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剖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1:18:47 1

本發明涉及電纜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纜剖開裝置。
背景技術:
電纜檢測試驗過程中,需要將多芯電纜護套與內部絕緣線芯分離,從而分別檢測。現有的電纜外皮剝除工作,多是通過人工操作剝皮鉗或美工刀完成的,人工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無法控制剝皮鉗或美工刀的切入深度,導致傷害電纜內部絕緣線芯,進而影響電纜檢測試驗的結果。
目前,現有技術中如中國專利文獻cncn103219677,公開了一種電纜去皮刀具,具體由圓架、導向輪、導向輪軸、導向輪調節杆、調節杆壓緊手柄、刀片、刀槽、可調刀架、刀架鎖緊手柄、刀片壓緊螺絲及凹片構成。
上述專利文獻的電纜去皮刀具,在刀片開始剖割前,凹片先在軸向方向擠壓電纜外皮,使電纜外皮與電纜內芯預先產生分離,然後繼續推動去皮刀具,使刀片的刀尖與電纜外皮接觸進行剖割。但電纜的製作過程中,電纜外皮會有結點,該結點處的電纜外皮厚度會發生變化,如大於或小於正常的電纜外皮厚度,當結點處的電纜外皮的厚度小於正常的電纜外皮厚度時,刀片切的深度過深,傷害到電纜內部絕緣線芯,進而影響電纜檢測試驗的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產品的電纜外皮剝除時會傷害到電纜內部絕緣線芯問題,提供一種電纜外皮剝除時不會傷害到電纜內部絕緣線芯的電纜剖開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種電纜剖開裝置,包括底座,夾持機構,用於夾持電纜;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用於移動所述電纜至設定位置;剖切刀,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於所述驅動機構沿所述電纜長度方向的一側,所述剖切刀包括用於剖切電纜的刀尖和與刀尖連接的撐開部;所述撐開部朝向電纜的移動方向設置,所述剖切刀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小於電纜護套的厚度且適於在電纜移動時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厚度。
其中,所述剖切刀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與電纜護套的厚度的差值為0.2-0.8mm。
所述剖切刀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與電纜護套的厚度差值為0.5mm。
所述驅動機構和所述夾持機構重合,其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兩個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滾輪,以及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第一滾輪上方的第二滾輪,且所述第二滾輪可朝向所述第一滾輪移動。
還包括導向機構,其為設置在電纜移動方向上與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平行設置的兩個導向輪。
其中,所述第二滾輪上設有驅動所述第二滾輪旋轉的驅動電機。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和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可朝向所述電纜方向移動的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滾輪連接。
所述支撐杆上設置有偏壓力件,所述偏壓力件施加有朝向所述第二滾輪的偏壓力。
其中,所述偏壓力件為彈簧,套設在所述支撐杆上,其一端與支架的朝向所述第二滾輪的一側相抵,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支撐杆上的支撐臺的遠離所述第二滾輪的一側相抵。
其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用於支撐所述剖切刀的刀架,所述刀架在所述支架上可朝所述電纜方向移動調節所述剖切刀伸入電纜的深度。
其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臺上的用於支撐所述剖切刀的刀架,所述剖切刀在所述刀架上可朝所述電纜方向移動調節所述剖切刀伸入電纜的深度。
其中,所述刀架上設有可標示剖切刀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的刻度尺。
所述剖切刀為直角三角錐結構,所述撐開部為兩與底面夾角小於90°的側面。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的電纜剖開裝置,包括底座、夾持機構、驅動機構和剖切刀,夾持機構用於夾持電纜,驅動機構用於移動所述電纜至設定位置;所述剖切刀包括用於剖切電纜的刀尖和與刀尖連接的撐開部;所述撐開部朝向電纜的移動方向設置。當對電纜護套進行剖切時,所述剖切刀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小於電纜護套的厚度,即刀尖並不能將電纜護套完全切開,此時需要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部分,可防止剖切刀切入深度過深傷害到電纜內部的絕緣線芯。當電纜護套上有結點,且此結點處的電纜護套的厚度小於正常的電纜護套厚度時,可避免刀片切入的深度傷害到絕緣線芯;結點處的電纜護套的厚度大於正常的電纜護套厚度時,刀片切入的深度不能將電纜護套完全切開,此時需要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部分,也不會傷害到電纜內部絕緣線芯,進而不會影響電纜檢測試驗的結果。
2.本發明的電纜在兩個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滾輪和設置在第一滾輪上方的第二滾輪之間夾持和移動,所述第二滾輪可朝向所述第一滾輪移動,即可以根據電纜的尺寸調節兩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間隙,使電纜剖開裝置適用多種規格的線纜,適用範圍廣。
