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粉末轉運袋及其粉末轉運方法與流程
2023-09-18 09:09:10 1

本發明涉及轉運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粉末轉運袋及其粉末轉運方法。
背景技術:
製藥、食品、化工、化妝品等行業在粉體原料轉運過程中通常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粉塵擴散,以保護環境,保護人員。尤其是高毒性、高活性、高致敏性粉末物料在保護下稱量至帶α-β副閥的不鏽鋼密閉桶中,稱量完後表面進行簡易清潔,然後轉運至物料罐。將負壓手套箱對接在物料罐上,普通單層粉料袋轉入負壓手套箱內,而後打開α-β閥,將粉料投入物料罐。由於粉末物料的投料需要在隔離器下通過α-β閥進行加料,設備佔用空間大,使用及維護成本高。
針對上述問題,現採用無塵轉運袋替代層流車實現粉末物料的轉運和對生產設備的直接投料。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3937969 U)公開了一種用於隔離設備的轉運袋,該轉運袋包括一袋體,袋體是錐形,且由袋體的底部朝袋體的袋口漸細。袋體的袋口處固接一環形的卡軸,卡軸上連接一分體式蝶閥,袋體的底部固接一提手,袋體的材料為低密度聚乙烯,卡軸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提手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
但是,上述結構的轉運袋為單層的包裝袋,該轉運袋以及常用的密閉不鏽鋼桶,在粉體原料稱重、轉運及投料過程不僅外表面沾染到粉末物料不能徹底清潔,而且轉運袋或密閉不鏽鋼桶加α-β閥成本高,佔用空間大,使用及維護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粉末轉運袋及其粉末轉運方法,旨在提高粉末轉運袋的環保性和安全性,並降低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粉末轉運袋,具有如下特徵,包括:內袋,內袋沿豎向開設上袋口和下袋口,並且,下袋口安裝有卡接頭;外袋,外袋的上端和內袋固定連接,內袋的上袋口延伸出外袋的頂部,外袋的底部袋口低於內袋的下袋口,並且,底部袋口處設置自封貼;第一封口夾,第一封口夾於下袋口的上方可分離地橫向夾持外袋和內袋;以及第二封口夾,第二封口夾於第一封口夾的上方可分離地橫向夾持外袋和內袋。其中,第一封口夾至底部袋口的豎向距離大於第一封口夾至上袋口的豎向距離。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內袋於外袋的上方設置稱重固定部。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稱重固定部由內袋頂部開設的兩個橫向條形孔構成,並且,當內袋沿豎向對摺靠攏時,兩個橫向條形孔相重合。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上袋口的開口面積大於下袋口的開口面積,底部袋口的開口面積大於上袋口的開口面積。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內袋呈漏鬥狀。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底部袋口於自封貼的下方虛焊閉合。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內袋和外袋均為透明袋。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袋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內袋為避光袋,並且,內袋的顏色深於外袋的顏色。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粉末轉運方法,具有如下特徵:使用上述任意一項的粉末轉運袋,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取下第二封口夾並打開內袋的上袋口,往內袋中加入粉末並稱重;
步驟b、粉末加入完成後,利用第二封口夾橫向夾持外袋和內袋以閉合內袋;
步驟c、對外袋、內袋、第一封口夾以及第二封口夾用酒精溼潤清潔;
步驟d、打開外袋的底部袋口,並將外袋上翻直至卡接頭伸出外袋,再用自封貼封閉已覆蓋上袋口的底部袋口;
步驟e、將卡接頭與物料罐的投料口對接,鬆開第一封口夾,向物料罐內倒入粉末;
步驟f、利用物料罐內的噴淋系統對卡接頭和投料口進行衝洗,以減少殘留粉末;
步驟g、待衝洗完成後,從投料口取下粉末轉運袋並收集處理。
進一步的,上述的粉末轉運方法中,還具有如下特徵:步驟a中,粉末轉運袋懸掛在稱重支架上加入粉末並稱重。
本發明提供的粉末轉運袋以雙層袋封裝粉末物料,雙層結構能夠有效防止粉末物料洩漏和汙染,並且,包裝完成後的外袋錶面沒有任何沾染,避免了環境汙染和人員傷害,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環保性。此外,本發明提供的粉末轉運袋在封裝、投放環節中無需大型的封裝及投放設備,降低了成本,具有較佳的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的正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稱重時的懸掛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轉運時的包裝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投料時的示意圖;
