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保護的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9-18 01:40:25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基於多協議標籤交換的流量工程(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ffic Engineering,簡稱為MPLS-TE)是將流量工程與MPLS模型相結合,主要解決傳統路由易造成網絡擁塞的一種技術。基於流量工程擴展的資源預留協議(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簡稱為RSVP-TE)是實現MPLS-TE技術的一種基於流量工程的資源預留擴展協議。
RSVP-TE協議,通過RFC3209的擴展,可以建立一條具有帶寬、QOS保證的標籤交換路徑(Label Switching Path,簡稱為LSP),也稱作為隧道,用於承載各種上層業務。
隨著網絡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作為多業務統一承載的IP網絡在可靠性方面,必須達到傳統電信網絡的水平。為了保證MPLS TE網絡的可靠性,TE-FRR(Traffic Engineering-Fast Re-Route,簡稱為TE快速重路由)技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實現網絡局部保護的技術之一。在RFC4090中明確闡述了保護形成以及切換各個階段的協議交互,以及如何表明隧道需要帶寬保護。TE快速重路由的基本原理是事先建立好一條隧道來保護一條或者多條隧道,事先建立的隧道稱為備份隧道,被保護的隧道稱為主隧道。當網絡中的某個鏈路或者節點失效時,利用備份隧道繞過失效的鏈路或者節點,來達到使主隧道承載的業務不中斷。具體的,如果主隧道需要快速重路由保護時,需要配置快速重路由屬性,即通過快速路由(Fast Reroute0對象來指定。
圖1是相關技術中鏈路保護和節點保護示意圖,如圖1所示,協議中定義了快速重路由的兩種保護方式,鏈路保護和節點保護。主隧道Tunnel1經過的路徑為R1-R2-R3-R4,並且R1-R2之間走的是L12-1鏈路。對應的備份隧道Tunnel2經過的路徑為R1-R2,走L12-2鏈路;備份隧道Tunnel3經過的路徑為R2-R4。對於備份隧道Tunnel2對主隧道Tunnel1形成的是鏈路保護,保護主隧道的L12-1鏈路失效;備份隧道Tunnel3對主隧道Tunnel1形成的是節點保護,保護主隧道R3節點失效。
對於主隧道有帶寬保護要求的,備份隧道的備份帶寬需要大於或等於所有保護的主隧道的帶寬總和,以使主隧道切換至備份隧道之後,能夠滿足主隧道承載業務的帶寬要求。
一條備份隧道保護的一段鏈路或者一個節點通常有多條主隧道經過,每條隧道內可能存在多個標籤交換路徑(LSP)。這些LSP都需要形成帶寬保護,都需要從備份隧道 上佔用一部分備份帶寬。沒有備份帶寬的共享機制,可能導致一部分主隧道得不到帶寬保護,具體來說:
問題一隧道內未共享:
圖2是相關技術中備份隧道保護隧道內多條LSP示意圖,如圖2所示,主隧道Tunnel1有兩條LSP,LSP1經過路徑為R1-R2-R3-R4,LSP2經過路徑為R1-R2-R4(其中R2與R4經過鏈路L24-1),所需要的帶寬均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為R2-R4(其中R2與R4經過鏈路L24-2),備份帶寬為100M。備份隧道可以保護Tunnel1的LSP1的R3節點失效和LSP2的L24-1鏈路失效,帶寬各扣除50M,備份隧道剩餘備份帶寬為0,還存在其他隧道也經過R3節點或者L24-1鏈路,將無法得到帶寬保護。
問題二:隧道間未共享:
圖3是相關技術中備份隧道保護多條隧道示意圖,如圖3所示,主隧道Tunnel1和Tunnel2各有一條LSP,路徑分別為R1-R2-R3-R4,R1-R2-R4(其中R2與R4經過鏈路L24-1),所需的帶寬均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為R2-R4(其中R2與R4經過鏈路L24-2),備份帶寬為100M。備份隧道可以保護Tunnel1的R3節點失效和Tunnl2的L24-1鏈路失效,帶寬各扣除50M,備份隧道剩餘備份帶寬為0,還存在其他隧道也經過R3節點或者L24-1鏈路,將無法得到帶寬保護。
針對相關技術中,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及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包括: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依據所述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所述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其中,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所述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所述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所述隧道共享信息用於指示所述下遊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進一步地,所述信令包括:
基於流量工程擴展的資源預留協議RSVP-TE的指令。
進一步地,所述隧道共享信息通過三元組TLV的形式攜帶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包括:
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其中,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所述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所述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所述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包括,
在所述備份帶寬不足的情況下,申請所述備份帶寬不足部分的備份帶寬。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包括,
所述節點發送所述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
進一步地,所述隧道共享信息通過三元組TLV的形式攜帶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包括:
建立模塊,用於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
第一發送模塊,用於依據所述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所述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其中,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所述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所述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所述隧道共享信息用於指示所述下遊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其中,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所述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所述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共享模塊,用於所述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進一步地,第二發送模塊,用於所述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所述節點發送所述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
