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驅動模組、驅動方法、觸控驅動電路和顯示裝置與流程
2023-10-10 09:03:04 2

本發明涉及觸控驅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驅動模組、驅動方法、觸控驅動電路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移動顯示設備的不斷發展,人機互動方式已由原來的機械按鍵模式發展到觸控感知的模式,其觸控驅動電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現有的觸控驅動單元電路採用的電晶體較多,結構複雜,功耗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觸控驅動模組、驅動方法、觸控驅動電路和顯示裝置,解決現有的觸控驅動單元電路採用的電晶體較多,結構複雜,功耗高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觸控驅動模組,包括:
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分別與起始信號輸入端、進位信號輸出端、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和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連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和所述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的控制下將由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輸入的起始信號延時預定時間,從而得到進位信號,並通過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輸出所述進位信號;以及,
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分別與觸控驅動控制端、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第一使能端、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和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用於在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和所述第一使能端的控制下,在觸控時間段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在顯示時間段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實施時,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包括:
第一NMOS管,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第一極與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PMOS管,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第二極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極連接;
第一與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極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極連接;
第一或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門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使能端連接;
第二PMOS管,柵極與所述第一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極與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極連接,第二極與高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
第二NMOS管,柵極與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極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極與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傳輸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以及,
第二傳輸門,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門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實施時,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還包括:
第三傳輸門,輸入端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柵極連接。
實施時,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包括:
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使能端、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和輸出控制端連接,用於當所述第一使能端輸出的第一使能信號為低電平、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輸出的進位信號為高電平並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輸出高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輸出第一輸出控制信號,當所述第一使能信號為低電平並所述進位信號為低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輸出第二輸出控制信號,當所述第一使能信號為高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輸出第一輸出控制信號;以及,
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分別與所述輸出控制端、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和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用於當所述輸出控制端輸出所述第一輸出控制信號時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當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端輸出所述第二輸出控制信號時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實施時,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包括:
第二或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使能端連接;
第二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二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
第一與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
第三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非門的輸出端連接;以及,
第四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
實施時,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包括第五反相器、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其中,
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入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
所述第三PMOS管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第三NOMS管的第二極連接;
所述第四PMOS管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
所述第四NMOS管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驅動模組的驅動方法,應用於上述的觸控驅動模組,所述觸控驅動模組的驅動方法包括:
在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和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的控制下,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將由起始信號輸入端輸入的起始信號延時預定時間,從而得到進位信號,並通過進位信號輸出端輸出所述進位信號;
在觸控驅動控制端、進位信號輸出端和第一使能端的控制下,在觸控時間段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在顯示時間段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級聯的上述的觸控驅動模組;
除了第一級觸控驅動模組之外,每一級觸控驅動模組的起始信號輸入端都與相鄰上一級觸控驅動模組的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觸控驅動電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驅動方法、觸控驅動電路和顯示裝置僅通過採用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和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即可實現觸控驅動,結構簡單,使用了更少的電晶體,結構更簡單,能有效降低功耗,提升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結構框圖;
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5是如圖4所示的觸控驅動模組的具體實施例的工作時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所有實施例中採用的電晶體均可以為薄膜電晶體或場效應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為區分電晶體除柵極之外的兩極,將其中一極稱為第一極,另一極稱為第二極。在實際操作時,所述第一極可以為漏極,所述第二極可以為源極;或者,所述第一極可以為源極,所述第二極可以為漏極。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包括:
進位信號生成單元11,分別與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CK和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CKB連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CK和所述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CKB的控制下將由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輸入的起始信號延時預定時間,從而得到進位信號,並通過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輸出所述進位信號;以及,
