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10-31 13:27:37 2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藕,屬蓮科植物。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皆是寶,都可滋補入藥。用藕製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藕含豐富的維他命C及礦物質,具有藥效,有益於心臟,有促進新陳代謝、防止皮膚粗糙的效果。在我國的江蘇、安徽、湖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均有種植;現階段,蓮藕種植模式成活率不高,抗病能力弱,很難保證蓮藕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種植方法簡單,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強,可以提高蓮藕產量,改善蓮藕的品質。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藕田:選擇能灌能排20~25cm深水體的平坦封閉式水域作為藕田,且避風向陽;
(2)、藕田預處理:先將藕田中的水排出,在晴天中午將藕田底部的淤泥挖出,挖掘深度為5~8cm,在藕田底部撒上生石灰,暴曬2~3h後在藕田底部鋪設一層塑料薄膜,然後在塑料薄膜上覆土,覆土厚度為0.2~0.5m,最後再覆蓋營養土,營養土厚度為10~15cm;
(3)、選種和育種:選擇有3~5節,芽旺、無傷、無病蟲、新鮮的親藕或子藕作為種藕,種藕在浸泡液中浸泡40~50min,浸泡液溫度控制為15~18℃;
(4)、栽藕:在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8℃以上,水田土溫穩定上升到15℃以上時栽藕,控制株距2~2.2m,行距1.5~1.8m,栽藕後10天內保持13~15cm的淺水位,並及時補水,10天後提升水位,並控制為25~28cm;
(5)、除草、追肥:栽藕後40~50天,將藕田內的水排出,曬田除草,除去雜草和固定於底部土壤上的浮萍,每畝追施80~100kg有機肥,施肥1~1.5h後將水位恢復至20~25cm,並向荷葉噴灑清水,防止殘留的有機肥燒傷葉片;
(6)、水質管理:每兩個月排放藕塘內的陳水,同時加注清水;
(7)、採收:採收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上旬,在採收前10~12天,將藕田的水放幹,進行採收,到10月初停止採收,以利於種藕生長,確保第二年保有足夠的種藕的數量和質量。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0~15kg。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的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黑土40~50份、小麥秸稈40~50份、尿素30~40份、西瓜皮30~40份、家畜糞便30~40份、沼渣30~40份、蛭石20~30份、核桃殼20~30份、羅漢果20~30份、磷酸二氫銨10~20份、硫酸亞鐵10~20份、蒼耳子5~10份和硫酸鉀5~10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的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為50%多菌靈500倍液或者62%鏈黴素3000倍液。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栽藕採用臥栽,將種藕的頂芽傾斜向下插入藕田底部,入土深度為5~15cm。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的有機肥按重量份計,包括植物秸稈30~40份、草木灰30~40份、尿素30~40份、豆餅30~40份、麥飯石30~40份、杏仁渣20~30份、黃磷爐渣粉20~30份、硼酸10~15份、碳酸鉀10~15份、甲叉琥珀酸10~15份和微量元素3~5份。
優選地,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計,包括鋅5~8份、銅5~8份、鐵5~8份、錳1~5份和鋁1~5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向加注的清水中放入水質改良劑。
優選地,所述水質改良劑為有益微生物製劑、EM菌、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桿菌中的任一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提高蓮藕產量,改善蓮藕的品質,具體如下:
