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7:11:12 1
專利名稱: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包括區控中心、車載設備和地面設備。其中區控中心和車載設備之間、車載設備和地面設備之間信號的通信方式為雙向通信。區控中心和車載設備之間的雙向通信其中一種方式是使用交叉感應雙向通信環線的方式實現的,而車載設備和地面設備之間的雙向通信是通過應用於TWCCTrain to Waysaide Comuni cat ion,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發送天線裝置和接收天線裝置實現的。其中應用於TWC系統的發送天線裝置用於發送車載信號給地面設備,而接收天線裝置用於接收地面信號,並傳輸給接收設備。應用於TWC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包括插頭、設備盒、磁棒和諧振線圈。其中諧振線圈纏繞在磁棒上放置於設備盒內,而插頭固定於設備盒外,用於連接接收天線裝置和接收天線電纜。諧振線圈與接收設備內設置的調諧電容在信號頻率作用下發生諧振。由於不同批次的接收設備,其內設置的調諧電容的容值不同,進而阻抗不同,所以接收天線裝置所接收的信號電壓不同,也就是說接收信號的幅值不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以解決現有裝置中,由於不同批次的接收設備內設置的調諧電容的容值不同,進而導致裝置接收信號的幅值不同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包括設備盒;安裝在所述設備盒外的插頭;磁棒;纏繞在所述磁棒上的諧振線圈;調諧電容和並聯電阻,所述調諧電容、並聯電阻和諧振線圈並聯連接,且放置於所述設備盒內。優選地,所述設備盒分有兩層,其中一層放置有繞有所述諧振線圈的所述磁棒,另一層放置有所述並聯電阻和所述調諧電容,且所述並聯電阻和所述調諧電容安裝在印製板上。優選地,所述插頭為航空插頭。優選地,所述調諧電容包括主調諧電容和調整調諧電容,所述主調諧電容和所述調整調諧電容並聯連接。優選地,所述主調整電容和所述調整調節電容為雲母電容。優選地,所述諧振線圈的匝數為100 140匝;[0016]所述並聯電阻的阻值為100千歐姆。優選地,所述諧振線圈的繞線為線徑為1. 0 1. 3mm的漆包線。應用上述技術方案,諧振線圈和調諧電容放置在同一個設備盒內,因此,對於不同的接收設備,接收天線裝置的阻抗相同,進而接收信號的電壓相同,即信號幅值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解決了諧振線圈和調諧電容分離放置時導致的裝置接收信號的幅值不同的問題。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於TWC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接收天線裝置的原理圖;圖3為圖1所示接收天線裝置中調諧電容和並聯電阻的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發明人經研究發現,現有接收天線裝置中諧振電感放置在一個設備盒中,而調諧電容放置在接收設備內,即調諧電容和諧振電感分別安裝在不同的位置。對於不同批次的接收設備,其內放置的調諧電容可能不同,因此,在信號頻率下,諧振電感和調諧電容的阻抗值不同,進而導致接收到的信號電壓不同,也就是說接收到的信號幅值不同,進一步影響列車的後續操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於TWC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結構示意圖如圖ι所示,包括設備盒1、插頭2、磁棒3、諧振線圈4、調諧電容5和並聯電阻6。其中插頭2安裝在設備盒1外,用於連接接收天線裝置和接收天線電纜。諧振線圈4纏繞在磁棒3上,且諧振線圈4、調諧電容5和並聯電阻6並聯連接,並放置於設備盒 1內。設備盒1分有兩層,其中一層放置繞有諧振線圈4的磁棒3,另一層放置有並聯電阻 6和調諧電容5,且並聯電阻6和調諧電容5安裝在印製板上。圖1所示的接收天線裝置的原理圖如圖2所示,其採用並聯諧振的方式,諧振線圈 4和調諧電容5的值在接收天線裝置設計時已經固定,並且使得信號在兩者連接的電路內發生諧振。因此,當接收信號時,諧振線圈4和調諧電容5在信號頻率下發生諧振,根據並聯諧振原理,諧振阻抗最大,此時裝置感應到的信號電壓最大,即信號幅值最大。