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黎族的特色節日是什麼節(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之黎族)

2023-10-22 20:08:52 2

黎族的傳統節日

黎族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兒女成年後即住在屋外的「寮房」裡。婚後妻子一經在夫家定居,夫妻便與父母分居別炊。建國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談戀愛。盛行婚後不落夫家(婚後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後,才定居夫家)的風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視。離婚和寡婦再嫁比較自由。

黎族婦女束髻於腦後,插以箭豬毛或金屬、牛骨製成的髮簪,披繡花頭巾,上衣對襟開襟無扣,尚青色,下穿無褶織繡花紋的統裙,盛裝時戴項圈、手鐲、腳環、耳環等,有些地方的婦女的耳環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稱「儋耳」。部分地區居民仍保留古代稱為「雕題」的文面、文身風俗,特別是婦女有文身風俗,一般從十二三歲開始至婚前陸續完成,個別有婚後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針、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臉、頸、胸和四肢等處。不同地區,文身圖案差別很大。這種習俗已基本消失,僅在偏僻地區能夠見到。男子結鬃纏頭,上衣無領對襟,下穿前後兩幅布的吊簷。這些衣服都以棉、麻為料,自紡自織自染自縫而成。飲食比較簡樸,以大米、番薯、玉米為主食,多以狩獵、採集所得為副食,只種少量蔬菜,且多從漢區引種。婦女愛嚼檳榔。住屋多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為牆。在白沙縣偏僻山區和合畝地區還保留屋頂似船篷,地板架空離地的船形屋。

和解禮儀在海南省黎族地區,有一種和解的禮儀,黎語稱為「蕊岔」,意為「給好眼色」。械鬥雙方,若想停戰講和,言歸於好,就各派一名寡婦出面充當調解員。 雙方同時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婦先把若干個銅錢投入一盆清水中,雙方代表從水中取出銅錢,互相揩抹一下對方的眼睛。然後,互相接過雙方的錢往腦後拋掉。最 後,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種禮儀海南黎族一般在農曆2月春分前後種植早稻,7月立秋前後種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畝頭先摘採帶有綠葉的小樹枝,掛在自家門口上,然後畝頭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並在旁邊插上樹葉與紅藤葉,表示稻魂有主。此後村裡一般婦女才可下田插秧。開始插秧第一天,畝頭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別人也不能講話。民間認為,白天臥床休息,會使婦女們插秧的速度減慢;同外人講話,會走漏風聲,帶走好運,不利於稻穀生長。

喪葬禮儀在海南黎族,當病人在彌留之際,家中人仍要餵水餵飯,表示孝敬。親人離世後,以鳴槍報喪,親友們在一起商量喪葬儀式。寨中親鄰抬豬、挑酒前來相助。給死者洗身換上新衣服,衣服必須反著穿。死者如果是女性,還要在其臉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勞,到了陰間會歡迎。

黎族風俗,生前不做棺木,認為不吉利,人死後,由眾兄弟上山伐木製棺木。棺木按黎家習規分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絲等好木質製做,使用者喪事以殺牛為祭口,其餘三種以殺豬為祭品。二等是用樹皮製做,三等是用竹子編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禮禮儀祭祖儀式海南黎族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要舉行民間祭祖活動。這天,各家各戶殺雞買肉並以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在家門口插上幾枝香,以祭那起無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儀式黎族人在每年稻穀成熟時,要舉行稻公稻婆祭禮儀式。由「畏雅」(帶頭犁田人)到每塊田裡綑紮四根稻穀,象徵著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團米飯,求稻公稻婆吃飽,代為看管守護稻穀,以保佑豐收以及全體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時由畏雅保管,置於穀倉低層,次年收割後,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

