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及其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3:53:19 2
專利名稱: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及其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汙水處理工藝,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於中小 型重汙染企業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國民經濟建設 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產出量越來越多。在 這些產出的汙水中,大多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汙染水體、汙 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數量眾多的造紙、製革、印染、 電鍍、食品、化工等中小型重汙染企業,排出的工業廢水危害程 度更為嚴重,治理措施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突發性環境事件。現在, 治理汙水,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眾多 中小型汙染企業的重要社會責任。
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我國政府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 已經把"保護環境"確定為基本國策;最近幾年又明確提出了實 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戰略。為此,國家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加強環境保護措施建設。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十五"期 間,國家利用國債資金安排國家級環境保護建設項目359個,中 央財政利用國債資金投入約83億元,帶動地方財政和企業投資 約162億元,投資總額高達245億元。"十一五"期間,國家用 於環境保護的專項投資又有較大幅度增長。
我國的汙水處理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保護環境 的政策實施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汙水處理技術也得到了 快速發展,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土地處理等比較成 熟的成套汙水處理設備,已逐漸被廣大業者接受,很多大、中城 市和大型企業已紛紛應用這些成熟技術,建設一批汙水處理場, 汙水治理呈現出一片快速發展景象。綜觀這些現已建成並投入正 常運行的汙水處理設施,普遍存在佔地面積大、建設投資多、處 理效果差、運行費用高等不足或弱點,而且絕大多數項目都存在 靠國家財政投資建設、靠國家財政補貼維持運行的巨大壓力。盡 管這些汙水處理場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但較之那些目前 尚未建有汙水處理場直接向自然水體排放未經處理汙水,或利用 簡單修建的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設施傾倒未經處理汙水,ii義雖建有汙水處理設施但經常有意無意停止運行依然直接排放
未經處理汙水的城市或企業來說,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是,如
果再深入研究分析,就,可以很清楚看到有相當數量的城市和企
業,特別是眾多中小型企業,確實無力籌措建設汙水處理設施所
需數額巨大的建設資金;既或通過各種手段籌到了建設所需的資
