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橋梁設施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9:53:29 2

本發明涉及橋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橋梁設施。
背景技術:
在橋梁施工或者維護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用電設施,現有的通常設置一個供電架體提供用電設施用電,但是現有的供電架體中的電接槽一直處於通電狀態,而且電接槽沒有設置可遮蓋的防護件,在插接電接頭時容易產生觸電危險,另外,由於電接槽沒有設置電接頭的鎖具,如果有人不小心誤踢誤撞到纜線,這樣就會導致用電設施的突然斷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設施,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橋梁設施,包括架體以及與所述架體配合連接的電接頭,所述架體包括呈左右對立設置且埠向前的兩個口槽以及設置在兩個口槽之間且埠向前的電接槽,所述電接槽的後端部上設置有與外電力連接的電接片,兩個所述口槽的後端通連有滑接槽,在所述滑接槽中設置有可前後滑接的滑接塊,在所述滑接塊後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接槽後端部連接且用以將所述滑接塊向前推頂的第一壓簧,所述滑接塊前端面的左右兩端呈左右對立設置有用以穿進所述口槽中的插送杆,所述插送杆的前面面固定設置有墊條,在所述電接槽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分別對立設置有左密封裝置和右密封裝置,所述架體的後端部左右兩側各設置有掛件,所述掛件與所述架體之間設置有掛口,所述電接頭包括呈左右對立設置且用以穿進到所述口槽中與所述墊條碰接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中設置有鎖接槽,所述推送杆後端面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第四斜邊面,在兩個所述推送杆之間的所述電接頭中設置有容腔,在所述容腔中設置有可前後滑接的電接柱,所述電接柱中設置有螺接孔,所述電接柱後端面的左右兩側對立設置有第一斜邊面,所述電接頭後端面中通過軸承可轉向地設置有轉向輪,所述轉向輪的外環設有止滑皮套,所述轉向輪的前端面連接有與橋梁設備電力連接的纜線,所述所述轉向輪的後端面設置有穿進到所述容腔內且與所述螺接孔配合連接的螺接杆。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左密封裝置和右密封裝置均包括通連所述口槽和電接槽的通腔,在所述通腔中可左右滑接地設置有密封板,所述通腔的前端部和後端部中對立設置有局限槽,所述密封板的前後兩端面上對立設置有與所述局限槽滑接配合連接的凸條,在所述局限槽中設置有與所述凸條固定連接且用以將所述凸條向內側推頂而使得所述密封板的內側端穿進在所述電接槽中的第二壓簧,所述密封板的內側端的前側設置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邊面滑接配合連接的第二斜邊面,所述密封板的外側端的前後側設置有第三斜邊面,兩塊所述密封板的內側端相碰以將所述電接槽密封,兩塊所述密封板的外側端面與所述口槽的內側端部相平。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推送杆的長度小於所述口槽的長度,所述鎖接槽與所述通腔的槽口面積相同,在所述推送杆穿進到所述口槽中以後所述鎖接槽與所述通腔相對且通連。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轉向輪呈圓柱狀,所述纜線與所述螺接杆電力連接,所述電接柱的長度大於所述容腔的長度,所述螺接杆的長度小於所述容腔的長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電接頭和轉向輪由塑料構成,所述密封板也由塑料構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壓簧的作用,兩塊密封板的內側端相碰以使得電接槽處於密封狀態,兩塊密封板的外側端縮入在通腔中,滑接塊的前端面通過第一壓簧的推頂作用而與滑接槽的前端部碰接,插送杆也被向前推頂而使得插送杆的前端部滑接到密封板外側端的外側處,因此,電接槽會一直處於密封狀態,從而增加了電接槽中電接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
