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控制通風櫃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9:33:39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實驗室通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智能控制通風櫃。
背景技術:
智能控制通風櫃是實驗室通風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驗室中會產生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者毒性不明的化學物質和有機體,為了防止實驗室工作人員吸入,實驗室需要利用智能控制通風櫃將這些物質排走。智能控制通風櫃一般為上面為試驗臺面下面為儲物櫃的結構,實驗臺面前方設有可以上下移動的玻璃視窗,在使用時需要人為的打開玻璃視窗,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通風櫃需要人工進行監測,自動化程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智能控制通風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控制通風櫃,包括櫃體,櫃體下部設有實驗臺面,實驗臺面下部設有儲物櫃,櫃體頂端設有電機驅動組件和抽風口,櫃體上部前方設有玻璃視窗,電機驅動組件與玻璃視窗上端相連,玻璃視窗滑動安裝在櫃體兩側的導軌上,櫃體後方設有配重板,配重板與電機驅動組件相連,電機驅動組件連接控制器,櫃體內部設有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均與控制器連接,櫃體上設有控制面板和報警裝置,控制面板和報警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通過通訊裝置與智慧型手機連接。
所述電機驅動組件包括電機、驅動輪、驅動軸、前滑動輪和後滑動輪,電機與控制器相連接,電機和驅動輪通過皮帶連接,驅動輪固定在驅動軸上,驅動軸設在櫃體前側,驅動軸兩端分別固定有前滑動輪,與2個前滑動輪相對應的後側分別設有後滑動輪,同步帶通過前滑動輪、後滑動輪分別與玻璃視窗和配重板連接。
所述櫃體後方上部兩側設有滑槽,配重板兩側安裝有與滑槽相配合的滑輪,配重板能夠沿著滑槽上下移動。
所述滑槽外側設有位置傳感器,位置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
所述通訊裝置包括光纖通訊和GPRS通訊。
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器控制電機帶動玻璃視窗自動開關,使用方便;通過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實驗狀態是否正常,並通過智慧型手機實現遠程移動監控,自動化程度高,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櫃體前側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櫃體後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智能控制通風櫃,包括櫃體3,櫃體3下部設有實驗臺面4,實驗臺面4下部設有儲物櫃5,櫃體3頂端設有電機驅動組件和抽風口1,櫃體3上部前方設有玻璃視窗2,電機驅動組件與玻璃視窗2上端相連,玻璃視窗2滑動安裝在櫃體3兩側的導軌上,櫃體3後方設有配重板7,配重板7與電機驅動組件相連,電機驅動組件連接控制器,櫃體3內部設有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均與控制器連接,櫃體3上設有控制面板和報警裝置,控制面板和報警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面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同時將測到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通過控制面板顯示,能夠實時監測試驗狀態是否正常,報警裝置用於緊急狀態下報警處理,控制器通過通訊裝置與智慧型手機連接,通訊裝置包括光纖通訊和GPRS通訊,通過智慧型手機可實現遠程移動監控,自動化程度高,提升工作效率。
電機驅動組件包括電機10、驅動輪13、驅動軸14、前滑動輪12和後滑動輪8,電機10與控制器相連接,電機10和驅動輪13通過皮帶11連接,驅動輪13固定在驅動軸14上,驅動軸14設在櫃體3前側,驅動軸14兩端分別固定有前滑動輪12,與2個前滑動輪12相對應的後側分別設有後滑動輪8,同步帶9通過前滑動輪12、後滑動輪8分別與玻璃視窗2和配重板7連接,櫃體3後方上部兩側設有滑槽6,配重板7兩側安裝有與滑槽6相配合的滑輪,配重板7能夠沿著滑槽6上下移動,滑槽6外側設有位置傳感器,位置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控制電機10轉動,電機10帶動驅動輪13轉動,驅動輪13帶動驅動軸14轉動,驅動軸14帶動2個前滑動輪12轉動,2個前滑動輪12帶動玻璃視窗2向上移動,相應的配重板7沿著滑槽6向下移動,當配重板7移到位置傳感器所在位置時,位置傳感器向控制器發送信號,控制器控制電機10停止轉動,從而控制玻璃視窗2移動打開到合適位置,電機10反轉,帶動玻璃視窗2下移,從而關閉玻璃視窗2,由此實現玻璃視窗2的自動開關,使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