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由插在兩金屬片間的樹脂層構成的層壓板的組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9:01:15 5
專利名稱:兩個由插在兩金屬片間的樹脂層構成的層壓板的組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兩個層壓板材彼此間的組裝。它還涉及在兩層板材之間的組裝裝置,至少一層所述板材由至少一個插入在兩外層金屬薄片之間的樹脂內層組成,而另一層板材包括至少一層金屬薄片,如果應用的話該金屬薄片在外層。
背景技術:
已知的層壓板材由多個疊置層構成並包括至少一個插入在兩外層金屬薄片之間的樹脂內層。由於考慮到與這一領域相關的許多限制而提供的機械性能,尤其是在質量輕、機械抵抗性和耐熱性方面,這種材料特別用於汽車製造領域。
把這樣的板材與其他相似的材料,或者其他包括至少一層金屬薄片(如果應用的話該金屬薄片在外層)的材料,或者是整體金屬薄片組裝在一起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更加特殊的是,尤其是在汽車領域,完成後的組裝件必須使產品實現期望的機械方面的抵抗質量(resistance qualities),尤其是達到事故發生時的耐振性和抗衝擊性。此外,實施的組裝過程不能影響材料本身的質量也不能導致其表面或總平面產生變形。最後,採用的組裝過程不應成為所獲得產品的汙染源。
此外,儘管將得到的產品放置在振動的環境下,但是組裝件必須有效和耐久。還希望工業化的組裝過程,尤其是使用易複製精度的靈活的且適用於製得的任意產品的方法,是簡單易行的,從而限制了板材的準備工作,並能防止樹脂內層的過熱。
如上所述的在兩個層壓板材之間的已知的組裝裝置有使用焊接技術將板材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例如點焊或電弧焊在這裡都是不合適的,因為樹脂內層的存在阻礙了對金屬薄片進行加熱的電流流過。如果使用的方法使兩個金屬薄片之間進行電接觸,那麼過熱會導致樹脂的融化或脫氣,這樣就會妨礙焊接操作並且改變材料。例如請參考文獻DE3326612(ALUSUISSE)和US4482600(KAWASAKI)。
如上所述的在兩個層壓板材之間的已知的組裝裝置,還有使用鉚接或者螺紋連接的。更特別地,設置穿過一個板材和另一板材的其中一個外層薄片的先導孔,以插入鉚釘。這個鉚釘受到應力以致其中的樹脂內層膨脹而產生變形。例如,請參照文獻DE19540904(MITSUBISHI)。此外,更特別地,已知的方法有在將所述板材結合在一起的過程中使用鉚釘或壓出褶邊使板材組裝在一起。然而,尤其是在應用於汽車領域這些技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或者在其易於實現工業化應用方面,這樣的技術並不能使獲得的產品具有所要求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在兩個板材之間的組裝裝置,至少一個所述板材由至少一個插入在兩個外層金屬薄片之間的樹脂內層構成,而另一板材包括至少一個金屬薄片,如果應用的話外層由整體金屬薄片構成。特別地,本發明提供這樣一種針對前述所提及的限制和問題的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裝置是在至少兩個板材之間的組裝裝置。至少一個所述板材包括至少一個插入在兩個外層金屬薄片之間的內層,所述內層優選地是由電絕緣材料,例如樹脂或者相似的材料製成。而另一板材包括至少一個金屬薄片或單個外層金屬薄片。所述另一板材可以包括金屬薄片。
根據本發明,這種組裝裝置主要的特徵在於至少一個板材包括切口部分以插入連接裝置,連接裝置與一個板材的薄片和另一板材的薄片共同接觸。。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衝壓裝置,衝壓裝置形成切口部分並包括在其各個末端的頭部和至少一個翼片。所述頭部支承在一個板材的外層薄片上,所述至少一個翼片穿過板材抵靠在另一板材的外層薄片上。
例如,所述衝壓裝置包括帶穿孔末端的嵌入件,所述翼片通過擠壓所述末端形成。
例如,衝壓裝置是中空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向外擠壓穿孔末端形成所述翼片。
有利地,中空的衝壓裝置形成腔室,以接納擠壓在衝壓裝置中空內部的切除的板材。
衝壓裝置的中空部能夠穿過支撐頭部開口,並有利地形成切除板材的擠出通道。
例如,衝壓裝置由包括至少兩個穿孔折片的銷釘構成,其中折片的末端向回彎折或者向外或向內以形成翼片。
還是根據本發明,一種使用如上所述組裝裝置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將板材保持在相對疊置的位置,定位衝壓裝置並在支撐頭部上施加推力來通過衝壓裝置形成板材的穿孔通道並形成切口部分,並通過第一工具擠壓衝壓裝置的穿孔末端以形成翼片。
如果可以應用,第一工具包括靠在頭部內表面上的切除板材的凸起擠壓表面。
同樣如果可以應用,第二工具安裝有用於切除板材的擠出通道的通道杆。
