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鄉土中國讀後感20篇

2023-10-23 02:02:12

  鄉土中國讀後感(一):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所以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此刻怎樣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此刻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當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為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此刻,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此刻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為例吧,這情景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裡,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裡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為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當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一樣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僅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本事。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著團體的神,著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我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為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禮貌,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向已農經濟為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我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為自我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梁刺股也須自我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構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為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

  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眾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為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著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才能夠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為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裡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當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為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為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能夠計算出它落在哪裡了。同理,如果明白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明白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趣味。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佔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能夠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夢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能夠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裡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研究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裡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終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堅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終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為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僅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啟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僅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為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為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構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為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為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為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此刻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範了欲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堅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二):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為在鄉村裡能夠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裡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我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必須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絡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我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可是能夠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群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我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裡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裡,街坊鄰裡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群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裡的人們只是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裡,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靠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裡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禮貌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裡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三):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裡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噹噹地就在那裡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群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群體裡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群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群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說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說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著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說,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裡,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裡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著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說,「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裡,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裡,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四):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提高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我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裡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可是,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此刻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裡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樣花錢,吃的自我都能夠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必須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裡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齊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裡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著鄉鄰一齊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齊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那裡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裡分出兩種不一樣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齊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群裡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了解.我無比慶幸自我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裡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裡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裡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裡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裡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樣,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並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裡的」能夠指自我的太太一個人,「家門」能夠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夠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裡層是和自我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一樣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此刻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裡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裡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靠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鄉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鄉土中國讀後感(五):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那裡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明白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並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本事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明白,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裡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僅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可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裡,人們有屬於自我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能夠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著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趣味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我推出去的和自我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裡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汙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著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當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適宜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法治社會,可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構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裡,保守封閉的特徵構成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我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僅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所以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可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貼合實際情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景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我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那裡,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可是這本書裡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我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六):

  印象中,我應當沒有讀過一本社會學的專著,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動地去品味社會學這門熟悉又陌生的學問。自然,無窮的好奇心與有限的既有知識催生了強烈的新鮮感。而這一切新鮮感,就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帶給我的第一感官。

  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才所說,因為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當然就不會在自發狀態下突然來了閱讀這方面專著的活力與靈感。可是,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聯繫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時偶然遇到這本書,真如邂逅一般,只怕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銘刻永久。於是,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了。

  言歸正傳。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確了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即「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此為基礎,本書從鄉土社會的結構、意識等方面系統的闡述了作者眼中傳統的中國鄉土社會。在民國以城市為中心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本專門解析鄉土社會的著作出現,也著實體現了作者的高瞻遠矚。

  鄉土社會說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維、行為方式等的產生,都離不開幾千年賦予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這種與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為獨特的鄉土風貌的.產生供給了土壤。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正是由於千餘年這種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導致了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而諸多鄉土社會的元素,均與這「熟悉」二字相關。

  比如作者提到了文字下鄉的問題,由此聯想到了鄉土社會是否是運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空間上具有孤立性,應對面的交談顯然勝於以文字為載體的溝通,又傳統的生產方式經驗即作者所謂的「記憶力」是不必經過文字作為傳遞載體的,所以,文字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生存土壤的,這也導致了為什麼鄉土社會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為熟悉的社會導致文字的相對剩餘,所以孕育現代商業社會的契約、法律條文等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

  既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鄉土社會又是靠什麼來維持秩序呢?這就是「禮」。也是因為鄉土社會的相對穩定性,長期以來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孕育了倫理觀念的產生,即「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自然,傳統的流動性小的鄉土社會更有其生存空間。而依靠傳統經驗的傳授,一個人完全能夠解決鄉土生活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這也是由於長期以來穩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經驗往往掌握在年長的人手中,年輕人不必去應對新情景,只需要聽從教化,就能解決人生問題。由此,構成了鄉土社會獨特的權力結構——長老統治。