例如當信號頻率為40KHz時,諧振線圈4的電感量為4mH,依據串聯諧振原理,調諧電容5的容值為 3958pF。當然,調諧電容5的容值還可以為其他值,此時,諧振線圈4和調諧電容5在接收信號的頻率下產生諧振,但是對於不同接收設備,其接收信號的幅值相同,進而解決現有裝置接收信號幅值不同的問題。為了防止接收天線裝置的連接電纜在列車運行時從接收天線裝置上脫落,因此, 接收天線裝置中的插頭2採用航空插頭,以實現可靠連接、抗振和防水。接收天線裝置在並聯諧振時,其輸出諧振阻抗為40kΩ 60kQ。為了保證接收天線裝置的諧振阻抗穩定,調諧電容5必須為溫漂係數小的電容,而諧振線圈4的線徑必須大於1. Omm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調諧電容5選擇雲母電容,諧振線圈4的繞線採用線徑為1. 0 1. 3mm的漆包線,而之所以選用線徑為1. 0 1. 3mm的漆包線是因為發送天線裝置也採用此種漆包線,進而避免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來回更換漆包線。接收天線裝置接收的車載信號頻率為30kHz 40kHz,諧振線圈4的匝數為100 140匝,其電感量為定值,此時,需要調整調諧電容5即可達到調諧效果。為了達到調諧的目的,調諧電容5分為主調諧電容51和調整調諧電容52,主調諧電容51和調整調諧電容52 並聯連接,其中主調諧電容51在設計裝置時用於主調。而調整調諧電容52用於微調。其調諧電容5的分布圖如圖3所示。圖3為調諧電容5和並聯電阻6的分布圖。並聯電阻6 的阻值為IOOkQ。應用上述技術方案,諧振線圈4和調諧電容5放置在同一個設備盒1內,因此,對於不同的接收設備,接收天線裝置的阻抗相同,進而接收信號的電壓相同,即信號幅值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解決了諧振線圈和調諧電容分離放置時導致的裝置接收信號的幅值不同的問題。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 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設備盒;安裝在所述設備盒外的插頭;磁棒;纏繞在所述磁棒上的諧振線圈;調諧電容和並聯電阻,所述調諧電容、並聯電阻和諧振線圈並聯連接,且放置於所述設備盒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盒分有兩層,其中一層放置有繞有所述諧振線圈的所述磁棒,另一層放置有所述並聯電阻和所述調諧電容,且所述並聯電阻和所述調諧電容安裝在印製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頭為航空插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諧電容包括主調諧電容和調整調諧電容,所述主調諧電容和所述調整調諧電容並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調整電容和所述調整調節電容為雲母電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諧振線圈的匝數為100 140 匝;所述並聯電阻的阻值為100千歐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諧振線圈的繞線為線徑為 1. 0 1. 3mm的漆包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應用於車地雙向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裝置,包括設備盒;安裝在所述設備盒外的插頭;磁棒;纏繞在所述磁棒上的諧振線圈;調諧電容和並聯電阻,所述調諧電容、並聯電阻和諧振線圈並聯連接,且放置於所述設備盒內。應用上述技術方案,諧振線圈和調諧電容放置在同一個設備盒內,因此,對於不同的接收設備,接收天線裝置的阻抗相同,進而接收信號的電壓相同,即信號幅值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解決了諧振線圈和調諧電容分離放置時導致的裝置接收信號的幅值不同的問題。
文檔編號H01Q7/08GK201946754SQ20112004598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4日
發明者何峰, 周元寶, 夏冷, 孫吉良, 戴鵬飛, 竇峰山, 趙東亮, 駱力, 黃劍 申請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