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習近平《之江新語》讀後感500字

2023-10-14 21:26:03 1

  《之江新語》中習近平引用古人的話來告誡黨員幹部,「要懷著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幹事,懷著如臨如履的心態保持乾淨」。下面是整理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參考。

  篇1:《之江新語》讀後感500字

  昨日讀習總書記在浙江主政時寫下的《之江新語》深感文筆流暢,字裡行間透著平實而無半點陳詞濫調。他所顯露出的才華是在幾十年的基層打磨和學習升華與實踐中逐漸形成,是一位即親民又具務實、開朗並彰顯個人魅力的領導者。

  如他用短小精悍的文筆寫下的「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多讀書,修政德」、「從『兩隻鳥』看結構調整」、「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從『兩種人』看『三農』問題」以及「做人與做官」和「生活情趣非小事」等文稿,字字句句折射出習總書記為國擔憂、為民著想的濃濃情懷,讓我了解到一個曾經下過鄉種過地的知識青年通過自身努力成長為駕馭過地方並統攬全局的領導風範。

  習總書記在一篇短文中寫到「不要引導領導幹部當『滿票幹部」一文。全文所寫文字不過400來字,但句句鏗鏘有力,字字落地有聲。一改過去很多大腕幹部愛寫冗長的套話、廢話,讓人讀後倍感親切。習總書記寫到「正確對待民主測評,強調群眾公認當然很重要,如果大多數群眾反對,一般來說這個幹部是有問題的。但講群眾公認絕不是單純以票取人。敢負責,幹工作的幹部往往會丟點票。不能形成『唯票』的導向,不要引導幹部當所謂『滿票幹部』,否則就會引導幹部當『老好人』、不敢得罪人,甚至拉票、賄選。」

  「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一文講的是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係,以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經濟與社會的和諧。文中闡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認識過程。最終選擇保護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的帶來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把「兩座山」的道理體現到城鄉和區域的協調發展中,體現於不同地方發展導向的不同、生產力布局的不同、政績考核的不同、財政政策的不同。

  由此可見上述「四個不同」闡述了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對各級領導幹部的評判有了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標準。閱讀習總書記《之江新語》讓人耳目一新,略感新意,令人鼓舞。

  篇2:《之江新語》讀後感500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直以來,學習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總是因為工作需要而多喜歡看業務相關的書報,總是覺得政治理論方面的書太過深奧、枯燥,除了參加培訓時學習理論知識,平時少有關注。近期,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工作之餘的學習時間安排了學習《之江新語》,覺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又富有深意,習總書記用樸素、精練的語言清晰明了地表達了觀點、分析了問題、提出了對策,讓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不僅僅是習總書記的政治理論觀點值得學習領會,這種學風、文風也是很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對照習總書記的要求,結合個人實際,談三點學習體會。

  一、要求真務實,學有所用

  習總書記說,「各級領導幹部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工夫。」「辦法就在群眾中。」回想起來,確實覺得差距甚大。調到辦公室工作後,深入基層少了,閉門造材料多了,坐而論道,紙上談兵,下基層調研也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系統的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大量信息是通過查閱書報和網絡資料獲取的,自己也覺得知識積累不夠深,寫的材料不夠實。理論學習也是應付為主,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特別是把握形勢、了解大局不深不透,缺乏深入細緻地研究思考。學習貴在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學習和實踐中領悟真諦。今後工作中還是要多到基層去,多到群眾中去,不憑老經驗、不想當然、不拍腦袋;要聯繫實際,實事求是,講真話,辦實事,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基層,腳踏實地,言必信,行必果,不搞花架子。

  二、要自警自省,力戒驕躁

  誠如習總書記所說「驕兵必敗,驕和躁歷來是革命工作的大敵。」以往由於自己的驕傲自滿和急躁情緒而給工作帶來影響的情況常有,雖然領悟到,也下決心要改,但總是還有反覆,說話不經意間又會流露出這樣那樣的驕傲和急躁情緒。以後工作、生活中,還是要時刻記得約束自己,時時提醒自己保持清靜之心,理性處事。遇事不急不躁,沉著應對,學會深呼吸、「停一秒說話」,事前多思考,利弊兩方面,思慮周全再行動。萬念由心起,要時時提醒自己謙虛謹慎,學會空杯裝水,要隨時關注自己的心,不要讓驕傲自大、安逸享樂之念萌生,要時刻保持一顆孜孜不倦的進取之心、謙虛認真的好學之心。向書本學,專家們、前輩們學,向領導、同事們學,學習每個人的優點、經驗,學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在實際工作中完善自我。

  三、要見微知著,善學善思

  「一個高明的領導,講究領導藝術,知關節,得要領,把握規律,掌握節奏,舉重若輕。」對照起來,確實覺得自己在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上很笨拙,雖然工作勤勤懇懇、忙忙碌碌、加班加點,但是工作的預見性、敏感性不足。一直以來養成循規蹈矩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太死板,缺乏藝術,與人交流中言語表達太直接,說話不婉轉,不懂轉彎,不懂幽默,不善於調節工作氣氛,不善於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今後要多與同事們進行思想交流,多看一些修身養性的書,提高思想修養,逐步完善性格。業餘時間多學學語言藝術、領導藝術相關知識,學會溝通協調,改變生硬的工作方法,說話放慢速度,學會循循善誘,引導並幫助處室同事完善工作。關注每個人所長,多注重發揮局機關各處室和辦公室每個人的作用,多注重培養局機關工作人員的團隊意識。

  習總書記說,「仁厚的人看到別人的長處,挑剔的人看到別人的短處;謙虛的人學別人的長處修煉自己,自大的人借別人的短處膨脹自己;樂觀的人學習別人而激勵自己,悲觀的人自慚形穢而放縱自己。」我將一直努力著做個仁厚、謙虛、樂觀的人,要讓自己始終保持陽光燦爛的心情和熱情。

  篇3:《之江新語》讀後感500字

  《之江新語》是最高領導人在浙江任職的4年多時間裡,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232篇短論,於2007年8月結集成書,去年作了再版。我最近逐篇逐句讀了這本書,對最高領導人親民務實的作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目前官場上一些見怪不怪的現象頗有幾分感慨。

  對於一位領導著幾千萬人口大省,而且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大省的一把手來說,需要處理的事情可謂多矣,如果沒有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如果沒有勤思好學的理論功底,他就根本不可能在百忙中親自撰寫專欄文章。僅這一點,就是其他許多為官者不想做、不敢做或不願做的事。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