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沒人敢模仿的一部電影(導演忍無可忍直接打人)
2023-09-12 12:04:22 1
金馬獎少了大片以後。
一些「小片」,開始展露頭角。
比如《陽光普照》。
把中式家庭關係裡潛藏的冷血和自私暴露在陽光下。
《孤味》同樣講家庭關係,但主人公全是女性。
看似比前者少了透入骨髓的冷,多了一份溫情。
卻同樣道出了中式家庭裡的瞞。
最親密的家人,也最不了解,大家彼此埋怨,各自感動。
還有年前肉叔就寫過的《無聲》。
講的是聾啞學校集體性侵事件,在駭人聽聞的案件下,是聽障人士在社會上遭受的不公。
這些都是場面不大,明星不多,成本不高的作品。
但每一部,都足夠鋒利。
去年的金馬,還有一部這樣的「小片」,狠狠把現實給割開。
之前憑藉《大佛普拉斯》一舉斬獲金馬最佳新導演的黃信堯,新作來了.
《同學麥娜絲》
Classmates Minus
普拉斯,plus。
麥娜絲,minus。
黃信堯把自己的短片《大佛》擴展成長片,是升級。
而這次麥娜絲,則是做減法。
他減少了什麼?
看電影——四個中年男人,一有空就約在紅茶店門口喝茶、打牌,吹牛皮。
這天,罐頭遲遲不出牌。
吳銘添念叨:
罐頭,我看你不只是牌很差而已,你看起來心情也很差
你不會去自殺吧
牌沒打幾輪,吳銘添的電話就響起來了。
旁邊結巴的閉結張嘴想說話,硬是出不來一個詞:
-你……你……
-你老婆啦!
其他兩人都急了,直接幫閉結說出後面的話。
吳銘添,一個拍廣告片的導演。
但他一直想拍的,是電影。
人家是十年一覺電影夢,他是真的只能做夢拍電影。
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喊一句,開機!
老婆被他吵醒,都習慣了。
吳銘添還不願從導演夢裡醒來,繼續指揮攝像和演員走位。
老婆輕輕拍著他,在耳邊說:
導演,差不多可以喊停了。
確認了攝影師對好焦,他才喊了停,然後進入深度睡眠。
第二天,他去幫人家拍廣告。
一個壯陽藥廣告。
男主還是好兄弟,罐頭。
罐頭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拍廣告是吳銘添介紹的。
「Cut!」吳銘添喊了停。
罐頭沒演好,他蹲下來給罐頭說戲。
只能這樣過一把導演癮。
「罐頭,大仙出來你不要一直看鏡頭,要看大仙的方向。
你看鏡頭和看大仙,鏡頭語言是不同的。
你如果看鏡頭,就暗示有事情要發生。
如果是歐洲電影,這時候鏡頭會慢慢推到你臉上。」
赤身裸體的罐頭,身體不停地發抖。
看似片場裡最弱雞的存在。
沒想到,一張嘴就一套套的,儼然電影大師模樣:
「如果是美國電影,鏡頭會推到我的瞳孔,用瞳孔做轉場。
我覺得你少了一個鏡頭,還是等一下你補一個我看鏡頭的特寫。
對觀眾來說會比較有說服力。
還有添仔?這裡是日景還是夜景?
這麼亮,光圈有沒有多縮一點?
拍電影的人,你不知道什麼叫做日光夜景哦?」
接下來,罐頭還跟他講解了什麼叫日光夜景。
但吳銘添還是沒按他說的拍,這麼拍出來太暗,根本沒法交差。
其實,在拍廣告片前幾天,吳銘添接到一個叫「三溫暖」的洗浴中心打來的電話。
說是罐頭自殺了。
吳銘添趕到時,發現一個超大的藥罐。
上面三個大字:瘦不停。
罐頭吃了這一大罐減肥藥,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減肥,還是想自殺。
好在沒死成。
兩年前,罐頭交了個女朋友,之後就過著借錢刷卡的日子,欠了一屁股債。
看著罐頭被推上急救車,吳銘添說:
「幹!上次不應該損他說會不會去自殺的。」
老闆看也沒真出事,就讓吳銘添和電風幫罐頭結帳。
一看帳單,兩份套餐7200。
吃的什麼東西那麼貴?
