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療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22:51:47 4
專利名稱:磁療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磁療設備。
背景技術:
磁療技術是一種無創傷技術,越來越多地用於對人體疾病的治療。其機理主要是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在目標組織內產生感應電流而起到治療作用。但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過程中,有大量的熱量產生。功率較大的磁療儀器,散熱成為一個較大問題。線圈的散熱技術主要有液冷和風冷,液冷技術對生產技術要求較高,成本較貴,如果密封稍微不好液體容易洩漏而導致故障。而採用風冷技術時,由於磁療設備的線圈一般比較大,要把線圈都包裹在散熱風扇的風道裡有一定的難度,提高了外部結構的設計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磁療設備,能有效解決磁療設備工作時的散熱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磁療設備,所述磁療設備包括外殼、排布在外殼內部的線圈以及用於連接並固定線圈的線架,所述磁療設備還包括一個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供所述線圈設置於其內的散熱風道,所述散熱風道設置一個進風口。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設置在外殼的頂端中間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設置在外殼的頂端側邊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處還安裝有向散熱風道內送風的風扇。進一步地, 所述線圈按層排布,且每層線圈之間留有縫隙。進一步地,所述線圈外圍設置散熱片,散熱片之間的槽向與風向平行。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風道具有兩個設置在外殼頂端的兩側的出風口。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包括內壁、外壁和底壁,所述散熱風道是由外殼的內壁、外壁和底壁合圍形成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通風冷卻散熱的技術方案,在進風口安裝一進風風扇,風通過散熱風道,將散熱的風流過所有發熱源,將發熱源產生的熱量帶走排出,從而解決了散熱的問題。並且由於本裝置只設置了一個進風口,並且散熱風道是由外殼的內壁、外壁和底壁合圍形成的。因此結構簡單緊湊,降低了該外部結構的設計要求難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在中間的內部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在側邊的內部結構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在中間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在側邊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結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4所不,一種磁療設備,所述磁療設備包括外殼1、排布在外殼I內部的線圈2以及用於連接並固定線圈2的線架3,所述磁療設備還包括一個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供所述線圈設置於其內的散熱風道6,所述散熱風道6設置一個進風口 4。所述外殼I包括內壁、外壁和底壁,所述散熱風道6是由外殼的內壁、外壁和底壁合圍形成的。所述進風口 4設置在外殼I的頂端中間位置或者設置在外殼I的頂端側邊位置。同時在進風口 4處還安裝有向散熱風道內送風的風扇8。為提高散熱效率,所述風扇8可以設置為冷風風扇。為增加散熱風道6的路徑,所述電磁線圈2按層排布,且每層線圈之間留一個縫隙,以增加風道的通道空間以及使冷空氣能流過所有發熱源,從而提高散熱效率。優選的實施例是,所述線圈2外圍還可以設置散熱片5,具體參照圖1和圖2中的內部結構剖面圖,散熱片5間的槽向與風向平行。方便冷風流過散熱片時將其周圍的熱量帶出。 所述散熱風道6具有兩個設置在外殼I頂端的兩側的出風口 7,使散熱風道形成一個通路,用於將散熱風道裡的風排出磁療設備,同時將其內部的熱量也排出。所述散熱風道6還包括外殼I與線圈2、散熱片5之間留出的通道,以及線圈2與線圈2之間間隙,散熱片5與散熱片5之間的間隙,便於進風口的風環繞線圈流過所有的發熱源,帶走發熱源的熱量並通過出風口 7排出該設備。如圖1和2中的箭頭所示,風的具體走向是,風扇8吹出的風通過進風口 4進入散熱風道6,風從線圈2內側進入,通過外殼I與線圈2間的間隙流過,然後從底部再到線圈外側,最後通過出風口 7排到設備`外部。用於散熱的風可以流過整個線圈,最大限度的增加風扇的散熱效率。同時一部分風也從線圈之間的縫隙往線圈外側流動,進一步增加散熱效
果O一個實施例是,參照圖1與圖3所示,當所述風道的進風口 4設置在外殼頂端中間位置時,風扇8設置在進風口 4,所述風扇8設置為冷風,該冷風隨著風道的流向,流過線圈2,最後通過出風口 7流出。又一個實施例是,參照圖2與圖4所示,當所述風道的進風口 4設置在外殼I頂端側邊位置時,風扇8設置在進風口 4,所述風扇8設置為冷風,該冷風隨著風道的流向,流過線圈2,最後通過出風口 7流出。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範圍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磁療設備,所述磁療設備包括外殼、排布在外殼內部的線圈以及用於連接並固定線圈的線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磁療設備還包括一個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供所述線圈設置於其內的散熱風道,所述散熱風道設置一個進風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口設置在外殼的頂端中間位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口設置在外殼的頂端側邊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口處還安裝有向散熱風道內送風的風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按層排布,且每層線圈之間留有縫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外圍設置散熱片,散熱片之間的槽向與風向平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風道具有兩個設置在外殼頂端的兩側的出風口。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療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包括內壁、外壁和底壁,所述散熱風道是由外殼的內壁、夕卜壁和底壁合圍形成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磁療設備,所述磁療設備包括外殼、排布在外殼內部的線圈以及用於連接並固定線圈的線架,所述磁療設備還包括一個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供所述線圈設置於其內的散熱風道,所述散熱風道設置一個進風口。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通風冷卻散熱的技術方案,在進風口安裝進風風扇,風通過散熱風道,將散熱的風流過所有發熱源,將發熱源產生的熱量帶走排出,從而解決了散熱效率的問題。並且由於本裝置只設置了一個進風口,並且散熱風道是由外殼的內壁、外壁和底壁合圍形成的,因此結構簡單緊湊,降低了該外部結構的設計要求難度。
文檔編號A61N2/02GK203123344SQ20132006014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日
發明者徐建蘭, 劉恩平, 朱慶林, 侯建凱 申請人:深圳市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