通過本發明,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依據所述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所述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其中,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所述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所述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所述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所述隧道共享信息用於指示所述下遊節點優先使用所述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解決了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實現了有限備份帶寬資源的最大利用,隧道得到有效帶寬保護。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相關技術中鏈路保護和節點保護示意圖;
圖2是相關技術中備份隧道保護隧道內多條LSP示意圖;
圖3是相關技術中備份隧道保護多條隧道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的流程圖一;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的流程圖二;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的結構框圖一;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的結構框圖二;
圖8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隧道間和隧道內共享帶寬鏈路保護示意圖一;
圖9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隧道間和隧道內共享帶寬鏈路保護示意圖二;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混合保護場景的共享帶寬保護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於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
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 護的方法的流程圖一,如圖4所示,該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402,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
步驟S404,依據該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該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其中,該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該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該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該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該隧道共享信息用於指示該下遊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通過上述步驟,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依據該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該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解決了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實現了有限備份帶寬資源的最大利用,隧道得到有效帶寬保護。
在本實施例中,該信令包括:基於流量工程擴展的資源預留協議RSVP-TE的指令。
在本實施例中,該隧道共享信息通過三元組TLV的形式攜帶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在本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方法的流程圖二,如圖5所示,該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502,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其中,該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該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該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該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步驟S504,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通過上述步驟,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解決了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實現了有限備份帶寬資源的最大利用,隧道得到有效帶寬保護。
在本實施例中,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在該備份帶寬不足的情況下,申請該備份帶寬不足部分的備份帶寬。
在本實施例中,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該節點發送該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
在本實施例中,該隧道共享信息通過三元組TLV的形式攜帶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在本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實現上述實施例及優選實 施方式,已經進行過說明的不再贅述。如以下所使用的,術語「模塊」可以實現預定功能的軟體和/或硬體的組合。儘管以下實施例所描述的裝置較佳地以軟體來實現,但是硬體,或者軟體和硬體的組合的實現也是可能並被構想的。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的結構框圖一,如圖6所示,該裝置包括:
建立模塊62,用於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
第一發送模塊64,用於依據該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該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其中,該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該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該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該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該隧道共享信息用於指示該下遊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通過上述裝置,節點依據信令交互建立主備隧道,依據該主備隧道的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該節點發送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解決了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實現了有限備份帶寬資源的最大利用,隧道得到有效帶寬保護。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帶寬保護的裝置的結構框圖二,如圖7所示,該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72,用於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其中,該業務關係是指示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或者,該業務關係是指示隧道內多條標籤交換路徑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該LSP承載業務流量;其中,該隧道共享信息包括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共享模塊74,用於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
