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1:30:22 3
專利名稱::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石油開發過程中的儲層酸化增產技術。
背景技術:
:在油氣田開發中,砂巖或碳酸巖地層基質酸化技術是一項重要的解堵增產措施。通過向地層中注入酸液,溶解儲層中的可溶物質,恢復和提高近井地帶滲透率,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對注入能力懸殊的非均質油氣藏,常規酸化時酸液將遵循自然選擇原則,即酸液優先進入高滲透層帶,勢必造成低滲透層或傷害嚴重層不能進酸或進酸太少,致使按多層酸化設計的酸量主要進入其中的高滲透層,使高滲透層吸酸過多,對巖石過量溶蝕必然造成儲層垮塌,引起儲層二次傷害。同時酸化液不能按設計要求進入低滲透層,使低滲透層得不到改善,達不到酸化解堵的目的。為了有效解決這一矛盾,達到均勻布酸提高吸酸剖面、均勻改善各層滲透率的目的,提出了使用泡沫分流技術,部分封堵高滲層和低傷害層,把酸液轉入低滲層,實現油層酸化解堵增產工藝。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泡沫流體的暫堵分流特點,提出泡沫分流酸化解堵這一技術,封堵高滲層,把酸液轉向低滲層,實現不同層間均勻進酸,解除近井地帶堵塞,以恢復地層滲透率,增強注採能力,提高油井產量。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通過注入泡沫段塞,利用泡沫流體的分流能力對高滲層進行暫時封堵,將酸液轉向低滲層,實現不同滲透率的小層均勻進酸,從而有效解除儲層堵塞;同時利用泡沫流體的高攜帶能力和氮氣的膨脹能將酸化後的固體顆粒和殘酸反排,降低二次傷害。具體按如下步驟實現(a)向地層中注入一定量的前置液,其成分為含起泡劑的鹽酸溶液,鹽酸質量濃度為8%10%,起泡劑質量濃度為0.5%0.8%,用量為每米油層0.5m3。(b)向地層中注入一定量的氮氣泡沫段塞,在井底注入壓力和溫度條件下,泡沫段塞體積為儲層裸眼段容積的1.52倍,泡沫質量濃度為60%80%。井底最高注入壓力不能超過地層破裂壓力,如果超過地層破裂壓力應降低注入速度。(c)關井1015分鐘。(d)向地層中注入一定量的酸液段塞,酸液類型與地層類型有關,砂巖地層用土酸,土酸是質量濃度為8%15%的HC1和質量濃度為3%6%的HF的混合體;碳酸鹽巖地層用質量濃度為7%15°/。的鹽酸。酸液段塞量與總段塞數和油層厚度有關,總酸液量為每米油層11.2m3,酸液中要含有質量濃度為0.5%0.8%的起泡劑。控制井口注入流量,使得井底注入壓力小於地層破裂壓力。(e)重複(b)(c)(d)過程,段塞數量一般不超過四級。(f)關井反應24小時。(g)反應結束後進行殘酸反排,根據儲層能量大小,採用井口放噴或泡沫舉升返排工藝技術。對於儲層壓力較高、滲透率好,生產潛能較大的措施井泡沫酸化後,採用井口放噴返排工藝技術對井筒積液返排;對於滲透率小、儲層產能較低的井,採用泡沫舉升返排方式,即從環空或油管注入泡沫流體進行排酸。泡沫流體是一種可壓縮的氣液混合物,具有分流特性、密度低、調節方便、視粘度高、助排性能好等特點,能使酸液在不同滲透率的地層中均勻分布,在地層中流動時具有很強的攜帶固體微粒能力,可以很方便的控制井底壓差,達到較好的助排效果。由於本發明採用了泡沫流體作為分流劑,泡沫通過儲集層孔喉時產生賈敏效應,泡沫液優先進入並堵塞流動阻力小的高滲層,迫使後續液體改道進入流動阻力大的汙染層和低滲層。泡沫酸具有緩速作用,泡沫酸體積大,酸濃度低,具有緩速作用,能實現深部酸化。無顆粒大小選擇不當、無堵死地層、無二次汙染等問題,用量多少隨時可調節,不存在暫堵劑不夠或浪費暫堵劑現象,還可以實現連續分流。泡沫較高的攜帶能力,在返排時可將釋放出的微粒、不溶物以及殘酸攜帶進井筒排出,這在處理低壓油藏時尤為重要。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一口並的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實例來詳細描述本發明。該井為採油井,射孔段長度為15.2m,油層滲透率為2002000mD,孔隙度為29%,油藏壓力為17.5MPa,油藏溫度為88'C,井深為2100m。具體的處理液泵注順序如表1:表l處理液泵注順序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泡沫酸化後油井含水從41%降為38%,產油量由17.2t/d增為35.9t/d,增產效果明顯。本發明注入泡沫段塞,利用泡沫流體的分流能力對高滲層進行暫時封堵,將酸液轉向低滲層,從而有效解除儲層堵塞,實現不同滲透率的小層均勻進酸;同時利用泡沫流體的高攜帶能力和氮氣的膨脹能將酸化後的固體顆粒和殘酸反排,降低二次傷害,避免了其他分流方式對地層的傷害以及殘酸返排不徹底的問題,這是其它酸化工藝所不能達到的。權利要求1.一種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工藝,向地層注入泡沫段塞,利用泡沫流體的分流能力對高滲層進行暫時封堵,將酸液轉向低滲層,實現不同滲透率的小層均勻進酸,從而有效解除儲層堵塞;同時利用泡沫流體的高攜帶能力和氮氣的膨脹能將酸化後的固體顆粒和殘酸反排,降低二次傷害,其特徵在於具體按如下步驟實現(a)向地層中注入前置液,其成分為含起泡劑的鹽酸溶液,鹽酸質量濃度為8%~10%,起泡劑質量濃度為0.5%~0.8%,用量為每米油層0.5m3;(b)向地層中注入氮氣泡沫段塞,在井底注入壓力和溫度條件下,泡沫段塞體積為儲層裸眼段容積的1.5~2倍,泡沫質量濃度為60%~80%;(c)關井10~15分鐘;(d)向地層中注入酸液段塞,酸液類型與地層類型有關,砂巖地層用土酸,碳酸鹽巖地層用質量濃度為7%~15%的鹽酸,注入的總酸液量為每米油層1~1.2m3,酸液中要含有質量濃度為0.5%~0.8%的起泡劑;(e)重複(b)(c)(d)過程,段塞數量一般不超過四級;(f)關井反應2~4小時;(g)反應結束後進行殘酸反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土酸是質量濃度為8%15%的HC1和質量濃度為3%~6%的HF的混合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段塞分流酸化工藝,其特徵在於井底最高注入壓力不能超過地層破裂壓力。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泡沫段塞分流酸化技術。其方法是通過注入泡沫段塞,利用泡沫流體的分流能力對高滲層進行暫時封堵,將酸液轉向低滲層,實現不同滲透率的小層均勻進酸,從而有效解除儲層酸溶性堵塞;同時利用泡沫流體的高攜帶能力和氮氣的膨脹能將酸化後的固體顆粒和殘酸反排,降低二次傷害。本發明特別適用於解除非均質地層酸溶性傷害。文檔編號E21B43/25GK101126314SQ20071011287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申請日期2007年9月12日優先權日2007年9月12日發明者尚朝輝,李兆敏,李松巖,林日億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