3.本發明的支撐杆上設置有偏壓力件,所述偏壓力件施加有朝向所述第二滾輪的偏壓力,該偏壓力使第二滾輪壓緊電纜,並驅動電纜移動,該結構簡單且穩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2-剖切刀;31-第一滾輪;32-第二滾輪;41-導向輪;5-支架;6-支撐杆;61-支撐臺;8-刀架;9-刻度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電纜剖開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底座1、夾持機構、驅動機構和剖切刀2。
夾持機構,用於夾持電纜。
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用於移動所述電纜至設定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為移動所述電纜至剖切刀2處。
剖切刀2,設置在底座1上且位於所述驅動機構沿電纜長度方向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剖切刀2設置在驅動機構的電纜的移動方向上。所述剖切刀2包括用於剖切電纜的刀尖和與刀尖連接的撐開部。所述撐開部朝向電纜的移動方向設置,所述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小於電纜護套的厚度且適於在電纜移動時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厚度。
當對電纜護套進行剖切時,所述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小於電纜護套的厚度,即刀尖並不能將電纜護套完全切開,此時需要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部分,可防止剖切刀2切入深度過深傷害到電纜內部的絕緣線芯。當電纜護套上有結點,且此結點處的電纜護套的厚度小於正常的電纜護套厚度時,可避免刀片切入的深度傷害到絕緣線芯;結點處的電纜護套的厚度大於正常的電纜護套厚度時,刀片切入的深度不能將電纜護套完全切開,也是需要撐開部撐開電纜護套未切開的部分,不會傷害到電纜內部絕緣線芯,進而不會影響電纜檢測試驗的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與電纜護套的厚度的差值為0.2-0.8mm。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和所述夾持機構重合,其包括設置在底座1上的兩個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滾輪31,以及可轉動的設置在第一滾輪31上方的第二滾輪32,且所述第二滾輪32可朝向所述第一滾輪31移動。第二滾輪32的旋轉由設在所述第二滾輪32上的驅動電機驅動。驅動電機驅動第二滾輪32穩定旋轉,使剖切刀2可以勻速的剖切電纜,保證剖切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滾輪31可以選擇橡膠輪。
所述底座1上設有支架5,在支架5上設置有支撐杆6。
支撐杆6可朝向所述電纜方向移動,所述支撐杆6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滾輪32連接。所述支撐杆6上設置有偏壓力件,所述偏壓力件施加有朝向所述第二滾輪32的偏壓力。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偏壓力件為彈簧,為套設在所述支撐杆6上,其一端與支架5的朝向所述第二滾輪32的一側相抵,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支撐杆6上的支撐臺61的遠離所述第二滾輪32的一側相抵。
所述支撐杆6的另一端設有拉手,拉動拉手,克服偏壓力件的偏壓力,使支撐杆6帶動第二滾輪32遠離所述第二滾輪32移動,將電纜放入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之間,鬆開拉手後支撐杆6在偏壓力的作用下,使第二滾輪32壓緊電纜,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配合夾持電纜,並由第二滾輪32驅動電纜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支撐臺61上設有刀架8,用於支撐所述剖切刀2,所述剖切刀2在所述刀架8上可朝電纜方向移動調節所述剖切刀2伸入電纜的深度,在所述刀架8上設有可標示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的刻度尺9。
所述剖切刀2的形狀為直角三角錐結構,其一側面與底面垂直,所述撐開部為另兩個與底面夾角小於90°的側面,刀尖為該兩側面的相交處,且底面平行於電纜設置。作為變形,剖切刀2的形狀為三稜柱,三稜柱的兩側面為撐開部,該兩側面相交的稜為刀尖。當然,剖切刀2也不僅限於此兩種結構,剖切刀2隻要保證刀尖能夠切開電纜護套,撐開部將未被切開的部分撐開即可。
電纜剖開裝置上還設有控制驅動電機啟閉的開關。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所述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與電纜護套的厚度差值為0.5mm。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參閱圖1和圖2,在底座1上還設有導向機構,其為設置在電纜移動方向上與兩個所述第一滾輪31平行設置的兩個導向輪41,用於限制電纜的移動方向。在本實施中,電纜移動時依次通過導向機構、驅動機構、剖切刀2。
在本實施例中,導向輪41也可以選擇橡膠輪。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刀架8設置在支架5上,用於支撐所述剖切刀2,所述刀架8在所述支架5上可朝電纜方向移動調節所述剖切刀2伸入電纜的深度。所述刀架8上設有可標示剖切刀2伸入所述電纜的深度的刻度尺9。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