通過上述裝置,隧道上的節點接收上遊節點發送的隧道共享信息,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解決了備份帶寬資源利用率不高,隧道得不到有效帶寬保護的問題,實現了有限備份帶寬資源的最大利用,隧道得到有效帶寬保護。
在本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第二發送模塊,用於該節點優先使用該隧道組或者LSP組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之後,該節點發送該隧道共享信息給下遊節點。
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TE FRR場景共享備份帶寬保護的方法和機制,通過該方法能夠讓有限的備份帶寬得到最大的利用,防止備份帶寬被重複扣除而使其他隧道得不到有效的帶寬保護而業務中斷。
本優選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共享帶寬保護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各個節點按照RSVP-TE信令交互完成主備隧道的建立。
步驟2,根據隧道內以及隧道間的業務關係,隧道頭結點通過RSVP-TE消息,將隧道間或者隧道內可以共享的信息攜帶個下遊節點。
步驟3,下遊節點接收消息包含可以共享的信息之後,優先使用本節點可以共享的備份帶寬。
步驟4,繼續向下遊設備發送消息,包含可以共享的信息,直至隧道尾節點。
所述步驟1建立主備隧道的RSVP-TE信令是RFC3209、RFC4090中定義了擴展。其所需建立的路徑可以是手動配置或者從網管下發。
所述步驟2中根據隧道內或者隧道間的業務關係,指的是隧道間存在保護關係,同一時刻只有一條隧道承載業務流量;隧道內多條LSP同一時刻只有一條LSP承載業務流量。
所述步驟2中隧道共享信息是指可以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或者LSP組。
所述步驟2的RSVP-TE消息,是對RFC4090中PATH消息的擴展。定義一種新的TLV用以表明可以相互共享備份帶寬的隧道組以及LSP組信息。
所述步驟2的下遊,是指隧道路徑的下一跳設備,隧道的路徑由隧道頭結點配置策略決定。
所述步驟3的優先使用本節點共享的備份帶寬,是指主隧道信息中攜帶了可以共享備份帶寬隧道組或者LSP組時,優先使用隧道組或者LSP組中已經使用的備份帶寬,共享帶寬不足時再重新申請不足部分的備份帶寬。
所述步驟4的繼續向下遊發送的消息,與所述步驟2是同一消息。
通過本優選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共享帶寬保護的方法,可以能夠讓有限的備份帶寬得到最大的利用,使相同業務隧道組或者LSP組共享使用備份帶寬,防止備份帶寬被重複扣除而使其他隧道得不到有效的帶寬保護而業務中斷。
場景一:隧道內共享帶寬鏈路保護場景
圖8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隧道間和隧道內共享帶寬鏈路保護示意圖一,如圖8所示,在R1節點有兩條主隧道Tunnel1和Tunnel2,Tunnel1有兩條LSP,一條LSP1路徑為R1-R2-R3-R4(其中R2-R3之間走L23-1鏈路),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另一條LSP2路徑為R1-R2-R3-R4(其中R2-R3之間走L23-3鏈路),需要保護的帶寬也為50M,Tunnel2隻有一條LSP,與Tunnel1的LSP1路徑相同,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為R2-R3(其中R2-R3之間走L23-2鏈路),備份帶寬為100M,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3可以保護鏈路L23-1和L23-3的失效,形成鏈路保護,但是 備份帶寬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的LSP1、LSP2以及Tunnel2的LSP。
根據Tunnel1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兩條LSP1和LSP2一個時刻只有一條LSP承載業務,那麼這兩條LSP在整條路徑上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LSP1和LSP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的LSP1和LSP2信息。
R2節點接收到LSP1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但是LSP2此時暫未形成FRR,所以,LSP1與Tunnel3形成保護關係時,需要向Tunnel3申請佔用50M的備份帶寬。R2節點接收到LSP2的PATH信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可以與LSP1共享備份帶寬信息,優選使用LSP1已經申請的備份帶寬,不需要重新向Tunnel3申請備份帶寬。這樣LSP1和LSP2與Tunnel3形成保護關係,總共只需要申請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的剩餘50M備份帶寬可以保護Tunnel2的LSP。
如果不做到Tunnel1的LSP1和LSP2的備份帶寬共享,Tunnel3的剩餘備份帶寬不足以保護Tunnel2的LSP。
Tunnel1的LSP1和LSP2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沿L23-1和L23-3鏈路發送個下遊節點R3。
場景二:隧道間共享帶寬鏈路保護場景
如圖8所示,隧道特點發生一些變化。在R1節點有三條主隧道Tunnel1、Tunnel2、Tunnel4,各有一條LSP。其路徑分別為:Tunnl1(R1-R2-R3-R4,其中R2-R3走L23-1鏈路),Tunnel2(R1-R2-R3-R4,其中R2-R3走L23-3鏈路),Tunnel4與Tunnl1路徑相同,三條主隧道需要保護的帶寬均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R2-R3(經過L23-2鏈路),備份帶寬為100M。同樣,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3可以保護鏈路L23-1和L23-3的失效,形成鏈路保護,但是備份帶寬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Tunnel2、Tunnel4的LSP。
根據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如果滿足同一時刻業務只可能從Tunnel1或者Tunnel2中經過,那麼這兩條隧道在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Tunnel1和Tunnel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和Tunnel2的隧道信息。
同理,R2節點接收到Tunnel1和Tunnel2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在形成FRR的時候,兩者可以共享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剩餘的50M備份帶寬可以用於保護Tunnel4。
Tunnel1和Tunnel2的LSP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沿L23-1和L23-3鏈路發送個下遊節點R3。
場景三:隧道內共享帶寬節點保護場景
圖9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隧道間和隧道內共享帶寬鏈路保護示意圖二,如圖9所示,在R1節點有兩條主隧道Tunnel1和Tunnel2,Tunnel1有兩條LSP,一條LSP1路徑為R1-R2-R3-R4,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另一條LSP2路徑為R1-R2-R5-R4,需要保護的帶寬也為50M,Tunnel2隻有一條LSP,與Tunnel1的LSP1路徑相同,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為R2-R4,備份帶寬為100M,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3可以保護節點R3和節點R5的失效,形成節點保護,但是備份帶寬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的LSP1、LSP2以及Tunnel2的LSP。
