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電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4:23:59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電池,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標準電池盒尺寸的發電電池。
背景技術:
目前遙控器、無線滑鼠等電子設備都以化學電池為電源,但化學電池存在續航時間短的技術瓶頸。電池一旦用完,需及時更換,同時廢舊電池還會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汙染,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者提出了應用人體動能發電來代替化學電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張怡強提出了一種晃動發電電池(申請號:201120576187.1),其外形和尺寸與AA(5號)或AAA(7號)電池完全一致,內部有一組同軸的磁鐵固定在電池的中心軸處,磁鐵外有一線圈繞組,在手晃動下沿著軸線方向做直線往復運動,切割磁力線發電。然而電池盒內部通常為長方體的空間,圓柱形的發電電池放入矩形盒內必然會造成稜邊處空間的浪費。趙興強為了充分利用電池盒稜邊的空間,設計了方柱型的發電電池(申請號:201620375765.8),其截面為標準AA(5號)或AAA(7號)電池截面圓的外切正方形。往往很多電子設備的電池盒內裝2~4節電池,多個發電電池靠近時,將會引起各電池磁鐵間的相互作用,阻礙磁鐵的正常運動,改變磁力線的分布。
技術實現要素: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發電電池,其三維尺寸與標準電池盒內的空間尺寸相同,可直接放置在電池盒內。這樣電池盒內只有一個發電電池,可避免多個電池之間磁鐵的相互幹擾。電池盒內具有較大的空間,結構的設計較為靈活,也便於加工與安裝。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發電電池,包括外殼、發電模塊、管理電路;所述外殼尺寸與電池盒內尺寸相同,其中外殼的厚度為一個標準電池直徑,寬度為標準AA(5號)或AAA(7號)電池直徑的2或者3倍;外殼內安裝有發電模塊和管理電路,其中發電模塊包括空心線圈和設置在空心線圈中的磁鐵,晃動時磁鐵在空心線圈中上下往復運動,使得線圈內磁通量發生變化而發電;管理電路用於將線圈輸出的交流電轉化為3V(2節標準電池)或者4.5V(3節標準電池)的直流電。
所述外殼上安裝有正負電極。
當為2節電池盒,正負電極都安裝在外殼的上端面。
當為3節電池盒,正負電極分別安裝在外殼上下端面。
所述外殼的稜邊設置為倒角結構。
作為優選的一種方案,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的四角為圓弧倒角。
作為優選的另種方案,所述外殼的橫截面對應兩邊為半圓形。
所述的管理電路主要包括整流、升壓和穩壓輸出等功能,將線圈輸出的交流電轉化為3V(2節標準電池)或者4.5V(3節標準電池)的直流電。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發電電池,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直接放置在電池盒內的發電電池,免多個電池之間磁鐵的相互幹擾。
2、相對於其他發電電池,本發明體積大,輸出功率高,結構設計靈活,便於加工與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3V直流輸出的發電電池及其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4.5V直流輸出的發電電池及其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發電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發電模塊;3、管理電路;4、線圈;5、磁鐵;11、正極;12、負極;13、倒角;14半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3V直流輸出的發電電池可直接用於2節標準化學電池的電池盒中。外殼1的高度為一個標準電池高度H,厚度為一個標準電池直徑D,寬度為2D。外殼1的頂面分別有正極11和負極12,實現電能輸出。
外殼1總體尺寸是D×2D,為了適應不同的電池盒,其截面有兩種形狀。一種是在稜角處有圓弧倒角13的矩形截面,另一種截面的兩邊是半圓14(直徑為D)。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用於4.5V(3節標準電池)標準電池的電池盒,發電電池尺寸為H×D×3D,正極11和負極12分別在外殼1的頂面和底面。截面也是兩種形狀,一種是在稜角處有圓弧倒角13的矩形截面,另一種截面的兩邊是半圓14(直徑為D)。
管理電路3安裝在外殼1內,靠近正極11的頂部,主要包括整流、升壓和穩壓輸出等功能,將線圈4輸出的交流電轉化為3V(2節標準電池)或者4.5V(3節標準電池)的直流電,由正極11和負極12輸出電能。
發電模塊2安裝在外殼1內,管理電路3下面,主要有空心線圈4和磁鐵5。如圖3所示,其中磁鐵5極化方向沿著線圈4的軸線方向,運動時沿著線圈4軸線穿過空心線圈4,使得線圈4內磁通量發生變化而發電。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