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殼體及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0:02:47

本實用新型屬於殼體結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殼體及具有該殼體的控制器。
背景技術:
控制器殼體一般包括前殼和後殼,前殼和後殼組裝在一起。
在殼體組裝過程中,經常發生前殼和後殼安裝錯位的問題,安裝錯位後需要重新組裝,嚴重影響了殼體的組裝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殼體,提高了組裝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殼體,包括前殼和後殼,在所述前殼的其中一個側邊或小於N個側邊上設置有防呆結構,在所述後殼上與前殼防呆結構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防呆結構位於容納空間內,N為前殼的側邊數。
進一步的,所述前殼的側邊數為4。
又進一步的,在所述前殼的上側邊設置防呆結構,相適應的,在所述後殼的上側邊相對應的位置設置容納空間。
更進一步的,所述防呆結構位於前殼上側邊的中間位置,所述容納空間位於後殼上側邊的中間位置。
再進一步的,在所述後殼的左側邊、右側邊、下側邊的中間位置分別設置有筋位。
優選的,在所述後殼上開設有走線孔和若干走線槽,所述走線槽與走線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還包括掛件,在所述掛件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和多個掛勾,所述掛件通過安裝孔固定在牆體上;在所述後殼上與掛勾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掛孔;所述掛勾與掛孔掛接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安裝孔設置有四個,成菱形布設。
優選的,所述掛勾設置有三個,成三角形布設;相適應的,所述掛孔設置有三個,成三角形布設。
一種控制器,包括上述的殼體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內的控制板;所述殼體包括前殼和後殼,在所述前殼的其中一個側邊或小於N個側邊上設置有防呆結構,在所述後殼上與前殼防呆結構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防呆結構位於容納空間內,N為前殼的側邊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及控制器,在後殼上與前殼防呆結構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前殼和後殼安裝方向正確時,防呆結構位於後殼的容納空間內,前殼和後殼安裝到位;如果前殼和後殼安裝錯位,防呆結構沒有空間進行容納,則會導致前殼和後殼安裝不到位,因此採用防呆結構和容納空間的設計,避免前殼和後殼安裝錯位,提高了前殼和後殼的組裝效率。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後,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殼體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前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後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後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殼體的掛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前殼;1-1、防呆結構;
2、後殼;2-1、容納空間;2-2、筋位;2-3、掛孔;2-4、走線孔;2-5、上走線槽;2-6、下走線槽;
3、掛件;3-1、安裝孔;3-2、掛勾;3-3、出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本實施例的殼體主要包括前殼1和後殼2,在前殼1的其中一個側邊上或者小於N個側邊上設置有防呆結構,在後殼2上與前殼1的防呆結構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在將前殼1和後殼2安裝在一起後,防呆結構位於容納空間內,N為前殼的側邊數。
本實施例的殼體,在後殼上與前殼防呆結構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前殼和後殼安裝方向正確時,防呆結構位於後殼的容納空間內,前殼和後殼安裝到位;如果前殼和後殼安裝錯位,防呆結構沒有空間進行容納,則會導致前殼和後殼安裝不到位,因此採用防呆結構和容納空間的設計,避免前殼和後殼安裝錯位,提高了前殼和後殼的組裝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N為4,即前殼具有四個側邊,相適應的,後殼也具有四個側邊。在前殼的其中一個側邊或兩個側邊、三個側邊上分別設置防呆結構,在後殼上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容納空間。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節省材料,在前殼1的上側邊上設置防呆結構1-1,相適應的,在後殼2的上側邊相對應的位置設置容納空間2-1。前殼1和後殼2安裝方向正確時,防呆結構1-1位於容納空間2-1內,前殼1和後殼2安裝到位。
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設計方案,為了便於加工,在前殼1的上側邊的中間位置設置防呆結構1-1,在後殼2的上側邊的中間位置設置容納空間2-1,在後殼2的左側邊、右側邊、下側邊的中間位置均設置有筋位2-2;在前殼1和後殼2安裝時,由於後殼2的上側邊中間位置有容納空間2-1,其他三個側邊沒有設計容納空間,而是設置有筋位2-2,如果前殼1和後殼2安裝錯位,由於後殼2筋位2-2的阻擋作用,前殼1和後殼2無法安裝到位,進而避免前殼1和後殼2安裝錯位,提高了前殼1和後殼2的組裝效率。
當然,也可以在後殼2的上側邊上設置筋位,但該筋位不能設置在中間位置。例如,在後殼2的上側邊上設置四個筋位,四個筋位等間隔布設,中間兩個筋位的中間位置即為容納空間。
為了便於走線,在後殼2上開設有走線孔2-4和若干走線槽,走線槽與走線孔2-4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在後殼2上開設有兩個走線槽:上走線槽2-5和下走線槽2-6,兼容性好,便於走線,避免壓線。
為了便於殼體的拆裝,避免損壞殼體內的控制板,所述殼體還包括掛件3,在掛件3上設置有出線孔3-3、多個安裝孔3-1和多個掛勾3-2,掛件3通過安裝孔3-1固定到牆體上;在後殼2上與掛勾3-2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掛孔2-3,掛勾3-2與掛孔2-3掛接在一起,從而將殼體安裝到掛件3上,實現殼體與牆體的固定。
掛件3固定到牆體上,在殼體與牆體的安裝過程中,直接將殼體掛接到掛件3上即可,無需拆開殼體,避免損壞殼體內部的控制板,既提高了殼體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殼體與牆體的安裝效率。
為了提高掛件3與牆體的連接穩定性,掛件3上的安裝孔3-1設置有四個,四個安裝孔3-1成菱形布設。
為了提高殼體與掛件3的連接穩定性,掛件3上的掛勾3-2設置有三個,三個掛勾3-2成三角形布設;相適應的,後殼2上的掛孔2-3設置有三個,三個掛孔2-3成三角形布設,與三個掛勾3-2一一對應。
基於上述殼體的設計,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上述的殼體以及控制板,控制板安裝在殼體內。
通過在控制器中採用上述的殼體,提高了組裝效率和安全性。
應該指出的是,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