(1)、藕田預處理時在底部撒上生石灰,配合晴天陽光下可以對藕田進行乾燥消毒:
(2)、藕田預處理時在底部鋪設塑料薄膜,一方面可以使後期採收時易於採挖,減少斷枝,另一方面,藕田中的肥料不容易流失,使蓮藕生長更好,另外,塑料薄膜具有保溫作用,使蓮藕的生長期縮短,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
(3)、藕田預處理時在土壤上覆蓋營養土,使土質疏鬆、營養豐富,提高了蓮藕成活率,增強了蓮藕的抗病能力;
(4)、有機肥的追施可以促進了蓮藕的生長,進一步的提供了蓮藕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而且在追肥時,將藕田內的水排出,有效避免了肥料的流失,蓮藕的產量也就隨之增加;
(5)、育種時用浸泡液浸泡種藕,可提高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藕田:選擇能灌能排20cm深水體的平坦封閉式水域作為藕田,且避風向陽;
(2)、藕田預處理:先將藕田中的水排出,在晴天中午將藕田底部的淤泥挖出,挖掘深度為5cm,在藕田底部撒上生石灰,暴曬2h後在藕田底部鋪設一層塑料薄膜,然後在塑料薄膜上覆土,覆土厚度為0.2m,最後再覆蓋營養土,營養土厚度為10cm;
(3)、選種和育種:選擇有3節,芽旺、無傷、無病蟲、新鮮的親藕或子藕作為種藕,種藕在浸泡液中浸泡40min,浸泡液溫度控制為15℃;
(4)、栽藕:在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8℃以上,水田土溫穩定上升到15℃以上時栽藕,控制株距為2m,行距為1.5m,栽藕後10天內保持13cm的淺水位,並及時補水,10天後提升水位,並控制為25cm;
(5)、除草、追肥:栽藕後40天,將藕田內的水排出,曬田除草,除去雜草和固定於底部土壤上的浮萍,每畝追施80kg有機肥,施肥1h後將水位恢復至20cm,並向荷葉噴灑清水,防止殘留的有機肥燒傷葉片;
(6)、水質管理:每兩個月排放藕塘內的陳水,同時加注清水;
(7)、採收:採收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上旬,在採收前10~12天,將藕田的水放幹,進行採收,到10月初停止採收,以利於種藕生長,確保第二年保有足夠的種藕的數量和質量。
所述步驟(2)中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0kg。
所述步驟(2)中的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黑土40份、小麥秸稈40份、尿素30份、西瓜皮30份、家畜糞便30份、沼渣30份、蛭石20份、核桃殼20份、羅漢果20份、磷酸二氫銨10份、硫酸亞鐵10份、蒼耳子5份和硫酸鉀5份。
所述步驟(3)中的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為50%多菌靈500倍液。
所述步驟(4)中栽藕採用臥栽,將種藕的頂芽傾斜向下插入藕田底部,入土深度為5~15cm。
所述步驟(5)中的有機肥按重量份計,包括植物秸稈30份、草木灰30份、尿素30份、豆餅30份、麥飯石30份、杏仁渣20份、黃磷爐渣粉20份、硼酸10份、碳酸鉀10份、甲叉琥珀酸10份和微量元素3份。
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計,包括鋅5份、銅5份、鐵5份、錳1份和鋁1份。
所述步驟(6)中向加注的清水中放入水質改良劑。
所述水質改良劑為有益微生物製劑。
實施例2
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藕田:選擇能灌能排25cm深水體的平坦封閉式水域作為藕田,且避風向陽;
(2)、藕田預處理:先將藕田中的水排出,在晴天中午將藕田底部的淤泥挖出,挖掘深度為8cm,在藕田底部撒上生石灰,暴曬3h後在藕田底部鋪設一層塑料薄膜,然後在塑料薄膜上覆土,覆土厚度為0.5m,最後再覆蓋營養土,營養土厚度為15cm;
(3)、選種和育種:選擇有5節,芽旺、無傷、無病蟲、新鮮的親藕或子藕作為種藕,種藕在浸泡液中浸泡50min,浸泡液溫度控制為18℃;
(4)、栽藕:在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8℃以上,水田土溫穩定上升到15℃以上時栽藕,控制株距為2.2m,行距為1.8m,栽藕後10天內保持15cm的淺水位,並及時補水,10天後提升水位,並控制為28cm;
(5)、除草、追肥:栽藕後50天,將藕田內的水排出,曬田除草,除去雜草和固定於底部土壤上的浮萍,每畝追施100kg有機肥,施肥1.5h後將水位恢復至25cm,並向荷葉噴灑清水,防止殘留的有機肥燒傷葉片;
(6)、水質管理:每兩個月排放藕塘內的陳水,同時加注清水;
(7)、採收:採收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上旬,在採收前12天,將藕田的水放幹,進行採收,到10月初停止採收,以利於種藕生長,確保第二年保有足夠的種藕的數量和質量。
