署。
疫情的影響持續帶來了不確定性,當前降價經營不失是疫情影響的暫時「變通」。中國需要高端茶飲,「3字頭」的茶飲可以有,但它們需要新的故事講法。
李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