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2023-09-11 09:01:25 1
專利名稱: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抑制金屬超微粒子的聚集並且能夠有效地製造可顯現出優異的吸附性能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脂肪酸金屬鹽被廣泛用於電子印刷領域、粉末治金領域、化妝品領域、 塗料領域、樹脂加工領域等諸多領域,例如脂肪酸的鎂鹽、鈣鹽等在化妝品領域中用於提高對皮膚的潤滑性、附著性,在樹脂加工領域中用於提高顏料的分散性。另一方面,以往脂肪酸的銀鹽被用作照相製版、醫療用途的熱顯影圖像記錄材料, 但是最近,如下述專利文獻1、2中所記載的那樣,公開了其作為用於獲得平均粒徑1 IOOnm的金屬超微粒子的前體的用途。S卩,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在非活性氣體氣氛下通過固相反應對脂肪酸銀鹽、脂肪酸金鹽等有機金屬化合物進行熱分解,從而合成出表面受到脂肪酸保護的銀、金的平均粒徑為1 IOOnm的金屬超微粒子。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2中,將脂肪酸的銀鹽、金鹽與樹脂的混合物在該脂肪酸金屬鹽的熱分解起始溫度以上且低於樹脂的劣化溫度的溫度下進行加熱成型,從而在樹脂成型物中生成平均粒徑1 IOOnm的金屬超微粒子。由於這樣的金屬超微粒子顯示出與塊體(bulk)不同的特異性質,因此正在研究其在例如噴墨材料、記錄材料、催化劑等中的應用,作為導電性糊劑等電子設備的材料、以及作為利用了等離子體吸收的色料的利用等各種各樣的領域。另外,廣泛研究著將穩定分散有這些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成型物用作導電性材料、磁性材料、電磁波吸收材料等。另外本申請人闡明了 通過例如專利文獻2記載的技術而製造的、包含表面被有機酸修飾的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化合物具有吸附甲硫醇等惡臭成分或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以下稱為「V0C」)的性能,並具有抗菌性、使變應原物質等微小蛋白失活的性質(專利文獻3及非專利文獻4)。如上述那樣正在研究金屬超微粒子在多種領域中的應用,作為用於獲得這樣的金屬超微粒子的製造方法,通常有向氣相中供給高溫下蒸發的金屬的蒸氣,通過與氣體分子的衝撞而快速冷卻,從而形成微粒的氣相法;向包含金屬離子的溶液中添加還原劑而進行金屬離子的還原的液相法等;但是以脂肪酸金屬鹽等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作為前體而與樹脂混合、進行加熱成型的方法,可經過極其簡便且通用的方法而獲得包含粒度分布狹窄且分散穩定性優異的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化合物,是富有生產率的製造方法。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5中提出了如下製造方法混合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和熱塑性樹脂,然後加熱至該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且低於完全分解溫度的溫度,從而在樹脂中合成超微粒子,進一步在合成的同時,實現超微粒子的表面修飾以及向樹脂中的分散。現有技術文獻
3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0-183207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6-348213號公報專利文獻3 國際公開第2008/29932號專利文獻4 國際公開第2008/69034號專利文獻5 國際公開第2005/85358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然而已知,如上述專利文獻5中記載的那樣,如果在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的溫度下進行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那麼會產生如下問題樹脂中生成的金屬超微粒子聚集,無法有效地將具有吸附性能的金屬超微粒子分散,無法充分發揮金屬超微粒子所具有的優異性能。進一步,如果在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進行加熱,那麼還存在如下問題由於含金屬的有機化合物分解而脫離的脂肪酸揮發,從而產生煙。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在樹脂中的金屬超微粒子不發生聚集的情況下有效地製造金屬超微粒子均勻分散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另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可有效地顯現出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所具有的吸附性等優異特性、並且通過抑制因分解而產生的煙從而能夠改善製造環境或操作環境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為通過對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混合加熱從而使熱塑性樹脂中生成並分散金屬超微粒子而成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低於前述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進行前述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在本發明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重要的特徵是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具有等離子體吸收,優選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以0. 001至 5重量份的量配混前述脂肪酸金屬鹽;以及熱塑性樹脂中配混的脂肪酸金屬鹽的金屬成分為銀,並且所製造的樹脂組合物中存在的脂肪酸與熱塑性樹脂中配混的脂肪酸銀的摩爾比為0.4 1.0的範圍。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在本發明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重要特徵在於在低於前述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進行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並使樹脂組合物中殘存一部分前述脂肪酸金屬鹽。