同樣的,根據Tunnel1的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兩條LSP1和LSP2一個時刻只有一條LSP承載業務,那麼這兩條LSP在整條路徑上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LSP1和LSP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的LSP1和LSP2信息。
R2節點接收到LSP1和LSP2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在與Tunnel3形成FRR的時候,兩者可以共享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剩餘的50M備份帶寬可以用於保護Tunnel2。
Tunnel1的LSP1和LSP2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發送給R3和R5。
場景四:隧道間共享帶寬節點保護場景
如圖9所示,隧道特點發生一些變化。在R1節點有三條主隧道Tunnel1、Tunnel2、Tunnel4,各有一條LSP。其路徑分別為:Tunnl1(R1-R2-R3-R4),Tunnel2(R1-R2-R5-R4),Tunnel4與Tunnl1路徑相同,三條主隧道需要保護的帶寬均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R2-R4備份帶寬為100M。同樣,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3可以保護節點R3和節點R5的失效,形成節點保護,但是備份帶寬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Tunnel2、Tunnel4的LSP。
根據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如果滿足同一時刻業務只可能從Tunnel1或者Tunnel2中經過,那麼這兩條隧道在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Tunnel1和Tunnel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和Tunnel2的隧道信息。
同理,R2節點接收到Tunnel1和Tunnel2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在形成FRR的時候,兩者可以共享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剩餘的50M備份帶寬可以用於保護Tunnel4。
Tunnel1和Tunnel2的LSP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發送給R3和R5。
場景五:混合型保護帶寬共享場景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混合保護場景的共享帶寬保護示意圖,如圖10所示,在R1節點有兩條主隧道Tunnel1和Tunnel2,Tunnel1有兩條LSP,一條LSP1路徑為R1-R2-R3-R4-R7(其中R4-R7走的是L47-1鏈路),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另一條LSP2路徑為R1-R2-R5-R4-R7,(其中R4-R7走的是L47-1鏈路)需要保護的帶寬也為50M,Tunnel2隻有一條LSP,與Tunnel1的LSP1路徑相同,需要保護的帶寬為50M。備份隧道Tunnel3路徑為R2-R4,備份帶寬為100M,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3可以保護節點R3和節點R5的失效,形成節點保護,但是備份帶寬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的LSP1、LSP2以及Tunnel2的LSP。備份隧道Tunnel4路徑為R4-R7(其中R4-R7走的是L47-2鏈路),備份帶寬為100M。從拓撲圖可以看出,Tunnel4可以保護鏈路L47-1的失效,形成鏈路保護,但是備份帶寬也不足以同時保護上述Tunnel1的LSP1、LSP2以及Tunnel2的LSP。
同樣的,根據Tunnel1的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兩條LSP1和LSP2一個時刻只有一條LSP承載業務,那麼這兩條LSP在整條路徑上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LSP1和LSP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的LSP1和LSP2信息。
R2節點接收到LSP1和LSP2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在與Tunnel3形成FRR的時候,兩者可以共享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剩餘的50M備份帶寬可以用於保護Tunnel2。
Tunnel1的LSP1和LSP2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發送給R3和R5。
同樣的,根據Tunnel1的在頭結點的業務導入的特點,兩條LSP1和LSP2一個時刻只有一條LSP承載業務,那麼這兩條LSP在整條路徑上形成FRR保護時可以共享備份帶寬。在LSP1和LSP2的信令PATH報文中攜帶共享組信息,該組信息為Tunnel1的LSP1和LSP2信息。
R2節點接收到LSP1和LSP2的PATH消息,檢查到報文中存在共享組信息,在與Tunnel3形成節點保護的時候,兩者可以共享50M的備份帶寬。Tunnel3剩餘的50M備份帶寬可以用於保護Tunnel2。
Tunnel1的LSP1和LSP2繼續攜帶兩者的共享信息,通過PATH消息分別發送給R3和R5。
在R3和R5節點上均沒有形成保護關係,R3和R5繼續將攜帶了共享信息的PATH消息發送給R4節點,在R4節點LSP1和LSP2均可以與Tunnel4形成鏈路保護關係,共享其50M的備份帶寬,剩餘的50M備份帶寬用以保護Tunnel2的LSP。
Tunnel1的LSP1和LSP2在R4繼續將攜帶了共享信息的PATH消息發送給尾節點R7。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據上述實施例的方法可藉助軟體加必需的通用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體,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如ROM/RAM、磁碟、光碟)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計算機,伺服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存儲介質可以被設置為存儲用於執行上述實施例的方法步驟的程序代碼: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存儲介質可以包括但不限於:U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動硬碟、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根據存儲介質中已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上述實施例的方法步驟。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具體示例可以參考上述實施例及可選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的本發明的各模塊或各步驟可以用通用的計算裝置來實現,它們可以集中在單個的計算裝置上,或者分布在多個計算裝置所組成的網絡上,可選地,它們可以用計算裝置可執行的程序代碼來實現,從而,可以將它們存儲在存儲裝置中由計算裝置來執行,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以不同於此處的順序執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驟,或者將它們分別製作成各個集成電路模塊,或者將它們中的多個模塊或步驟製作成單個集成電路模塊來實現。這樣,本發明不限制於任何特定的硬體和軟體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