黎族的服飾

黎族傳統的服飾,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特色。絢

麗多姿的黎族服飾,主要原料來源於海南島上的木棉、麻等。

黎家婦女心靈手巧,她們將木棉紡成線,織成布、染上色、

繡上花。黎錦織物圖案多達160種,反映了黎族多姿多彩的生

活,有著豐富的內涵。這些五彩繽紛的黎錦圖案都是生產生活

和自然的物化形態,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對勞動、對大自然的

無限熱愛和美好嚮往。如山區的黎族婦女喜愛用水鹿、鳥類、

木棉花以及其他動植物作為圖案模樣;平原地區的則喜愛用江

河中的魚、蝦和池畔中的青蛙及田間的鷺鷥等動物作為織錦

圖案素材。《狩獵圖》和《婚禮圖》是黎錦中較有代表性的

作品。

黎族婦女服飾有上衣、下裙、頭巾三個部分,每部分都繡

著精緻的花紋圖案。上衣分直領、無領、無鈕對襟衫或著貫首

衣。貫首上衣由三至五幅素織的布料縫成。筒裙通常由裙頭、

裙腰、裙身和裙尾縫合而成。生活在河流平地成丘陵地帶接近

平原地區的筒裙最長最大,稱為長筒裙,而居住在山區的黎族

婦女則穿最小最短的筒裙,堪稱為超短裙。

男子服飾,主要由衣、腰布和紅、黑頭巾組成。男子上衣開

胸,無鈕、無扣。僅有一條繩子綁住。衣的背後下部邊緣多

有無邊穗。「丁」字形的腰布,又稱丁字褲或「犢鼻褲」,有

的地方也叫「吊」。另一種下服為開叉裙子,上窄下寬,用繩

子綁腰。現在所有男子服飾都以漢服為主,傳統服飾只有民族

節日,宗教活動或婚喪時穿戴。各方言黎族以不同的服飾為族

群的標誌。

黎族的人口和分布地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樂東縣黎族人口169461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7.9%,90%以上居住山區。在全縣11個鎮中,除沿海地區的鶯歌海鎮,樂羅鎮是純漢族居住外,其餘鄉鎮都有黎族聚居的村莊,而內陸地山區則大都是純黎族居住。樂東縣內黎族分為二支即支和杞支。

支分羅活、炎、抱顯三小支。是黎族人口最多的一支,佔總人口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樂東縣的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即千家鎮、福報鄉和九所鎮的龍浩管區和衝坡鎮的紅五、抱告管區等地。黎族方言是本民族的代表方言,大部分地區的黎族同胞都懂得這一方言。

羅活支包括抱定、抱由、多港、抱曼、志強、喃嘮、抱法等小支。這些名稱多是解放前的峒名。他們主要居住在抱由鎮、三平鄉、永明鄉、大安鄉、山榮鄉、萬衝鎮和志仲鎮的南木、只朝管區。

炎支主要分布在千家、福報、尖峰等鄉鎮的大部分地方,以及衝坡鎮的紅五、抱告等村。與漢族毗鄰或雜居,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一般都懂得漢語。抱顯支主要分布在志仲鎮的抱顯、抱國、凡培等管區。

杞支主要居住在樂東縣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即萬衝鎮、永明佳西管區、山榮鄉的只微管區,尖峰鎮的毛響村,千家鎮的抱倫管區。

黎族的文化

黎族雖然沒有本民族文字,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口頭文學。其形式活潑,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世代相傳。主要包括故事、傳說、神話、童話、宗教家譜等。比較著名的有《人龔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傳說》、《甘工鳥》、《鹿回頭》等。既反映了社會歷史,總結生活經驗,傳播各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寄託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樂器

黎族樂器來源於生活

傳統的黎族樂器,無一不與生活息息相關。資料介紹,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據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

叮咚木也是較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人民砍山種山蘭,山豬經常在夜間出來糟蹋山蘭稻,為了保護山蘭稻,看山蘭的人,就在山寮吊起兩根木桿,打擊後就響起叮咚聲,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為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

黎族樂器主要有八大件

歷史史書對黎族傳統樂器有著零星的記載,宋初的《太平環宇記》云:「瓊州聚合推鼓歌樂。」據老藝人相傳,黎族傳統樂器以清康乾年間最為盛行。

黎族俗語:歌聲不停,笛音不止。這個俗語反映了黎族的民間樂器與民歌一樣歷史悠久。

據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符策超介紹,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嗶噠、口拜、鼻簫、灼吧等八大件。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一直以來對黎族樂器有深入的研究,他說:「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崇尚自然的生動體現,是原生態音樂的遺存。」

鼻簫

鼻簫是黎族極具特色的氣鳴樂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清代張慶長《黎岐紀聞》中記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強也」。可見鼻簫是黎族青年表達愛情時常用的樂器。

