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的製造方法
2023-10-30 20:31:27 2
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包括下支撐環和下支架組件,下支撐環固定在渦旋壓縮機的殼體上,下支架組件可拆卸地設置於下支撐環上,並能夠調節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還涉及一種渦旋壓縮機。本實用新型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通過設置下支撐環,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可拆卸連接,降低了渦旋壓縮機下支撐的加工難度,簡化主副軸承合心工藝;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可調節,降低主副軸承合心難度,避免了焊接對主副軸承中心同軸度的影響。
【專利說明】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渦旋壓縮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渦旋壓縮機因其效率高、體積小、質量輕、運行平穩而被廣泛運用在空調和熱泵等製冷領域中。
[0003]如圖1所示,一般來說,現有的渦旋壓縮機由密閉的殼體8、殼體吸氣管9、動渦旋盤2、靜渦旋盤1、十字滑環3、曲軸5、上下機座、防自轉機構及電機6等組成。動、靜渦旋盤的型線均是螺旋形,動渦旋盤型線相對靜渦旋盤型線偏心安裝並有相位差η。渦旋壓縮機的軸係為一懸臂梁結構,上下軸承為兩個支點,上軸承的上軸段為壓縮機壓縮氣體的負荷作用點。壓縮機裝配時,下支撐7固定的方式會影響壓縮機的合心效果,進而影響壓縮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0004]現有渦旋壓縮機在上下軸承合心過程中,通常先將上支架4固定於殼體8,再進行合心,最後將下支撐7通過焊接固定於殼體8。在將下支撐7焊接固定於殼體8的過程中,焊接會造成下支撐的變形,從而影響合心的效果,進而影響壓縮機運行的功耗,甚至造成泵體、軸承的劇烈磨損,影響壓縮機性能及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下支撐固定方式影響合心效果問題,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包括下支撐環和下支架組件;
[0007]所述下支撐環固定在所述渦旋壓縮機的殼體上;
[0008]所述下支架組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下支撐環上,並能夠調節所述下支架組件與所述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
[0009]較優的,所述下支撐環呈圓環形;所述下支撐環的外圓通過焊接、過盈冷壓、鉚壓或熱套固定在所述渦旋壓縮機的殼體上。
[0010]較優的,所述下支架組件包括下支撐架和下軸承組件;所述下支撐架與所述下軸承組件可拆卸連接。
[0011]較優的,所述下軸承組件包括下支撐軸承座、止推片和彈簧擋圈;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為頂部具有凸緣的筒體結構,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彈簧擋圈和所述止推片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止推片能夠在所述凹槽內的軸向方向移動。
[0012]較優的,所述下支撐架中部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周圍設有多個第二螺孔;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的端面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
[0013]較優的,所述下支撐環的內圓設有三個以上在其徑向向內延伸的凸臺;所述凸臺的端面設有第一螺孔;所述下支撐架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螺孔相配人
口 O
[0014]較優的,所述位移的距離為Imm以內。
[001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渦旋壓縮機,該渦旋壓縮機包括上述任一技術特徵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通過設置下支撐環,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可拆卸連接,降低了渦旋壓縮機下支撐的加工難度,簡化主副軸承合心工藝;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可調節,降低主副軸承合心難度,避免了焊接對主副軸承中心同軸度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渦旋壓縮機的剖視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支撐組件一實施例安裝在渦旋壓縮機中的位置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所示下支撐組件與渦旋壓縮機殼體配合的分解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所示下支架組件的剖視圖;
[0022]圖5為圖4下軸承組件的剖視圖;
[0023]其中,
[0024]I靜渦旋盤;2動渦旋盤;3十字滑環;4上支架;5曲軸;6電機;
[0025]7下支撐;8殼體;9殼體吸氣管;10下支撐組件;11下支撐環;
[0026]111凸臺;112第一螺孔;12下支架組件;121第一通孔;13第一螺栓;
[0027]14下軸承組件;15下支撐架;16第二螺栓;17下支撐軸承座;
