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8:43:09 3
專利名稱: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節開關,特別是涉及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
背景技術:
按鈕開關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座椅調節按鈕開關在汽車中應用非常廣泛。現有的座椅調節開關一般都是採用一系列的機械結構,再配合電路板上的微動開關來實現整個開關的接通和斷開。在微動開關接通時,伴隨有較大聲音發出,這樣在有些對靜音要求比較高的車型不太適用,且額外安裝降低噪音的設備的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避免使用微動開關接通和斷開整個電路、減小了噪音、降低成本的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鈕、殼體、轉動件、傳動件、軟膠層、電路板和底座,所述按鈕連接在所述殼體上方,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按鈕固定,所述電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軟膠層設置在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傳動件之間,所述軟膠層下表面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處均設置有上導電層,所述電路板上表面設有四個下導電層,所述上導電層與所述下導電層位置對應,所述底座與殼體固定,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傳動件之間鉛垂設置有彈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還可以是:所述轉動件下部中央設置固定槽,所述彈簧的上部和中部位於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傳動件上部中央設置安裝槽,所述彈簧下部位於所述安裝槽內,所述彈簧下部套設有活塞,所述活塞卡接於所述安裝槽底部。所述轉動件為推桿,所述推桿與所述按鈕通過第一卡扣固定,所述推桿上設有第一卡扣,所述按鈕上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內。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底座通過定位孔和定位柱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定位柱,所述電路板上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內。所述底座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卡扣,所述殼體對應位置設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傳動件與所述軟膠層在接觸處相抵,所述傳動件下表面與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底座中央設置凹槽,所述傳動件下表面中央設置凸起,所述凸起位於所述凹槽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由於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鈕、殼體、轉動件、傳動件、軟膠層、電路板和底座,所述按鈕連接在所述殼體上方,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按鈕固定,所述電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軟膠層設置在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傳動件之間,所述軟膠層下表面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處均設置有上導電層,所述電路板上表面設有四個下導電層,所述上導電層與所述下導電層位置對應,所述底座與殼體固定,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傳動件之間鉛垂設置有彈簧。使用時按鈕帶動轉動件前後左右旋轉,進而使得傳動件前後左右位置向下移動,進而帶動該方位的軟膠層向下移動,最終帶動上導電層與電路板上對應位置的下導電層接觸,導通電路,實現電路信號的輸出,實現座椅前後左右調節的功能。這樣,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為結構簡單,實現座椅位置向前後上下調節的功能,避免了機械的微動開關開閉結構,降低了成本,通過軟膠層上的上導電層和電路板上的下導電層接觸來導通電路或兩者分離而斷開電路,而且軟膠層比較軟,與電路板接觸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聲音,因此,有效降低噪音,降低成本。
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實施例爆炸圖。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實施例剖面圖。圖號說明I…按鈕2…推桿3…殼體4…電路板5…底座6…定位柱7…上導電層8…下導電層9…第 ^扣10…第二卡扣 11…第二卡槽12…彈簧13…活塞14…安裝槽15…固定槽16…凸起17…軟膠層18…傳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的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請參考圖1至圖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鈕1、殼體3、轉動件、傳動件18、軟膠層17、電路板4和底座5,所述按鈕I連接在所述殼體3上方,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按鈕I固定,所述電路板4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軟膠層17設置在所述電路板4與所述傳動件18之間,所述軟膠層17下表面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處均設置有上導電層7,所述電路板4上表面設有四個下導電層8,所述上導電層7與所述下導電層8位置對應,所述底座5與殼體3固定,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傳動件18之間鉛垂設置有彈簧12。使用時按鈕I帶動轉動件前後左右旋轉,進而使得傳動件18前後左右位置向下移動,進而帶動該方位的軟膠層17向下移動,最終帶動上導電層7與電路板4上對應位置的下導電層8接觸,導通電路,實現電路信號的輸出,實現座椅前後左右調節的功能。