鼻蕭

每當夜幕降臨,寂靜的黎寨裡,不時傳來陣陣的纖細而清幽的簫聲,這是黎家小夥子在吹簫召喚女友,或是姑娘以簫聲回答男友。以前黎家青年男女都會吹奏鼻簫,而所吹的鼻簫,一般多為即興吹奏,其曲調也因人而異。難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據樂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夠在很多的簫聲中辨認出自己戀人那獨特的簫聲來。「拋個石頭探水深,吹曲鼻簫試儂心」。從這句黎族情歌中可看出,鼻簫與黎族青年的戀愛生活有著密切關係。

創世神話

黎族社會的發展,和別的民族一樣,都經歷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而洪荒時代的黎族口頭文學,便有了關於遠古時代的神話和傳說。這些神話與傳說,敘述宇宙萬物和人類起源,解釋洪荒時代充滿神奇的世界,塑造出戰勝自然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她以鮮明的主題,淳樸的風格,生動的形象,構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特色。

神話《大力神》在黎族中廣為流傳。神話說:「古時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七個太陽和月亮,人類深受其苦,難以為生。有個叫大力神的人,在一夜之間把天拱上高空,第二天又做了一張很大很大的弓箭,把太陽和月亮各射下了六個,為民除了害。那時,大地一片平坦,大力神用七彩虹作扁擔,從海邊挑來大量沙土造山壘嶺,繼而又用腳踢出深溪大河,而大力神灑下的汗水,則成了奔騰不息的河水。大力神完成了開創世界大業後,便溘然長逝。」在人類蒙昧時期,黎族的先民在萬物有靈論的觀念支配下,通過天真奇幻的想像,對世界的生成作了浪漫的解說,把一切的自然力都人格化了,希望世界上有一個非凡的英雄,按照人們的理想,驅除災害,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的自然環境。「大力神」這個形象,閃耀著勞動創造世界的思想光輝,是黎族人民勇敢與智慧的化身。

《天狗》神話,講述的是人類起源的故事。這種以動物為始祖的神話,反映了一個簡單樸素的進化觀念:人不是由天帝創造而來的,而是由動物變化而來的。

人是萬物之靈長,是世界體系的核心。人類是怎樣起源的?這個關於人類自身的神秘問題,曾使黎族先民馳騁豐富的幻想和想像,創造了許許多多足以令今人依然著迷的神話。

兄弟姐妹結婚的神話傳說,各民族都極為相似,並且大都與洪水故事相聯繫。在我國,大約有十多個少數民族廣泛流傳著關於兄妹結婚的神話傳說。這裡所謂的兄弟姐妹,不僅包括同胞兄妹,還包括從(表)兄弟姐妹、再從(表)兄弟姐妹和血統更遠一些的(表)兄弟姐妹。黎族也有一些反映兄妹婚配,繁衍人類的故事。這反映黎族對遠古血緣家庭婚姻的朦朧記憶。黎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主要有《洪水的故事》、《葫蘆瓜》、《姐弟倆》等。這些神話的中心也是造人。神話通過一個共同的情節:正當人類瀕臨滅絕之際,順從「天意」,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不得不婚配,以繁衍人類。此類神話內容,儘管各地流傳不一,但主題和中心情節是不變的。這充分說明了人類社會出現之前,有過「盤古開天地」的時期,同時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曾有過群婚的階段,具有很高的民族學價值。可以想見,這些神話是黎族脫離群婚制,進入人類文明時期而逐漸形成的非血緣婚配觀念的產物。親近血緣通婚是一種為天理所不容的惡行,但為著人類延殖永存,又別無他法。聰明的黎族先民(神話編者們),仍然通過「天意」,來解決這種貌似不能解決的尖銳矛盾。於是,在「天神」——或玉帝,或雷公(天之威力的化身)的準許下,兄妹、姐弟便「合法」結合,為繁衍人類立下了第一大功。

祭祀舞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個共性,即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總是與宗教、巫術密不可分的。

在黎族社會中,每當人們發生各種病痛,都認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驅鬼除魔,驅鬼除魔就必舉行各種宗教祭祀儀式。人們認為只有宗教職業者—「道公」、「娘母」才能擔負起驅鬼除魔的責任。因為宗教職業者是人與神、人與鬼溝通的媒介。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道公」、「娘母」頭戴帛巾或帽,手持法具,臉著面具,身穿巫衣,以舞蹈和誦經來表現巫術的內容,手舞足蹈,又念又跳,為患者解除病痛,為病家消災解難。