金,也再無力償還投入資金產生的巨額本息;既或得到免息或補
貼等優惠政策,也無力支付高額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為此,很
多業內資深專家和業者都一致認為我國汙水治理要實現規劃的
目標和要求,除研發大型汙水處理技術和成套設備外,還必須開
發研製出一批技術先進、理論科學、性能可靠、操作簡便、佔地
面積小、建設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汙水經處理後能夠實現淨化 回用的中小型汙水處理技術及相應技術裝備;特別是要優先開發
研製出一批能讓造紙、製革、印染、電鍍、食品、化工等重汙染 中小企業真正建得起,用得上,效益好的中小型汙水處理技術及 相應技術裝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目前國內急需中小型汙水處理技術及其技 術裝備的不足或弱點,根據中小型重汙染企業的汙水特點及其建 設運行承擔能力,從基礎理論研究入手,從應用對象的客觀實際 需要出發,提供一種佔地面積小、建設投資少、運行費用低、除 汙能力強,集絮凝劑吸附絮凝分離、溶氣氣浮分離,加氯化學氧 化還原、活性炭吸附過濾等工藝步驟於一體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 及其專用裝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該汙水淨化回用工藝通過沉澱除泥I 、計量混合II 、分離淨
化m三個工藝步驟。
所述的沉澱除泥I步驟是將生產排出的汙水經汙水集流 管收集後,通過豎流式沉澱除泥池的進水管進入沉澱池的中心 管;汙水在中心管向下做豎向流動,為防止水流擾動沉澱汙泥, 在中心管下端設喇叭口和反射板緩衝,汙水能緩慢從反射板四周 流入沉澱池內;汙水在沉澱池仃留時間內,靠懸浮物自身重量作 用,汙水中的懸浮物完成自動沉澱過程落在沉澱池底部;排泥管 的吸泥口設在豎流式沉澱除泥池的底部,靠沉澱池的靜水壓力和 虹吸作用,把沉澱在沉澱池底部的汙泥吸起、排出;並送進臥式 轉筒離心機內,接受脫水處理;在沉澱池的上部設有環形集水槽,經過沉澱處理後的汙水在來水擠壓下產生溢流,能沿沉澱池外殼 的上邊口自動流入集水槽;再經設在集水槽上的出水口,被送進 計量混合裝置中的恆位水箱內,接受摻入絮凝劑的混合處理;
通過沉澱池排泥口排出的汙泥,被送進臥式轉筒離心機內, 靠離心機轉筒的高速轉動,完成汙泥中的固體和液體分離;分離 後產生的含泥液體汙水,從離心機的出水口排出,並通過管道被 送回汙水集流管內,準備接受再次沉澱分離;
分離後產生的固體脫水汙泥,形成泥餅,從離心機的排料 口排出,落到泥餅傳送機的輸送帶上,被送到儲存處暫存,準備 接受最終處置。
所述的計量混合II步驟是是製備絮凝劑溶解液(複合型
高效絮凝劑是在先申請,申請號200810050405. 0),把絮凝劑溶 解液按比例均勻摻混進汙水中。在摻入汙水前必須通過溶解液攪 拌器製備成絮凝劑溶解液;然後再通過投加計量泵按處理汙水 量的適當比例,把溶解液連續均勻注射進汙水流經的管道式混合 器內。為確保處理的汙水流量具有恆定數量,使絮凝劑溶解液能 按比例均勻摻混進汙水中,在計量混合裝置中設計了恆位水箱。 從豎流式沉澱除泥池排出的汙水,都通過管道送進恆位水箱內; 在恆位水箱的出水口設計了計量孔口板,對從恆位水箱流出的汙 水進行孔口計量。經過孔口計量的汙水,通過管道被送進管道式 混合器內;汙水在流經管道式混合器時,與注射進管道式混合 器內的絮凝劑溶解液實現連續按比例均勻混合,並通過管道被送 進分離淨化裝置中的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內。
