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放魚鬥及其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5:29:09 3

本發明涉及過魚設施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集放魚鬥及其底座。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水資源開發進度加快,各大流域攔江大壩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水利樞紐的修建阻斷了原本連通的河流,對魚類及其河流生態系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過魚設施作為緩解水利工程阻斷問題的重要措施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現有的多數過魚設施通常都需要機械動力系統,能源消耗大,結構複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節約能源的集放魚鬥及其底座。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集放魚鬥及其底座,所述集放魚鬥主要由集魚室、放魚室和閥門機構組成,集魚室位於放魚室的上方,集魚室與放魚室之間具有閘口,閥門機構主要由垂直穿過閘口的閥杆和設置在閥杆頂部的閥門組成,放魚室的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用於將集魚室中的魚放生到河中的放魚口,放魚室的內壁上設置有用於引導閥杆垂直上下移動的閥杆導向支撐部;
所述底座主要由底座本體、開設在底座本體頂部且便於閥杆垂直穿過的通孔、位於底座本體中可頂動閥杆的水平浮杆、兩個對稱設置在水平浮杆兩側且穿出底座本體頂部的豎直浮杆以及兩個設置在豎直浮杆頂部的浮球;
當將底座置於水中時,水平浮杆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對閥杆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閥杆在推力作用下垂直向上移動,閥門脫離閘口,閥門打開後,集魚室中的魚落入到放魚室中並從放魚口處流到河中。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集魚室的內壁上對稱開設有避免魚從集魚室頂部漫出去的溢流孔。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本體的上表面設置有用於限定集放魚鬥位置的集放魚鬥導向套。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本體上部對稱設置有兩個用於引導豎直浮杆垂直上下移動的浮杆導向套。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閥門的下表面還設置有用於提高閥門與閘口之間密封性的密封圈。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集魚室的頂部設置有與外部起吊設備配合使用的起吊環。
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閘口上部的外邊緣處設置有用於限定閥門位置的閥門導向支撐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集放魚鬥及其底座不需要機械動力系統,不存在機械能的損耗,節約能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底座中的水平浮杆在受到水流浮力作用後轉而對集放魚鬥中的閥杆起到推力作用,閥門打開後實現運魚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地介紹。
圖1是集放魚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集放魚鬥和底座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為:1、集魚室;1-1、溢流孔;2、放魚室;2-1、放魚口;2-2、閥杆導向支撐部;3、閘口;4、閥杆;5、閥門;6、底座本體;6-1、集放魚鬥導向套;6-2、浮杆導向套;7、通孔;8、水平浮杆;9、豎直浮杆;10、浮球;11、密封圈;12、起吊環;13、閥門導向支撐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於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須的。
見圖1~3,集放魚鬥及其底座,集放魚鬥主要由集魚室1、放魚室2和閥門機構組成,集魚室1位於放魚室2的上方,集魚室1與放魚室2之間具有閘口3,閥門機構主要由垂直穿過閘口3的閥杆4和設置在閥杆4頂部的閥門5組成,放魚室2的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用於將集魚室1中的魚放生到河中的放魚口2-1,放魚室2的內壁上設置有用於引導閥杆4垂直上下移動的閥杆導向支撐部2-2;底座主要由底座本體6、開設在底座本體6頂部且便於閥杆4垂直穿過的通孔7、位於底座本體6中可頂動閥杆4的水平浮杆8、兩個對稱設置在水平浮杆8兩側且穿出底座本體6頂部的豎直浮杆9以及兩個設置在豎直浮杆9頂部的浮球10;當將底座置於水中時,水平浮杆8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對閥杆4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閥杆4在推力作用下垂直向上移動,閥門5脫離閘口3,閥門5打開後,集魚室1中的魚落入到放魚室2中並從放魚口2-1處流到河中。
其中,集魚室1的內壁上對稱開設有避免魚從集魚室1頂部漫出去的溢流孔1-1。底座本體6的上表面設置有用於限定集放魚鬥位置的集放魚鬥導向套6-1。底座本體6上部對稱設置有兩個用於引導豎直浮杆9垂直上下移動的浮杆導向套6-2。閥門5的下表面還設置有用於提高閥門5與閘口3之間密封性的密封圈11。集魚室1的頂部設置有與外部起吊設備配合使用的起吊環12。閘口3上部的外邊緣處設置有用於限定閥門5位置的閥門導向支撐部13。
該集放魚鬥及其底座不需要機械動力系統,不存在機械能的損耗,節約能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底座中的水平浮杆8在受到水流浮力作用後轉而對集放魚鬥中的閥杆4起到推力作用,閥門5打開後實現運魚的目的。
當完成運魚工作後,外部起吊設備吊起集魚室1頂部的起吊環12,將整個集放魚鬥吊起來,集放魚鬥中的閥杆4就不再受底座中水平浮杆8的推力作用,閥杆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移動直至閥門4與閘口3相接觸,此時集魚室1中還可以繼續收集魚。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