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獨創譚腔的譚鑫培是哪一派的代表
2023-10-11 19:55:05 3
我們都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那麼你知道京劇是怎麼來的嗎?譚派藝術是中國最早創立的京劇流派,譚派唱腔以委婉古樸而著稱。譚鑫培是譚腔的核心人物,譚派就是由他創立的,下面一起來戲曲大全裡看看吧。
在京劇歷史上,譚派始終被認定為老生行當中的主流派。後來的餘叔巖、馬連良、言菊朋、楊寶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從譚派衍化出來的。甚至,連享譽中外的旦角「梅派」、「程派」的唱腔,也受到譚派的啟發和影響。譚派唱腔圓潤柔美、巧俏多變,富表現力。譚派是京劇史上流傳最廣、對後世影響最大、枝葉最為繁茂的一個藝術流派,以唱、念、做、打技藝全面、精當,注重刻劃人物性格為主要特色。
在京劇自四大徽班的基礎上發展衍變為北京的一個新劇種的過程中,在唱腔和表演藝術上形成了三種生行流派(程長庚的徽派、余三勝的漢派、張二奎的京派),傳到第二代,又發展了三種新的流派。後人把程、餘、張稱為「老三派」,把第二代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叫作「新三派」。新三派都是師承程長庚的「徽派」,並吸收其他兩派的精華,而又各自發展成為三支不同的流派。
譚派老生戲,不僅為國內京劇愛好者所宗。在國際上也有不少追隨者,流傳很廣,已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璀璨明珠。
譚派的弟子很少,但私淑者極多,當時幾乎「無生(老生)不學譚」,傳人分新老兩派,老譚派代表人物是王又宸,還有譚小培(其子)、賈俊卿、孟小茹、羅小寶、貫大元、賈洪林等。言菊朋早期的表演,也嚴格遵循譚的路子。「新譚派」的代表人物是餘叔巖。餘在繼承譚派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老生流派。
票界學譚者有紅豆館主、夏山樓主、王雨田、王君直、王庾生,喬藎臣、程君謀等,對譚派的研究皆有精深的造詣。後來的馬連良、言菊朋等均受譚派影響很深。其孫譚富英的「小譚派」則基本上是「老譚派」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其他行當的演員如武生楊小樓,旦行梅蘭芳、王瑤卿等,也受其啟發和影響頗大。
相比「四大名旦」的家傳至今大都不過三代的歷史,另一梨園世家——譚家卻成為京劇史上的一個傳奇。自1863年譚鑫培隨父親譚志道在京城「廣和成」搭班演戲算起,這個世所罕見的藝術家族七代都從事同一戲種、同一行當,且一脈相承,整個家族算下來共40多人從事京劇事業,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京劇史」。
你可能也喜歡:
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戲曲大全:評劇唱腔的發展歷史簡介
滿族有多少人口,滿族的分布情況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