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12,分別與觸控驅動控制端TX_EN、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第一使能端EN1、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和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用於在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TX_EN、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和所述第一使能端EN的控制下,在觸控時間段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在顯示時間段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僅通過採用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和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即可實現觸控驅動,結構簡單,使用了更少的電晶體,結構更簡單,能有效降低功耗,提升性能。
具體的,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包括:
第一NMOS(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管,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第一極與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PMOS(P-Metal-Oxide-Semiconductor,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管,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第二極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極連接;
第一與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極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極連接;
第一或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門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使能端連接;
第二PMOS管,柵極與所述第一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極與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極連接,第二極與高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
第二NMOS管,柵極與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極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極與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傳輸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以及,
第二傳輸門,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門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包括:
第一NMOS管N1,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連接,漏極與輸出低電平VGL的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PMOS管P1,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連接,源極與所述第一NMOS管N1的源極連接;
第一與門AG1,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N1的源極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PMOS管P1的漏極連接;
第一或非門OF1,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門AG1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使能端EN2連接;
第二PMOS管P2,柵極與所述第一或非門OF1的輸出端連接,漏極與所述第一PMOS管P1的漏極連接,源極與輸出高電平VGH的高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反相器F1,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或非門OF1的輸出端連接;
第二NMOS管N2,柵極與所述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漏極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連接,源極與輸出低電平VGH的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傳輸門M1,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CK連接,輸出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連接;以及,
第二傳輸門M2,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CKB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門AG1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在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M1的第一控制端與所述第一反相器F1的輸入端連接,M1的第二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M2的第一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入端連接,M2的第二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在實際操作時,所述第一控制端可以為正相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可以為反相控制端。傳輸門的輸入端輸入的信號和傳輸門的輸出端輸出的信號相同,採用傳輸門的目的為增強驅動能力。
具體的,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還可以包括:
第三傳輸門,輸入端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的柵極連接。在具體實施時,第三傳輸門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傳輸控制信號,第三傳輸門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傳輸控制信號;第一傳輸控制信號和第二傳輸控制信號反相。
如圖3所示,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可以包括:
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21,分別與所述第一使能端EN1、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TX_EN、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和輸出控制端OUT_Ctrl連接,用於當所述第一使能端EN1輸出的第一使能信號為低電平、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輸出的進位信號為高電平並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TX_EN輸出高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第一輸出控制信號,當所述第一使能信號為低電平並所述進位信號為低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第二輸出控制信號,當所述第一使能信號為高電平時控制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第一輸出控制信號;以及,
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122,分別與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和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用於當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所述第一輸出控制信號時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當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端OUT_Ctrl輸出所述第二輸出控制信號時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連接。
在實際操作時,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包括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21和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122,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21在第一使能端EN1和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的控制下控制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的信號,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122在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輸出的信號的控制下,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還是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連接。
具體的,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可以包括:
第二或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使能端連接;
第二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二或非門的輸出端連接;
第一與非門,第一輸入端與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
第三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非門的輸出端連接;以及,
第四反相器,輸入端與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
具體的,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可以包括第五反相器、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其中,
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入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