所述步驟(2)中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5kg。
所述步驟(2)中的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黑土50份、小麥秸稈50份、尿素40份、西瓜皮40份、家畜糞便40份、沼渣40份、蛭石30份、核桃殼30份、羅漢果30份、磷酸二氫銨20份、硫酸亞鐵20份、蒼耳子10份和硫酸鉀10份。
所述步驟(3)中的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為50%多菌靈500倍液。
所述步驟(4)中栽藕採用臥栽,將種藕的頂芽傾斜向下插入藕田底部,入土深度為15cm。
所述步驟(5)中的有機肥按重量份計,包括植物秸稈40份、草木灰40份、尿素40份、豆餅40份、麥飯石40份、杏仁渣30份、黃磷爐渣粉30份、硼酸15份、碳酸鉀15份、甲叉琥珀酸15份和微量元素5份。
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計,包括鋅8份、銅8份、鐵8份、錳5份和鋁5份。
所述步驟(6)中向加注的清水中放入水質改良劑。
所述水質改良劑為EM菌。
實施例3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蓮藕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藕田:選擇能灌能排22cm深水體的平坦封閉式水域作為藕田,且避風向陽;
(2)、藕田預處理:先將藕田中的水排出,在晴天中午將藕田底部的淤泥挖出,挖掘深度為6cm,在藕田底部撒上生石灰,暴曬2.5h後在藕田底部鋪設一層塑料薄膜,然後在塑料薄膜上覆土,覆土厚度為0.3m,最後再覆蓋營養土,營養土厚度為12cm;
(3)、選種和育種:選擇有4節,芽旺、無傷、無病蟲、新鮮的親藕或子藕作為種藕,種藕在浸泡液中浸泡45min,浸泡液溫度控制為16℃;
(4)、栽藕:在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8℃以上,水田土溫穩定上升到15℃以上時栽藕,控制株距2.1m,行距1.6m,栽藕後10天內保持14cm的淺水位,並及時補水,10天後提升水位,並控制為26cm;
(5)、除草、追肥:栽藕後45天,將藕田內的水排出,曬田除草,除去雜草和固定於底部土壤上的浮萍,每畝追施90kg有機肥,施肥1.2h後將水位恢復至22cm,並向荷葉噴灑清水,防止殘留的有機肥燒傷葉片;
(6)、水質管理:每兩個月排放藕塘內的陳水,同時加注清水;
(7)、採收:採收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上旬,在採收前11天,將藕田的水放幹,進行採收,到10月初停止採收,以利於種藕生長,確保第二年保有足夠的種藕的數量和質量。
所述步驟(2)中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2kg。
所述步驟(2)中的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黑土45份、小麥秸稈45份、尿素35份、西瓜皮35份、家畜糞便35份、沼渣35份、蛭石25份、核桃殼25份、羅漢果25份、磷酸二氫銨15份、硫酸亞鐵15份、蒼耳子7份和硫酸鉀7份。
所述步驟(3)中的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為62%鏈黴素3000倍液。
所述步驟(4)中栽藕採用臥栽,將種藕的頂芽傾斜向下插入藕田底部,入土深度為10cm。
所述步驟(5)中的有機肥按重量份計,包括植物秸稈35份、草木灰35份、尿素35份、豆餅35份、麥飯石35份、杏仁渣25份、黃磷爐渣粉25份、硼酸12份、碳酸鉀12份、甲叉琥珀酸12份和微量元素4份。
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計,包括鋅6份、銅6份、鐵6份、錳3份和鋁3份。
所述步驟(6)中向加注的清水中放入水質改良劑。
所述水質改良劑為乳酸桿菌。
實施例1~3中的營養土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配比取出小麥秸稈、西瓜皮、核桃殼、羅漢果,粉碎過50~80目篩,得粉末狀混合物備用;(2)、家畜糞便、沼渣混合後密閉腐熟20~30天,得腐熟肥備用;(3)、蛭石粉碎後備用;(4)、將步驟(1)中的粉末狀混合物和步驟(2)中的腐熟肥混合,並拌入黑土、磷酸二氫銨、硫酸亞鐵、蒼耳子硫酸鉀和蛭石,混合均勻即得營養土。
實施例1~3中的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植物秸稈、草木灰、尿素、豆餅、麥飯石、杏仁渣、黃磷爐渣粉、硼酸、碳酸鉀、甲叉琥珀酸和微量元素按照配比混合均勻,密閉腐熟30~35天即得有機肥。
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