在樂東、東方、昌江等市縣屬黎族哈方言「羅活」土語的黎族村寨中,每逢家中有人做惡夢或生病,必請「道公」、「娘母」來作法,跳《捉鬼舞》。當地黎族群眾認為作惡夢或病魔纏身,都是惡鬼在作祟,攝去人的靈魂所致。所以,家人要請來「道公」或「娘母」,宰殺牲畜,設起祭壇,先在壇面上鋪好芭蕉葉,擺上3行碗,每行各擺放5個或7個碗;盛上未放鹽巴的牲畜肉、飯菜及酒;筷子豎起插入碗中;然後將編成小梯子的芭蕉梗,從壇面吊掛至地下,病人衣物則置於壇下。「道公」左手持一支鐵箭,右手拿一把刀或紅藤葉,在鑼鼓聲中,邊念咒語邊表演捉鬼、趕鬼、招魂等動作,圍著祭壇邊歌邊舞。最後將鐵箭在病者身上撥動,意在驅趕纏在病者身上的「鬼魂」,為病人請神消災。

在三亞、陵水、樂東、東方等市縣黎族哈方言「哈應」土語的黎族群眾中,他們認為人具有兩重性:肉體和靈魂。人死後只是肉體的消亡,而靈魂卻是永存的,而且與陽間有著一定的聯繫。人死後,死者的靈魂既可保護家人,又可作祟家人。因此,這些地方流行人死後停棺7天、l2天、2O天甚至幾個月不等(視經濟條件決定)的習俗。待舉行隆重的「作齋」儀式,為死者超度亡靈後,才將死者抬到家族墓地埋葬。「作齋」時,跳的是《五風舞》。所謂「五風」即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這裡的黎族群眾認為人死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其靈魂仍遊蕩於荒郊僻野,無法歸宗,跳《五風舞》,就是為其招亡魂。舞時,首先在香案四周設神位,然後「道公」帶5個表演者繞著神位起舞。在鑼、鼓、鑔等樂器伴奏下,先逆時針方向繞神位走,走完一圈又順時針方向走,時左時右,場面嚴肅又熱烈。 傳統文藝表演

源於原始巫舞的儺舞,明清時也隨著道教一起傳入了黎族地區。儺舞主要流行於白沙、保亭、瓊中和三亞等市縣。跳儺舞時,扮演主角的是「道公」,由少則幾個人多則二三十人來配合,所有扮演者均戴上面具。「道公」請兩個人來當助手,他們身穿黑色或灰色長袍,腰束黑色帶,頭纏素布;「道公」還腰佩匕首,額上插三支雉尾,助手額頭則插一支雉尾,一人手拿彎弓,一人手持箭支;剩下的人皆扮演各種「惡鬼」,他們一律身穿黑色長袍,所戴面具尖頭大耳、青面獠牙、闊口大鼻,個個面目猙獰,陰森可怕。在擺好各種祭品後,「道公」開始作法,口念咒語,大意為:妖魔鬼怪把瘟疫病痛帶給了本村或某家,請上天速派天兵天將前來幫助驅趕鬼魔,消災除難,保護村人平安。念完後,「道公」將筊杯扔於壇面,證實天兵天將已請到,接著「道公」抽出尖刀,二位助手張弓搭箭,高舉箭支,齊聲喝令「惡鬼」現形。此時扮演「惡鬼」的人紛紛登壇,他們高舉張開雙手,隨著鼓鈸聲前後左右跳躍,口作怪聲,而「道公」則揮舞尖刀,指天拍地,左刺右戳,用力跺腳,不停地吆喝和念咒。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道公」下令天兵天將出擊,圍觀的觀眾也隨著大聲吶喊助威,「惡鬼」被逼邊跳邊退,人們步步緊逼,「惡鬼」終於被逐出了村子,「道公」隨即將祭品潑向「惡鬼」,一切妖魔鬼怪就這樣被趕走,所有扮演者所戴的面具也集中丟於村外的路邊燒掉。

黎族宗教祭祀舞蹈多與驅鬼除魔、超度亡靈有關。不論是人本身的生老病死還是居家旅行、生產勞動等都離不開宗教祭祀舞蹈。這種舞蹈一般都是在晚上進行,舞者多為宗教職業者。由於渲染的是人、鬼、神三界的關係,因而整個場面氣氛極為凝重肅穆,舞者十分虔誠投入,配上古樸的舞蹈動作、低沉的音樂和顫抖的念經聲音,使圍觀者也仿佛跟鬼神進行了一次生與死的較量。黎族社會在宗教信仰上基本處於原始宗教階段,這種信仰反映到舞蹈,使黎族舞蹈更具濃厚的迷信色彩和遠古巫風特點,眾多的黎族宗教祭祀舞蹈便是如此。