老闆說:
套餐,就是叫小姐。
電風又問:
兩份什麼意思?
老闆伸出兩個手指:
叫兩次。
兩人一摸口袋,沒錢。
吳銘添賺不到什麼錢,電風升職加薪的事又泡了湯。
買了個小房花了720萬,自己出了30萬,其他都是父母的錢。
電風打電話給閉結,但那邊結結巴巴又說不清楚。
原來,閉結準備相親結婚,給臥病在床的阿嬤衝喜。
閉結不僅結巴,還窮。
做紙紮的,就是燒給死人的東西。
如今人到中年,別說結婚了,戀愛都沒談過。
東扯西扯到這。
電影的基本底色出來了:
灰色。
四個底層的中年男人,都面對著各自的問題。
上次《大佛普拉斯》做加法。
加的,是對小人物的關懷。
聚焦於臺灣各階層之間天差地別的生活,不可逾越的鴻溝。
《同學麥娜絲》做減法。
減去了群體之間的差距,議題好像變小了。
但刀尖越小,刺得越深。
電影只把關注點放在四個loser身上。
專注於底層男人的中年危機——是被現實逼到牆角而無處可逃的逼仄人生,是理想破滅終要回歸現實的無力。
小人物只能向生活舉起雙手:
投降。
就像電風的停車位。
別人的要100萬,而他的只要48萬。
為啥?
因為小。
三面都有牆壁,只留一個出口,位置剛剛好可以停下一輛車。
剛好的意思是,停進去以後連車門都開不了。
那怎麼停?
有辦法。
在停車位口倒好車,然後下車,推。
電風說了,這停車位太好了。
面積和別人一百萬的一樣,貸款數也一樣。
而且,永遠不用擔心別人開車門刮到自己的車。
再說了,自己每天停車下來推一推,強身健體。
真的這麼好?
懂的都懂。
電風的生活就像這個停車位。
自我安慰起來,那就是剛剛好。
車位、房雖然小,好歹是都有了。
但是,轉圜不出一點空間。
跟他的生活一樣。
沒有一點可放鬆的餘地。
他停好車以後,又發現自己的包落在車裡了。
只能把車拉出來才能開車門取包,取完之後還得把車推回去。
電風的剛剛好,說白了……
就是勉強能過。
而罐頭,連勉強能過都算不上。
自殺(減肥?)之後,吳銘添幫他找了戶政所的工作。
專門上門查別人戶口。
這天,他卻遇到了一個熟人,罐頭傻了。
這是他暗戀多年的高中校花。
儘管已經過了幾十年,但就算校花化成灰,他都記得。
然而校花所在的地方,是聚集按摩女的大樓。
在這裡的人都是做那種生意的。
罐頭沒敢和校花相認。
但,對女神的嚮往,還是讓他忍不住借工作之名去看她。
罐頭去的時候,剛好有個男人從房間裡出來,滿面通紅。
一邊離去,一邊對罐頭露出意味深長的笑。
罐頭進去,校花穿著絲綢睡衣。
趁校花填資料的時候,他偷偷地看人家胸口。
儘管校花已經淪落風塵。
面對她本人,罐頭還是無法坦然。
罐頭曾在夢裡無數次和對方共度良宵。
但,即便在夢裡,他依然連脫衣服滾個床單都不敢。
用手觸摸對方,已經是他的極限。
現實裡,他只能抱著玩偶。
校花是一個他萬不敢玷汙,要奉上神壇的存在。
是他欲求不得,卻被現實蹂躪得不忍直視的夢。
最後,罐頭鼓足了勇氣去找校花,走進她為客人服務的房間。
在校花去準備的時候,他還是逃了。
路上,罐頭失聲痛哭。
夢,碎了。
在吳銘添、電風、閉結、罐頭四個人,雖然都是被現實卡住喉嚨的中年人。
但,四人的生活地位也有個排序。
吳銘添最好,其次電風、閉結,罐頭最差。
導演雖然在這部電影中做了減法,但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比如,自己的旁白、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還有影片中的荒誕感。