所述的分離淨化III步驟是在計量混合的管道式混合器中 己經摻混了適當比例絮凝劑的汙水,通過汙水進入管進入反應 分離區;與此同時,壓縮空氣泵產生的壓縮空氣和轉子加氯機加 注的液氯,溶解混合成含氯壓縮空氣後,經由氣體進入管進入曝 氣微孔擴散器,以微氣泡形式向進入反應分離區的汙水中釋放。 進入反應分離區的汙水,經絮凝劑的吸附、絮凝,有效氯的化學 還原反應、輔助投藥器投入的治汙藥劑除汙等綜合反應處理後, 汙水中含有的各類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微細顆粒,與微氣泡或 絮團結成氣浮體式浮渣,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浮渣區。在浮渣區 內,浮渣在刮渣器的刮板轉動刮掃下,通過浮渣排出口排出,實 現固/液分離。分離後的浮渣,通過管道送回汙水集流管,然後 再送入豎流式沉澱除泥池,再一次接受泥水分離處理。在綜合反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餘氣,在浮渣區上部的空間匯集,並通過排
氣口排出;為避免在綜合反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餘氣有含氯氣體
汙染環境,在排氣口設計有餘氯監測控制儀進行監測控制。進入 反應分離區的汙水,經綜合反應處理後,己實現固/液分離後的
汙水自然向罐體下方流動;在流動過程中通過吸附過濾區。在吸 附過濾區內,設計有由活性炭、石英砂、礫石等濾料組成的吸附 過濾層,能進一步去除汙水中依然含有懸浮微細顆粒,重金屬離 子等雜質。汙水經過吸附過濾處理後,被淨化成中水,進入淨化 蓄水區;然後從出水口排出,送進過濾蓄水池內,再接受進一步 的淨化處理。
過濾蓄水池的操作過程是;從氣浮式分離反應器中送出的 中水,經過濾箱進水管流進過濾箱的過渡存水箱內,待蓄滿中水 以後,溢進過濾池;經過活性炭吸附層的吸附,再經過石英砂過 濾層和礫石過濾層的過濾,能比較徹底的去除出中水中依然含有 的難降解有機物、微細懸浮顆粒、重金屬離子等雜質,達到回用 水標準,再經過濾箱出水管流進蓄水箱內存蓄。使用時,用抽水 泵經蓄水箱出水管抽出,送到用水單位。
過濾蓄水池使用一段時間後,必須進行清洗;清洗採用清水反衝 法。清洗時,先關閉中水進水管和過濾箱出水管的閥門;再打開 反衝水進水管和反衝水出水管的閥門,反衝水依次經過礫石過濾 層、石英砂過濾層、活性炭吸附層,與作業時來水成反向流動。 反衝水的水流可以帶走粘咐在各過濾吸附層存留的雜質,再經過 渡存水箱從反衝水出水管流出。
所述的沉澱除泥I步驟採用汙水集流管、豎流式沉澱除泥 池、臥式轉筒離心機、泥餅傳送機四個工藝設備。
所述的計量混合II步驟採用溶解液攪拌器、投加計量泵、恆 位水箱、管道式混合器四個工藝設備。
所述的分離淨化m步驟採用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在先
申請,申請號200820071422. 8)、過濾蓄水池二個工藝設備。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針對國內現有汙水處理技術及設備存在的佔地面積 大、建設資金多,處理效果差、運行費用高,靠國家財政投資建 設,靠國家財政補貼維持運行的弱點或不足,研究開發設計出能 適應中小型重汙染企業需要,而且用企業自有資金就能建得起, 建成投產後能真正解決企業的汙水治理問題的中小型汙水淨化回用技術及其裝備。為實現這個目的,本發明解決了以下技術問 題。
① 、針對中小型重汙染企業產生的汙水特性,首先研究設計 出一種具有較高聚合度、極高相對分子質量、用量較低、用法簡 單的複合型高效絮凝劑。因這種絮凝劑有獨特的分子結構和化學 功能,對重度汙染水中的微細顆粒具有較強的吸附、絮凝作用; 使用這種絮凝劑,就能把重度汙染水中含有的各類無機物質和難 降解有機物質的微細顆粒吸附、凝聚成絮團,去除這種絮團就能 實現提高淨化水質的目的,方法簡便,效果良'好。本發明成功地 研製設計出這種絮凝劑,既解決了治理重度汙染水的核心技術問 題,又大大降低了治理重度汙染水的運行費用。
② 、本發明根據應用絮凝劑治理重度汙水的技術路線,研究 設計出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作為核心技術裝備。這種反應器, 集絮凝劑吸附絮凝技術、溶氣氣浮分離技術、加氯化學還原技術、 活性炭吸附過濾技術於一體,既解決了用一種設備治理成份複雜 重度汙染水的技術難題,又降低了建設投資費用。
③ 、本發明研究設計出由沉澱除泥——計量混合——分離淨 化等三部分功能作業裝置組成的科學完整工藝技術路線,具備了 治理重度汙染水的集流、沉澱、除泥、混合、處理、分離、淨化 等全部功能,實現了對重度汙染水淨化回用的目的,解決了進行 實際運行時的匹配銜接操作的技術難題。
圖1是汙水淨化回用工藝路線示意圖。