造型藝術

黎族的造型藝術,以織錦工藝最為著名。在唐宋時期,黎族的紡織技術就比中原先進。織出的黎錦、黎單聞名於世。他們利用各種不同的紡織工具,從軋棉、彈棉、紡線、染色、理經、織布、刺繡,直到生產出色彩斑斕的錦、被、單、筒裙、花帶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生產工藝。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雙面繡」,以其技術精巧細密,花色豔麗又富於特色而馳名。此外,黎族的獨木器製作和竹藤編織工藝,也十分著名。

現只是一些群眾保存有黎族傳統服飾及生產、生活工具,棉麻製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頭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婦女服飾主要有上衣、下裙和頭巾,黎族女上衣長61釐米,腰圍55釐米。麻布料長3.08米,寬25釐米,木棉布料長4米,寬17釐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為灰色,仿銅紋,黑色淺綠,衣長76釐米,腰圍57釐米,衣袖通長115釐米。首飾品有銅耳墜、銀耳環、銀項圈、銅鈴、銀手鐲、銀質袍鈕扣、銀戒指等。生產、生活工具有木竹藤製品、織錦工具、獨木舂血,編壓鬥笠工具、紡紗工具、園木平耙、藤籮、藤罐、獨木凳、捕魚工具、獰獵工具、籮筐、鬥笠、獨木牛鈴、男女刀簍、陶瓷、陶罐等生產、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圓形蓋子,通體呈褐黃色,高16釐米,口徑10釐米,底徑12釐米;捕漁工具用麻的糾維織的,直徑58釐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燒的,褐色,素麵完整,肩部有7個乳針鈿,口徑23釐米,高38釐米,底徑22釐米。

女上衣、筒裙、棉質布料、麻質布料、頭巾、腰帶、彩帶等,其中頭巾的兩側繡有漢文字,巾長155釐米,寬23.5釐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擺長,後下擺短,衣胸兩側繡花紋,長55釐米,腰圍40釐米,衣袖通長106釐米,筒裙長50釐米,腰圍38釐米,棉質布料彩帶長4米,寬20釐米,這個彩帶是黎族結婚時習慣繞在床頂邊。服飾式樣都顯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飾品有銅耳墜、鉛手鐲、銀質鈕扣、珠子、耳鈴、腳鐲、項飾、髮飾等,銅耳墜頂部有一彎扣,下端一彎勾,橙黃色,鉛質手鐲:鐲身鍛成一簿鉛片圈,內平滑,外原兩凸起的鉛片彎勾而成,表面有繩紋,弦紋。生產、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蘿、竹笠、魚籠、露兒葉席、狩獵工具、捕漁工具、多種獨木器物等。

黎鄉素有歌海之稱。黎族民歌,渾厚樸實、琅琅上口,散發著濃鬱鄉土氣息。黎族歌謠是一朵絢麗的藝術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愛唱歌。黎族歌謠分為民歌和民謠兩種。民謠是用黎語和韻調吟唱的,多為傳統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個音節一句,但每首沒有固定的句數,小調之類大體以四句為一首的較多。

黎族歌謠

黎族民謠多是獨唱、對唱,用黎特有的民樂伴奏,往往和音樂、舞蹈連在一起,歌譜曲,曲載歌,三者一體,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古風,講究節奏韻律,易於上口傳頌。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韻調唱的,它是隨著黎族社會的發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來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為一首,稱為"四句歌仔"。較長的敘事詩即四句一節,多節續唱下去。除了獨唱、對唱之外,還有齊雖、輪唱、合唱,並有樂器伴奏。黎族歌謠關於採用賦、比、興的手法,想像豐富,比喻貼切,語言形象,結構嚴謹,意境深遠,生動活潑。情歌在黎族民歌中為數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謠,主要在喜慶的日子裡,如建新房、舉行婚禮、節日戲會、訪親會友等場合,一般是男女對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這個黎族傳統佳節,青年男女聚會在山間坡野,以歌為媒,交流感情,吐傾愛意,尋找情侶。平時在生產勞動中,也因興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懷。在一些家族性的慶典上,德高望重的長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羅萬象的"經典"性黎歌,這種吟唱通霄達旦。

