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400字
2023-10-23 11:31:07 4
五千年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氣天成的英雄讚歌,一首頑強抗爭的勞動人民的讚歌一首慷慨激昂、懲惡揚善的浩然正氣之歌。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歡迎參考選擇。
第1篇:《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每讀一次《中華上下五千年》,我都感受到了政府是多麼的關鍵。
清政府剛一開始,非常繁華,政府管制也可以,但是到了後一段時期,宮廷起內訌,整個國家政府也管制不好,原因都是因為皇帝寵信奸臣,荒淫無度,只顧著自己吃喝玩樂,不顧老百姓的生與死,人家來進攻了,自己先逃跑,把國家扔到一邊,先顧著自己,讓兵自己打,打成啥樣算啥樣,大不了了就投降,所以,才讓我們當時損失了那麼多的財富,人家看中國這麼腐敗無能,還有那麼多的金銀珠寶,誰不想打呀!所以,我們當時的中國成了一頭任人宰割的肥羊。
一提起清朝,就想起了幾個詞彙:腐敗,無能。
再想想清朝的那些人才:清醒,愛國。
那些人才們想盡辦法勸阻皇帝做喪盡天良的事,比如,籤下不平等的條約,隨意割地,任人侵犯。
最後,孫中山幫了我們一把,讓我們從懸崖邊上回來了!
如果想讓一個國家興,就應該知道是信奸臣的話,還是聽忠於國家的忠臣的話。如果一個國家亡,就是因為皇帝寵信奷臣們的話,成天吃喝玩樂,不顧國家大事,不聽從忠臣的話。才讓自已的國家滅亡。所以,一個國家的興亡不止只在皇帝的手裡,他手下的每一個大臣,每一個將領,每一個士兵,每一個老百姓,都掌握著自己國家的興亡,一個人,不管他是大臣,將領,還是士兵或老百姓,最要他有一顆愛國之心,他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國家,但是,一個人要是貪財,可能被敵人收買,成了叛國賊,所已,不要認為自己在國家身份卑微,但是,你掌握者國家的興亡。
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2篇:《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語文課上老師推薦我們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媽媽利用雙休日,帶我到書城,把它買了回來。
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開了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用了兩天的時間終於把它讀完。我在書中了解了許多歷史,知道了許多時期,如「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朝」·····它們讓我明白了古代和現在的區別;知道了屈原為什們投江;了解了有些帝王有多麼昏庸;看到了有些社會有多麼黑暗;特別是有些人讓我們深惡痛絕,他們為了升官發財,為了當上帝王,不惜一切代價,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要······當然也有一些美麗的故事,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等故事深深讓我們感動;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更讓我們看到平民百姓的智慧和勇氣。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帶來智慧。在《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一段段精彩的歷史,有漫長的或者短暫的;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有簡單的或者複雜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有高尚的或者卑鄙的······全都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我推薦你們看哦!
第3篇:《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今天,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讀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讀後,我深深的體會到戰國時期是多麼艱苦古代人是多麼的偉大。
在春秋時期,因為各國的兼併與鬥爭,形成了「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主王。春秋之後,也就是周朝的後半朝,近入了七國爭雄的時代,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
這本書還介紹了遠古時期、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太多,我不能一一講完,所以我給大家講講中國的第一個朝,秦朝。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由於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來五百年來分裂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公園前247年前,秦王嬴政13歲時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毒掌管,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成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開始「親理朝政」,除掉了呂不韋繆毒等人,重用李期、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前,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稱為「千古一帝」。
讀完《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完全進入了古代,古代人不怕艱難。而我呢?為了一件小事情就哭,我一定要向古代人學習,學他們不怕艱苦,為了別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