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8:43:04
專利名稱: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隧道初期支護結構領域,涉及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 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隧道等地下工程通過地應力狀態複雜的軟巖破碎帶地段,隧道開挖後, 由於應力釋放而發生碎脹變形,容易發生大變形,其特點是變形量大、變形 速度快、持續時間很長,圍巖大面積擠出侵入限界,支護開裂或破損很嚴重, 甚至失穩造成坍塌事故,處理難度大。
隧道初期支護是主要受力結構,對保證隧道施工期間的安全至關重要, 同時,也是主要的永久受力結構,必須做到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剛柔相濟、抗讓結合、且經濟可靠的大 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的大變形地層隧 道初期支護結構包括雙層噴射混凝土、系統注漿錨管、鋼筋網、鋼架、鎖腳 錨索;所述的隧道的表面設置一層噴射混凝土,在隧道的徑向設置系統注漿 錨管,在系統注漿錨管上,隧道混凝土的表面設置鋼筋網、鋼架,在系統注 漿錨管的一端設置鎖腳錨索,其支護結構的外表面為第二層混凝土為結構。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其優點如下
本結構充分研究了大變形的成因和變形機理,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剛柔相濟、抗讓結合,採用雙層噴射混凝土、系統注漿錨管、鋼筋網、鋼架、鎖腳 錨索等組合結構,有效抑制初期過大變形避免塌方,同時充分釋放圍巖應力, 避免永久結構長期受力過大,保證結構安全可靠。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截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包括雙層噴射混凝土 1、系統注漿錨管2、 鋼筋網3、鋼架4、鎖腳錨索5;所述的隧道的表面設置一層噴射混凝土l,
在隧道的徑向設置系統注漿錨管2,在系統注漿錨管2上,隧道混凝土的表 面設置鋼筋網3、鋼架4,在系統注槳錨管2的一端設置鎖腳錨索5,其支護 結構的外表面為第二層混凝土為結構。
本結構總結國內外隧道處理大變形的實踐經驗,採用雙層支護,剛柔相 濟,分別由雙層噴射混凝土l、系統注漿錨管2、鋼筋網3、鋼架4、鎖腳錨 索5等部分組成,可有效控制隧道變形,確保施工和結構安全。
結合隧道施工採用臺階法,將整個斷面分為拱部、下半斷面、底部三部 分依次施作,次序是初噴混凝土一安設系統注漿錨管一鋪設鋼筋網一架設鋼 架一安裝鎖腳錨索一復噴混凝土一補強噴設混凝土,其中噴射混凝土分三次 進行,初噴和復噴為一層結構,補強噴設混凝土為第二層結構。
本結構充分研究了大變形的成因和變形機理,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剛柔相 濟、抗讓結合,採用雙層噴射混凝土、系統注漿錨管、鋼筋網、鋼架、鎖腳 錨索等組合結構,有效抑制初期過大變形避免塌方,同時充分釋放圍巖應力, 避免永久結構長期受力過大,保證結構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1、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包括雙層噴射混凝土(1)、系統注漿錨管(2)、鋼筋網(3)、鋼架(4)、鎖腳錨索(5);所述的隧道的表面設置一層噴射混凝土(1),在隧道的徑向設置系統注漿錨管(2),在系統注漿錨管(2)上,隧道混凝土的表面設置鋼筋網(3)、鋼架(4),在系統注漿錨管(2)的一端設置鎖腳錨索(5),其支護結構的外表面為第二層混凝土為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隧道初期支護結構領域,涉及大變形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結構。隧道等地下工程通過地應力狀態複雜的軟巖破碎帶地段,隧道開挖後,由於應力釋放而發生碎脹變形,容易發生大變形,其特點是變形量大、變形速度快、持續時間很長,圍巖大面積擠出侵入限界,支護開裂或破損很嚴重,甚至失穩造成坍塌事故,處理難度大。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採用雙層支護,剛柔相濟,分別由雙層噴射混凝土、系統注漿錨管、鋼筋網、鋼架、鎖腳錨索等部分組成。本結構有效抑制初期過大變形避免塌方,同時充分釋放圍巖應力,避免永久結構長期受力過大,保證結構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E21D21/00GK201241712SQ20082003004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赬 劉, 劉培碩, 劍 張, 張旭珍, 李國良, 楊國柱, 梁文灝, 賈元霞 申請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