根據另一實施例,連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疊置在第一板材的外層金屬薄片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至少一個連接部件,該連接部件至少部分地通過切口部分延伸到第二板材的任一金屬薄片上並連接在其上。
例如,所述連接部件包括通過切割固定板獲得的折片。折片向回通過切口部分彎折到第二板材的外層金屬薄片上,所述折片包括有支承在所述板材的外層金屬薄片的外表面的折邊。
固定板能夠被放置成疊置在各個板材上,這時任一固定板的折片的折邊壓在另一固定板的外表面上。
例如,連接部件包括由固定板形成的且從其上撐起(stemming)的凸起表面,凸起表面部分地穿過切口部分延伸到第二板材的內層薄片,連接裝置包括位於第二板材的內層薄片和凸起表面的基部之間的焊縫。
根據另一實施例,連接裝置包括支承在各個板材的外層金屬薄片上的配合裝置。這些配合裝置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通過切口部分以連接其他的配合裝置。
這些配合裝置,尤其是由鋼鐵製成的,優選的是彼此通過焊接連接。
例如,每個配合裝置都包括一個臺肩本體,臺肩支承在相應的外層金屬薄片的外表面上。所述本體至少部分地容納在切口部分的內側並且焊接在一起。
更特別的是,配合裝置一般地能夠形成為帶邊的槽的形狀並且通過配合裝置的基部焊接在一起。
還是根據本發明,一種使用上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並用定位在各個板材上的固定板形成配合裝置,所述固定板由焊接電極擠壓形成帶邊的槽的結構並將這些結構焊接在一起。
更特別的是,所述配合裝置中的至少一個的本體能夠包括支承另一本體的圓錐形支撐表面,所述表面是將本體焊接在一起的中間表面。
優選的是,第一本體包括第一圓錐形支撐表面,而第二本體包括互補的第二圓錐形支撐表面,所述第二圓錐形支撐表面通過第一圓錐形表面擠壓第二本體的脊部形成。
還是依據本發明,一種使用上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通過將本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切口部分的內側而將配合裝置放置在板材的每一側,並通過電極在配合裝置上施加推力和軸向的反向推力,以將配合裝置支承在相應的外層薄片上並擠壓脊部,並且將配合裝置焊接在一起。
例如,配合裝置包括一套在各個板材的外層金屬薄片上呈疊置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每一個都包括至少一個通過切割固定板得到折片,該折片通過切口部分向回彎折到另一固定板的折片上,這些折片包括有回折部,該回折部支承在另一折片的回折部上,所述折片通過所述的回折部焊接在一起。
還是根據本發明,一種使用如上所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將固定板放置在相應的板材上,通過電極擠壓固定板使折片變形並將它們焊接在一起。
例如,配合裝置一方面包括板材的衝壓裝置,另一方面包括接收從板材中露出的衝壓裝置的末端的接收裝置。
這樣的衝壓裝置可以包括具有頭部和穿孔尖緣的嵌入件,所述接收裝置包括帶邊的槽。
優選地,穿孔尖緣和槽包括圓錐形支撐表面,通過該圓形支撐表面,嵌入件和槽焊接在一起。
衝壓裝置可以是軸向中空的。所述中空處形成了切除板材的擠出通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至少任意一個板材包括穿通所述板材的切口部分,連接裝置包括沿著切口部分的周邊的焊縫,將疊置的板材的內層金屬薄片連接在一起。
例如,切口部分由穿通板材的狹槽形成。
再例如,切口部分位於板材之一的邊緣。
優選地,切口部分的邊緣的形狀是不規則的,例如特別是正弦曲線或相似的形狀。切口部分的邊緣優選地包括由相應的板材的變形而提供的回折部,尤其是在切除操作中形成的回折部。
根據另一實施例,第一板材包括至少一個位於其邊緣的切口部分以形成至少一個凸起表面,以插入穿通第二板材的切口部分,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焊縫,焊縫形成在從穿通第二板材的切口部分伸出的一部分凸起表面的邊緣上。這些設置特別用於使所述板材相互之間橫向組裝尤其是正交組裝。這些焊縫沿著切口部分的每個開口被提供。
通過閱讀下面參照附圖的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以及了解相關的細節,其中圖1表示的是一對薄片材料板材的實施例的例子,將通過本發明的組裝裝置組裝在一起;圖2至圖4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一方式;圖5至圖7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二方式;圖8至圖9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三方式;圖10至圖12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四方式;圖13表示的是圖10至12中表示的組裝方式的可選的實施例;圖14至圖19表示的是