2.通過手持電接頭使得推送杆與口槽對準,而後向後推動電接頭使得推送杆穿進到口槽中,推送杆穿進到口槽中以後先與墊條碰接,而後繼續推動電接頭使得滑接塊克服第一壓簧的推頂力而向後滑接並帶動插送杆向後滑接,直到電接頭的後端面與架體的前端面碰接,此時,鎖接槽與通腔相對且通連,電接柱的後端部穿進到電接槽中,通過手動驅動轉向輪正轉以驅動電接柱繼續穿進電接槽的後端,電接柱向後滑接的過程中先對兩塊密封板施力,從而將兩塊密封板分別向外側滑接以使得密封板的外側端穿進到鎖接槽中並將推送杆鎖定在口槽中,此時電接頭被固定,直到電接柱的後端面與電接片碰接,此時,橋梁設備處於通電狀態,兩塊密封板的內側端面均與電接柱碰接,從而對電接柱施加一定的夾緊力,因此,電接頭無法被拔出,即使有人誤踢誤撞纜線時,推送杆也不會脫離口槽而造成橋梁設備的突然斷電,以防突然斷電使得橋梁設備燒毀,同時也增加了電接片供電的穩定性。
3.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供電安全穩定,接電和斷電操作步驟較為簡單,有效降低了現有生活中的觸電事故,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還可以避免由於誤踢誤撞而造成橋梁設備斷電事故的發生,減少橋梁設備的燒毀率,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橋梁設施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架體與電接頭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推送杆未被鎖定在口槽中,電接柱未與電接片碰接通電;
圖3為圖2中架體與電接頭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推送杆被鎖定在口槽中,電接柱與電接片碰接通電;
圖4為圖1中架體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4所示的一種橋梁設施,包括架體1以及與所述架體1配合連接的電接頭6,所述架體1包括呈左右對立設置且埠向前的兩個口槽22以及設置在兩個口槽22之間且埠向前的電接槽3,所述電接槽3的後端部上設置有與外電力連接的電接片31,兩個所述口槽22的後端通連有滑接槽25,在所述滑接槽25中設置有可前後滑接的滑接塊2,在所述滑接塊2後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接槽25後端部連接且用以將所述滑接塊2向前推頂的第一壓簧24,在本發明中,所述第一壓簧24設置有三條,大大增加了所述滑接塊2向前推頂的推頂力,所述滑接塊2前端面的左右兩端呈左右對立設置有用以穿進所述口槽22中的插送杆23,所述插送杆23的前面面固定設置有墊條21,在所述電接槽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分別對立設置有左密封裝置和右密封裝置,所述架體1的後端部左右兩側各設置有掛件11,所述掛件11與所述架體1之間設置有掛口12,所述掛扣12用以將所述架體1吊掛起,從而節省佔地空間,所述電接頭6包括呈左右對立設置且用以穿進到所述口槽22中與所述墊條21碰接的推送杆7,所述推送杆7中設置有鎖接槽71,所述推送杆7後端面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第四斜邊面72,通過第四斜邊面72便於所述推送杆7穿進到所述口槽22中,在兩個所述推送杆7之間的所述電接頭6中設置有容腔62,在所述容腔62中設置有可前後滑接的電接柱9,所述電接柱9中設置有螺接孔91,所述電接柱9後端面的左右兩側對立設置有第一斜邊面92,所述電接頭6後端面中通過軸承61可轉向地設置有轉向輪8,所述轉向輪8的外環設有止滑皮套83,通過所述止滑皮套83可以有效防止在手持轉向輪8時出現打滑現象,增加了手持轉向輪8時的摩擦力,所述轉向輪8的前端面連接有與橋梁設備電力連接的纜線82,所述所述轉向輪8的後端面設置有穿進到所述容腔62內且與所述螺接孔91配合連接的螺接杆81。
其中,所述左密封裝置和右密封裝置均包括通連所述口槽22和電接槽3的通腔41,在所述通腔41中可左右滑接地設置有密封板4,所述通腔41的前端部和後端部中對立設置有局限槽42,所述密封板4的前後兩端面上對立設置有與所述局限槽42滑接配合連接的凸條43,在所述局限槽42中設置有與所述凸條43固定連接且用以將所述凸條43向內側推頂而使得所述密封板4的內側端穿進在所述電接槽3中的第二壓簧44,所述密封板4的內側端的前側設置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邊面92滑接配合連接的第二斜邊面45,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的前後側設置有第三斜邊面46,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內側端相碰以將所述電接槽3密封,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面與所述口槽22的內側端部相平,通過所述左密封裝置和右密封裝置以對所述電接槽3進行密封,通過第三斜邊面46便於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穿進到所述所述鎖接槽71中。