圖2、 3是豎流式沉澱除泥池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結構示意圖。
圖5是過濾蓄水池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附圖l所示本發明中小型重汙染企業汙水淨化回用技 術及其裝備,是使用一種獨創發明的複合型高效絮凝劑做為汙水
固/液分離的核心制汙藥劑;由沉澱除泥i、計量混合n、分離
淨化ni等組成主要作業功能系統;通過各系統配置的技術裝備,
承擔對生產排出的重度汙水進行集流、沉澱、除泥、混合、處理、 分離、淨化等作業功能,實現汙水的淨化回用。
所述的獨創發明的複合型高效絮凝劑(絮凝劑是在先申請,
申請號200810050405. 0),是針對造紙、製革、印染、電鍍、食品、化工等中小型重度汙染企業排出生產工業廢水的特性,依據 高分子聚合物對汙水中微細顆粒具有較強吸附、絮凝作用的技術 原理,獨創發明出一種具有較高聚合度和極高相對分子質量的復 合型高效絮凝劑。該絮凝劑的最佳配料組份比例是聚丙烯醯胺 75份;丙烯酸8份;羥乙基纖維素6份;丙烯酸乙酯6份;硫 酸亞鐵3份;硫酸鋁2份。該絮凝劑的製備工藝路線是計量混 配--合成反應一 穩定濃縮 一真空脫水一噴霧乾燥。
如附圖1和附圖2、 3所示所述的沉澱除泥I包括汙水集
流管4、豎流式沉澱除泥池3、臥式轉筒離心機2、泥餅傳送機1
等技術設備。
生產排出的汙水及本發明離心機2排出的含泥汙水、反應 器10排出的含水浮渣,經汙水集流管4收集後,通過豎流式沉 澱除泥池3中的進水管20,進入中心管16。汙水在中心管16中 向下做豎向流動,經中心管下端喇叭口和反射板14的緩衝,緩 慢從反射板四周流入沉澱池中。汙水在沉澱池的停留時間內,靠 懸浮物自身的重量作用,汙水中的懸浮物自動完成沉澱過程,落 在沉澱池的底部。在沉澱池底部,設有排泥管13的吸泥口 ,靠 沉澱池的靜水壓力和虹吸作用,把沉澱在沉澱池底部的汙泥吸進 排泥管13,並從排泥口15排出,送進臥式轉筒離心機2內,接 受脫水技術處理。在沉澱池的上部,沿沉澱池外殼12上邊口設 有環形集水槽17;經過沉澱分離處理後的汙水在來水的擠壓下 產生溢流,並沿沉澱池外殼上邊口自動流入環形集水槽17內; 再經設在集水槽上的出水管18,被送進恆位水箱7內,接受計 量混合技術處理。
通過沉澱池排泥口 15排出的汙泥,被送進臥式轉筒離心機 2內,靠離心機轉筒的高速轉動,快速完成汙泥中的固體顆粒和 液體汙水的再次分離。分離後產生的液體含泥汙水,從離心機的 出水口排出,並通過管道被送回汙水集流管4內,準備接受再次
沉澱分離。分離後產生的固體脫水汙泥,形成泥餅,從離心機的 排料口排出,落到配置的泥餅傳送機1的輸送帶上,並被送到儲 存處暫存,準備接受最終處置。
如附圖1所示所述的計量混合II包括溶解液攪拌器6、
投加計量泵8、恆位水箱7、管道式混合器9等技術設備。
所述的絮凝劑是粉末狀產品,在向汙'水中摻混以前,必須通 過溶解液攪拌器6製備成有一定濃度的絮凝劑溶解液。絮凝劑溶解液的濃度配備比例是絮凝劑粉末質量份額l份,添加稀釋自 來水質量份額49份。製備絮凝劑溶解液由溶解液攪拌器6完成; 運行技術參數是攪拌器轉動速度》45r/min;攪拌時間> 25min;加熱溫度控制在40 50 °C 。具有一定濃度的絮凝劑溶解 液製備合格後,裝入溶解液投加計量泵8的儲液罐內備用。使用 時按需要處理的汙水量,以1: IO的重量比例,以》0.15Mpa的 投加壓力,連續均勻注射到汙水流經的管道式混合器9內。
從沉澱池排出的需處理汙水,都要通過管道送進設置的恆 位水箱7內。同時,在恆位水箱的出水口設計安裝有計量孔口板, 對從恆位水箱7中流出的需處理汙水,實行孔口計量。經過孔口 計量的汙水,以恆定流量流經管道式混合器9時,與投加計量泵 8連續均勻注射進管道式混合器9內的絮凝劑溶解液實現了按比 例均勻混合。此時,需處理汙水中的絮凝劑使用幹質含量,達到 本發明設計的2%。有效濃度。在管道式混合器9內,經過按比例 均勻混合後的含絮凝劑汙水,通過管道被送進氣浮式分離及應處 理器10內,接受分離淨化處理。
如附圖1和附圖4、附圖5所示所述的分離淨化III包括 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10、過濾蓄水池11等技術裝備組成。