這樣地通過使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中殘存部分前述脂肪酸金屬鹽,從而使得所獲得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能夠有效地顯現出金屬超微粒子吸附性、微小蛋白失活效果等金屬超微粒子所具有的優異性能。S卩,在脂肪酸金屬鹽的熱分解起始溫度以上進行加熱的情況下,所配混的前述脂肪酸金屬鹽實質上幾乎全部還原為金屬。在這樣的加熱混合條件下,如上述那樣,金屬超微粒子容易發生聚集、且脫離的脂肪酸揮發到樹脂組合物外,因而產生操作環境上不優選的發煙。與此相對,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通過在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加熱混合,從而使得前述脂肪酸金屬鹽的一部分不還原為金屬而殘存於樹脂組合物中。在這樣的加熱條件下,由於殘存的脂肪酸金屬鹽抑制了金屬超微粒子的聚集,因而不易進行聚集,其結果如後所述,有效地顯現吸附性、微小蛋白失活效果等金屬超微粒子所具有的優異性能。另外,脂肪酸金屬鹽的金屬成分為銀的情況下,由於使通過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獲得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中的脂肪酸/混合的脂肪酸銀的摩爾比為0. 4 1. 0時可抑制顆粒聚集的進行,故優選。從後述的實施例的結果也可知,相比較於沒有殘存脂肪酸金屬鹽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而言,通過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獲得的、殘存有脂肪酸金屬鹽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具有更優異的性能。S卩,在後述的實施例中,由除了加熱溫度以及在雙螺杆擠出機中的滯留時間不同以外、在相同條件下製造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進行薄膜成型,此薄膜的吸光度通過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制)來測定。已知,銀、銅的超微粒子顯示出因自由電子受到光磁場的振動而產生的等離子體吸收而引起的顯色。此吸收波長是金屬的種類所固有的, 在銀超微粒子的情況下,在波長420nm附近具有吸收。從圖1可知,實施例4的薄膜在420nm附近具有起因於銀的等離子體吸收的吸收, 可確認出銀超微粒子生成並分散在樹脂中。另外,相比較於比較例4的薄膜而言,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獲得的薄膜在420nm附近的吸光度變高,可知銀超微粒子均勻分散。此結果表明,在由通過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製造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中穩定地分散生成著具有特定的粒度分布的銀超微粒子且該銀超微粒子不發生聚集;這樣的成型品即使在甲硫醇等臭氣物質的吸附性能方面也比通過在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的溫度下進行加熱而獲得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優異。另外,在擠出成型的設定溫度為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即240°C的加工條件下進行成型的製造方法,顯著看到成型時的發煙,其揮發物為混合的脂肪酸銀來源的脂肪酸(比較例幻。從成型時的發煙可知該製造方法是不適於連續製造的製造方法。與此相對,可知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在成型時完全看不到發煙(實施例1 10)、能夠在不損害製造環境、操作環境的情況下連續且有效率地製造樹脂組合物。由上述結果顯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相比較於以往的製造方法而言,銀超微粒子在組合物中均勻地分散而不發生聚集,甲硫醇等臭味物質的吸附性能優異,成型時沒有發煙並且製造環境優異。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可以在樹脂中的金屬超微粒子不發生聚集的情況下有效地獲得均勻分散有平均粒徑1 IOOnm的金屬超微粒子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另外,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獲得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可有效吸附臭味成分、V0C,可顯現優異的除臭性能或者VOC吸附性能,並且可有效地使杉花粉(cedar pollen)、蟎來源的變應原物質、酶、或者病毒等微小蛋白失活。進一步,在生成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時,不會如以往的方法那樣產生煙,可以在不損害製造環境或操作環境的情況下製造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
圖1所示為實施例4和比較例4的添加了硬脂酸銀的樹脂組合物的吸光度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脂肪酸金屬鹽)本發明中使用的脂肪酸金屬鹽中的金屬種類為選自由Cu、Ag、Au、In、Pd、Pt、Fe、 Ni、Co、Zn、Nb、Ru及1 組成的組中的至少1種,從除臭、抗菌等性能高的觀點考慮特別優選Cu、Ag、Co、Ni。另外,包含的金屬可以為多種,在此情況下,優選以Ag為必需成分,組合至少1種除了 Ag以外的其它金屬。另外本發明中使用的脂肪酸金屬鹽中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數3 30的脂肪酸,並且飽和與不飽和均可。作為這樣的脂肪酸,例如可列舉出羊油酸(caproic acid)、羊脂酸 (caprylic acid)、發酸羊蠟酸(capric acid)、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等。另外,包含的脂肪酸可以為多種。