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與流程
2023-10-31 17:13:57 3
本發明涉及農副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隨著人們對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的認識逐漸提高,大豆製品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睞。新興大豆制
品的開發、傳統大豆生產技術的改造及大豆食品的消費將成為一種趨勢,帶動我國的大豆製品迅速向產業化發展。我國2009年大豆的產量約為1450萬噸,使用量約為5450萬噸,進口約4000萬噸,其中用於食品工業的大豆約800萬噸,佔使用量的15%;而在食品大豆中用於傳統大豆食品的加工大豆約400萬噸,佔食用大豆的50%。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大豆製品已有幾千種之多,其中包括具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豆製品和採用新工藝、新技術生產的新興豆製品。
我國食用豆製品已有悠久的歷史,在加工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和一些先進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大豆含有20%左右的油脂,提取出來可做食用豆油,進一步提純深加工可製成色拉油、人造奶油等。雖然現在一些新工藝、新方法正逐漸應用在油脂工業上,但仍需進一步提高。
公開於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提高游離油得率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採用熱脫皮技術將大豆去皮,採用粉碎機將大豆粉碎,然後進行擠壓膨化,將膨化物料粉碎後進行冷凍處理,加入鹼性蛋白酶和水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將酶解結束後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游離油,將游離油分離、靜置後即得大豆油脂。
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凍溫度為-25--15℃,冷凍時間為13-15h;
作為優選,所述的酶解溫度為45-55℃,酶解時間為2-4h,酶解ph為9.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和方便、安全簡單,所得乳狀液少,游離油得率高等特點。擠壓膨化廣泛用於大豆入浸的前處理,替代傳統蒸炒和預榨,使建廠成本大幅度降低;本發明所提供方法製取的大豆油過氧化值低,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大大提高了產品品質,同時可應用於大規模連續化生產,為大豆油的實際生產及產業化應用創造有利條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並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實施例1:
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採用熱脫皮技術將大豆去皮,採用粉碎機將大豆粉碎,然後進行擠壓膨化,將膨化物料粉碎後進行冷凍處理,加入鹼性蛋白酶和水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將酶解結束後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游離油,將游離油分離、靜置後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凍溫度為-25℃,冷凍時間為13h;所述酶解溫度為45℃,酶解時間為4h,酶解ph為9.0。
實施例2:
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採用熱脫皮技術將大豆去皮,採用粉碎機將大豆粉碎,然後進行擠壓膨化,將膨化物料粉碎後進行冷凍處理,加入鹼性蛋白酶和水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將酶解結束後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游離油,將游離油分離、靜置後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凍溫度為15℃,冷凍時間為15h;所述酶解溫度為50℃,酶解時間為3h,酶解ph為9.0。
實施例3:
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採用熱脫皮技術將大豆去皮,採用粉碎機將大豆粉碎,然後進行擠壓膨化,將膨化物料粉碎後進行冷凍處理,加入鹼性蛋白酶和水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將酶解結束後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游離油,將游離油分離、靜置後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凍溫度為-20℃,冷凍時間為13h;所述酶解溫度為55℃,酶解時間為2h,酶解ph為9.0。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並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並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於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並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範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農副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一種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採用熱脫皮技術將大豆去皮,採用粉碎機將大豆粉碎,然後進行擠壓膨化,將膨化物料粉碎後進行冷凍處理,加入鹼性蛋白酶和水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將酶解結束後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游離油,將游離油分離、靜置後即得大豆油脂。本發明的方法製取的大豆油過氧化值低,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大大提高了產品品質,同時可應用於大規模連續化生產,為大豆油的實際生產及產業化應用創造有利條件。
技術研發人員:範秀連;何志娟;謝錫燕;張鋒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西仙珠食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3
技術公布日: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