所述第三PMOS管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第三NOMS管的第二極連接;
所述第四PMOS管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
所述第四NMOS管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一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下面通過一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
如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一具體實施例包括進位信號生成單元11和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
所述進位信號生成單元11包括:
第一NMOS管N1,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連接,漏極與輸出低電平VGL的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PMOS管P1,柵極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連接,源極與所述第一NMOS管N1的源極連接;
第一與門AG1,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N1的源極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PMOS管P1的漏極連接;
第一或非門OF1,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門AG1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使能端EN2連接;
第二PMOS管P2,柵極與所述第一或非門OF1的輸出端連接,漏極與所述第一PMOS管P1的漏極連接,源極與輸出高電平VGH的高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反相器F1,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或非門OF1的輸出端連接;
第二NMOS管N2,柵極與所述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漏極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連接,源極與輸出低電平VGH的低電平輸出端連接;
第一傳輸門M1,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CK連接,輸出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連接;
第二傳輸門M2,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CKB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門AG1的第二輸入端連接;以及,
第三傳輸門M3,輸入端與所述起始信號輸入端STV_IN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NMOS管N1的柵極連接;
M1的第一控制端與所述第一反相器F1的輸入端連接,M1的第二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M2的第一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入端連接,M2的第二控制端與第一反相器F1的輸出端連接;
M3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傳輸控制信號CN,M3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傳輸控制信號CNB;第一傳輸控制信號CN和第二傳輸控制信號CNB反相;
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包括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21和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122,其中,
所述輸出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21包括:
第二或非門OF2,第一輸入端與所述進位信號輸出端STVOUT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使能端EN1連接;
第二反相器F2,輸入端與所述第二或非門OF2的輸出端連接;
第一與非門AF1,第一輸入端與所述觸控驅動控制端TX_EN連接,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反相器F2的輸出端連接;
第三反相器F3,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與非門AF1的輸出端連接;以及,
第四反相器F4,輸入端與所述第三反相器F3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連接;
具體的,所述觸控驅動信號生成模塊可以包括第五反相器F5、第三NMOS管N3、第四NMOS管N4、第三PMOS管P3和第四PMOS管P4,其中,
所述第五反相器F5的輸入端與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連接;
所述第三NMOS管N3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F5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N3的漏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連接;
所述第三PMOS管P3的柵極與所述第五反相器F5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P3的漏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連接,所述第三PMOS管P3的源極與所述第三NOMS管N3的源極連接;
所述第四PMOS管P4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P4的漏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連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二極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TX連接;
所述第四NMOS管N4的柵極與所述輸出控制端OUT_Ctrl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N4的漏極與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OUT5連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極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VCOM連接。
VGH為直流高電平信號,VGL為直流低電平信號。
如圖4所示的觸控驅動單元的具體實施例在正常工作時,CN為直流高電平信號,CNB為直流低電平信號,STV_IN在第一級時由TOUCH IC(觸控集成電路)在CK的上升沿給入一個較窄的脈衝信號,後面各級的STV_IN與相鄰上一級的STVOUT連接;TX_EN輸出的觸控驅動控制信號與TX輸出的方波觸控信號由TOUCH IC給入,其中TX輸出的方波觸控信號的頻率遠高於TX_EN輸出的觸控驅動控制信號的頻率,TX輸出的觸控驅動控制信號為用來採樣選擇TX輸出的方波觸控信號的方波信號;當TX_EN輸出高電平時,OUT輸出所述方波觸控信號,當TX_EN輸出低電平時,OUT輸出顯示公共電極電壓,往後將重複上述過程,顯示和觸控在一幀時間內穿插循環進行掃描工作。
VCOM輸出的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與Display Pixel(顯示像素)中的公共電極電壓相同。在如圖4所示的觸控驅動單元的具體實施例在正常工作時EN2輸出低電平,當EN2輸出高電平時,OUT將持續輸出所述方波觸控信號。
如圖5所示,如圖4所示的觸控驅動單元的具體實施例在工作時,
在第一階段T1,STV_IN輸出高電平,CK輸入低電平,CKB輸入高電平,TX_EN輸出低電平,STV_IN輸出的高電平信號通過M3,然後N1打開,P1關閉,AG1的一個輸入信號為低電平信號,AG1輸出低電平,再經過OF1變為低電平,N2關閉,M1和M2打開,CKB輸入的高電平經過M2傳輸至AG1,CK輸入的低電平通過M1傳輸至STVOUT,使得STVOUT輸出低電平,再經過OF2變為高電平,再經過F2變為低電平,這時AF1輸出高電平,再經過F3、F4和F5的反相作用,則N3和P4關閉,P3和N4打開,OUT輸出顯示公共電極電壓;
在第二階段T2,STV_IN輸出低電平,CK輸入低電平,CKB輸入低電平,STV_IN輸出的低電平通過M3,然後N1關閉,P1打開,AG1仍輸出低電平,OF1輸出高電平,F1輸出低電平,M1和M2打開,CKB輸入的低電平通過M2輸入至AG1,CK輸入的低電平通過M1輸出,STV_OUT仍輸出低電平,經過OF2變為高電平,再經過F2變為低電平,這時AF1輸出電平,再經過F3、F4和F5的反相作用,則N3和P4關閉,P3和N4打開,OUT仍輸出顯示公共電極電壓;
在第三階段T3,STV_IN輸出低電平,CK輸入高電平,CKB輸入低電平,STV_IN輸出的低電平通過M3,然後N1關閉,P1打開,AG1仍輸出高電平,OF1輸出高電平,經過F1輸出低電平,M1和M2打開,CKB輸入的低電平通過M2輸入至AG1,CK輸入的高電平通過M1輸出,STVOUT輸出高電平,再經過OF2變為低電平,經過F2變為高電平,與TX_EN輸出的觸控驅動控制信號同時輸入至AF1,AF1輸出低電平,再經過F3、F4和F5的反相作用,則N3和P4打開,P3和N4關閉,OUT與TX連接,OUT輸出方波觸控信號;
在第四階段T4,STV_IN輸出低電平,CK輸入低電平,CKB輸入高電平,STV_IN輸出的低電平通過M3,然後N1關閉,P1打開,AG1仍輸出低電平,OF1輸出高電平,經過F1輸出低電平,M1和M2打開,CKB輸入的高電平通過M2輸入至AG1,CK輸入的低電平通過M1輸出,STVOUT輸出低電平,經過OF2變為高電平,再經過F2變為低電平,這時AF1輸出高電平,經過F3、F4和F5的反相作用,則N3和P4關閉,P3和N4打開,OUT仍輸出顯示公共電極電壓;
在第五階段T5,STV_IN輸出低電平,CK輸入高電平,CKB輸入低電平,STV_IN輸出的低電平通過M3,然後N1關閉,P1打開,AG1的輸入為上一時刻CKB輸入的高電平信號,AG1輸出高電平,OF1輸出低電平,經過F1輸出高電平,M1和M2關閉(當M1的第一控制端接入低電平,M1的第二控制端接入高電平時M1關閉,當M2的第一控制端接入低電平,M2的第二控制端接入高電平時M2關閉),CK無法通過M1輸出,CKB無法通過M2輸出,這時電路保持上一時刻狀態,OUT仍輸出顯示公共電極電壓。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模組的驅動方法,應用於上述的觸控驅動模組,所述觸控驅動模組的驅動方法包括:
在第一時鐘信號輸入端和第二時鐘信號輸入端的控制下,進位信號生成單元將由起始信號輸入端輸入的起始信號延時預定時間,從而得到進位信號,並通過進位信號輸出端輸出所述進位信號;
在觸控驅動控制端、進位信號輸出端和第一使能端的控制下,在觸控時間段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方波觸控信號輸出端連接,在顯示時間段觸控驅動信號生成單元控制所述觸控驅動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公共電極電壓輸出端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級聯的上述的觸控驅動模組;
除了第一級觸控驅動模組之外,每一級觸控驅動模組的起始信號輸入端都與相鄰上一級觸控驅動模組的進位信號輸出端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觸控驅動電路。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