根據本發明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五方式的兩個可選的實施例;圖20至圖25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六方式的兩個可選的實施例;圖26至圖29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七方式;圖30和圖31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八方式;圖32至圖34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九方式;圖35和圖36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方式;圖37和圖38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一方式;圖39和圖40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二方式;
圖41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三方式;圖42和圖43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四方式;圖44表示的是使用本發明的裝置在兩個板材之間進行組裝的第十五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層壓材料包括插入在兩個外層金屬薄片2,3之間的樹脂內層1。這種材料包裹在板材中,兩層板材4,5可以組裝在一起形成尤其是用於汽車領域的產品。板材4,5如圖所示那樣地疊置在一起,所述板材4,5包括外層金屬薄片2和內層薄片3,所述疊置的板材4,5的內層薄片3並排設置。相似地,可以在這樣的材料和整塊金屬薄片之間,或者在這樣的材料和另外的包括至少一個由金屬薄片形成外層的層壓材料之間實現這樣的組裝。
根據提出的本發明,至少一層板材4,5包括切口部分以插入連接裝置,連接裝置與任一板材4,5金屬薄片2,3接觸,所述金屬薄片可以是內層金屬薄片3或者外層金屬薄片2。
如圖2至圖19所示,提出直接在放置連接裝置時形成切口部分6。衝壓裝置7不僅用來形成穿過任一板材4,5的切口部分6,還用來在同一組裝操作中將它們組裝在一起。在放置將板材4,5連接在一起的裝置之前,這樣的組裝方法可以不需要進行板材4,5的切除操作。此外,這種組裝方法的工業化是很容易的,所設置的穿過板材4,5的切口部分6可以同時生成,其優點是避免了為了能夠定位連接裝置而需要將這些板材相互間準確地定位。
在圖2至圖4中,衝壓裝置7包括帶有頭部8和穿孔尖緣9的嵌入件10。在圖4中,嵌入件10的頭部8坐靠在其中一個板材4的外層薄片2上,而它的尖緣9支靠在另一板材5的外層薄片2上,在壓緊之後形成了翼片9』。在圖2中,嵌入件10被用力插入板材4,5以致於穿過板材並且露出安裝有折片9的端部。在圖3中,砧座11放置在嵌入件10的頭部8上,而錘子12敲擊嵌入件的尖緣9使其變形,直到它在擠壓下向回彎折在相應的薄片2上。
在圖5至圖7中,衝壓裝置7包括由一對穿孔折片構成的銷釘13,折片的端部向回彎折以形成翼片13』。折片的數量可以多於兩個並且可以向內折或如圖所示的那樣向外折。
在圖8至圖13中,衝壓裝置7包括軸向中空的嵌入件14,這個嵌入件14包括抵靠在第一板材4的外層薄片2上的頭部15,其另一端通過工具16擠壓以在第二板材5的外層薄片2上形成翼片14』。在圖8至圖11中,引導件17設置在第二板材5上,以防止板材4,5在衝壓過程中變形。在圖9至圖12中,切除的材料擠壓在中空的嵌入件14的內側,所述內側形成了用於接收切除的材料的腔室18並防止它們成為汙染源。工具16不僅是嵌入件14端部的翼片的形成裝置,它還是將切除的材料壓入接收腔室18內側的擠壓裝置。在如圖8至9所示的可選實施例中,嵌入件14的內部中空通過其頭部15密封。嵌入件14的末端的翼片工具16包括靠在嵌入件14的頭部15的內表面上的擠壓板材4,5的被切除材料的凸起表面19。在圖10至13所示的可選實施例中,嵌入件14的內部中空穿過頭部15開口。在圖11中,嵌入件14的中空的開口可以使用工具20實現其對中。工具20包括用於容納在嵌入件14的中空內的對中軸。根據圖13所示的具體的實施例,嵌入件14開口的中空用來形成通道21以插入裝在擠出工具23上的杆22,將切除的材料從板材4,5上推出。根據另一可選的實施例,擠出工具23連接在翼片工具16上,或者與翼片工具16一起形成一個單件工具。
在圖14至圖19中,連接裝置包括配合裝置。這些配合裝置之一包括帶有衝壓頭部25的嵌入件24,另一個配合裝置包括帶邊的槽26以接收嵌入件24的穿孔尖緣27。在圖15和圖18中,敲擊工具28將嵌入件24推過板材4,5。砧座29設置在相應的板材5上以防止板材4,5變形。砧座29包括優選為圓形的空腔29』,以在嵌入件24的放置過程中形成來自板材4,5的材料的回退(reflux)通道。在圖16和圖19中,在帶邊的槽26通過第一電極30被保持的同時來安裝槽26。第二電極31設置在嵌入件24的頭部25上,用來將嵌入件24和槽26焊接在一起。這個焊接過程可以通過例如電容器放電來實現。穿孔尖緣27和槽26包括錐形的支撐表面,通過支撐表面將穿孔尖緣和槽焊接在一起。在圖14至圖16表示的可選的實施例中,嵌入件24是實心體。在圖17至圖19所表示的可選的實施例中,嵌入件24是軸向中空的,這個中空如果應用的話,它形成了通道21以插入擠出工具23的杆22,將從板材4,5上切除的材料擠出,如上參照圖13中所表示的可選的實施例所描述的那樣。這樣通過使用焊接技術把板材4,5連接在一起的方法,在不讓焊接過程影響樹脂內層1的情況下,使得有可能實現可靠的耐久的板材4,5的組裝。
