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吸程噴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2:04:17 1
專利名稱:一種高吸程噴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於水泵領域的高吸程噴射器。
背景技術:
噴射器是一種利用壓力的不平衡原理將低處的介質輸送到高處的一種設備,目前噴射器被廣泛的應用於園林灌溉以及高層建築用水等,這種傳統的噴射器在日常的使用中,由於其自身的硬性條件限制,使得所消耗的動力資源也較大,也同時對低處介質的深度也有一定局限性,造成吸程較低,有時會出現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導致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對正常的使用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吸程噴射器,解決了噴射器對低處介質深度的一定局限性和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增高了噴射器的吸程,同時保證了工作時的質量。為了實現上述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包括止回閥、接頭、射流閥以及導嘴,所述止回閥與射流閥通過接頭固定連接,所述射流閥內設有進水通道以及回流通道,且接頭與射流閥的回流通道下埠相連接,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與回流通道的上埠匯合處設有導嘴,所述射流閥上埠設有與射流閥固定連接的射流管,所述射流管與射流閥的連接處留有部分空隙與回流通道相通。進一步的,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設於回流通道腔體內,且平行於回流通道內腔體。進一步的,所述射流管為擴散增壓鋼管,其管內腔體設為倒梯形結構。進一步的,所述進水通道的下埠懸空設於回流通道腔體內,且不與回流通道的下埠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高吸程噴射器,由於改進了射流閥的結構,增加了回流通道以及導嘴,回流通道可以有效利用做無用功的水再次回流,使其二次做功。則使噴射器的噴流強度增強,降低了噴射器對低處介質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再加上設置了射流管,使噴射器的輸送距離進一步增強,進而增強了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效率。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噴射器的結構原理圖;圖中,I為接頭,2為止回閥,3為射流閥,4為導嘴,5為射流管,6為進水通道,7為回流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包括止回閥2、接頭1、射流閥3以及導嘴4,所述止回閥2與射流閥3通過接頭I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為了解決噴射器對低處介質深度的一定局限性和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增高噴射器的吸程,同時保證工作時的質量。所述射流閥3內設有進水通道6以及回流通道7,且接頭I與射流閥3的回流通道7的下埠相連接,所述射流閥3的進水通道6與回流通道7的上埠匯合處設有導嘴4,所述射流閥3上埠設有與射流閥3固定連接的射流管5,所述射流管5與射流閥3的連接處留有部分空隙與回流通道7相通。由於改進了射流閥3的結構,增加了回流通道7以及導嘴4,回流通道7可以有效利用做無用功的水再次回流,使其二次做功。則使噴射器的噴流強度增強,降低了噴射器對低處介質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在加上設置了射流管,使噴射器的輸送距離進一步增強,進而增強了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效率。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6設於回流通道7腔體內,且平行於回流通道7內腔體,所述射流管5為擴散增壓鋼管,其管內腔體設為倒梯形結構,所述進水通道6的下埠懸空設於回流通道7腔體內,且不與回流通道7的下埠相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包括止回閥、接頭、射流閥以及導嘴,所述止回閥與射流閥通過接頭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射流閥內設有進水通道以及回流通道,且接頭與射流閥的回流通道下埠相連接,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與回流通道的上埠匯合處設有導嘴,所述射流閥上埠設有與射流閥固定連接的射流管,所述射流管與射流閥的連接處留有部分空隙與回流通道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設於回流通道腔體內,且平行於回流通道內腔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流管為擴散增壓鋼管,其管內腔體設為倒梯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通道的下埠懸空設於回流通道腔體內,且不與回流通道的下埠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吸程噴射器,包括止回閥、接頭、射流閥以及導嘴,所述止回閥與射流閥通過接頭固定連接,所述射流閥內設有進水通道以及回流通道,且接頭與射流閥的回流通道下埠相連接,所述射流閥的進水通道與回流通道的上埠匯合處設有導嘴,所述射流閥上埠設有與射流閥固定連接的射流管,所述射流管與射流閥的連接處留有部分空隙與回流通道相通。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噴射器對低處介質深度的一定局限性和噴射器負荷過載的現象,增高了噴射器的吸程,同時保證了工作時的質量。
文檔編號B05B1/34GK202933802SQ20122068689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楊妙土, 謝林敏 申請人:浙江耀鼎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