  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一個差序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靠親疏遠近來分別,所以這種社會關係始終都是以私人關係為主導的,並未構成一種凌駕於團體至上的關係與觀念,也就無法催生高於人際關係的社會契約關係。所以,作者詼諧道,也許中國人最能體會到世態炎涼這四個字的感覺了。同時,這關係也決定了鄉土社會實際上是以血緣為紐帶的社會。因為以土地為經濟基礎的非流動性,促進了家族勢力的產生與發展。在家族中,血緣的親疏催生了差序格局,也構成了整個鄉土社會的家族倫理體系。而在此時,地緣可是是血緣關係的投影。

  當然,還有諸多方面的特點,限於時間和筆者個人總結本事有限,不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一切都離不開土地帶來的獨特的經濟方式。

  其實寫到那裡,我想作者在本書中並不僅僅是想回答他在序言當中想要回答的問題,更多的是期望經過對鄉土社會的深度剖析,讓人們更加了解鄉土社會,了解它的諸多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帶來的諸多弊病。當然,也有優點。可是,就當時而言,鄉土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必定會成為現代化的阻礙。作者也常常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與孕育現代禮貌的西方社會做比較,也足見作者實際上是想經過這樣一種闡釋,反思我們的鄉土社會狀況,為近現代化能夠在鄉土社會實行下去尋找有利的條件與適宜的土壤。

  鄉土中國讀後感(七):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裡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我,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我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我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我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裡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裡。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裡。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了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我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著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並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徵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裡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99.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明白怎樣辦,僅有干著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著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著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著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我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此刻也說自我是法治國家了。可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著老虎的皮,想像自我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提高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裡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教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後感(八):

  本人比較喜歡中國的鄉土氣息,看到這書名時候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蕩的時代裡,成了暢銷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費孝通,對於費孝通這個名字,我是陌生的,經過查資料明白他1910年11月2日生於江蘇吳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4歲起在母親創辦的蒙養院開始理解正規教育。就讀於東吳大學醫預科、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研究院,後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裡程碑。論著甚豐,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英文版,1939)、《祿村農田》(1943)、《生育制度》(1947)、《鄉土中國》(1948)、《鄉土重建》(1948)、《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費孝通社會學文集》(1985)、《記小城鎮及其他》(1986)、《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19xx)、《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1992)、《費孝通文集》(1999)等,論文多篇。19xx年3月,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授予他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名譽獎;1981年11月,英國皇家人類學會向他頒發了該年度赫胥黎獎章。

  《鄉土中國》這本書裡面反映出當代中國農民的樸素真善美,在生長的土地上努力的拼搏和奮鬥雖然農村的生活沒有城市生活那樣富裕可是每一天過的開心和歡樂,看完書之後我也想了很多在當今社會發展科技日益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可是貧富差距也明顯存在著,我是來自西北農村的一個女孩在農村裡生活真的異常的辛苦,我的父母和家鄉的人民都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歇,有的時候遇上乾旱或者遇上水災就會顆粒無收生活的基本問題的成了困難,農村從事農耕的全都靠天吃飯,當全年氣候好的時候收穫很多,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就會導致顆粒無收。這幾年農村發生深刻的變化在國家的的扶持下農村建設不斷的前進和發展,建設新農村、醫療保障、稅收、等各方面的改革,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大地上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賦予了他們智慧、善良、充滿活力。

  鄉土中國讀後感(九):

  細細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之後,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活力萬丈地開始讀一本本書的,但讀完之後,我不明白我將來該做什麼,人活著又有什麼意義,給我影響最深的無疑是最終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發地對自我存在的意義,將來的方向,人類存在的意義感到無意義了。

  費孝通認為,人類撫育下一代,出於兩個緣由,一個是想經過團體的延續來完整自我,因為個體在時間上是無法永存的;另一個是人類生存是依靠團體的,而為了維護社會結構的穩定,人類必須生育堅持足夠的人數。