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10,整體設計成圓柱體罐形。為便 於維修清洗,罐體由下罐體23、上罐體35組成,由法蘭盤36 連接固定。根據作業功能不同,自上而下劃分成餘氣浮渣區34、 反應分離區27、吸附過濾區25、淨化蓄水區22;在吸附過濾區 25設有由活性炭、石英砂、礫石等濾料組成的吸附過濾層。根 據作業功能需要,還設有液氯儲存瓶41、轉子加氯機39、壓縮 空氣泵40、曝氣微孔擴散器26、輔助投藥器37、刮渣器30、餘 氯監測控制儀31等輔助作業功能器件。
溶氣氣浮是一種成熟高效的固/液分離技術;它是把加壓溶 解的過飽和空氣,在汙水中以微氣泡形式釋放出來;利用表面化 學原理,微氣泡可以粘附汙水中的微細顆粒,形成密度小於水的 氣浮體,在浮力作用下浮至水面。本發明在重度汙水中已經摻混 有適當比例的複合型高效絮凝劑,通過絮凝劑的吸附、絮凝作用, 可以把汙水中的微細顆粒吸咐、絮凝成密度小於水的絮團或絮 條,可以靠浮力自動浮至水面;藉助或粘浮溶氣氣浮技術形成的 微氣泡,能更容易浮至水面,更便於實現固/液分離。
在管道式混合器9內已經摻混了絮凝劑的汙水,通過汙水進入管38被送進反應分離區27內;與此同時,液氯儲存瓶41中的
液氯,經轉子加氯機39注入壓縮空氣管道,與壓縮空氣泵40產 生的壓縮空氣溶解混合,產生含氯壓縮氣體,經氣體進入管24 和曝氣微孔擴散器26後,以微氣泡形式向已經進入反應分離區 27的汙水中釋放;微氣泡直徑一般都《0. 3mm。含氯壓縮空氣的 供氣量,以需要處理汙水的單位體積每小時需用量為計算基數, 根據汙水含汙濃度, 一般控制在0.5 0.8m7ni3. h;氯氣在壓縮 空氣中的含量, 一般控制在1: 18 20;含氯壓縮空氣壓力,一 般控制在0. 05 0. 08Mpa。同時,根據主要汙染物和特殊汙染物 不同特性,還要通過設置在汙水進水管38上的輔助投藥器37, 向汙水中投放所需的特殊治汙藥劑。
進入反應分離區27的汙水,有效氯的化學還原反應作用、 壓縮空氣中氧氣氧化還原作用、特殊治汙藥劑除汙反應作用、絮 凝劑吸附絮凝作用等綜合處理後產生的微細顆粒,汙水原含有的 各類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微細顆粒,絮凝劑吸附、絮凝作用產 生的絮團、絮條等懸浮物,都與產生的微氣泡重新結合,形成密 度小於水的氣浮體式浮渣,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餘氣浮渣區34 內。
在浮渣區34內,浮渣在刮渣器30刮渣板29的轉動刮掃下, 被刮進浮渣排出管28,實現了汙水的固/液分離。分離後的浮渣, 通過管道被送回汙水集流管4中,再次排入豎流式沉澱除泥池3 內,再次接受泥水分離處理。向反應分離區27中汙水注入的含 氧壓縮空氣,以微氣泡形式參與對汙水的處理反應後,剩餘氣體 會聚在浮渣區34的上部空間,通過排氣口 32向外排出。理論上,
氯氣是一種有毒的刺激性氣體,當空氣中的氯氣濃度達到40 60mg/L時,人在此環境中呼吸0. 5 1. Oh就可能出現危險;但
氯氣經水,特別是汙水過濾溶解後,不會再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氯 氣溢出。但為保護操作者安全,防止汙染大氣環境,在設計液氯 加入量時,就選擇設計了低於危險濃度下限的加入數值,同時在 排氣口設計安裝了餘氯監測控制儀31,按GB16297-1966《大氣 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進行實時監控。
進入反應分離區27的汙水經綜合反應處理後,實現固/液分 離產生的液態汙水,靠自身重畺壓力向下流經吸附過濾區25。 在吸附過濾區25內設有由活性炭、石英砂、礫石等濾料組成的 過濾層,對雖經固/液分離處理,但在液態汙水中依然會含有少量的微細顆粒、重金屬離子等懸浮物,進行再一次吸附過濾技術 處理。經吸附過濾處理後,就被淨化成"中水",流進淨化蓄水 區22;然後通過出水口21,被送進過濾蓄水池11,再接受深度 淨化處理。
過濾蓄水池11是為了使經綜合反應處理後得到的中水,能 真正達到回用標準而進行的吸附、過濾等深度淨化處理及存蓄淨
水待用的技術裝備。過濾蓄水池11,整體設計成聯體箱式結構; 由過濾箱48、蓄水箱43及相應的管道、閥門組成。在過濾箱48 內,設有過渡存水箱49、活性炭吸附層47、右英砂過濾層46、 礫石過濾層45,同時設計了反衝清洗功能。
