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六個重要定律(曾國藩的成事絕學)
2023-10-11 17:12:12 1
一個人,要成大事需要什麼條件?
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意思是說:先要修心養性提升自身,才能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後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要成就大事,必須先修養身心,改正性格缺陷,提升自身素養。
其實,所有取得成功的人,都特別注重「修心」。胸懷大志,自省自強,面對困難,愈挫愈勇,最終功成名就。
正如曾國藩的成事絕學:低處修心,高處成事。
01明心見性,奮發自強曾國藩說:「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中庸》學、問、思、辯、行五者其要歸於愚必明,柔必強。」如何求得「明、強」?修養內心。
成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沒有一步登天。幾乎所有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沉澱積累後的爆發。
回頭看看身邊,不難發現,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曾經有過一段默默無聞的時光。
例如,馬雲曾經做過僅可勉強餬口的英語補習老師,做過推銷員;劉強東在中關村賣過多年的盜版光碟……等等。
如果不是他們成功了,被公眾發掘曾經的過往,也許,那些默默無聞就會一直沉默著,不為人知。
我們許多人其實也和當時的他們一樣,一直為了生計而奔忙著,最後可能有一些人會在某一天一鳴驚人,也有一些人會庸碌一生。
這是因為,那些沉默的時光裡,有些人在默默為未來做準備,有些人一直機械生存。
所以,後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所謂「低處修心」,不外乎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合適的時機做應該做的事,與此同時,學會洞察世情,提升自己罷了。
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配得起舉世矚目的成就。
修養內心的目的就在於,學會和自己和解,學會和世界溝通,世事洞明,自強不息。能夠明白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應該有一個怎麼樣的自己來駕馭。
所以,在距離最終還很遙遠的日子裡,先要慢慢溫養自己的內心,強大自身。
明心見性,才能奮發自強。
02胸懷大志,砥礪前行作為晚清三傑之一,曾國藩以及其子女,都是人中龍鳳。
曾國藩的出身其實並不顯赫,但他的志向遠大。為了立志表決心,他剛到北京時就寫下了《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兇災,積悔累幹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與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諼。」
意思是說:
人都是父母所生,那些聖人先賢也是憑藉著後天的努力成就自己,誰都不是天生就站在巔峰。
所以,人只要有志向去堅持努力拼搏,就會有所成就。因此,從今以後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後悔積壓得多了的話,對自己是一種負累。努力才是前行重任,立志做最優秀的人,永不放棄。
縱觀古今中外,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有遠大的志向,並且一生都在為實現志向而努力奮鬥。
曾國藩出身農家,後來位極人臣,他的志向卻不是升官發財、封王拜相,而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氣概。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君子立志,應有包融世間一切人和物的胸懷,有內以聖人道德為體、外以王者仁政為用的功業,然後才能對得起父母的生養。」
因此,立志重要,立什麼樣的志更重要。早立志,才能成就自己。而要立志,更應該立大志。
有沒有志向和目標,決定了人生是傑出還是平庸;什麼樣的志向和目標,決定了人生將收穫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如果想要成就大事,就要胸懷大志,砥礪前行。
03厚積薄發,功成名就曾國藩說:「君子所憂慮的是德行不修煉,學問不精通。」
曾國藩一開始對讀書的志趣並不高,僅僅是為了科舉才讀書。後來高中進士後,他也曾難耐翰林的寂寥,靠應酬來消遣時日。
後來,他才痛下決心,將原字伯涵改為滌生,「滌」意為「滌其舊汙之染」,「生」即「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醒悟過來的他,寫下一個對子:「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只問耕耘。」他開始把聖賢視為自己最大的目標,並且朝著這個目標去學習、努力、奮鬥。
他自比漢興之初的蕭何、陳平,漢末的諸葛亮等「布衣之相」,生長在僻靜山鄉的他,一直想成長為巨才偉人,國家棟梁。
他在仕途上堅持做學問,堅持為百姓辦實事:教化頑民、平叛禦敵、提拔賢才、恩澤百姓。終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真的做到了,成為晚清一代名臣,更留下了千古美名。
曾國藩的成功,正是應了那句話:「人往高處走,其實高處不勝寒;水往低處流,其實低處納百川。」
因為前期的堅持努力,給自己積聚了足夠的力量和學識,當他慢慢從低處爬上高處的時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青史留名,百世流芳也是必然的結果。
一個人懂得默默耕耘才能厚積薄發,功成名就。
所以說,一個人是否能成大事的首要條件,並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首先要明白「低處修心,高處成事」的道理。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樹立長遠的志向,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努力向著目標靠近,人生必定能有所成就。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