  你也許會提到動物為什麼會呢?會撫育的動物是出於本能,他們無可避免生育,然而我們人類能夠跳過生育,因為有保險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們還是沒去避免這損人的一個環節,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費老是從功能學派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那麼就是說文化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會的力量使人類延續,這便說明文化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之上所說的兩個緣由。

  我們在沒有選擇的本事的時候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然後在父母的養育下開始長大,當我們去思索自我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負了許多職責,親情,讓我不得不活著。我要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我要為愛我的人們負責等等諸如此類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討論社會制度時,我常以為我們應當把人類的感情看成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不能看成社會制度的基礎。我們能夠用社會生活的需要去解釋人們感情所寄託的對象和發洩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來解釋社會制度的方式。」

  這句話雖然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但我卻在背後讀出了很多衝擊我的東西,比如感情只是我們自身的某種需要而已,而並非針對某個人特定的情感。舉個更直接的例子,比如感情,一見鍾情,用華麗的辭藻把它修飾的如此完美,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緣分諸如此類等等,但我更覺得這是感情者的虛偽而已,從來就沒有什麼唯一,沒了你活不下去之類的說法,誰離了誰,經過時間的衝刷依舊會活的好好的。

  人類感情看成社會培養出來的結果,我也想到了自我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會比較好,心理學上也有這種說發,感情的深淺和距離的遠近成正比。往往你會和你身邊的室友,同學親密地多,因為你們有更多的接觸的機會。「社會團體的團結是靠了日常的關係以及從而發生的感情,反過來說,日常關係的打斷是引起社會團體內部離異最可靠的辦法。」倘若你們不在一個寢室,你們的感情也不會像此刻這樣,人類的感情只是在必須現實物質條件下的培養而已,現實物質的條件的怎樣樣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你們的感情怎樣樣。更直接點說,做好了先期條件,剩下你們感情的發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條路而已。當然,我承認也有必須變數,但更大程度上的這種先期決定讓我對知己,朋友等等諸如此類完美的詞語產生了必須的懷疑。我更覺得,這只是人類的一種抱團互助行為而已,有的人怕孤單,有的人有困難,大家需要團體來幫忙大家,所以親密,知己可是是一種掩飾而已。

  這樣一想來,就感覺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極端些,就是沒有可相信的,沒有可依附的。

  「婚姻關係絕非尋常的人事關係可比,其深刻處能夠穿透兩個人的人格,教他們發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觸以致混化。」

  婚姻,感情,還是這些詞語,兩個人的結合是否能相親無間關鍵在乎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兩人的過去生活的環境中包含的許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兩個人是否有意願親密無間地過下去。

  費孝通認為人們生活的環境裡語言體系有著差別,認知也有著差別,說的通俗點就是價值觀念,而這是造成許多衝突的本因。所以他認為兩個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人是最適合一齊的,也就是說長期生活在一齊的人最適合婚姻,然而社會是禁止亂倫的,原因費孝通認為是出於防止親屬之間的關係結構的損壞,也就是亂倫帶來的親屬混亂,輩分混亂,所以社會文化上禁止亂倫。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為最適合的是不能的。

  「個人與團體相合須使人對於他所做活動和自我生活的關係有認識,活動,生活,社會三者綜合。須一個完整的人格,個人一舉一動在一個意義下關聯起來,這意義又必須要合於社會所要求他的任務。現代技術的發達在社會組織的本身引入了一個『超人』的標準,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穫的經濟律。」

  而此刻的社會暴露的問題是支配這活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參加活動者的個人目的,甚至並非社會的目的,而是為生產而生產,為效率而效率的超於人的目的,資本主義的不斷積累是出於財富於天上的動機。資本主義為了利潤而生存,也許在經濟匱乏的時候,資本主義是一個讓社會加速發展的良方,但到經濟發達後,資本主義開始成為一個反而操縱著人的可怕惡魔,當人們已經滿足於物質需求的時候,資本主義並不滿足,他依舊要去追逐利潤,他的信條是利潤或者死亡。這樣自然會造成許許多多無數浪費的現象,甚至是無端揮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資源。現代社會最諷刺的一副畫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這樣生動地上演了。