在革命戰爭時期,黎族歌謠又有新的發展。它以革命的內容和昂揚的格調,取代了原來歌謠中的落後、消極部分和如泣如訴的吟嘆,成為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戰鬥武器。如《五指山上五條河》,堅定樂觀的情緒,欣喜深情的唱詞,表達了黎族人民堅強的革命信念,聽後使人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黎族歌手層出不窮,成批湧現,最知名的有符其賢和王妚大。符其賢被吸收到廣東民族歌舞團當專業歌唱家,曾到過全國20多個省市演唱100多首黎族民歌,還到過國外演唱,轟動世界歌壇,他的黎族民歌被中國唱片社灌制唱片,王妚大曾在縣、省、全國民歌演唱會上屢次獲獎,《叫儂唱歌儂就唱》這首黎族民歌的歌詞歌曲是她自己創作的,曾在省和中央廣播電臺播放,受到聽眾熱烈的讚賞。

黎族歌謠,以其內容豐富的歌詞配以形式多樣的曲調,有優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樸、樂觀、耿直和剛毅的性格。

黎族情歌

黎家風俗,女孩子一成年,父母便在村邊蓋一小茅屋,讓女孩子獨自居住。《坐在隆閨等情郎》便是見證:

春天來到山花香,

不見蜂來妹心慌,

爬上高嶺望路口,

坐在隆閨等情郎。

另一首寫山盟海誓,生死與共的情歌《白藤紅藤永相牽》:

白藤紅藤生來同,

生欲相跟死相牽,

生就同床合席睡,

死就同棺合墳埋。

也有情絲綿綿,戀情依依的送別情歌《越送越遠心越悶》:

兩人相送嶺過嶺,

越送越遠情越深,

放頭低低送哥去,

眼汁流流送哥行。

送哥送過大山堆,

愈送愈遠心愈悶;

站在路邊捻草尾,

看風揚土埋腳痕。

也有以歌為媒,如《要想交情妹做媒》:

男:要想吃煙沒有火,

要吃檳榔沒有灰,

要想吃酒沒有配,

要想交情沒有媒。

女:哥要吃煙妹送火,

想吃檳榔妹送灰,

哥要吃酒妹送肉,

要想交情妹做媒。

黎族情歌有不少長敘事歌,如《爾蔚》、《甘工鳥》、《抗婚歌》等。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抗婚歌》,它敘述一對抗婚情侶,不滿父母婚姻包辦,雙雙逃到遙遠的地方去的經過。茲引一段,以觀全貌:

我倆坐在山坡上,

悶悶地拔著茅草尖。

在山林裡轉來轉去呵!

對著溪水和深潭痛哭。

隔著滾滾的溪水,

你在那邊痛哭,

我在這邊飲泣,

眼淚呀,不知流了多少!

能夠把多少紗線染上血色,

……

父呀母呀疼疼我們吧!

你們卻死死不肯,

退掉定婚的山牛,

給我們弓和箭吧!

讓我們到處流浪,

……

黎族獨木器

這個族群的傳統中,從來都把獨木器當作一種「圖騰」與自然的生態觀。他們所使用的任何器具,大至獨木舟、米舂,小至飯碗、針線盒等,都力求是「獨木」。

獨木器都是將天然的木料刳空,剜、刻、削、刮成各種各樣的什物器具。原則之一是都不用鐵釘之類的輔助材料,偶有組合則採用榫卯結構。這些器具大體分為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兩大類。生活用具如獨木臼、獨木椅、獨木碗、獨木蒸酒器、獨木針線盒等;生產工具如木鋤、木犁、木梭子、獨木舟、牛車等,此外,還有用於養畜的豬槽、牛槽,或是皮鼓、刀筒、神像等,原料都必須是一塊整木。

獨木器常選用楠木等樹種,其獨特的工藝是,樹先放到水裡浸泡兩三個月,能透出一股濃濃的泥巴氣味了,再撈出來加工。據說蟲子最怕這種泥土的味道。

黎族獨木器以獨木舟最為著名。這大概源於一個古老的黎族傳說—他們的祖先就是乘著獨木舟來到海南島的,所以,凡是器具不但都要「獨木」,而且他們的傳統民居「船形屋」據說也是對倒扣的獨木舟外形的模仿。用大榕樹製作獨木舟時,先去掉外層的樹皮,用鐵鑿子挖出一個橢圓或規則的空間,再用慢火放在樹幹中間燒,然後把燒黑的地方用尖利的石頭等硬物鑿乾淨。燒一點,挖一點,直到獨木成舟。

