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開關燈座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01:34:42 4
專利名稱:一種無開關燈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座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開關燈座。
背景技術:
電燈泡自1879年發明問世以來,已成為人類一日不可或缺之照明器具。燈泡在使用上必須組裝在一燈座上作為支撐及供給電源用,故燈座即為一種與燈泡搭配使用的重要器物,將無開關燈座搭配燈泡組設之後,並在電源線上另設一控制開關,即可控制燈泡的發亮與熄滅。在現有技術中,無開關燈座使用了頗多的裝配器件,裝配複雜,成本較高,且與外部電源的導線連接時,還需要焊接或通過螺絲進行鎖接,才能與燈座內的金屬片連接在一起,十分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裝配簡單、結構緊湊,且接線方便的無開關燈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開關燈座,包括上蓋、內芯本體、口筒、中心舌片、正極夾線片和負極夾線片;所述上蓋設有內螺紋,內芯本體設有與上蓋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上蓋與內芯本體螺接;所述內芯本體下端的內部開有一容置空腔,口筒套置於該容置空腔內;所述內芯本體上端的內部設有兩長槽,該兩長槽的頂部分別設有通往內芯本體上端面的插線孔,所述正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一長槽內,正極夾線片的下端與中心舌片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正極夾線片與中心舌片電性導通,負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另一長槽內,負極夾線片的下端與口筒也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負極夾線片與口筒電性導通。所述內芯本體頂部設有兩凸臺,所述兩長槽分別設置於相對應的凸臺內部,所述插線孔設置於凸臺頂部,且插線孔與凸臺內部的長槽相通。所述正極夾線片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壁部相抵靠,且該正極夾線片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所述負極夾線片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壁部相抵靠,且該負極夾線片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所述口筒頂、底開空,口筒頂部留有兩接合部,其中一接合部與內芯本體直接鉚接,另一接合與負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口筒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供一發光元件接入,且使發光元件的一電極與筒殼貼觸而導通。所述中心舌片為彎折狀的片體,該中心舌片的一端與正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該中心舌片的另一端伸入到口筒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蓋設有內螺紋,內芯本體設有與上蓋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上蓋與內芯本體螺接,同時,內芯本體下端的內部開有一容置空腔,口筒套置於該容置空腔內,因而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安裝方便省時;本實用新型的內芯本體內設有兩長槽,該兩長槽的頂部分別設有通往內芯本體上端面的插線孔,正極夾線片的上端和負極夾線片的上端分別置於對應的長槽內,因此,電源線可從插線孔插入後在長槽內與正極夾線片或負極夾片達成卡摯,從而實現燈座與外部電源的連接,其接線方式非常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 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芯本體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內芯本體的仰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I.柳釘;2. 口筒;3.負極夾線片;4.正極夾線片;5.中心舌片;6.內芯本體;61.容置窗框;62.長槽;63.凸臺;7.插線孔;8.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 圖5所示,以E26型無開關燈座來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該E26無開關燈座在包括上蓋8、內芯本體6、口筒2、中心舌片5、正極夾線片4和負極夾線片3 ;所述上蓋8設有內螺紋,內芯本體6設有與上蓋8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內芯本體6螺入上蓋8後與上蓋8鎖緊;所述內芯本體6下端的內部開有一容置空腔61,口筒2套置於該容置空腔61內;所述內芯本體6上端的內部設有兩長槽62,該兩長槽62的頂部分別設有通往內芯本體上端面的插線孔7,所述正極夾線片4的上端容置於一長槽62內,正極夾線片4的下端與中心舌片5 —起鉚接於容置空腔61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正極夾線片4與中心舌片5電性導通,負極夾線片3的上端容置於另一長槽62內,負極夾線片3的下端與口筒2也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61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負極夾線片3與口筒2電性導通。該E26無開關燈座在組裝時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首先將中心舌片5與正極夾線片4放入內芯本體6用一鉚釘I固定;接著將負極夾線片3與口筒2放入內芯本體6用一鉚釘I固定;然後將內芯本體6與口筒I用一鉚釘I固定;最後將上蓋8與內芯本體6通過螺紋旋接的方式鎖緊,從而組合成一結構緊湊的E26無開關燈座(參考圖2)。作為該E26無開關燈座的一種優選方式,如圖I所示,所述內芯本體6頂部設有兩凸臺63,所述兩長槽62分別設置於相對應的凸臺63內部,所述插線孔7設置於凸臺63頂部,且插線孔7與凸臺內部的長槽62相通。作為該E26無開關燈座的一種優選方式,如圖I和圖5所示,所述正極夾線片4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62壁部相抵靠,且該正極夾線片4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所述負極夾線片3也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62壁部相抵靠,且該負極夾線片3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作為該E26無開關燈座的一種優選方式,如圖I和圖5所示,所述口筒頂、底開空,口筒頂部留有兩接合部,其中一接合部與內芯本體直接鉚接,另一接合與負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口筒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供一發光元件接入,且使發光元件的一電極與筒殼貼觸而導通;該口筒的材質優選為金屬鋁。作為該E26無開關燈座的一種優選方式,如圖I和圖5所示,所述中心舌片為彎折狀的片體,該中心舌片的一端與正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該中心舌片的另一端伸入到口筒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對以上的實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蓋、內芯本體、口筒、中心舌片、正極夾線片和負極夾線片;所述上蓋設有內螺紋,內芯本體設有與上蓋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上蓋與內芯本體螺接;所述內芯本體下端的內部開有一容置空腔,口筒套置於該容置空腔內;所述內芯本體上端的內部設有兩長槽,該兩長槽的頂部分別設有通往內芯本體上端面的插線孔,所述正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一長槽內,正極夾線片的下端與中心舌片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正極夾線片與中心舌片電性導通,負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另一長槽內,負極夾線片的下端與口筒也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負極夾線片與口筒電性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芯本體頂部設有兩凸臺,所述兩長槽分別設置於相對應的凸臺內部,所述插線孔設置於凸臺頂部,且插線孔與凸臺內部的長槽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夾線片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壁部相抵靠,且該正極夾線片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負極夾線片由一金屬片衝壓而成,其上端彎折而與所述一長槽壁部相抵靠,且該負極夾線片抵在長槽壁的一端為「V」形斜槽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口筒頂、底開空,口筒頂部留有兩接合部,其中一接合部與內芯本體直接鉚接,另一接合與負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口筒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供一發光元件接入,且使發光元件的一電極與筒殼貼觸而導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開關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舌片為彎折狀的片體,該中心舌片的一端與正極夾線片的下端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該中心舌片的另一端伸入到口筒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開關燈座,涉及燈座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上蓋、內芯本體、口筒、中心舌片、正極夾線片和負極夾線片;所述上蓋與內芯本體螺接;所述內芯本體下端的內部開有一容置空腔,口筒套置於該容置空腔內;所述內芯本體上端的內部設有兩長槽,該兩長槽的頂部分別插線孔,所述正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一長槽內,正極夾線片的下端與中心舌片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正極夾線片與中心舌片電性導通,負極夾線片的上端容置於另一長槽內,負極夾線片的下端與口筒也一起鉚接於容置空腔頂部的內芯本體上,使負極夾線片與口筒電性導通。本實用新型各部分裝配簡單、結構緊湊,且採用插線式接線方式,接線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F21V21/002GK202382190SQ201120513679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楊文和 申請人:東莞金準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