  同時,人們不明白自我為了什麼目的而活著,就如同上頭所說為了生產而生產,為了效率而效率,這完全就是這種不良的逐利機制在操縱著人類,已經讓人類迷失在物質中,不明白生產最初的意義所在。

  在西方,有個現象很明顯,少做工,多得報酬,活動本身無樂趣。這是社會解組的現象,因為那裡充分表現了社會缺乏完整。

  在我們很多人在不得不活著的條件下,在滿足物質需求的要求下,會為自我去尋找一些樂趣,能夠是夢想,能夠是事業,能夠是興趣愛好,然而這在我看來,更像是在不得不活著的基礎上找點樂子打發自我的時間,來麻痺自我,還能夠用感情等其他東西麻醉自我。這依舊沒有意義,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談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義是什麼?我不明白存在的意義,一切的意義,我覺得開始質疑一切,活著同樣開始迷茫沒有動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緣何活著,很多原因,我要負責,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嗎?當我們對死亡沒有定義的時候,會怕死嗎?我們不明白跳崖會有多痛苦以及對後果無所知還會怕嗎?動物會怕死嗎?動物有死亡的概念嗎?如果都沒有這個概念,還會怕嗎?

  可是,出於意識的活動,我想像死亡就感覺毛骨悚然,一想,雖然我沒經歷死亡,但大抵是思維停止活動了,我突然感覺無法想像我的思維停滯,然後我無法想像,甚至無法想,什麼都沒有的概念。然而我們終究要去經歷死亡。

  這麼說來,我終究是不想死的,那麼我不想死,我活著究竟想幹什麼呢?我不能為了不想死而活著吧,我想活著有思維,我想活著能行動,能思考,思考一些東西,那麼思考是我的活著的意義嗎?那我思考出來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行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為社會,人類發展做出貢獻,那麼我死後,這些又於我有何意義,唯一有點牽強的,那麼就是這些不止在我身後有意義,對我此刻所處的環境也有所益處,能夠讓我生活的更好,那麼為什麼生活的好就是有意義的了?這樣說來,無好無壞,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我不明白這究竟是我太小看價值追求了,還是真的價值追求真的沒死了有意義。也許是我看的書還不夠多,思考的東西還不夠完全,但這種想法真的很容易讓人低迷,讓人意志不振。

  本來我覺得我只是想努力讀些書,讓自我博學,然後再開始找自我感興趣的,找一個方向專精。這是我想找的,因為我明白自我有很強的求知慾,但這仿佛出於本能的欲望掩蓋不了我時而想起追求的意義的時候的那種茫然無措。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

  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主要看到兩條線索,一是定位中華本土文化,二是看待外來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今日,《鄉土中國》無疑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既要反對崇洋媚外,又要反對盲目排外,立足本土文化,正確看待外來文化的影響,之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我為本,為我所用」。此書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私人關係的道德、家族、禮制等方面,由表至裡,淺至深層層剖析中國鄉土社會。

  此書的精華所在,及影響我最深的,無疑是一個「土」字。中國社會未完全意義上擺脫自我的鄉土性,本人也覺得無需改變,鄉土一次或許與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些許有些相悖,可是「鄉土」,是我國如此本色。

  全書有目錄十一,我選下對我影響深刻的資料做出自我的見解,詳如下:

