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5:54:19 2
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和外筒;所述的內膽和外筒之間為保溫層;所述的內膽一端設有通氣口並且通氣口伸出外筒;所述的內膽的底部設有進出水口並且進出水口伸出外筒;還包括設置在保溫層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傳感器放置管一端伸出外筒外壁,另一端與內膽的底部相連通。由於傳感器放置管與內膽相連通,所以傳感器放置管的水面高度與內膽中相同;傳感器放置管中水溫隨著管道遠離內膽而逐漸降溫。因此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準確的檢測出內膽中水位,而且不容易結垢。總之,本實用新型專利與傳統技術相比有效的防止水位傳感器結垢,提高水位傳感器使用壽命,減少人員維護費用,提高熱水器水箱的使用效率。
【專利說明】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含有水位傳感器的太陽能水箱,尤其涉及一種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外壁、進水口、出水口和用於檢測水位高度的水位傳感器,通常情況下水位傳感器直接放置於內膽中,但是由於內膽中的水溫較高,在高溫情況下會有水垢出現,這些水垢會附著在水位傳感器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附著,水位傳感器就無法正確的檢測出水位的高度,造成水位檢測失靈,往往造成水箱溢水,不僅嚴重浪費水資源,而且影響用戶正常生活。傳統的太陽能水箱通常需要定期檢查水位傳感器表面是否結垢,是否能夠有效檢測水位高度,由於結垢現象嚴重,需要頻繁更換,同時也增加了人力及更換水位傳感器的成本,同時水位傳感器失靈降低熱水器水箱的使用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熱水器,能夠有效防止水位傳感器結垢。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和外筒;所述的內膽和外筒之間為保溫層;所述的內膽一端設有通氣口並且通氣口伸出外筒;所述的內膽的底部設有進出水口並且進出水口伸出和外筒;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保溫層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傳感器放置管一端伸出外筒外壁,另一端與內膽的底部相連通。
[0005]進一步,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由第一長豎直管、第一水平管和第一短豎直管組成;第一長豎直管上端伸出外筒外壁,下端與第一水平管右端相連通;第一水平管左端與第一短豎直管的下端相連通;第一短豎直管的上端與內膽底部相連通;還包括排汙口 ;所述的排汙口上端與第一水平管相連通,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的外壁,通過排汙口可以將內膽底部的水垢排出;排汙口正常情況下是封閉的,只有在排汙時才打開。
[0006]進一步,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由第一長豎直管、第一水平管和第一短豎直管組成;第一長豎直管上端伸出外筒外壁,下端與第一水平管右端相連通;第一水平管左端與第一短豎直管的下端相連通;第一短豎直管的上端與內膽底部相連通;還包括排汙口 ;所述的排汙口是由第一短豎直管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的外壁所形成。
[0007]進一步,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由第二長豎直管和第二水平管組成,第二長豎直管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外壁,下端與第二水平管右端相連通;第二水平管左端與內膽側壁的下部相連通;第二長豎直管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外壁,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外壁。
[0008]由於水位傳感器沒有直接放置在內膽中,而是放置在與內膽相連通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中,這樣保證水位傳感器放置管的水位與內膽中的水位相同,同時水位傳感器放置管中水是從內膽中引出,所以水位傳感器放置管中水溫低於內膽中水溫,因此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準確的檢測出內膽中水位,而且不容易結垢。由於水位傳感器放置管設置在保溫層內,所以水位傳感器在冬天抗凍性能也很好。總之,本實用新型專利與傳統技術相比有效的防止水位傳感器結垢,提高水位傳感器使用壽命,減少人員維護費用,提高熱水器水箱的使用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實施例1優化方案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實施例2優化方案結構示意圖。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0015]參見附圖1,本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I和外筒2 ;所述的內膽I和外筒2之間為保溫層3 ;所述的內膽I 一端設有通氣口 6並且通氣口 6伸出外筒2 ;所述的內膽I的底部設有進出水口 5並且進出水口 5伸出和外筒2 ;還包括設置在保溫層3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傳感器放置管4 一端伸出外筒2外壁,另一端與內膽I的底部相連通。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由第一長豎直管8、第一水平管9和第一短豎直管10組成;第一長豎直管8上端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與第一水平管9右端相連通;第一水平管9左端與第一短豎直管10的下端相連通;第一短豎直管10的上端與內膽I底部相連通。
[0016]參見附圖2,進一步改進方案為,還包括排汙口 7 ;所述的排汙口 7上端與第一水平管9相連通,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2的外壁。
[0017]實施例2
[0018]參見附圖3,本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I和外筒2;所述的內膽I和外筒2之間為保溫層3 ;所述的內膽I 一端設有通氣口 6並且通氣口 6伸出外筒2 ;所述的內膽I的底部設有進出水口 5並且進出水口 5伸出外筒2 ;還包括設置在保溫層3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傳感器放置管4 一端伸出外筒2外壁,另一端與內膽I的底部相連通。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由第二長豎直管11和第二水平管12組成,第二長豎直管11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與第二水平管12右端相連通;第二水平管12左端與內膽I側壁的下部相連通。
[0019]參見附圖4,第二長豎直管11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
[0020]由於傳感器放置管與內膽相連通,所以傳感器放置管的水面高度與內膽中相同;傳感器放置管中水溫隨著管道遠離內膽而逐漸降溫。因此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準確的檢測出內膽中水位,而且不容易結垢;由於水位傳感器放置管設置在保溫層內,所以水位傳感器在冬天抗凍性能也很好。
【權利要求】
1.一種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包括內膽(I)和外筒(2);所述的內膽(I)和外筒(2)之間為保溫層(3);所述的內膽(I) 一端設有通氣口(6)並且通氣口(6)伸出外筒(2 );所述的內膽(I)的底部設有進出水口( 5 )並且進出水口( 5 )伸出外筒(2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保溫層(3)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傳感器放置管(4) 一端伸出外筒(2)外壁,另一端與內膽(I)的底部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由第一長豎直管(8)、第一水平管(9)和第一短豎直管(10)組成;第一長豎直管(8)上端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與第一水平管(9)右端相連通;第一水平管(9)左端與第一短豎直管(10)的下端相連通;第一短豎直管(10)的上端與內膽(I)底部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排汙口(7);所述的排汙口(7)上端與第一水平管(9)相連通,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2)的外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排汙口 (7);所述的排汙口(7)是由第一短豎直管(10)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2)的外壁所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位傳感器放置管(4)由第二長豎直管(11)和第二水平管(12)組成,第二長豎直管(11)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與第二水平管(12)右端相連通;第二水平管(12)左端與內膽(I)側壁的下部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水位傳感器結垢的太陽能水箱,其特徵在於:第二長豎直管(11)上端向上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下端向下延伸伸出外筒(2)外壁。
【文檔編號】F24J2/46GK203432114SQ20132038657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日
【發明者】黃永偉 申請人:黃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