[0028]171凹槽;172第二通孔;18止推片;19彈性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30]參照圖2至圖5,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渦旋壓縮機一實施例包括靜渦旋盤1、動渦旋盤2、十字滑環3、上支架4、曲軸5、電機6、殼體8、殼體吸氣管9和下支撐組件10,其中,下支撐架組件10包括下支撐環11和下支架組件12,如圖3所示,下支架組件12可拆卸地設置於下支撐環11上,並能夠調節下支架組件12與下支撐環11之間的相對位移。例如,下支架組件12通過第一螺栓13固定於下支撐環11上,下支撐環11固定在渦旋壓縮機的殼體8上。
[0031]較優地,所述位移的距離為Imm以內。
[0032]下支架組件12包括下支撐架15和下軸承組件14,下支撐架15與下軸承組件14可拆卸連接。
[0033]下支撐環11呈圓環形,下支撐環11的外圓通過焊接、過盈冷壓、鉚壓或熱套固定在渦旋壓縮機的殼體8上。優選地,下支撐環11的內圓設有三個以上在其徑向方向向內延伸的凸臺111,凸臺111端面設有第一螺孔112,方便與下支架組件12的連接。下支撐環11的形狀與殼體8的形狀相匹配,方便安裝。
[0034]較優地,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下支撐架15上設有第一通孔121,第一通孔121與下支撐環11上的第一螺孔112對應相配合,由第一螺栓13固定。下支架組件12通過第一螺栓13與下支撐環11固定時,下支架組件12中心軸線可在直徑I毫米的範圍內位移,避免了焊接變形等對合心效果的影響。
[0035]下支撐架15中部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周圍設有多個第二螺孔(未示出)。該中心通孔的周圍設有多個第二螺孔,方便與下軸承組件14的連接。
[0036]較優地,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下軸承組件14包括下支撐軸承座17、止推片18和彈簧擋圈19,下支撐軸承座17為頂部具有凸緣的筒體結構,下支撐軸承座17的底部設有凹槽171,彈簧擋圈19將止推片18阻擋在凹槽171內,止推片18能夠在凹槽171內的軸向方向(上下)移動。下支撐軸承座17的端面設有多個第二通孔172,第二通孔172與下支撐架15中心處的所述第二螺孔對應相配合,通過第二螺栓16固定。止推片18可在下支撐軸承座17內的軸向方向滑動,使下軸承組件14同時具有徑向軸承和止推軸承的作用。下支撐軸承座17的材質為鋁合金,簡化了軸承的加工難度。
[0037]安裝時,先將下支撐環11與上支架4同時固定在殼體8上,再進行設備合心,簡化上下軸承合心工藝,降低上下軸承合心的難度。然後將下支架組件12通過第一螺栓13與下支撐環11固定時,下支架組件12中心軸線可在直徑I毫米的圓柱內移動,方便調節,避免了焊接變形等對合心效果的影響。
[0038]上述實施例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及渦旋壓縮機,設置下支撐環,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可拆卸連接,降低了渦旋壓縮機下支撐的加工難度,簡化主副軸承合心工藝;下支架組件與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可調節,降低主副軸承合心難度;下支架組件包括下支撐架和下軸承組件,降低了渦旋壓縮機下支撐的加工要求;下軸承組件同時具有徑向軸承和止推軸承功能,且由鋁合金製作,簡化軸承加工難度;通過先焊接或鉚壓主軸承支撐、下支撐環,再通過設備合心後,移動下支架組件適應曲軸下端的位置,將下支架組件固定,避免了焊接對主副軸承中心同軸度的影響。
[003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包括下支撐環和下支架組件; 所述下支撐環固定在所述渦旋壓縮機的殼體上; 所述下支架組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下支撐環上,並能夠調節所述下支架組件與所述下支撐環之間的相對位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支撐環呈圓環形; 所述下支撐環的外圓通過焊接、過盈冷壓、鉚壓或熱套固定在所述渦旋壓縮機的殼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支架組件包括下支撐架和下軸承組件; 所述下支撐架與所述下軸承組件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軸承組件包括下支撐軸承座、止推片和彈簧擋圈; 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為頂部具有凸緣的筒體結構,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彈簧擋圈和所述止推片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止推片能夠在所述凹槽內的軸向方向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支撐架中部設有中心通孔; 所述中心通孔周圍設有多個第二螺孔; 所述下支撐軸承座的端面設有多個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支撐環的內圓設有三個以上在其徑向向內延伸的凸臺; 所述凸臺的端面設有第一螺孔; 所述下支撐架上設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螺孔相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位移的距離為Imm以內。
8.一種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包括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的下支撐組件。
【文檔編號】F04C18/02GK203404090SQ20132050061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郭求和, 曹貞文, 高曉俊, 李璐 申請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製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