這是一個原始信仰,所以它的製作工藝也是那麼的有原始意味,這種人與木頭的直接對話,沒有枝椏,沒有別的輔助,只有一根原木,好像生怕有個外人插進來似的,好像多了另外的什麼東西,就會破壞一個十分隱秘的原始契約。

黎族人就生活在這形形色色的獨木之中,那似乎還都是一棵棵繼續生長的樹,那些樹都很獨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那是些從遠古時代起就傳說的故事—就像拯救了整個西方的那條著名的挪亞方舟。

黎歌意象

《黎歌意象》以推動黎族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為己任,由海口酷炫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優勢資源整合等方式來完成「黎歌意象歌手大賽」、「黎歌意象全國城市巡展」、「黎歌意象全國校園行」、「黎歌意象投融資洽談會」、「黎歌意象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動。

《黎歌意象》歌手大賽要求年齡在16周歲以上,具備一定音樂基礎的海南籍(含海南省在校學生)的音樂愛好者均可報名參加。於2013年底在海南省白沙舉辦總決賽,決出冠軍、亞軍、季軍、最具潛質男、女歌手獎和最有台風獎等選手,由徐譽滕、江建民、崔恕等著名音樂人按選手不同特質,為選手量身創作出時尚並具有黎族音樂元素的流行歌曲。由組委會組織安排,在北京大學、沙河大學城、杭州下沙大學城、蘇州高教院區等全國三十個城市的大學城和知名大學進行巡迴演出。同時邀請斯琴高麗、米娜、阿木、格格、西單女孩、山野等60位明星歌手助陣的校園公益活動。

《黎歌意象》以「央視中華情」總導演兼製片人郭霽紅女士出任藝術指導,著名影視明星譚小燕(黎族)出任形象大使,著名音樂人徐譽滕,詞作家崔恕,臺灣第一吉他師江建民等音樂人聯合組成創作和評審團隊。

黎族的舞蹈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個共性,即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總是與宗教、巫術密不可分的。

在黎族社會中,每當人們發生各種病痛,都認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驅鬼除魔,驅鬼除魔就必舉行各種宗教祭祀儀式。人們認為只有宗教職業者—「道公」、「娘母」才能擔負起驅鬼除魔的責任。因為宗教職業者是人與神、人與鬼溝通的媒介。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道公」、「娘母」頭戴帛巾或帽,手持法具,臉著面具,身穿巫衣,以舞蹈和誦經來表現巫術的內容,手舞足蹈,又念又跳,為患者解除病痛,為病家消災解難。

在樂東、東方、昌江等市縣屬黎族哈方言「羅活」土語的黎族村寨中,每逢家中有人做惡夢或生病,必請「道公」、「娘母」來作法,跳《捉鬼舞》。當地黎族群眾認為作惡夢或病魔纏身,都是惡鬼在作祟,攝去人的靈魂所致。所以,家人要請來「道公」或「娘母」,宰殺牲畜,設起祭壇,先在壇面上鋪好芭蕉葉,擺上3行碗,每行各擺放5個或7個碗;盛上未放鹽巴的牲畜肉、飯菜及酒;筷子豎起插入碗中;然後將編成小梯子的芭蕉梗,從壇面吊掛至地下,病人衣物則置於壇下。「道公」左手持一支鐵箭,右手拿一把刀或紅藤葉,在鑼鼓聲中,邊念咒語邊表演捉鬼、趕鬼、招魂等動作,圍著祭壇邊歌邊舞。最後將鐵箭在病者身上撥動,意在驅趕纏在病者身上的「鬼魂」,為病人請神消災。

