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1:23:29 1
專利名稱: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發、地層改造類特種增產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
目前,國外對火藥、炸藥在油氣井增產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大量的室內外實驗、機理研究和現場應用,國內目前也在進行研究、開發,形成了三段式裝藥、元殼彈、有殼彈、過油管壓裂彈、射孔壓裂複合、盲孔式複合射孔、袖套式複合射孔、液體藥增產技術等一系列成型技術和配套產品,但主要集中在火藥的應用方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把近井帶的巖石整個的鬆動,形成一個鬆動帶,即是一個微裂縫帶,而非單純的一兩條主縫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有藥柱1、中心管2、短節3、密封腔4、一節5、塞子6、點火器8、電纜頭9、火雷管10、絲堵11、電纜12藥柱1裝在中心管2上,中心管2以短節3彼此連接形成密封腔4,密封腔4內有塞子6,密封腔4與塞子6形成一節5,火雷管10與電纜頭9連接,電纜頭9、測井電纜12裝在頂部一節5上,底部一節5上裝有絲堵11。
本實用新型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點火器8裝在中心管2內,藥柱1通過短節3與中心管2相連,構成每節7。
每節7裝有點火器8、藥柱1塞子6把密封腔4分割成二節以上。
點火器8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一個以上。
藥柱1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一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對砂巖地層的作用範圍可達6~8米,對灰巖可達10米,處理油層深度可在2500米到5000米之間,油井增產可達4~6倍,氣井增產可達20餘倍,處理水層深度從100米到3500米,液面平均增加2.5~4.5倍,平均有效期為2~3年。
主要是利用爆炸波的疊加,通過延時裝置的嚴格控制,使爆炸波有效的疊加,疊加的方式是在地層深處波峰與波峰疊加,波谷與波谷疊加,造成巖石發生壓脹現象的條件,從而加大作用效果,鬆動地層,增加油氣產量,在靠近井眼處,是波峰與波谷疊加,從而降低爆炸的威力,保護套管。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炸藥藥柱1裝在鋁合金製成的中心管2上,中心管2以短節3彼此連接形成了密封腔4,藥柱1的外面塗以防水材料,可以是浸國環氧樹脂的布。
藥柱1的點火系統裝在密封腔4內,其中有點火藥製成的塞子6,塞子6將密封腔4分割成幾節7,每節至少裝一個點火器8,一個藥柱1,於是,每節7都有一個自動點火槽。帶火雷管10的電纜頭9裝在最上面的一節5上,在底部一節5上裝有絲堵11。
點火器8裝在中心管2內,然後用短節3將藥柱1與中心管2相連,構成一節7,每節7用塞子6彼此連接,在最上面一節裝電纜頭9與測井電纜12相連。
把裝置下到井內部,通過測井電纜12向火雷管10提供電流,火雷管10點燃,依次引燃點火器8。
每一個點火器8的燃燒物加熱中心管2,引爆改性藥柱1,過程依次進行直到所有藥柱1都完全燃燒。
引爆下一節7的延遲時間取決於塞子6的成份。
該技術有別於一般的造縫技術,它是把近井帶的巖石整個鬆動,形成一個鬆動帶,它是一個微裂縫帶,而非單純的一兩條主縫。
權利要求1.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包括有藥柱(1)、中心管(2)、短節(3)、密封腔(4)、一節(5)、塞子(6)、點火器(8)、電纜頭(9)、火雷管(10)、絲堵(11)、測井電纜(12),其特徵在於藥柱(1)裝在中心管(2)上,中心管(2)以短節(3)彼此連接形成密封腔(4),密封腔(4)內有塞子(6),密封腔(4)與塞子(6)形成一節(5),火雷管(10)與電纜頭(9)連接,電纜頭(9)、測井電纜(12)裝在頂部一節(5)上,底部一節(5)上裝有絲堵(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其特徵在於點火器(8)裝在中心管(2)內,藥柱(1)通過短節(3)與中心管(2)相連,構成每節(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其特徵在於每節(7)裝有點火器(8)、藥柱(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其特徵在於塞子(6)把密封腔(4)分割成二節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其特徵在於點火器(8)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一個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其特徵在於藥柱(1)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一個以上。
專利摘要一種涉及石油開發、地層改造類特種增產技術的壓脹鬆動油井增產裝置,包括有藥柱1、中心管2、密封腔4、塞子6、點火器8等,藥柱1裝在中心管2上,中心管2以短節3彼此連接形成密封腔4,密封腔4內有塞子6,密封腔4與塞子6形成一節5,火雷管10與電纜頭9連接,對砂巖地層的作用範圍可達6~8米,對灰巖可達10米,處理油層深度可在2500米到5000米之間,油井增產可達4~6倍,氣井增產可達20餘倍,處理水層深度從100米到3500米,液面平均增加2.5~4.5倍,平均有效期為2~3年。
文檔編號E21B43/25GK2479209SQ01207760
公開日2002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23日
發明者田和金, 張 傑, 王安仕, 王愛華, 李文魁, 吳晉軍, 張新慶, 劉發喜 申請人:西安石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