  一、土的重要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中國是農業大國,大河禮貌的滋養下,中國的農業很早以前便領先於世界。而農業的根基在於土,中國人離不開土,就像孩子離不開母親的道理一樣,正是這片神州大地,孕育著代代炎黃子孫。家立於土之上,國也立於土之上,土為我們所居,是一個大概念的家,由此而生「生於斯,死於斯」中國自古有「落葉歸根」一說,人死後,總要把屍骨帶回出生地安葬,「一生取給於這塊泥土,死了,骨肉還得回入這塊泥土。」此觀念一向影響著我們,當代,四面八方的農民放下鋤頭,來到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謀生,成為農民工,賺的錢不是為了在城市買套房子安居在此,更多的是吧錢寄回老家建房子,就算在城裡有什麼不測,家人也要千方百計把在外打工的人送回老家。

  二、聚而居: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能夠到幾千戶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說的孤立、隔膜是以村與村之間的關係而說的。」出於農業原因,鄉下有大大小小的聚居地,說也奇怪,中國習於聚居,可是孤立和隔閡是明顯存在的,大家在同一個村子裡,生活在彼此熟悉的環境中,把信任和深度交往局限在自我的生活圈子裡,放眼到都市中這樣的生活圈子由一村縮小到一家,在高樓大廈中,門對門的兩戶家庭能夠說是幾乎「老死不相往來的」。再者,中國雖然地大,可是人口都集中在個發達地區,構成人口的過於集中,人就不得不聚而居了,此情景多為都市所有。而美國鄉下則很少出現聚居現象,美國人少地多,個人家庭自成單位,獨來獨往。我想美國等西方國家國民的冒險,個別負責精神也是由此而來的吧。

  三、鄉下人的「愚」: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睛裡是『愚』的。」「土」也成了罵人的名詞。鄉裡人到了城市不會看紅路燈和城裡人到鄉下分辨不出包穀和麥子的道理是一樣的,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國家處於各種原因,人為性的把人們劃分為「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除了戶口上的區別,農民和城市人世無差別的。只是因為硬體軟體上的差異導致農村人理解知識的機會比城裡人弱,導致他們知識不及人。習慣性地把鄉下人稱為「文盲」,不能是「愚」的表現,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用另一句話來說,他們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在社會學上我們稱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譯起來是應對面的社群。」於是他們不習慣用「間接地說話—文字」。就算如此理解,鄉人還是被戴上愚的帽子。,鄉下人和城裡人總會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前者總充當弱勢群體主角,如上海「11.·15」異常重大火災職責事故發生後政府「全力調查」後找出相關「職責人員」—8名無牌燒焊的農民工!因為所謂的「愚」,沒有足夠的維權意識,這八名農民工被「光榮」推上負責人的位置,成為民符其實的代罪羔羊。而相關的工程負責人,那些批准無牌作業的領導班子,職責人在?他們當然是聰明的,把職責推卸地一乾二淨,但這聰明明顯是道德敗壞

  噁心的產物。在孩子身上,這種不公平也是明顯存在的,有些城裡,政府會建立農民工子女學校,此做法有利也有弊。特意建立的農民工子女學校,能夠方便管理,也有利於孩子的安全問題,這是對待留守兒童問題的較好做法。由於城鄉孩子受教育的起點不一樣,分開學校有利於安排學習進度,可是這人為地分割會使孩子從小構成「我很城裡人不一樣」的思維。其實大家都是平等的,認為鄉裡孩子「愚」學習本事不如城裡孩子,人為地分割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危害。

  四、無訟

  「在鄉土社會裡,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在中國這個鄉土社會裡,教化總是代替折獄,打官司在村人眼裡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除非非不得已,否則都不會對簿公堂。中國傳統崇尚「禮制」非「法制」,以禮為先,法制傳播受傳統中國社會的文化影響。像在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為「討個說法」把村長告上市的法院,在村裡人看來,秋菊是可鄙的,根本無人理解秋菊的做法,最終秋菊贏得了官司,卻輸掉了中國千百年來構成的人情世故文化。中國傳統文法與現代法制構成的矛盾,非一日之時能夠解決。「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鄉間認為壞的行為卻正能夠是合法的行為,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由此可見,要讓法制深入人心,並非要盲目照搬國外法律條文,而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人情世故,靈活變通,「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讓法律被人們所服膺。

