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旋轉連接器及接線片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9:27:37 1
專利名稱:一種電旋轉連接器及接線片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旋轉連接器,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涉及該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
背景技術:
電旋轉連接器是一種能夠在轉動狀態下傳輸信號和電源動力的電連接器,電旋轉連接器中最重要的部件是電滑環和電刷,電滑環處於轉動狀態,電刷處於固定狀態,電刷與電滑環滑動電連實現電路的導通,目前的一種電刷為接線片部件,如圖1、圖2所述,該接線片部件包括接線片1和接線片1上固定設置的接觸彈簧絲3,接觸彈簧絲呈八字形對稱設置,包括呈八字形向兩側張開的兩工作段,和在兩工作段離得較近的一端將兩工作段連在一起的連接橫段,在接線片1為一接線柱,該接線片1的一端一體彎折有大致垂直於接線片的焊接部,接觸線簧絲3的連接橫段被安置在該接線片與其焊接部的彎折角處並且該彎折角處設置有焊縫4,焊縫4將接觸彈簧絲3焊接固定在接線片1上,接線片與接觸線簧絲電連。接線片另一端的端部設置有焊線用通孔2。在工作時,八字形接觸彈簧絲扣在電滑環的周面上與電滑環接觸電連,由於接觸彈簧絲具有彈性,可以在八字形接觸彈簧絲的緊縮端加壓使接觸彈簧絲與電滑環的周面可靠電連,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轉動狀態下的信號傳輸, 其效果很好。但是接觸線簧絲在焊接在接線片上前僅僅是放置在接線片與其焊接部的彎折角處,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之間沒有預先的定位,在焊接過程中接觸線簧絲容易相對於接線片移動和轉動,致使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易保證,給準確焊接帶來困難,同時還造成接線片部件的形狀改變,使得接線片部件的使用性能欠佳甚至造成接線片無法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將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固定時由於兩者之間沒有預定位而造成的在固定過程中,接觸線簧絲容易相對於接線片移動造成接線片部件的形狀改變,致使接線片部件的使用性能欠佳甚至造成接線片無法使用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使用該接線片部件的電旋轉連接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包括接線片,接線片的一端用於接線,接線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接觸線簧絲包括呈八字形設置的兩工作段和將兩工作段一體連接的連接段,所述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所述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所述接線片由一體設置的組成T形的橫部和立部組成,橫部通過其一側設置在立部的一端,所述接線端為立部的另一端,所述卡槽設置在橫部背離立部的一側。所述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焊接的焊縫位於接線片橫部的中間部位。[0007]所述接線片設置卡槽的一側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將所述卡槽由中部分成兩段的U 形缺口,所述焊縫設置在該U形缺口處。本實用新型的電旋轉連接器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旋轉連接器,包括電滑環及與電滑環滑動電連的接線片部件,該接線片的一端用於接線,接線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接觸線簧絲包括呈八字形設置的兩工作段和將兩工作段一體連接的連接段,所述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所述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所述接線片由一體設置的組成T形的橫部和立部組成,橫部通過其一側設置在立部的一端,所述接線端為立部的另一端,所述卡槽設置在橫部背離立部的一側。所述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焊接的焊縫位於接線片橫部的中間部位。所述接線片設置卡槽的一側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將所述卡槽由中部分成兩段的U 形缺口,所述焊縫設置在該U形缺口處。本實用新型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在將接觸線簧絲固定在接線片上之前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之間已經有了相互定位,在將兩者固定的過程中,由於接觸線簧絲已經卡緊在了接線片的卡槽中,不會相對於接線片移動或轉動,接線片部件的形狀結構易於保證,產品合格率高。本實用新型的接線片部件由一體設置的組成T形的橫部和立部組成,卡槽設置在橫部背離立部的一側,由於橫部的長度比立部的寬度的尺寸大,因此卡槽的長度也可以設置的較大,接觸線簧絲在卡槽中的卡設較穩。本實用新型的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焊縫設置在接線片中部的U形缺口內,由於U形缺口的存在焊縫與接觸線簧絲和接線片的接觸面增大,焊接牢固。
