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1:59:47 3
專利名稱: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塑料打包帶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成型打包帶初 坯的內料口模。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打包帶的廠家,在生產打包帶的整個生產工藝中,為了節約成 本, 一般採用兩種料混合成型,成型時都是以從主機進入的料作為內料,從副 機進入的料作為外包裹料,成型初坯時,成型料從主機進料口進入,同時,另 一種成型料從副機的兩個進料口進入,在模具的成型腔中,從副機進入的成型 料將從主機進入的成型料包裹在中間後從模具出口流出成型打包帶初坯。採用 上述成型塑料打包帶初坯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只能生產劣質打包帶, 打包帶初坯的厚度和寬度不可調,加工精度較低,導致只能成型一種規格的打 包帶初坯,主機和副機利用率較低,且增加了生產成本。二、打包帶外包料佔 總重量比列與內料佔總重量的比列相差不大,如果再在新料中加再生料,則會 大大降低打包帶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塑料打包帶初坯成型模具存在的上述問 題,提供一種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本實用新型採用主機進入的料作為 外包裹料,副機進入的料為內料,並可對打包帶初坯的厚度和寬度進行調節, 加工精度高,打包帶初坯外包裹料佔總重量比列遠大於內料佔總重量的比列, 在新料中加再生料時不會降低打包帶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包括主機進料口和副機進料口,其特徵 在於還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包料倉的分流端與主機進料口連 通,包料倉中部與副機進料口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副機出料口與包料倉的出 料端連通,在包料倉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初坯調節裝置,所述初坯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手輪、與調 節手輪連接的調節杆、 一端與調節杆連接另一端升入緩衝腔內的調節板。
所述包料倉的進料口與出料口對稱設置。
所述副機進料口為兩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一、 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包料倉的分流端與主 機進料口連通,包料倉中部與副機進料口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副機出料口與 包料倉的出料端連通,使主機進入的料作為外包裹料,副機進入的料為內料, 打包帶初坯外包裹料佔總重量比列遠大於內料佔總重量的比列,在新料中加再 生料時不會降低打包帶質量。
二、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初坯調節裝置,初坯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手輪、與調 節手輪連接的調節杆、 一端也調節杆連接另一端升入緩衝腔內的調節板,可對 打包帶初坯的厚度和寬度進行調節,加工精度高。
三、 本實用新型中,由於打包帶的厚度和寬度可調,可生產多種規格的打 包帶,成型的打包帶外觀小巧美觀導致,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四、 本實用新型在包料倉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對包料後的塑料帶初 坯具有緩衝作用,提高了打包帶的成型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主機進料口, 2、副機進料口, 3、包料倉,4、副機出料 口, 5、緩衝腔,6、調節手輪,7、調節杆,8、調節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包括主機進料口 1和副機進料口 2,還 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3,包料倉3的分流端與主機進料口 1連通, 包料倉3中部與副機進料口 2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 4,副機出料口 4與包料倉3 的出料端連通,在包料倉3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5。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初坯調節裝置,所述初坯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手輪6、與 調節手輪6連接的調節杆7、 一端與調節杆7連接另一端升入緩衝腔5內的調 節板8。其中,包料倉3的進料口與出料口對稱設置,副機進料口2為兩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成型料分別通過主機進料口 1和兩個副機進 料口 2進入包料倉3,包料倉3對經主機進料口 1進入的成型料在進料口處進 行分流,形成兩股成型料,副機進料口 2進入的成型料進入到包料倉3出料端, 分流後的兩股成型料對經副機進料口 2進入的成型料進行包裹,包裹後經包料 倉3出料口進入緩衝腔5,經緩衝倉5後到口模出口,完成打包帶初坯成型。
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3,包料倉3的分流端與主 機進料口l連通,包料倉3中部與副機進料口 2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 4,副機出料口4與包料倉3的出料端連通,使主機進入的料作為外包裹料,副機進入 的料為內料,打包帶初坯外包裹料佔總重量比列遠大於內料佔總重量的比列,
在新料中加再生料時不會降低打包帶質量。本實用新型中的初坯調節裝置,可 對打包帶初坯的厚度和寬度進行調節,加工精度高。由於打包帶的厚度和寬度 可調,可生產多種規格的打包帶,成型的打包帶外觀小巧美觀導致,且降低了 生產成本。在包料倉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對包料後的塑料帶初坯具有緩 衝作用,提高了打包帶的成型質量。
顯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所掌握的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根據以 上所述內容,還可以作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基本技術思想的多種形式,這些形 式上的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包括主機進料口(1)和副機進料口(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3),包料倉(3)的分流端與主機進料口(1)連通,包料倉(3)中部與副機進料口(2)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4),副機出料口(4)與包料倉(3)的出料端連通,在包料倉(3)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5)。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其特徵在於還包 括初坯調節裝置,所述初坯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手輪(6)、與調節手輪(6)連接 的調節杆(7)、 一端與調節杆(7)連接另一端升入緩衝腔(5)內的調節板(8)。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其特徵在於 所述包料倉(3)的進料口與出料口對稱設置。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其特徵在於 所述副機進料口 (2)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成型打包帶初坯的內料口模,包括主機進料口和副機進料口,還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倉,包料倉的分流端與主機進料口連通,包料倉中部與副機進料口連通形成副機出料口,副機出料口與包料倉的出料端連通,在包料倉的出料端連接有一緩衝腔。本實用新型採用主機進入的料作為外包裹料,副機進入的料為內料,並可對打包帶初坯的厚度和寬度進行調節,加工精度高,打包帶初坯外包裹料佔總重量比列遠大於內料佔總重量的比列,在新料中加再生料時不會降低打包帶質量。
文檔編號B29C47/12GK201261257SQ20082006350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6日
發明者健 馬 申請人:四川省資陽市雅之江塑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