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31 04:32:12 1
本發明屬於食用菌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針菇由於營養豐富,清香撲鼻且味道鮮美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據測定,金針菇胺基酸的含量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在金針菇的培育過程中,培養基料的選用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著金針菇菌絲體和菌蓋的水潤程度以及食用口感。目前採用的培養基料一般以棉籽殼、木屑等為原料,雖然成本較低,但出菇率難以達到預期,循環利用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低成本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提高出菇率的金針菇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大豆秸稈50-60份,小麥秸稈50-60份,甘蔗渣30-40份,甜菜渣20-30份,棉籽殼15-25份,核桃殼10-20份,松針粉3-4份,啤酒糟30-50份,玉米澱粉40-65份,麥芽糖3-5份,輔料3-5份,水40-50份。
上述輔料由硫酸鎂和山梨酸鉀按1:1-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金針菇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量取各原料;
(2)將棉籽殼和核桃殼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
(3)將大豆秸稈、小麥秸稈、甘蔗渣和甜菜渣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徑為0.8-1mm的顆粒;
(4)將步驟(2)得到的粉末、步驟(3)得到的顆粒以及松針粉投入混合罐內,中速攪拌混合20-30min;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高溫殺菌後投入發酵罐內,然後投入啤酒糟、玉米澱粉、麥芽糖、輔料和一半的水,中速攪拌混合25-40min後在20-27℃的溫度下進行一次發酵1-2天,得一次發酵料;
(6)將剩餘的水投入發酵罐內,與一次發酵料中速攪拌混合8-12min後繼續在20-27℃的溫度下進行二次發酵4-6天,得二次發酵料;
(7)利用檸檬酸將二次發酵料的ph值調節至5-6,冷卻後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培養基料配方合理,原料易於獲取,製備周期短,對環境無汙染,能夠有效提高金針菇的出菇率、營養價值和食用口感,且具有良好的循環利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這些實施例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大豆秸稈50份,小麥秸稈50份,甘蔗渣30份,甜菜渣20份,棉籽殼15份,核桃殼10份,松針粉3份,啤酒糟30份,玉米澱粉40份,麥芽糖3份,輔料3份,水40份;其中,輔料由硫酸鎂和山梨酸鉀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金針菇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量取各原料;
(2)將棉籽殼和核桃殼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80目的粉末;
(3)將大豆秸稈、小麥秸稈、甘蔗渣和甜菜渣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徑為0.8mm的顆粒;
(4)將步驟(2)得到的粉末、步驟(3)得到的顆粒以及松針粉投入混合罐內,中速攪拌混合20min;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高溫殺菌後投入發酵罐內,然後投入啤酒糟、玉米澱粉、麥芽糖、輔料和一半的水,中速攪拌混合25min後在20℃的溫度下進行一次發酵1天,得一次發酵料;
(6)將剩餘的水投入發酵罐內,與一次發酵料中速攪拌混合8min後繼續在20℃的溫度下進行二次發酵4天,得二次發酵料;
(7)利用檸檬酸將二次發酵料的ph值調節至5-6,冷卻後包裝。
實施例2
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大豆秸稈50份,小麥秸稈60份,甘蔗渣35份,甜菜渣25份,棉籽殼20份,核桃殼15份,松針粉3份,啤酒糟40份,玉米澱粉50份,麥芽糖4份,輔料4份,水50份;其中,輔料由硫酸鎂和山梨酸鉀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金針菇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量取各原料;
(2)將棉籽殼和核桃殼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100目的粉末;
(3)將大豆秸稈、小麥秸稈、甘蔗渣和甜菜渣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徑為1mm的顆粒;
(4)將步驟(2)得到的粉末、步驟(3)得到的顆粒以及松針粉投入混合罐內,中速攪拌混合25min;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高溫殺菌後投入發酵罐內,然後投入啤酒糟、玉米澱粉、麥芽糖、輔料和一半的水,中速攪拌混合32min後在25℃的溫度下進行一次發酵2天,得一次發酵料;
(6)將剩餘的水投入發酵罐內,與一次發酵料中速攪拌混合10min後繼續在25℃的溫度下進行二次發酵5天,得二次發酵料;
(7)利用檸檬酸將二次發酵料的ph值調節至5-6,冷卻後包裝。
實施例3
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大豆秸稈60份,小麥秸稈60份,甘蔗渣40份,甜菜渣30份,棉籽殼25份,核桃殼20份,松針粉4份,啤酒糟50份,玉米澱粉65份,麥芽糖5份,輔料5份,水50份;其中,輔料由硫酸鎂和山梨酸鉀按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金針菇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量取各原料;
(2)將棉籽殼和核桃殼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100目的粉末;
(3)將大豆秸稈、小麥秸稈、甘蔗渣和甜菜渣分別投入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徑為1mm的顆粒;
(4)將步驟(2)得到的粉末、步驟(3)得到的顆粒以及松針粉投入混合罐內,中速攪拌混合30min;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高溫殺菌後投入發酵罐內,然後投入啤酒糟、玉米澱粉、麥芽糖、輔料和一半的水,中速攪拌混合40min後在27℃的溫度下進行一次發酵2天,得一次發酵料;
(6)將剩餘的水投入發酵罐內,與一次發酵料中速攪拌混合12min後繼續在27℃的溫度下進行二次發酵6天,得二次發酵料;
(7)利用檸檬酸將二次發酵料的ph值調節至5-6,冷卻後包裝。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針菇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大豆秸稈50‑60份,小麥秸稈50‑60份,甘蔗渣30‑40份,甜菜渣20‑30份,棉籽殼15‑25份,核桃殼10‑20份,松針粉3‑4份,啤酒糟30‑50份,玉米澱粉40‑65份,麥芽糖3‑5份,輔料3‑5份,水40‑50份。本發明的培養基料配方合理,原料易於獲取,製備周期短,對環境無汙染,能夠有效提高金針菇的出菇率、營養價值和食用口感,且具有良好的循環利用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翠菊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海門市利欣農產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3.09
技術公布日: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