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20 03:10:07 4
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該加熱器包括:加熱管、側板以及用於散熱的翅片,翅片內側端固定在加熱管外壁上;側板固定在翅片的外側端;側板上設有用於收集翅片上的冷凝水的導流溝,導流溝與外部接水裝置連接;翅片上於內側端與外側端之間設有用於引導冷凝水流入導流溝的導流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帶有導流結構的PTC電加熱器側板和導流翅片,能夠收集PTC電加熱器的冷凝水,並使加熱器的冷凝水滴能夠順著導流通道流入接水裝置排出室外,從而達到PTC電加熱器冷凝水合理排放的目的,防止水滴滴入室內地面上或空調風道內,提高空調器的使用性能。
【專利說明】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輔助加熱及帶導流功能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房間空調器室內機的電輔熱裝置多採用PTC (正溫度係數,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電加熱元器件,通過PTC電加熱元器件對空調器起輔助加熱功能。一般情況下,PTC電加熱器的外部結構件採用金屬鋁材作為其結構體和支撐件,另外為了加強散熱,PTC加熱器內部通常鉚接鋁質散熱片,俗稱翅片。
[0003]在空調開啟製冷模式時,室內溼度較大時,PTC在空調冷風作用下溫度較低,溼度大的空氣遇溫度低的PTC翅片表面後,在PTC翅片和PTC電加熱器側板間凝結成水珠。當水珠達到一定的大小和質量後,在重力或風機風力的作用下可能滴落在空調機身或機壁上,由此給空調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旨在實現PTC電加熱器冷凝水的合理排放,提高空調使用安全性。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包括:加熱管、側板以及用於散熱的翅片,所述翅片內側端固定在所述加熱管外壁上;所述側板固定在所述翅片的外側端;所述側板上設有用於收集所述翅片上的冷凝水的導流溝,所述導流溝與外部接水裝置連接;所述翅片上於所述內側端與外側端之間設有用於引導冷凝水流入所述導流溝的導流結構。
[0006]優選地,所述側板上的導流溝是由該側板的長度方向的側邊向內捲曲形成;所述側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加熱管的軸向平行。
[0007]優選地,所述翅片上的導流結構為導流孔或者導流槽或者為導流孔與導流槽的組合結構。
[0008]優選地,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的底部位於所述導流溝的上方,且與所述導流溝接近或接觸。
[0009]優選地,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為長條形,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沿其長度方向與所述側板之間具有一夾角。
[0010]優選地,所述翅片由鋁片折彎形成具有若干波峰部和波谷部且波峰部和波谷部間隔排列的波浪形結構;所述波峰部為與所述加熱管固定連接的內側端;所述波谷部為與所述側板固定連接的外側端;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設置在相鄰的波峰部與波谷部之間的折彎片上。
[0011]優選地,所述波峰部與所述加熱管焊接或粘接;所述波谷部與所述側板焊接或粘接。[0012]優選地,每一所述折彎片上的導流孔或導流槽為多個,多個導流孔或導流槽相互平行或者至少兩個導流孔相互不平行,所述導流溝為弧形結構或方形結構。
[0013]優選地,所述接水裝置為空調器接水盤。
[0014]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電加熱器。
[0015]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通過設計帶有導流結構的PTC電加熱器側板和導流翅片,能夠收集PTC電加熱器的冷凝水,並使加熱器的冷凝水滴能夠順著導流通道流入接水裝置排出室外,從而達到PTC電加熱器冷凝水合理排放的目的,防止水滴滴入室內地面上或空調風道內,提高空調器的使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7]圖2a是圖1的側視圖;
[0018]圖2b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側板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3側板的截面示意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翅片的展開示意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翅片的截面示意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側板與翅片的安裝結構主視圖;
[0024]圖8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第一實施例中側板與翅片的安裝結構側視圖;
[0025]圖9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第二實施例中側板與翅片的安裝結構側視圖;
[0026]圖10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第三實施例中側板與翅片的安裝結構側視圖。
[002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具體實施方式】
[0028]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9]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具體為一種PTC電加熱器,該電加熱器包括:加熱管1、側板3以及用於散熱的翅片2,所述翅片2內側端固定在所述加熱管I外壁上;所述側板3固定在所述翅片2的外側端;所述側板3上設有用於收集所述翅片2上的冷凝水滴的導流溝31,所述導流溝31與外部接水裝置連接。所述翅片2上於所述內側端與外側端之間設有用於引導冷凝水滴流入所述導流溝31的導流結構,該倒流結構可以為導流孔21,也可以為導流槽,或者為導流孔21與導流槽的組合結構,本實施例以導流孔21舉例說明。
[0030]具體地,上述加熱管I可以與目前常規使用的PTC加熱器內部的PTC加熱管I 一樣,在此不作詳述;所述外部接水裝置可以為空調器的接水盤及排水管道,也可以為其他收集冷凝水的結構。以接水盤為例,在空調器製冷時,電加熱器的翅片2上的冷凝水可以通過翅片2上的導流孔21流入側板3上的導流溝31中,最後從空調器的接水盤及排水管道排出室外,從而可以防止水滴滴入室內地面上或空調風道內。