  經過對《鄉土中國》的閱讀,讓我了解到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更好地認識到我們所處的位置,定位於中國本土趨勢,更好地展視未來。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一):

  在讀完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後讓我體會到了鄉土社會與一般的社會一樣,社會與社會之間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費先生的看法是,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其實說實話,我個人認為城市人和農村人應當是沒有差別的,城市人的先輩們,不也是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嗎,當代的社會,不論是少了這二者的任何一方,這個社會都無法長久,應為這二者應當是密不可分的。

  費先生認為:「熟悉是從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所以,鄉土社會裡的人們彼此異常熟悉,大家彼此之間往往都能很好的打成一片。可是,與由眾多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相比,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解釋的,因為大家在現代現代社會中生活久了總認為自我或許比鄉土社會中的人們高一個檔次。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我們應當認識的「鄉」了。

  在「文字下鄉」裡,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我並且願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並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研究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我認為的確如此,文字的確是工具,因為人們之間增加感情或表達感情的方式並不是完完全全依靠於文字的,也能夠經過自身的行為舉止或者語言去表述,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並不只是經過文字去實現的,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上是基本一樣的。也能夠說,現代社會的交際是從鄉土社會中傳承下來的。

  在文章中費先生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在這個格局裡,費先生認為僅有「禮」才能夠維繫每個人的關係,並在文中很多地引用孔子的話語和例子。費老先生先生認為:「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係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裡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總之,鄉土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穩定的格局,每個網格之間彼此存在著差異,同時也存在著交集。

  在「男女有別」中,費先生認為:「同性組合和家庭組合原則上是交錯的,因為以生育為功能的家庭總是異性的組合。因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了這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裡,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和「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深刻地展現了鄉土社會的性心理,可是,我認為這在現如今已經改變了許多。只是,男女之間多了些平等,並沒有「有別」。

  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是沒有法治的,可是,這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著必須規則。行為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是孔子兩千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這就讓我明白了,鄉土中國的鄉土性質其實是受孔家思想影響的,並且影響深刻。

  正因為禮治慣了,所以,在鄉土社會裡,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鄉間看到壞的行為卻是合法的行為,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費先生倡導:「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

  我看了之後覺得費先生思想很激進,看待現實中的一些缺陷的眼光很犀利,大膽地揭露社會上的弊端與各種缺點,飛老先生在最終一篇中說到:「從欲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裡程碑。」,對於欲望的解釋費老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話解釋——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那裡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作者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欲望是人類生存的條件的,認為這是自覺的產生的,不需要計劃,這就有別於現代社會了,現代社會往往是從某一目的出發的。

  鄉土中國的情結是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心底,是一種民族心理。雖然有人從思想方面排斥這種情結,可是應當承認這種情結是傳統文化傳遞的結果,是一種共通意識,不會因為部分人的意識的缺失和丟棄而不復存在,這只是為了經過民族的文化底蘊傳承下去。費孝通先生正是深刻體驗到了這種這種情結的力量,從而從社會學層面試圖進行分析。從而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去了解什麼才是社會,什麼才是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二):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雲南鄉村中,有一所聚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的學府,名曰西南聯大。在聯大裡教書的,都是各個科目的頂尖專家。費孝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教授鄉村社會學。十四講的鄉村社會學講義結成冊,就成了我手中這本《鄉土中國》。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並不算是極佳的典範,邏輯性也有待商榷,可是其中蘊含的許多思想,經過了七十年的滄桑變遷,仍然歷久彌新。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他說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而這一說法,即便是經歷了改革開放、生產勞動力向城市顯著遷移的當今,仍是正確的。新聞聯播裡總提到「走基層」,領導人走的便是農村農戶小作坊小工廠,可見中國的基層便是鄉土社會。城市裡的人,多半也都是由農村遷移而來,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具鄉土性,總想去尋找土地。譬如說我的父母親,他們便來自湖南的小村莊裡,此刻在北京享受著城市的各種便利,卻總想去整一塊地種,喜歡去近郊的田野山區,最愛的大概是回老家吧。作者提到中國人具有以土地為根基的文化思想,一點不錯,我認為這是因為土地給人安全感。此刻許多人期望在城市裡買一套自我的房,明明只是租一套房能夠省下更多錢、甚至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人們還是樂意住在一套完全屬於自我的五十平米的小屋裡,這便是因為安全感。這種對安全感的渴望,來自於農耕民族的文化根基。若是天天東奔西跑,住在蒙古包裡的遊牧民族,恐怕也不會這麼地對「房子」有追求。鄂爾多斯能成為鬼城,除去規劃的不合理外,遊牧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要的因素。蒙古族的人往往愛花大價錢買越野車,恐怕也是祖上遺留的文化基因吧。