(熱塑性樹脂)在本發明中,作為可配混脂肪酸金屬鹽的樹脂,只要是可熔融成型的熱塑性樹脂, 則以往公知的樹脂都可以使用,例如可列舉出低_、中_、高-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線性超低密度聚乙烯、全同立構聚丙烯、間同立構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聚ι-丁烯、乙烯-1- 丁烯共聚物、丙烯-1- 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 丁烯共聚物等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樹脂,尼龍6、尼龍6,6、尼龍6,10等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等;特別優選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另外在上述熱塑性樹脂中,可根據其用途,按照公知的處方使樹脂中含有其自身公知的各種配混劑例如填充劑、增塑劑、流平劑、增稠劑、減粘劑、穩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本發明中,通過對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混合加熱,從而製造出在熱塑性樹脂中生成並分散有金屬超微粒子而成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但是如前述那樣, 重要的是在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進行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本發明中,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只要使所生成的樹脂組合物中存在金屬超微粒子以及從脂肪酸金屬鹽脫離的脂肪酸,則沒有特別限制。S卩,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備一般利用雙螺杆擠出機對作為原料的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混合加熱而進行,通常為了使脂肪酸金屬鹽分解、形成金屬超微粒子,需要在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的溫度下加熱。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是脂肪酸部分開始從金屬部分脫離或者分解的溫度,一般而言起始溫度根據JIS K 7120而定義。據此,進行熱重量測定(TG)JP 測量有機化合物(脂肪酸金屬鹽)的質量, 使用熱重量測定裝置測定在非活性氣氛下升溫時的重量變化。由測定而獲得的熱重量曲線(TG曲線)算出分解起始溫度。起始溫度定義如下將通過試驗加熱開始前的質量的平行於橫軸的線與TG曲線中拐點間的斜率為最大的切線相交的點的溫度,設為起始溫度。然而,本發明不需要在上述所定義的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以上的溫度下加熱。原因是,實際上除了受到雙螺杆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的影響以外,還受到由螺杆導致的剪切發熱、 或者因滯留時間等而導致的影響,因此在本發明中,在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加熱,另一方面通過調整滯留時間、加熱時間、螺杆轉速等加工條件,從而使脂肪酸金屬鹽分解,形成金屬超微粒子。脂肪酸金屬鹽的加工條件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在使用了具有分解起始溫度據JIS 的定義而言為220°C的硬脂酸作為脂肪酸的硬脂酸銀的情況下,優選在140°C至不足220°C 的溫度下,以5至1800秒、特別是以10至300秒的加熱時間進行加熱混合,所述加熱時間也與此範圍內的溫度下的雙螺杆擠出機的設定溫度有關。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優選以0. 001至5重量份的量配混脂肪酸金屬鹽,如果少於上述範圍,則無法充分獲得金屬超微粒子所具有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多於上述範圍,則金屬超微粒子發生聚集,均勻分散可能變困難,故不優選。如前所述,在本發明中,由在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將熱塑性樹脂以及脂肪酸金屬鹽混合加熱而得到的熔融樹脂,經過雙輥法(Twin Roll Method)、 注射成型、擠出成型、壓縮成型等以往公知的熔融成型,可成型出對應於最終成型品的用途的形狀例如粒狀、顆粒狀、纖維狀、薄膜、薄片、容器等的樹脂成型體。另外,可由本發明獲得的含有脂肪酸金屬鹽的樹脂組合物單獨地構成含金屬超微粒子樹脂成型品,但是也可通過與其它的樹脂的組合而製成多層結構。實施例以下,通過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這些實施例。(脂肪酸銀的製作)將硬脂酸鈉76. 6g溶解於90°C的水3000g中而製備A液,將硝酸銀40. 3g溶解於水600g中而製備B液。接著,邊攪拌A液,邊將B液投入於A液中。投入後攪拌15分鐘, 一邊通過抽濾而進行固液分離,一邊使用去離子水進行充分洗滌。所獲得的硬脂酸銀通過熱風乾燥機(Tabai Espec Corp.制)進行乾燥。(脂肪酸銀的分解起始溫度的計算)按照JIS K7120,測量硬脂酸銀的質量,使用熱重量測定裝置(珀金埃爾默 (PerkinElmer)公司制)測定氮氣氣氛下以10°C /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30 600°C的重量減少。由測定而獲得的TG曲線算出通過試驗加熱開始前的質量的平行於橫軸(溫度) 的線與拐點間的斜率為最大的切線相交的點的溫度,將其作為硬脂酸銀的分解起始溫度。(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利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公司制UV-3100PC)對通過混合加熱脂肪酸銀和熱塑性樹脂而獲得的樹脂組合物進行測定,求出吸光度。予以說明,已知銀、銅等的超微粒子顯示出因自由電子受到光磁場的振動而產生的等離子體吸收從而引起的顯色。此吸收波長為金屬種類所固有的,在樹脂中含有銀超微粒子情況下,在波長420nm附近可觀測到等離子體吸收。(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