這樣,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為結構簡單,實現座椅位置向前後上下調節的功能,避免了機械的微動開關開閉結構,降低了成本,通過軟膠層17上的上導電層7和電路板4上的下導電層8接觸來導通電路或分離而斷開電路,而且軟膠層17比較軟,與電路板4接觸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聲音,因此,有效降低噪音,降低成本。而彈簧12的作用是在去掉按鈕I上的力的時候,能保證軟膠層17和電路板4之間的導電層相互分離,軟膠層17回復原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請參考圖1至圖2,所述轉動件下部中央設置固定槽15,所述彈簧12的上部和中部位於所述固定槽15內,所述傳動件18上部中央設置安裝槽14,所述彈簧12下部位於所述安裝槽14內,所述彈簧12下部套設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卡接於所述安裝槽14底部。這樣,可以將轉動件。傳動件18和彈簧12之間連接起來。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轉動件為推桿2,所述推桿2與所述按鈕I通過第一卡扣9固定,所述推桿2上設有第一卡扣9,所述按鈕I上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內。安裝時,將推桿2推入按鈕I內,使得第一卡扣9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內即完成推桿2與按鈕I的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請參考圖1至圖2,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電路板4與所述底座5通過定位孔和定位柱6固定,所述底座5上設有定位柱6,所述電路板4上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6插入所述定位孔內。安裝時將電路板4向下使得定位孔套設在定位柱6上,保證電路板4的位置可以固定,進而保證下導電層8與上導電層7接觸和遠離,進而導致電路啟動和關閉的可靠性。另外,所述底座5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卡扣10,所述殼體3對應位置設置第二卡槽11,所述第二卡扣10與所述第二卡槽11卡接。這樣先將按鈕1、殼體3和推桿2三者固定,然後將電路板4和底座5固定,然後將軟膠層17和彈簧12、活塞13與推桿2固定,最後將前面固定好的三者再進行固定。結構簡單,扣合方便。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請參考圖1至圖2,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傳動件18與所述軟膠層17在接觸處相抵,所述傳動件18下表面與所述軟膠層17層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底座5中央設置凹槽,所述傳動件18下表面中央設置凸起
16,所述凸起16位於所述凹槽內。這樣才能保證傳動件18和底座5接觸並保證傳導至傳動件18的力量作用在軟膠層17上並保證軟膠層17對應位置的上導電層7與電路板4上的下導電層8之間接觸導通電路。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並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或等比例放大或縮小等,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鈕、殼體、轉動件、傳動件、軟膠層、電路板和底座,所述按鈕連接在所述殼體上方,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按鈕固定,所述電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軟膠層設置在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傳動件之間,所述軟膠層下表面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處均設置有上導電層,所述電路板上表面設有四個下導電層,所述上導電層與所述下導電層位置對應,所述底座與殼體固定,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傳動件之間鉛垂設置有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件下部中央設置固定槽,所述彈簧的上部和中部位於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傳動件上部中央設置安裝槽,所述彈簧下部位於所述安裝槽內,所述彈簧下部套設有活塞,所述活塞卡接於所述安裝槽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件為推桿,所述推桿與所述按鈕通過第一卡扣固定,所述推桿上設有第一卡扣,所述按鈕上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底座通過定位孔和定位柱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定位柱,所述電路板上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卡扣,所述殼體對應位置設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件與所述軟膠層在接觸處相抵,所述傳動件下表面與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底座中央設置凹槽,所述傳動 件下表面中央設置凸起,所述凸起位於所述凹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鈕、殼體、轉動件、傳動件、軟膠層、電路板和底座,所述按鈕連接在所述殼體上方,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按鈕固定,所述電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軟膠層設置在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傳動件之間,所述軟膠層下表面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處均設置有上導電層,所述電路板上表面設有四個下導電層,所述上導電層與所述下導電層位置對應,所述底座與殼體固定,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傳動件之間鉛垂設置有彈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靜音型座椅調節開關結構簡單、避免使用微動開關接通和斷開整個電路、減小了噪音、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H01H25/00GK202977272SQ20122066395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陳靜愍 申請人:蘇州華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