  作者也提到了鄉土社會是長老社會,也一點不錯。在我的老家,人去世後,葬禮是異常重要的。鄉下人辦喪事,有很多習俗要遵循。有的人,兒孫都到城市去了,西去之後還能按規矩辦事,便是靠著村裡「長老」們的幫忙。該請多少桌,做什麼菜,進行什麼儀式,長老們都諳熟於心,他們是鄉土文化的傳承者。

  可是,國家發展到此刻,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早已不再是幾億人生活的唯一依靠,沒有多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生活,農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也就誕生了「農民工」一詞。領導走基層,見到的多數是留在村子裡的老人和小孩,青壯年很少。農業工業化,農村人口城市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未來的逆城市化,則是我國步入發達國家的重要一步。所以說,鄉土中國面臨著消失的局面。當農業不再需要很多人拿著鋤頭牽著黃牛的時候,鄉土社會也便消失了。

  如若費先生在此,必會哀嘆傳統的消失,而我卻不這麼認為。一方面,人類的文化是隨環境、生產力而產生變化的。另一方面,人類的發展的方向是多元、高效,也即物理中的熵增焓減論。兩相結合,不難看出鄉土社會的慢慢消失是一種自然。就如同北京的城牆,當年梁思成先生竭力主張不要拆除,卻還是被國家拆掉了。這其實很正常,我們的社會由君主專制轉向民主集中,從封建主義變為社會主義,安能保留那象徵封閉的城牆?政府最終留下紫禁城作為文化單位,選擇在旁側的中南海辦公,與明人焚毀元朝宮殿相比,好得太多。

  有人曾表達過自我對鄉土社會的嚮往:「我想聞一聞村口的垃圾,聽一聽村頭老漢的爭吵,我相信那必須是真實的」不錯得很,村口的垃圾真的很髒很臭,裹同著牛羊雞豚的糞便味,變質腐爛的豬飼料味,真實的無可附加。村頭老漢的爭吵也真的無聊至極,無非就是昨日你打牌少給了我兩塊錢這類事情罷了。鄉土社會,絕不是什麼夢想。兩千多年前的老子願小國寡民,但那時沒有工廠,沒有汽車,沒有計算機,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核彈頭,也沒有高效的農業技術,兩千多年以後擁有這些的我們,自然對這個世界應當有不一樣的期許。但不管怎樣發展,鄉土社會「無爭」的思想,都會為世人所銘記,老子渴求的和平,也永遠不會被人忘卻。因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永遠是和平。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三):

  我覺得我是一個異常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著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十分應景。可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異常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可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