附圖中,100、粉末轉運袋;200、稱重支架;201、掛鈎;300、物料罐;301、投料口;302、卡箍;303、噴淋系統;1、內袋;11、上袋口;12、下袋口;13、橫向條形孔;2、外袋;21、底部袋口;22、自封貼;23、虛焊線;3、第一封口夾;4、第二封口夾;5、卡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圖1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的正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末轉運袋100,包括:內袋1、外袋2、第一封口夾3以及第二封口夾4。
圖4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投料時的示意圖,如圖1和圖4所示,具體的,內袋1沿豎向開設上袋口11和下袋口12,並且,下袋口12安裝有卡接頭5。卡接頭5和物料罐300的投料口301相匹配。並且,在粉末物料的投料過程中,卡接頭5和投料口301由卡箍302緊固連接。
外袋2的上端和內袋1焊接固定,並且,內袋1的上袋口11延伸出外袋2的頂部,外袋2的底部袋口21低於內袋1的下袋口12。另外,底部袋口21處設置自封貼22。
圖2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稱重時的懸掛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中粉末轉運袋轉運時的包裝示意圖。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封口夾3於下袋口12的上方可分離地橫向夾持外袋2和內袋1;並且,為了能夠使得翻轉的外袋2能夠包覆上袋口11,第一封口夾3至底部袋口21的豎向距離大於第一封口夾3至上袋口11的豎向距離。
第二封口夾4用於封閉內袋1的上袋口11,具體的,第二封口夾4於第一封口夾3的上方可分離地橫向夾持外袋2和內袋1,並且,第一封口夾3和第二封口夾4規格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懸掛、稱重粉末轉運袋100,優選的,內袋1於外袋2的上方設置稱重固定部。更為優選的,稱重固定部由內袋1頂部開設的兩個橫向條形孔13構成,並且,當內袋1沿豎向對摺靠攏時,兩個橫向條形孔13相重合。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倒空內袋1中的粉末,優選的,上袋口11的開口面積大於下袋口12的開口面積,底部袋口21的開口面積大於上袋口11的開口面積。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內袋1中的粉末向下袋口12處聚攏,優選的,內袋1呈漏鬥狀。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外袋2的內壁受汙染影響,優選的,底部袋口21於自封貼22的下方虛焊閉合。即底部袋口21形成如圖1中的虛焊線23。當然,在本發明提供的粉末轉運袋100中,虛焊閉合還可以採用封口夾、熱熔焊接、自封袋口替換實現。
在本實施例中,內袋1和外袋2均為透明袋,且內袋1和外袋2由PVC或PC或PE或多層複合膜製成。為了減少轉運過程中光照對粉末性能的影響,優選的,內袋1為避光袋,並且,內袋1的顏色深於外袋2的顏色。
另外,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粉末轉運方法,該粉末轉運方法使用本實施例提供的粉末轉運袋100,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取下第二封口夾4並打開內袋1的上袋口11,往內袋1中加入粉末並稱重;
步驟b、粉末加入完成後,利用第二封口夾4橫向夾持外袋2和內袋1以閉合內袋1;
步驟c、對外袋2、內袋1、第一封口夾3以及第二封口夾4用酒精溼潤清潔;
步驟d、打開外袋2的底部袋口21,並將外袋2上翻直至卡接頭5伸出外袋2,再用自封貼22封閉已覆蓋上袋口11的底部袋口21;
步驟e、將卡接頭5與物料罐300的投料口301對接,鬆開第一封口夾3,向物料罐300內倒入粉末;
步驟f、利用物料罐300內的噴淋系統303對卡接頭5和投料口301進行衝洗,以減少殘留粉末;
步驟g、待衝洗完成後,從投料口301取下粉末轉運袋100並收集處理。
另外,在步驟a中,粉末轉運袋100的稱重固定部懸掛在稱重支架200上,具體的,稱重支架200頂部設置懸掛稱重固定部的掛鈎201。步驟e中,需要用卡箍302箍緊卡接頭5。步驟f中,物料罐300、噴淋系統303是根據具體的使用要求定製,當然,噴淋系統303在衝洗內袋1的同時可清除卡接頭5和投料口301處的殘留粉末。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但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具體限制。基於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他具體實施方式或等同替換,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