[0016]圖1是現有技術中接線片部件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2是圖1的左視圖;[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接線片部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4是圖3的左視圖;[0020]圖5是圖3的俯視圖;[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接線片部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7是圖3中接線片的主視圖;[0023]圖8是圖7的左視圖;[0024]圖9是圖7的俯視圖;[0025]圖10本實用新型電旋轉連接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11是圖10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種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的實施例,在圖3 圖9中,該接線片部件包括接線片5,接線片5由橫部10和立部9組成,橫部10與立部9形成T形,橫部10的一側與立部9的一端一體相連,立部9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橫部10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接線槽11,接線槽11用於電連導線。橫部10背離立部9的一側設置有由橫部1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卡槽7,卡槽7內卡緊設置有接觸線簧絲6,接觸線簧絲6具有兩個呈八字形設置的工作段, 兩工作段相互靠近的一端一體設置有將兩工作段連結成一體的連接段,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卡槽內,接觸線簧絲6通過連接段固定在卡槽7內。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接觸線簧絲6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設置在卡槽7內。作為以上技術方案的改進,接觸線簧絲6與接線片5焊接的焊縫位於接線片5的橫部的中間部位。作為以上技術方案的改進,接線片5設置卡槽7的一側的中間部位設置有U形缺口 8,U形缺口 8將卡槽7分成了兩段,焊縫設置在U形缺口 8處並位於U形缺口 8的底部與接觸線簧絲6的連接段之間,焊縫將接觸線簧絲固定在U形缺口的底部上,實現接觸線簧絲在接線片上的固定。 一種電旋轉連接器的實施例,如圖10、圖11所示,該電旋轉連接器包括電滑環12, 電滑環12的周面上電連有充當電刷的接線片部件13,該接線片部件13即為上述圖3飛中的接線片部件,接線片部件13的接線片的部件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具有兩個呈八字形設置的工作段,兩工作段相互靠近的一端一體設置有將兩工作段連結成一體的連接段,其連接段固定在接線片上,接線片部件13壓合在電滑環12上,其接觸線簧絲的兩工作段與電滑環12的周面彈性壓合電連。 本實施例的接線片部件為由橫部和立部組成的T形,也可以不設置橫部,將卡槽設置在立部的端面上,這樣,為了使接觸線簧絲在接線片部件上卡設穩定,可以將立部的寬度加大。這時,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將比立部的寬度要大。接線片部件依然通過其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固定在電旋狀連接器上。另外,卡槽還可以設置在立部的側面上或是橫部的與立部的側面共面或平行的表面上。
權利要求1.一種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包括接線片,接線片的一端用於接線,接線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接觸線簧絲包括呈八字形設置的兩工作段和將兩工作段一體連接的連接段,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所述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由一體設置的組成T形的橫部和立部組成,橫部通過其一側設置在立部的一端,所述接線端為立部的另一端,所述卡槽設置在橫部背離立部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焊接的焊縫位於接線片橫部的中間部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設置卡槽的一側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將所述卡槽由中部分成兩段的U形缺口,所述焊縫設置在該 U形缺口處。
5.一種電旋轉連接器,包括電滑環及與電滑環滑動電連的接線片部件,該接線片的一端用於接線,接線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接觸線簧絲包括呈八字形設置的兩工作段和將兩工作段一體連接的連接段,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所述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由一體設置的組成T 形的橫部和立部組成,橫部通過其一側設置在立部的一端,所述接線端為立部的另一端,所述卡槽設置在橫部背離立部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焊接的焊縫位於接線片橫部的中間部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旋轉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線片設置卡槽的一側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將所述卡槽由中部分成兩段的U形缺口,所述焊縫設置在該U形缺口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旋轉連接器及接線片部件,其電旋轉連接器包括電滑環及與電滑環滑動電連的接線片部件,該接線片的一端用於接線,接線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電連有接觸線簧絲,接觸線簧絲包括呈八字形設置的兩工作段和將兩工作段一體連接的連接段,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本實用新型的電旋轉連接器的接線片設置接觸線簧絲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卡槽,接觸線簧絲的連接段卡緊設置在該卡槽中,在將接觸線簧絲固定在接線片上之前接觸線簧絲與接線片之間已經有了相互定位,在將兩者固定的過程中,接觸線簧絲不會相對於接線片移動或轉動,接線片部件的形狀結構易於保證,產品合格率高。
文檔編號H01R39/36GK202050149SQ20102061549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9日
發明者孫曉軍, 朱曉東 申請人: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