[003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側板3為長條板狀,所述側板3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加熱管I的軸向平行。所述側板3上的導流溝31是由該側板3的長度方向的側邊向內捲曲形成,如圖
2、圖3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側板3上的導流溝31為弧形結構。上述由側板3側邊緣向內捲曲形成的導流溝31可以承接翅片2導流孔21流出的水滴,並將這些水滴導入到接水
裝置中。
[0032]此外,所述翅片2上的導流孔21為長條形,所述導流孔21沿其長度方向與所述側板3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小視具體情況而定。導流孔21的底部位於所述側板3的導流溝31的上方,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流孔21可以與導流溝31接近或接觸,以確保導流孔21的水滴能流入導流溝31中。
[0033]更為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翅片2由鋁片折彎形成具有若干波峰部和波谷部且波峰部和波谷部間隔排列的波浪形結構;所述波峰部為與所述加熱管I固定連接的內側端;所述波谷部為與所述側板3固定連接的外側端;翅片2展開結構如圖5所示,所述導流孔21設置在相鄰的波峰部與波谷部之間的折彎片上。
[0034]如圖5及圖6所示,每一所述折彎片上的導流孔21為多個,本實施例中多個導流孔21相互平行,且與側板3呈一夾角A。本實施例翅片2與側板3的安裝結構如圖1、圖7及圖8所示。
[0035]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波峰部與所述加熱管I可以採用焊接或粘接方式固定連接;同樣,所述波谷部與所述側板3可以採用焊接或粘接方式固定連接。
[0036]由此,通過上述結構,並通過PTC加工工藝有機結合,可實現對PTC電加熱器冷凝水的收集和排放功能。
[0037]相比現有技術,本實施例通過設計帶有導流結構的PTC電加熱器側板3和導流翅片2,能夠收集PTC電加熱器的冷凝水,並使加熱器的冷凝水滴能夠順著導流通道流入接水裝置排出室外,從而達到PTC電加熱器冷凝水合理排放的目的,防止水滴滴入室內地面上或空調風道內,提高空調器的使用性能;同時還可以提高PTC電加熱器絕緣部件的絕緣性倉泛。
[0038]如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本實施例中導流溝31為方形結構,該結構的導流溝31同樣可以實現收集電加熱器翅片2冷凝水並將冷凝水排向接水裝置的目的。其他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39]如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本實施例中翅片2上每一折彎片上的多個導流孔21相互不平行,該結構的導流孔21與側板3導流溝31的裝配結構,同樣可以實現收集電加熱器翅片2冷凝水並將冷凝水排向接水裝置的目的。
[0040]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翅片2上的每一折彎片上的多個導流孔21也可以部分導流孔21相互平行,所述導流溝31還可以採用其他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0041]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可以包括實施例所述的電加熱器,其結構特點及收集排放冷凝水的原理,請參照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004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及空調器,通過設計帶有導流結構的PTC電加熱器側板3和導流翅片2,能夠收集PTC電加熱器的冷凝水,並使加熱器的冷凝水滴能夠順著導流通道流入接水裝置排出室外,從而克服現有PTC電加熱器冷凝水無法處理的不足,達到PTC電加熱器冷凝水合理排放的目的,有效避免了水滴滴入室內地面上或空調風道內的隱患,提高了空調器的使用性能。
[0043]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加熱管、側板以及用於散熱的翅片,所述翅片內側端固定在所述加熱管外壁上;所述側板固定在所述翅片的外側端;所述側板上設有用於收集所述翅片上的冷凝水的導流溝,所述導流溝與外部接水裝置連接;所述翅片上於所述內側端與外側端之間設有用於引導冷凝水流入所述導流溝的導流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板上的導流溝是由該側板的長度方向的側邊向內捲曲形成;所述側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加熱管的軸向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翅片上的導流結構為導流孔或者導流槽或者為導流孔與導流槽的組合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的底部位於所述導流溝的上方,且與所述導流溝接近或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為長條形,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沿其長度方向與所述側板之間具有一夾角。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翅片由鋁片折彎形成具有若干波峰部和波谷部且波峰部和波谷部間隔排列的波浪形結構;所述波峰部為與所述加熱管固定連接的內側端;所述波谷部為與所述側板固定連接的外側端;所述導流孔或導流槽設置在相鄰的波峰部與波谷部之間的折彎片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波峰部與所述加熱管焊接或粘接;所述波谷部與所述側板焊接或粘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每一所述折彎片上的導流孔或導流槽為多個,多個導流孔或導流槽相互平行或者至少兩個導流孔相互不平行,所述導流溝為弧形結構或方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器用電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水裝置為空調器接水盤。
10.一種空調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加熱器。
【文檔編號】F24F13/22GK203501419SQ20132053985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黃直峰 申請人: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