其中,所述電接頭6呈圓臺狀,所述推送杆7的長度小於所述口槽22的長度,所述鎖接槽71與所述通腔41的槽口面積相同,在所述推送杆7穿進到所述口槽22中以後所述鎖接槽71與所述通腔41相對且通連。
其中,所述轉向輪8呈圓柱狀,所述纜線82與所述螺接杆81電力連接,所述電接柱9的長度大於所述容腔62的長度,所述螺接杆81的長度小於所述容腔62的長度。
其中,所述電接頭6和轉向輪8由塑料構成,所述密封板4也由塑料構成,從而避免在接電的操作過程中出現觸電事故。
初始位置狀態,如圖1所示,由於第二壓簧44的作用,此時,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內側端相碰以使得所述電接槽3處於密封狀態,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縮入在所述通腔41中,所述滑接塊2的前端面由於所述第一壓簧24的推頂作用而與所述滑接槽25的前端部碰接,所述插送杆23也被向前推頂而使得所述插送杆23的前端部滑接到所述密封板4外側端的外側處,從而避免有人將杆件穿進所述電接槽3中而將兩塊所述密封板4分別向外側推頂,所述電接柱9處於所述容腔62內且所述電接柱9的後端部伸出於所述容腔62外;
當橋梁設備需要通電使用時,先手持電接頭6使得所述推送杆7與所述口槽22對準,而後向後推動電接頭6使得所述推送杆7穿進到所述口槽22中,所述推送杆7穿進到所述口槽22中以後先與所述墊條21碰接,而後繼續推動電接頭6使得所述滑接塊2克服所述第一壓簧24的推頂力而向後滑接並帶動所述插送杆23向後滑接,直到所述電接頭6的後端面與所述架體1的前端面碰接,此時,如圖2所示,所述鎖接槽71與所述通腔41相對且通連,所述電接柱9的後端部穿進到所述電接槽3中,而後手動驅動所述轉向輪8正轉,所述轉向輪8旋轉帶動所述螺接杆81轉向,所述螺接杆81轉向驅動所述電接柱9向後滑接,即繼續穿進所述電接槽3的後端,所述電接柱9向後滑接的過程中首先通過所述第一斜邊面92與第二斜邊面45的滑接配合連接使得所述電接柱9對兩塊所述密封板4施力,從而將兩塊所述密封板4分別向外側滑接以使得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穿進到所述鎖接槽71中將所述推送杆7鎖定在所述口槽22中,所述電接頭6被固定,直到所述電接柱9的後端面與所述電接片31碰接,此時,如圖3所示,橋梁設備處於通電狀態,所述轉向輪8無法被驅動正轉,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內側端面均與所述電接柱9碰接,從而對所述電接柱9施加一定的夾緊力。
當橋梁設備不需要通電時,先手動驅動所述轉向輪8反轉,使得所述電接柱9脫離與所述電接片31的碰接並繼續滑入縮回所述容腔62中,當兩塊所述密封板4的外側端由於所述第二壓簧44的作用而縮入在所述通腔41中時,所述推送杆7由於所述第一壓簧24的推頂力而被所述插送杆23向前推頂,而後手持電接頭6將所述推送杆7拔出所述口槽22即可,從而使得本裝置恢復到如圖1所示的初始狀態,以便於下一次的接電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壓簧的作用,兩塊密封板的內側端相碰以使得電接槽處於密封狀態,兩塊密封板的外側端縮入在通腔中,滑接塊的前端面通過第一壓簧的推頂作用而與滑接槽的前端部碰接,插送杆也被向前推頂而使得插送杆的前端部滑接到密封板外側端的外側處,因此,電接槽會一直處於密封狀態,從而增加了電接槽中電接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
2.通過手持電接頭使得推送杆與口槽對準,而後向後推動電接頭使得推送杆穿進到口槽中,推送杆穿進到口槽中以後先與墊條碰接,而後繼續推動電接頭使得滑接塊克服第一壓簧的推頂力而向後滑接並帶動插送杆向後滑接,直到電接頭的後端面與架體的前端面碰接,此時,鎖接槽與通腔相對且通連,電接柱的後端部穿進到電接槽中,通過手動驅動轉向輪正轉以驅動電接柱繼續穿進電接槽的後端,電接柱向後滑接的過程中先對兩塊密封板施力,從而將兩塊密封板分別向外側滑接以使得密封板的外側端穿進到鎖接槽中並將推送杆鎖定在口槽中,此時電接頭被固定,直到電接柱的後端面與電接片碰接,此時,橋梁設備處於通電狀態,兩塊密封板的內側端面均與電接柱碰接,從而對電接柱施加一定的夾緊力,因此,電接頭無法被拔出,即使有人誤踢誤撞纜線時,推送杆也不會脫離口槽而造成橋梁設備的突然斷電,以防突然斷電使得橋梁設備燒毀,同時也增加了電接片供電的穩定性。
3.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供電安全穩定,接電和斷電操作步驟較為簡單,有效降低了現有生活中的觸電事故,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還可以避免由於誤踢誤撞而造成橋梁設備斷電事故的發生,減少橋梁設備的燒毀率,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