在圖20至圖29中,板材4,5通過疊置在第一板材4上的固定板32組裝在一起。固定板32包括由切除和彎折所形成的折片33。折片33能夠對齊或是設置成彎折形,將材4,5更均衡地保持在一起。切口部分34穿過板材4,5預先給出,將折片33通過板材4、5插入並形成在第二板材5的外層薄片2上。根據圖20至圖23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單一的固定板32設置在一個板材4上,而根據圖24至圖29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板材4,5都配備有各自的板32,其中的折片33從板材4,5中的一個回折部到另一個上。
根據圖20至圖23,及圖24和圖25各自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折片33包括在第二板材5的外層薄片2的外表面上的接觸折邊35。在圖24和圖25中,這個接觸是通過設置在第二板材5上的固定板32提供的。
根據圖26至圖29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固定板32疊置在板材4,5各自的外層薄片2上。對於通過板材4,5提供的每個切口部分34,固定板32的折片33通過圖中未示出的電極作用,朝向另一固定板上的折片33變形。折片33不僅通過回折部33』變形相互抵靠,而且通過壓焊保持在一起。
在圖30和圖31中,切口部分36由第一板材4提供,固定板37疊置在板材4上。電極38使得固定板37變形以形成凸起表面39,其通過切口部分36延伸到第二板材5的內層薄片3上。凸起表面39通過焊縫40連接到第二板材5的內層薄片3上。根據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凸起表面39在將固定板37放置到第一板材4上之前通過模壓(embossing)加工形成。
在圖32和圖33中,切口部分41由兩個板材4,5提供,各自的固定板42設置在每個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兩個電極43使得各自的固定板42變形以形成凸起表面,凸起表面設置成如同帶有邊的槽44。這些槽44延伸穿過切口部分41直到在中間區域相互接觸。凸起表面44在其基部上通過焊縫45焊接在一起。
在圖34中,固定板可以由一套設置成如同帶邊的槽44的墊圈46替代,或是例如貝勒維爾型(Belleville-type)曲線狀墊圈,其中的卡環47分別抵靠在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這些墊圈46用圖中未示出的電極通過焊縫48在它們的基部上連接在一起。根據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墊圈46是平的,通過工具和/或電極產生變形,類似如圖32所示的電極43,直到它們的基部相互接觸。
在圖35和圖36中,切口部分41通過板材4,5預先設置,板材4、5由分別設置在每個板材4,5上的配合裝置連接在一起。這些配合裝置中的一個由第一臺肩實心本體49形成,另一個配合裝置由軸向中空的第二臺肩實心本體50形成。本體49,50通過作用在其上的臺肩51抵靠在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並且通過切口部分41局部延伸,直到它們相互接觸。實心本體49包括第一圓錐狀支撐表面52。中空本體50和實心本體49相繼插入到切口部分41中,然後實心本體49通過其圓錐狀支撐表面52擠壓中空本體50,直到中空本體50的相應端部的內部邊緣53被壓成與第一圓錐狀支撐表面相配的第二圓錐狀支撐表面。這個擠壓過程特別地通過作用在每個本體49,50上的電極實現,例如通過電容放電,通過壓焊使它們連接在一起。
作為一般的規則,對如圖26至36所示的不同的實施例而言,與電流的流動有關的壓力使相互接觸的構件的材料局部熔化,形成焊縫。在構件和這些構件分別抵靠的板材的外層薄片之間的加壓區促使板材牢固地組裝在一起。這種組裝方法可以快速地實施,並且只會有輕微的熱量釋放,尤其保護了這些板和樹脂內層。此外,不會發生汙染。而且,它也不需要相對於通過板材分別形成的切口部分形成精確的同心度和同軸公差。