在這齣看似散文一般,沒有強情節的電影裡。
這種荒誕,透露出現實的殘酷。
是一種底層人對現實無可改變的逆來順受,對生活不得不忍的舉手投降。
就如罐頭的錢包。
四個人買了刮刮樂,卻一毛錢都沒中,要再湊錢買。
罐頭掏出自己的錢包,只有一張一美元。
罐頭說這是錢母,放在錢包裡用來招財的。
吳銘添挖苦:
應該是沒效吧,我看放很久了。
接著,電風在錢包裡翻出好幾張符。
錢包裡招財的符比錢多,但錢是一分也沒招來。
然而,罐頭能做的也許就是這聊勝於無的心理安慰的招數了。
吳銘添的錢包也放著東西,是一張發票。
就差一個號碼,就可以中一千萬。但是,就差了個尾數,連兩百都沒有。
他的人生就差那麼一步,就是天壤之別。
差的這一步,是命運的玩笑,讓他像個笑話。為了彌補這一步,他讓生活像個笑話。
吳銘添因為被政客相中,出來競選立法委員。政客實際上把他當棋子,自己做後面的實際掌權者。
一場婚禮和一場葬禮,成了吳銘添的秀場。
他像個小丑,也讓別人像個小丑。
電風和女友奉子成婚。
沒錢,就在鄉下搭個大棚請客吃飯。
吳銘添帶著政客來,本來是朋友的結婚喜宴,被他當成了拉票現場。
政客在臺上哐哐一頓講,要大家支持吳銘添,把新郎新娘晾在一邊。
電風冷眼旁觀,這就是自己的好兄弟。
更荒謬的是閉結的葬禮。
閉結的死也荒謬。
因為被別人尋仇,在加油站被幾個人活活打死。
然而,警察抓到人以後才知道,他們要打的根本就不是閉結。
只是因為閉結的車跟那個人的像,就莫名其妙被打死。
葬禮那天,電風和罐頭早早就來了。
吳銘添最後才到,還是帶了一幫人。
鞠躬上香後,吳銘添跟人一一握手拜票,那幫人也像在婚禮一樣,給別人發宣傳冊,要大家支持吳銘添參選。
電風忍不住了:
選舉了不起是嗎!
罐頭更火,跳起飛一腳,把吳銘添踹翻在地:
幹你娘雞掰!
其他人拉都拉不住。
這時,好玩的來了。
導演黃信堯走入鏡頭,把電風和罐頭拉開,自己騎在吳銘添身上狂打。
最後變成電風和罐頭在拉他。
這齣電影應該是全世界第一部有導演跑進畫面打人。
有時拍電影會拍到令人受不了,都分不清是電影還是現實人生。
看到這裡,肉叔也終於明白導演在電影一開始說的旁白是什麼用意。
在前面,他說到自己拍了《大佛普拉斯》幫老闆賺了錢,老闆買了輛摩託。
自己一直想騎,可每次要騎,老闆都說自己等會兒要出門。
終於等到老闆出差,他趕緊跑到公司,才騎到了摩託。
處於上遊的人總是虛偽。
而導演就和電風,罐頭一樣,是被他們誆騙的底層。
他不僅要用電影諷刺,還要衝進畫面打這樣的人。
也許,像電風、罐頭還有導演這樣的人,只能在電影裡,而且是最後打板時,才能發洩自己的不滿。
黃信堯沒有再升一次級搞大片。
但肉叔更喜歡這樣的「小片」。
大片裡有的是精美的服化道,明星和戰勝一切的英雄故事。
它們更擅於編織一個華麗而空洞的夢,給人以虛妄的心理安慰。
而那些小片,更關注現實裡的人。
它們不憚於刺破虛偽的掩飾,空洞的幻想,展現出並不甜美的現實。
紀錄的,卻是小人物最真實的情感。
他們無法逆天改命,並沒有多少值得讚頌的故事。
卻是每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原來的樣子。
編輯: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