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起源樹狀脈絡圖(姓氏由來張)
2023-10-20 12:22:44 2
張——創製長弓,黃帝賜姓
人口排序:張姓人口約為8500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79%,在
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三。
分布地區:河南、山東、河北等。
名人比例:《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張姓名人1741名,佔總名
人數的3.83%,排名第三。
◎尋根溯祖
張姓,有著哲人般的睿智和聰慧,歷史上不乏名臣賢相。他們深諳為臣之道,在風雲變幻的官場中如魚得水。這個閃爍著智慧之
光的姓氏主要源於姬姓和解姓,少數源於外族。
傳說黃帝的孫子揮(姬姓部落首領)仿照天上孤星的形狀製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把弓箭,提高了部落氏族的狩獵能力。黃帝很高興,賜他姓張。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姓解名張的大夫。他驍勇善戰、屢建戰功,被晉國國君封為張侯。他的子孫為了紀念先祖的光輝,改姓為張。
從漢朝開始,張姓家族中開始融入北方民族的血液。尤其在東北地區,大量滿族人紛紛改姓為張,後在民族融合中逐漸被同化為
漢族;三國時,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被諸葛亮賜姓為張,他的子孫便以張為姓。這支張姓至今仍然生活在雲南一帶。
戰國時期
張姓遍布華北中原地區。晉朝時,張姓遷往福建。清朝時,居住在廣東、福建
的張姓人移居臺灣,也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泰國、澳大
利亞等國家。現在,約有27.5%的張姓人口集中分布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約有28.5%
的張姓人口分布於江蘇、遼寧、黑龍江、安徽、四川、湖北六省。
省湖州市的張靜江(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
故居,山西運城市的張騫墓,湖北省有沙市
的張居正墓,湖南省嶽陽市的張谷英村,等等。
姓氏文化
圖騰釋義
「張」的本義是指箭在弦上,即將開弓。似乎帶著某種讖語的意味,這把千年弦而不發
的弓箭,成為擅長製造弓箭的氏族的原始圖騰,進而演變為姓氏「張」。而張姓的先祖
便是用這把命運之弓射中了恩澤後世子孫的殊榮。
郡望堂號
張姓有清河(今河北清河)、範陽(今北京境內)、太原(今山西太原)、京兆
(今陝西西安)、敦煌(今甘肅敦煌)、襄陽(今湖北襄樊)、河東(今山西夏縣)等
26個郡望;有清河、百忍、孝友、冠英、源流等堂號。唐朝時的張公藝九世同堂,被傳為佳
話。唐高宗慕名前往,向他請教家庭和睦的要訣。張公藝提筆寫了100個「忍」字送給高
宗。高宗深為感動,賜給張公藝100尺綢緞。張公藝的後人從此便以「百忍」作為堂號。
名勝古蹟
重慶市雲陽縣的張飛廟,位於長江南岸飛鳳山麓,始建於蜀漢末期,已有1700多年
的歷史。相傳張飛被部將殺害後,頭顱被拋於江中。江邊漁人受張飛託夢後,把他的頭
顱打撈上來,埋於岸邊,並建造張飛廟以紀念三國時那位赤膽忠義的英雄。
此外,張姓名勝古蹟還有:河南省南陽市的張衡墓,陝西省漢中市的張良廟,浙江
省湖州市的張靜江(國民黨四大元老之故居,山西運城市的張騫墓,湖北省有沙市
的張居正墓,湖南省嶽陽市的張谷英村,等。
◎歷代名人
足智多謀的張良年輕時有一次奇遇。天,張良從橋上經過,一位老人故意把鞋扔
到橋下,並三番五次地讓張良給撿回來。張良強忍怒火,依言而做,最終以誠意打動了
老者,得到了珍貴的《太公兵法》,遂幫助劉邦成就一代帝業。
此外,張姓名人還有:西漢時出使西域的張騫,東漢科學家張衡、醫學家張仲景
黃巾軍領袖張角、五鬥米教的始祖張道陵,國時期蜀國忠肝義膽的大將張飛、魏國名
將張華,南朝梁畫家張僧繇,唐朝宰相張柬之、張說、張九齡,詩人張繼,書法家張
旭,北宋哲學家張載、畫家張擇端,南宋大臣張浚,明朝時道士張三丰、文學家張溥
農民起義軍將領張獻忠,清代洋務派名臣張之洞、北洋軍閥張勳、將領
張作霖,近現代畫家張大千、抗日名將張自忠、愛國將領張學良、開國將領張雲逸、作家張愛
玲,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