在圖37和圖38中,切口部分54通過第一板材4形成。在所示的實施例的例子中這個切口部分54是長圓形的,它也可以有任意的形狀。尤其是通過加入材料所生成的焊縫55,設置在切口部分54的邊緣,同時與板材4,5的內部疊置薄片3接觸。根據一個可選的實施例,通過焊接每個板材4,5的內層薄片3,不用添加材料獲得焊縫55。否則,特別是通過雷射銅焊或釺焊(braze welding)來增加材料。雷射銅焊或銅焊通過將雷射精確地聚焦在要焊接的區域上,尤其是板材4,5的內層薄片3的邊緣上,能夠將板材4,5連接在一起而不會損害樹脂內層1。優選的是,雷射束是YAG型雷射束,其特別地是通過光導纖維進行。焊接頭優選地安裝在配備有所作用的焊縫55的探測和監視系統的自動地移動的臂上。所加入的材料是金屬,優選的是例如銅-矽-錳型或銅-錫型的材料,這使得所加入材料的可以進行低溫焊接。通過第一板材4提供的切口部分54可以是規則或不規則的形狀,對齊或布置成彎折型。根據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切口部分可以交替設置在任一板材4,5的上。它們的位置也可以是相對隨意的,不需要精確公差。通過僅在一個板材4上提供的切口部分54的邊緣焊接,將板材4,5連接在一起。而且,不會造成汙染。
在圖39和圖40中,切口部分56設置在板材4,5中的一個上且在其邊緣處。由加入材料所形成的焊縫57,沿著切口部分56的邊緣設置。所述焊縫57特別是通過釺焊或銅焊形成的焊縫,特別是通過如圖37和圖38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中的雷射銅焊形成。切口部分56的形狀可以具有直線軌跡,沒有偏斜。然而,優選的是給出的切口部分56具有不規則的形狀,例如在所示實施例的例子中的正弦曲線的形狀。板材4,5各自的邊緣彼此相對偏離,這些邊緣之間的分隔距離可以是恆定的或變化的。切口部分56這樣的構造使得組裝後的板材4,5具有良好的抗剝離性能。
在圖41中,板材4提供的切口部分56包括朝向板材5的外側的回折部56』。這樣的設置是為了使焊縫57和板材4的內層薄片3之間的接觸表面被最佳化來提高在板材4上的焊縫57的保持力,並且最終提高焊接的穩定性。根據多種多樣可選的實施例,板材4的內層薄片3和外層薄片2兩者都是曲形狀的,如圖41所示,或者僅有板材4的內層薄片3有一個偏轉。
在圖42和圖43中,板材4,5在它們主平面上正交地組裝在一起。一個板材4包括在其邊緣給出的第一切口部分58,以生成凸起的插入表面59。另一板材5包括第二切口部分60,且具有與凸起表面59的結構互補的形狀,以將板材4,5插裝在一起。在從通過相應的板材5提供的第二切口部分60露出的凸起表面59的邊緣處,尤其是通過雷射銅焊或釺焊提供焊縫61。這個焊縫61接觸在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根據圖44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兩個焊縫62,63形成在通過板材5提供的切口部分60中的開口的任一端。這樣的設置提供了改善的板材4,5焊接的穩定性。銅焊操作尤其類似於在圖37和圖38中所示的可選的實施例那樣實現。
儘管已經示出將兩個板材4,5連接在一起的組裝裝置,需要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意數量的板材4,5。類似地,任意其他的包裹在板材中的材料也可以插入到要組裝的板材4,5之間。此外,每個板材4,5可以包括插入在金屬薄片2,3之間的一層或多層材料,例如至少一層其他金屬薄片,至少一層其他的內層或樹脂或至少一層其他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在至少兩個板材(4、5)之間的組裝裝置。至少一個所述板材(4、5)由至少一個插入在兩個外層金屬薄片(2、3)之間的內層(1)構成,而另一個板材(4、5)包括至少一個金屬薄片(2、3),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板材(4、5)包括切口部分(6、34、36、41、54、56、58、60)以插入連接裝置,連接裝置與一個板材(4、5)的薄片(2、3)和另一板材(4、5)的薄片(2、3)共同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衝壓裝置(7),衝壓裝置形成切口部分(6)並包括在其各個末端的頭部(8、15、25)和至少一個翼片(9』、13』、14』),所述頭部支承在一個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所述至少一個翼片(9』、13』、14』)穿過板材(4、5)後抵靠在另一板材(4、5)的外層薄片(2)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衝壓裝置(7)包括帶穿孔末端的嵌入件(10、14、24),所述翼片(9』、14』)通過擠壓所述末端形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衝壓裝置(7)是中空的,通過向外擠壓穿孔末端形成所述翼片(14』)。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中空的衝壓裝置(7)形成腔室(18),以接納擠壓在衝壓裝置(7)中空內部的切除的板材(4、5)。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衝壓裝置(7)的中空部穿過支撐頭部(15)開口,並形成切除板材(4、5)的擠出通道(21)。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衝壓裝置(7)由包括至少兩個穿孔折片的銷釘(13)構成,其中折片的末端向回彎折以形成翼片(13』)。