從氣浮式分離反應器10中的淨水蓄水區22送出的中水,經 過濾箱進水管50流進過渡存水箱49內;待過濾存水箱49蓄滿 中水後,溢進過濾池,並先後分別經過活性炭吸附層47、石英 砂過濾層46、礫石過濾層45的深度吸附、過濾淨化處理後,可 以比較徹底地去除中水中含有的微細懸浮物、重金屬離子,C0D、 B0D 、總磷、總氮、細菌、病毒等雜質,使其能達到相當於 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IV類水質標準,成為 合格的人體非直接接觸工業回用水;工業回用水經過濾箱出水管 44流進蓄水箱43中存蓄。使用時,用抽水泵經蓄水箱出水管42 抽出,直接送到各用水單位。
為保證工業回用水的水質質量,在過濾箱48使用一段時間 後,必須進行清洗;清洗採用清水反衝法。清洗時,先關閉過濾 箱進水管50和過濾箱出水管44的閥門,然後再打開反衝水進水 管52和反衝水出水管51的閥門;反衝水經反衝水進水管52進 入過濾箱48以後,按中水過濾的反向流動,依次先後流經礫石 過濾層45、石英砂過濾層46、活性炭吸附層47,水流可以衝涮 並帶走吸附過濾時截留的雜質,再經過渡存水箱49從反衝水出 水管51流出。
權利要求
1、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其特徵在於該汙水淨化回用工藝採用一種複合型高效絮凝劑做為汙水固/液分離的核心治汙藥劑;通過沉澱除泥(I)、計量混合(II)、分離淨化(III)三個工藝步驟實現。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沉澱除泥(I )步驟是將生產排出的汙水經汙水集流管(4)收集後,通過豎流式沉澱除泥池(3)的進水管(20)進入 中心管(16);汙水在中心管(16)向下做豎向流動,為防止水 流擾動沉澱汙泥,在中心管(16)下端設喇叭口和反射板(14) 緩衝,汙水能緩慢從反射板(14)四周流入沉澱池內;汙水在沉 澱池仃留時間內,靠懸浮物自身重量作用,汙水中的懸浮物完成 自動沉澱過程落在沉澱池底部;排泥管(13)的吸泥口設在豎流 式沉澱除泥池(3)的底部,靠沉澱池的靜水壓力和虹吸作用, 把沉澱在沉澱池底部的汙泥吸起、排出;並送進臥式轉筒離心機(2)內,接受脫水處理;在沉澱池的上部設有環形集水槽(17), 經過沉澱處理後的汙水在來水擠壓下產生溢流,能沿沉澱池外殼 的上邊口自動流入集水槽(17);再經設在集水槽(17)上的出 水管(18),被送進計量混合裝置中的恆位水箱(7)內,接受摻 入絮凝劑的混合處理;通過沉澱池排泥口 (15)排出的汙泥,被送進臥式轉筒離 心機(2)內,靠離心機轉筒的高速轉動,完成汙泥中的固體和 液體分離;分離後產生的含泥液體汙水,從離心機(2)的出水 口排出,並通過管道被送回汙水集流管(4)內,準備接受再次 沉澱分離;分離後產生的固體脫水汙泥,形成泥餅,從離心機(2)的 排料口排出,落到泥餅傳送機(1)的輸送帶上,被送到儲存處 暫存,準備接受最終處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計量混合(II )步驟是是製備複合型高效絮凝劑溶解液,把絮凝劑溶解液按比例均勻摻混進汙水中,在摻入汙水前必須通過溶解液攪拌器(6)製備成絮凝劑溶解液;然後再通過投加計 量泵(8)按處理汙水量的適當比例,把'溶解液連續均勻注射進 汙水流經的管道式混合器(9)內,為確保處理的汙水流量具有恆定數量,使絮凝劑溶解液能按比例均勻摻混進汙水中,在計量 混合裝置中設計了恆位水箱(7),從沉澱除泥池(3)排出的汙 水,都通過管道送進恆位水箱(7)內;在恆位水箱(7)的出水 口設計了計量孔口板,對從恆位水箱(7)流出的汙水進行孔口計量。