在三亞、陵水、樂東、東方等市縣黎族哈方言「哈應」土語的黎族群眾中,他們認為人具有兩重性:肉體和靈魂。人死後只是肉體的消亡,而靈魂卻是永存的,而且與陽間有著一定的聯繫。人死後,死者的靈魂既可保護家人,又可作祟家人。因此,這些地方流行人死後停棺7天、l2天、2O天甚至幾個月不等(視經濟條件決定)的習俗。待舉行隆重的「作齋」儀式,為死者超度亡靈後,才將死者抬到家族墓地埋葬。「作齋」時,跳的是《五風舞》。所謂「五風」即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這裡的黎族群眾認為人死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其靈魂仍遊蕩於荒郊僻野,無法歸宗,跳《五風舞》,就是為其招亡魂。舞時,首先在香案四周設神位,然後「道公」帶5個表演者繞著神位起舞。在鑼、鼓、鑔等樂器伴奏下,先逆時針方向繞神位走,走完一圈又順時針方向走,時左時右,場面嚴肅又熱烈。

源於原始巫舞的儺舞,明清時也隨著道教一起傳入了黎族地區。儺舞主要流行於白沙、保亭、瓊中和三亞等市縣。跳儺舞時,扮演主角的是「道公」,由少則幾個人多則二三十人來配合,所有扮演者均戴上面具。「道公」請兩個人來當助手,他們身穿黑色或灰色長袍,腰束黑色帶,頭纏素布;「道公」還腰佩匕首,額上插三支雉尾,助手額頭則插一支雉尾,一人手拿彎弓,一人手持箭支;剩下的人皆扮演各種「惡鬼」,他們一律身穿黑色長袍,所戴面具尖頭大耳、青面獠牙、闊口大鼻,個個面目猙獰,陰森可怕。在擺好各種祭品後,「道公」開始作法,口念咒語,大意為:妖魔鬼怪把瘟疫病痛帶給了本村或某家,請上天速派天兵天將前來幫助驅趕鬼魔,消災除難,保護村人平安。念完後,「道公」將筊杯扔於壇面,證實天兵天將已請到,接著「道公」抽出尖刀,二位助手張弓搭箭,高舉箭支,齊聲喝令「惡鬼」現形。此時扮演「惡鬼」的人紛紛登壇,他們高舉張開雙手,隨著鼓鈸聲前後左右跳躍,口作怪聲,而「道公」則揮舞尖刀,指天拍地,左刺右戳,用力跺腳,不停地吆喝和念咒。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道公」下令天兵天將出擊,圍觀的觀眾也隨著大聲吶喊助威,「惡鬼」被逼邊跳邊退,人們步步緊逼,「惡鬼」終於被逐出了村子,「道公」隨即將祭品潑向「惡鬼」,一切妖魔鬼怪就這樣被趕走,所有扮演者所戴的面具也集中丟於村外的路邊燒掉。

黎族宗教祭祀舞蹈多與驅鬼除魔、超度亡靈有關。不論是人本身的生老病死還是居家旅行、生產勞動等都離不開宗教祭祀舞蹈。這種舞蹈一般都是在晚上進行,舞者多為宗教職業者。由於渲染的是人、鬼、神三界的關係,因而整個場面氣氛極為凝重肅穆,舞者十分虔誠投入,配上古樸的舞蹈動作、低沉的音樂和顫抖的念經聲音,使圍觀者也仿佛跟鬼神進行了一次生與死的較量。黎族社會在宗教信仰上基本處於原始宗教階段,這種信仰反映到舞蹈,使黎族舞蹈更具濃厚的迷信色彩和遠古巫風特點,眾多的黎族宗教祭祀舞蹈便是如此。

黎族的由來

畲族的民族來源說法不一,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與瑤族同源,持此說者比較普遍。7世紀初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閩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陸續向閩中、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浙南等地的山區。江西東北部的畲族原住廣東潮州府鳳凰山,後遷福建居住,大約在宋元之後至明代中葉以前遷到贛東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約在100年前從浙江的蘭溪、桐廬、淳安等縣遷來。

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裡,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四女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裡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畲族居民仍以盤、藍、雷、鍾為主要姓氏。盤瓠傳說、盤王圖騰以及藍、雷、鍾三大姓亦與瑤族相同,因此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

隋唐之際,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的畲族先民已經從事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廣東潮州一帶施政,並實行闢地置屯等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使畲族山鄉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畲漢兩族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區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過程。封建統治者加深了對畲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而且還實施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把他們視為「化外之民」。

畲族山村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

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係。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繫,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畲族,福建土著民族。

此外,畲族族源還有「越族後裔說」、「東夷後裔說」、「淮夷的一支」和「南蠻族的一支」等多種說法。總之,眾說紛雲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歷史曲折發展和民族形成過程中,同蠻、越、閩、夷以及漢等各族群體彼此互動、混化、交融的關係。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