  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異常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比較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湧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並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一樣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麼是愚什麼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係。並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十分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理解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可是並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本事。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裡,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十分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可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著保護。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異常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可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衝擊上看,新問題的湧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進程,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於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可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繫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繫作為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十分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四):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能夠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了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先以為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裡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著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著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著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裡,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說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我,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我的親疏遠近為出發,所以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為,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構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一樣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為重,家為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裡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為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費孝通先生說的認為,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說明「當一群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為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繫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說的好,「芸芸眾生,皆為利來」,那裡的「利」是泛指對自我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我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說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我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我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我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到達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群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舍小為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凡事要按慣例行事,卻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鄉土自身的禮儀和秩序有效的應付著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可是並不決斷於個人專斷的權力,或者呆板的法規條文,秩序的維護者是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以及在此傳統中為人們所認同的風俗、人情、習慣、禮儀等等。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法治事業要得到發展,必須先改變人們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

  費老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規矩。我十分贊同他的觀點,中國鄉土社會的夢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為而治的夢想。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還談到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可是費老認為不應當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禮貌生活當然不甚了解了,這種不了解就像城裡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一樣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可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能夠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這使得鄉土社會對文字的依靠性大大減弱,並且人們通常認為應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準確。

  總之,中國此刻正處在轉型階段,是一個現代性與鄉土性矛盾著的國家。中國的法制化還需要努力,很艱苦的努力,中國要進行現代化國家建設,必須處理好鄉土性的問題。加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完善法律法規,推行依法治國,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必須要應對的事情,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這也是讀完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我能想到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有這太沉重的歷史積澱和禮貌傳統的國家實現法治社會所要做的最關鍵的一面。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五):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十分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可是,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明白、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那裡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那裡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裡,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著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頭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著很強的傳統性,並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裡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構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裡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此刻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繫在一齊,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靠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著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扎在心裡的這個「根」。這個情結能夠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歷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裡佔著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

  是最初的發源、基層,之後擴大到不僅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靠。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頭不知多少代一向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向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構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構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那裡,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了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頭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裡此刻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頭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必須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為村子裡的人世代定居,不怎樣流動,所以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繫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能夠合作,但都自我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很多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一樣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一樣。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一樣。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樣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向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著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十分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所以,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了,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裡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後感(十六):

  因為不變,人際關係的穩定不變,所以構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自我總結提出得一個概念,用以區分西洋社會像成把、成扎、成捆、成挑的柴一般界限分明的團體——「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地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他用這樣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中國農村的這種格局。這種格局下的直接產物便是中國私德之盛行,西方社會都是先有了國家再有公民,先團體而後才個人;可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在一畝三分地上,誰不能自食其力,僅有在偶爾的特殊情景下或者一個人會需要其他人的幫忙,這遠遠不能構成一個團體的震懾。所以西方人民有著一個共同的信仰叫耶穌,而中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僅有一份用私人聯繫起來的道德,從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到現今的中國式關係。中國式的關係社會也可謂是這種格局下的鮮明例子,不一樣於西方連孩子與家長組成的團體中都會界限分明,中國社會則恰恰相反,是一個攀關係、講交情的網絡,而這個網絡在差序格局中又是具有伸縮本事的,所以小家庭的關係網小,大家族的勢力強,也才會有「樹倒猢猻散」這一類說法。但這樣的人際關係在

  現代城市生活中則徹底被衝散,因為在每一天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每一天需要與從服務員、清潔工到快遞哥的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現代生活中,人際格局每一天都在變動並且錯綜複雜,再不能像鄉土社會這般堅持著穩定的一圈圈的差序格局了。

  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維繫著長老統治。農村生活像一個固定的模子,從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從春天忙種到秋天忙收,從嬉戲垂髫到蹣跚老人,一天、一年、一生的日子都是這麼過來的,這個模子從來沒有變過,僅有跳到這個模子裡的人一代代更迭,一步步跟著前人的腳印走著同一條路。這樣,「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老人就成了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也即長老統治。「一個鄉土社會裡種田的老農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周二復始。前人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我生活的指南。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長者傳遞給你生活經驗、讓你少走彎路,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呵斥你遵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