8.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2至7之一所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將板材(4、5)保持在相對疊置的位置,定位衝壓裝置(7)並在支撐頭部(8、15)上施加推力來通過衝壓裝置(7)形成板材(4、5)的穿孔通道並形成切口部分(6),並通過第一工具(12、16)擠壓衝壓裝置(7)的穿孔末端以形成翼片(9』、13』、14』)。
9.如權利要求所述8的方法,使用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12、16)包括靠在頭部(15)內表面上的切除板材(4、5)的凸起擠壓表面(19)。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使用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二工具(23)安裝有用於切除板材(4、5)的擠出通道(21)的通道杆(22)。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疊置在第一板材(4)的外層金屬薄片(2)上的固定板(32、37、42、46),所述固定板(32、37、42、46)包括至少一個連接部件,該連接部件至少部分地通過切口部分(34、36、41)延伸到第二板材(5)的任一金屬薄片(2、3)上並連接在其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件包括通過切割固定板(32)獲得的折片(33),折片向回通過切口部分(34)彎折到第二板材(4、5)的外層金屬薄片(2)上,所述折片(33)包括有支承在所述板材(4、5)的外層金屬薄片(2)的外表面的支撐折邊(35)。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固定板(32)疊置在各個板材(4、5)上,任一固定板(32)的折片(33)的折邊(35)壓在另一固定板(32)的外表面上。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接部件包括由固定板(37)形成的凸起表面(39),凸起表面部分地穿過切口部分(36)延伸到第二板材(5)的內層薄片(3),連接裝置包括位於第二板材(5)的內層薄片(3)和凸起表面(39)的基部之間的焊縫(40)。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接裝置包括支承在各個板材(4、5)的外層金屬薄片(2)上的配合裝置。這些配合裝置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通過切口部分(34、36、41)以連接其他的配合裝置。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這些配合裝置彼此通過焊接連接。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配合裝置都包括一個臺肩本體(44、49、50),臺肩支承在相應的外層金屬薄片(2)的外表面上。所述本體(44、49、50)至少部分地容納在切口部分(41)的內側並且焊接在一起。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合裝置一般形成為帶邊的槽(44)的形狀並且通過配合裝置的基部焊接在一起。
19.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41)並用定位在各個板材(4、5)上的固定板(42、46)形成配合裝置,所述固定板(42、46)由焊接電極(43)擠壓形成帶邊的槽(44)的結構並將這些結構焊接在一起。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合裝置中的至少一個的本體(49)能夠包括支承另一本體(50)的圓錐形支撐表面(52),所述表面(52)是將本體(49、50)焊接在一起的中間表面。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本體(49)包括第一圓錐形支撐表面(52),而第二本體(50)包括互補的第二圓錐形支撐表面,所述第二圓錐形支撐表面通過第一圓錐形表面(52)擠壓第二本體(50)的脊部(53)形成。
22.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41),通過將本體(49、50)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切口部分(41)的內側而將配合裝置放置在板材(4、5)的每一側,並通過電極在配合裝置上施加推力和軸向的反向推力,以將配合裝置支承在相應的外層薄片(2)上並擠壓脊部(53),並且將配合裝置焊接在一起。