經過孔口計量的汙水,通過管道被送進管道式混合器(9) 內;汙水在流經管道式混合器(9)時,與注射進管道式混合器 (9)內的絮凝劑溶解液實現連續按比例均勻混合,並通過管道 被送進分離淨化裝置中的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10)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土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離淨化(m)步驟是在計量混合的管道式混合器(9) 中已經摻混了適當比例絮凝劑的汙水,通過汙水進入管進入反應 分離區(27);與此同時,壓縮空氣泵(40)產生的壓縮空氣和 轉子加氯機(39)加注的液氯,溶解混合成含氯壓縮空氣後,經 由氣體進入管進入曝氣微孔擴散器(26),以微氣泡形式向進入 反應分離區(27)的汙水中釋放;進入反應分離區(27)的汙水, 經絮凝劑的吸附、絮凝,有效氯的化學還原反應、輔助投藥器(3 7 ) 投入的治汙藥劑除汙等綜合反應處理後,汙水中含有的各類無機 物質和有機物質的微細顆粒,與微氣泡或絮團結成氣浮體式浮 渣,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餘氣浮渣區(34);在浮渣區(34)內, 浮渣在刮渣器(30)的刮板轉動刮掃下,通過浮渣排出口排出, 實現固/液分離;分離後的浮渣,通過管道送回汙水集流管(4), 然後再送入豎流式沉澱除泥池(3),再一次接受泥水分離處理; 在綜合反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餘氣,在浮渣區(34)上部的空間 匯集,並通過排氣口排出;為避免在綜合反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 餘氣有含氯氣體汙染環境,在排氣口設計有餘氯監測控制儀(31) 進行監測控制;進入反應分離區(27)的汙水,經綜合反應處理 後,已實現固/液分離後的汙水自然向罐體下方流動;在流動過 程中通過吸附過濾區(25);在吸附過濾區(25)內,設計有由 活性炭、石英砂、礫石等濾料組成的吸附過濾層,能進一步去除 汙水中依然含有懸浮微細顆粒,重金屬離子等雜質。汙水經過吸 附過濾處理後,被淨化成中水,進入淨化蓄水區(22);然後從 出水口排出,送進過濾蓄水池(11)內,再接受進一步的淨化處 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從氣浮式分離反應器(10)中送出的中水,經過濾箱進水管(50)流進過濾箱(48)的過渡存水箱(49)內,待蓄滿中水 以後,溢進過濾池;經過活性炭吸附層(46)的吸附,再經過石 英砂過濾層(45)和礫石過濾層的過濾,能比較徹底的去除出中 水中依然含有的難降解有機物、微細懸浮顆粒、重金屬離子等雜 質,達到回用水標準,再經過濾箱(48)出水管流進蓄水箱內存 蓄。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的設備,其特 徵在於所述的沉澱除泥I步驟採用汙水集流管(4)、豎流式沉 澱除泥池(31)、臥式轉筒離心機(2)、泥餅傳送機(1)四個工 藝設備。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的設備,其特 徵在於所述的計量混合II步驟採用溶解液攪拌器(6)、投加計 量泵(8)、恆位水箱(7)、管道式混合器(9)四個工藝設備。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離淨化m步驟釆用氣浮式分離反應處理器(10)、過濾蓄水池(11) 二個工藝設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於中小型重汙染企業的汙水淨化回用工藝及其設備,該汙水淨化回用工藝採用一種複合型高效絮凝劑做為汙水固/液分離的核心治汙藥劑;通過沉澱除泥I、計量混合II、分離淨化III三個工藝步驟實現。本發明工藝及其設備佔地面積小、建設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特別適用於造紙、製革、印染、電鍍、食品、化工等中小型重汙染企業的汙水治理,可以實現汙水回用、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多重效益。
文檔編號C02F1/52GK101531424SQ20081005047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3日
發明者劉春燕, 張士博, 李延韜 申請人:四平海特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