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餐廚廢棄物回收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44:04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廚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餐廚廢棄物回收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家庭、酒店和飯館等產生的飲食垃圾包括剩菜剩飯、瓜皮、果皮等垃圾殘汁和油汙較多,這些垃圾在室內存放時間稍長,便會發生變質,嚴重影響了室內的衛生。有些會拉到養殖場供豬等牲畜食用,但這有些變質嚴重食物可能會給牲畜帶來病患;此外,餐廚廢棄物中的油汙可以回收用來作為燃料的原料,固態廢棄物可以用來生成沼氣發電,若加以利用必定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因此,在對這些餐廚廢棄物進行利用之前還需要進行粉碎以及固液分離處理,而現有技術對餐廚廢棄物的粉碎效率不高,難以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餐廚廢棄物回收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餐廚廢棄物回收設備,包括粉碎殼體和分離殼體,所述粉碎殼體內設有轉軸,轉軸豎直設置,轉軸上設有螺旋葉片,轉軸上部設有若干第一粉碎刀片,粉碎殼體上部的內側壁上設有若干第二粉碎刀片,第一粉碎刀片和第二粉碎刀片交錯設置;所述轉軸上還設有若干安裝杆,安裝杆上設有若干第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刀片下部通過管道與分離殼體相連通,所述分離殼體的頂部設有電動伸縮杆,電動伸縮杆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向左下方傾斜設置,壓板下方設有濾網,濾網向左下方傾斜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軸底端與位於粉碎殼體下方的電機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殼體頂端設有進料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上設有閥門。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板與濾網平行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濾網較低端的分離殼體側壁上設有固體物出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離殼體底部設有液體物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餐廚廢棄物粉碎後再實現固液分離,分離後的廢棄物再進行後續的利用處理;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餐廚廢棄物回收設備,包括粉碎殼體1和分離殼體12,粉碎殼體1頂端設有進料口2,所述粉碎殼體1內設有轉軸8,轉軸8豎直設置,所述轉軸8底端與位於粉碎殼體1下方的電機9相連接,轉軸8上設有螺旋葉片7,轉軸8上部設有若干第一粉碎刀片3,粉碎殼體1上部的內側壁上設有若干第二粉碎刀片4,第一粉碎刀片3和第二粉碎刀片4交錯設置,將餐廚廢棄物從進料口2處加入,啟動電機9,電機9帶動轉軸8轉動,第一粉碎刀片3和第二粉碎刀片4對餐廚廢棄物進行初步的粉碎處理,螺旋葉片7對餐廚廢棄物進行提升攪拌和粉碎;
所述轉軸8上還設有若干安裝杆5,安裝杆5上設有若干第三粉碎刀片6,第三粉碎刀片6對餐廚廢棄物進行進一步的粉碎處理;
所述粉碎刀片6下部通過管道10與分離殼體12相連通,所述管道10上設有閥門11,所述分離殼體12的頂部設有電動伸縮杆13,電動伸縮杆13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壓板14,所述壓板14向左下方傾斜設置,壓板14下方設有濾網17,濾網17向左下方傾斜設置,所述壓板14與濾網17平行設置,所述濾網17較低端的分離殼體12側壁上設有固體物出 口15,所述分離殼體12底部設有液體物出口16,餐廚廢棄物被完全粉碎後,打開閥門11,粉碎後的餐廚廢棄物進入到分離殼體12內,啟動電動伸縮杆13,使壓板14向下運動,對餐廚廢棄物進行擠壓,查出廢棄物中的液體物從篩網17上濾出,由於篩網17為傾斜設置,固體物能快速的從固體物出口15排出,而分離出的液體物從液體物出口16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餐廚廢棄物從進料口2處加入,啟動電機9,電機9帶動轉軸8轉動,第一粉碎刀片3和第二粉碎刀片4對餐廚廢棄物進行初步的粉碎處理,螺旋葉片7對餐廚廢棄物進行提升攪拌和粉碎;第三粉碎刀片6對餐廚廢棄物進行進一步的粉碎處理;餐廚廢棄物被完全粉碎後,打開閥門11,粉碎後的餐廚廢棄物進入到分離殼體12內,啟動電動伸縮杆13,使壓板14向下運動,對餐廚廢棄物進行擠壓,查出廢棄物中的液體物從篩網17上濾出,由於篩網17為傾斜設置,固體物能快速的從固體物出口15排出,而分離出的液體物從液體物出口16排出。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