23.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配合裝置包括一套在各個板材(4、5)的外層金屬薄片(2)上呈疊置放置的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每一個都包括至少一個通過切割固定板(32)得到折片(33),該折片(33)通過切口部分(34)向回彎折到另一固定板(32)的折片(33)上,這些折片(33)包括有回折部(33』),該回折部支承在另一折片(33)的回折部(33』)上,所述折片(33)通過所述的回折部(33』)焊接在一起。
24.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組裝裝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預先提供切口部分(34),將固定板(32)放置在相應的板材(4、5)上,通過電極擠壓固定板(32)使折片(33)變形並將它們焊接在一起。
25.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配合裝置一方面包括板材(4、5)的衝壓裝置(7),另一方面包括接收從板材(4、5)中露出的衝壓裝置(7)的末端的接收裝置。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衝壓裝置(7)包括具有頭部(25)和穿孔尖緣(27)的嵌入件(24),所述接收裝置包括帶邊的槽(26)。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穿孔尖緣(27)和槽(26)包括圓錐形支撐表面,通過該圓形支撐表面,嵌入件(24)和槽(26)焊接在一起。
28.如權利要求4和25至27之一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衝壓裝置(7)是軸向中空的,所述中空處形成了切除板材(4、5)的擠出通道(21)。
2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任意一個板材(4、5)包括穿通所述板材的切口部分(54、56),連接裝置包括沿著切口部分(54,56)的周邊的焊縫(55、57),將疊置的板材(4、5)的內層金屬薄片(3)連接在一起。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口部分(54)由穿通板材(4、5)的狹槽形成。
31.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口部分(56)位於板材(4、5)之一的邊緣。
32.如權利要求30和31之一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口部分(54、56)的邊緣的形狀是不規則的。
33.如權利要求29至32之一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口部分(54、56)的邊緣包括由相應的板材(4)的變形而提供的回折部(56』)。
3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板材(4)包括至少一個位於其邊緣的切口部分(58)以形成至少一個凸起表面(59),以插入穿通第二板材(5)的切口部分(60),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焊縫(61、62、63),焊縫(61、62、63)形成在從穿通第二板材(5)的切口部分(60)伸出的一部分凸起表面(59)的邊緣上。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焊縫(62、63)沿著切口部分(60)的每個開口被提供。
36.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1)由電絕緣材料製成。
37.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板材(4、5)之一包括整體金屬薄片。
38.如權利要求1至36之一所述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板材(4、5)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單獨的外層金屬薄片(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兩個板材(4,5)之間的組裝裝置,所述板材(4,5)包括插入到兩個外層金屬薄片(2,3)之間的樹脂內層(1)。至少一層所述板材(4,5)包括切口部分(6)以插入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與一個板材(4,5)上的薄片(2,3)和另一個板材(4,5)上的薄片(2,3)共同接觸。
文檔編號B21J15/10GK1955497SQ200610139568
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6日
發明者E·德魯萊, T·佩特羅, F·特呂耶, S·普伊塞居爾 申請人:法雷奧熱力系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