通過目視確認樹脂組合物在成型時的發煙,收集所產生的煙而獲得揮發物。對揮發物進行甲酯化、己烷萃取,通過GC-MS進行分析。由分析而所獲得的保留時間不同的各峰的面積比算出成分比,鑑定了主成分。(除臭前甲硫醇量的測定)向口部用橡膠栓密封的用氮氣置換了的500ml玻璃制瓶內,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惡臭物質甲硫醇5μ1,在室溫下放置1日。放置1日後,向瓶中插入GASTEC制檢測管而測定殘存的甲硫醇量並作為除臭前甲硫醇量(A)。(除臭後甲硫醇量的測定)將由實施例1 10和比較例1 6製成的薄膜切成5cm見方(重量0. Ig),放入用氮氣置換了的500ml玻璃制瓶內並用橡膠栓密封,然後用微量注射器向前述瓶內注入惡臭物質甲硫醇5μ1,在室溫下放置1日。放置1日後,向瓶中插入GASTEC制檢測管並測定殘存的甲硫醇量,將其作為除臭後甲硫醇量(B)。(甲硫醇除臭率的計算)將由前述除臭前甲硫醇量㈧減去除臭後甲硫醇量⑶而得到的值除以除臭前甲硫醇量(A)並以百分率表示,將所得的值設為除臭率。(實施例1)將通過前述方法而製作並算出了分解起始溫度的硬脂酸銀按照成為0. 5wt%的含有率的方式配混於低密度聚乙烯樹脂3kg中,在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160°C、Q(吐出量)/ N(螺杆轉速)=3/150 = 0. 02的成型條件下,利用雙螺杆擠出機((株)東洋精機製作所制)進行擠出從而製作厚度50 μ m的薄膜,進行前述的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2)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3)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9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4)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0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5)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1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6)將樹脂變更為聚烯烴,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設為Q(吐出量)/N(螺杆轉速)=3/100 = 0.0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7)將硬脂酸銀設為0. 2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設為Q(吐出量)/ N(螺杆轉速)=3/50 = 0.06,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8)將硬脂酸銀設為1. 5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Q(吐出量)/N(螺杆轉速)=3/100 = 0. 0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9)將肉豆蔻酸銀設為0.5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實施例10)將山嵛酸銀設為0. 5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8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 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1)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13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2)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4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3)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6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4)將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8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5)將肉豆蔻酸銀設為0.5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比較例6)將山嵛酸銀設為0. 5wt%、擠出成型機設定溫度設為260°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 同樣地製作薄膜,進行等離子體吸收的確認、發煙的確認以及揮發物的分析、甲硫醇量的測定、甲硫醇的除臭量的計算。將結果示於表1。[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為通過對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進行混合加熱從而在熱塑性樹脂中生成並分散金屬超微粒子而成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低於所述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進行所述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樹脂組合物具有等離子體吸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以0. 001至5重量份的量配混所述脂肪酸金屬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中配混的脂肪酸金屬鹽的金屬成分為銀,並且樹脂組合物中存在的脂肪酸與脂肪酸銀的摩爾比為0. 4 1. 0。
5.一種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其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造方法而製造得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通過在低於脂肪酸金屬鹽的分解起始溫度的溫度下進行脂肪酸金屬鹽和熱塑性樹脂的混合加熱,從而能夠在樹脂中的金屬超微粒子不發生聚集的情況下以良好的製造環境或操作環境有效地製造均勻分散有金屬超微粒子的含金屬超微粒子的樹脂組合物。
文檔編號C08J3/20GK102307934SQ20108000717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9日
發明者大橋和彰, 平塚大佑, 笠井杏, 鈴木滋 申請人:東洋制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