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蒨手下大將華皎簡介 他忠於陳文帝但是最後為什麼反了陳朝?
2023-10-14 22:39:15 3
華皎,晉陵暨陽(今江蘇江陰)人,家中世代為官,但都是芝麻小官。華皎這輩子最大的機遇就是遇上了陳蒨(後來的陳文帝),所以才有後來華皎平步青雲,成為大將的際遇。
侯景之亂時,華皎在侯景的同黨王偉手下做事。陳文帝陳蒨就是在侯景之亂中被囚禁,華皎就是在這次遇見了陳蒨,囚禁期間,他對陳蒨很是照顧,陳蒨因此欠了華皎一個人情。
侯景之亂被平定之後,陳蒨當了吳興太守,他就任命華皎為都錄事,軍中府庫的糧食布帛,統統交給華皎管理。這個職位舉足輕重,不過,華皎是個執行力強又很注意細節的人,所以這份差事他幹得還不錯,得到了陳蒨的讚賞。
當時戰禍頻起,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又遇上了荒年,所以華皎就列出一個計劃來,給吃不飽、穿不暖的百姓能讓他們支撐下去的衣食,安撫了這些百姓。
這件事情讓陳蒨看到了華皎的才能,讓他當個都錄事有點屈才,就把華皎提拔為暨陽、山陰兩地的縣令。
陳蒨即位為文帝之後,任命華皎為開遠將軍,左軍將軍。天嘉元年,封為懷仁縣伯,食邑四百戶。華皎的步步高升,除開他真的有真才實學,更是離不開陳文帝對他的另眼相待。所以華皎一直感動於陳文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兢兢業業地為陳文帝做事。
王琳叛亂時,文帝就派華皎前去鎮壓。平定王琳之後,華皎鎮守湓城,執掌江州政事。當時江州的富豪劣紳很多,他們都不遵守朝廷的法令,文帝派華皎去對付這群人,結果這群人被華皎狠狠地收拾了一番,抓了一兩個典型,殺雞儆猴,這群人就老老實實的了。
周迪謀反,派他哥哥的兒子領兵埋伏在船中,假稱自己是做生意的商船,實際上想去湓城襲擊華皎。這計劃看似完美,但是卻被華皎提前得知,先發制人,繳獲了他們的船隻和兵器,隨後華皎奉命領兵徵討周迪。
華皎不僅帶兵有方,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他經營售賣湘川兩地的多種土特產,生意所得全部進獻給朝廷。還有朝廷所需的糧食林木、油蜜脯菜之類的,通通都是經過他手,送往朝廷。
陳廢帝登位,晉封華皎為安南將軍,改封為重安縣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這時的華皎在朝中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比了,權傾一時。但是華皎不是那種仗著手中的權力就為所欲為的人,文帝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就能把整顆心都掏出來給文帝,是文帝最為忠誠的臣子。
華皎身居高位,卻愈發小心謹慎,就害怕陳高宗覺得他功高震主,對他起了殺心。但是大將韓子高的死亡卻讓他驚著了,就好像是陳廢帝要向他示威一樣。
華皎愈發內心惶恐不安,所以華皎就開始繕甲聚徒,為起兵謀反做準備。當時朝廷連連下令命華皎送上大型船艦金翅,華皎都推拒了,萬一這是朝廷為了攻打自己準備的呢。
為了試探陳高宗的態度,華皎就上書給朝廷請求駐守廣州,高宗明面上答應了,卻一直沒有發出調令,這讓華皎也明白了高宗對他的態度。
華皎秘密聯繫北周和後梁,乞求援助。華皎還未真正起事,陳高宗就忍不住要先動手了,先派出老將領兵三萬,乘船向華皎進發,後又命撫軍大將軍淳于量、假節、冠武將軍楊文通等人率部眾前去徵討華皎。
華皎有點被打得措手不及,失了先機,而且原先歸附他的部下大部分又被朝廷策反,華皎的實力大減。在巴州一戰中,用火攻來對付朝廷,結果風向一轉,把自己的戰船給燒了,老天都不幫華皎。
華皎丟盔棄甲,倉皇逃跑,被追兵逼至絕境,只好投降,最終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