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貼膜的製造方法
2023-10-08 17:50:24 3
手機貼膜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機貼膜機,用於對手機表面進行貼膜,包括:手機固定板;所述手機固定板開設有用於容納所述手機的通孔,且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為水平面;所述上表面上還固定有用於和所述通孔內的手機相抵靠的至少一個限位板;所述手機貼膜機還包括:用於固定手機膜的貼膜板;所述貼膜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手機固定板上,另一端自由翻轉以使所述貼膜板與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相貼合。本實用新型的手機貼膜機,由於手機固定板上設置有限位板,從而使手機待貼膜表面能夠方便地與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保持平齊;在貼膜時,貼膜板就能夠同時接觸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手機的待貼膜表面,從而使貼膜的過程受力非常均勻,獲得良好的貼膜效果。
【專利說明】手機貼膜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周邊產品製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手機貼膜機,屬於貼膜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便於閱讀,可攜式電子設備屏幕的大小逐漸增加,人們對屏幕保護意識也越來越重。通常,人們會給便攜數碼設備的屏幕貼上一層保護膜。但是,隨著使用頻率加大、摩加劇擦以及外界的擦劃,保護膜很容易被破壞,這就需要重新貼膜。
[0003]現有技術中一般採用手工方式對數碼產品進行貼膜;即,將三層貼膜與電子設備屏幕對齊後,先剝離第一層外膜,然後將主膜的一端貼到電子設備屏幕,慢慢趕出主膜下的空氣使主膜貼敷到電子設備屏幕,最後剝離最外面一層保護膜。現有技術的手工貼膜易出現貼膜不易對準、易出現氣泡等情況。總之,手工貼膜的貼膜質量難以保證。
[0004]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方式是利用輥筒進行貼膜,但是其滾筒設備製造工藝複雜,成本高,而且只能粘帖柔性薄膜。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成本低廉、貼膜質量好並且可用於粘帖硬質薄膜的手機貼膜機。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機貼膜機,用於對手機表面進行貼膜,包括:手機固定板;所述手機固定板開設有用於容納所述手機的通孔,且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為水平面;所述上表面上還固定有用於和所述通孔內的手機相抵靠的至少一個限位板;
[0007]所述手機貼膜機還包括:用於固定手機膜的貼膜板;所述貼膜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手機固定板上,另一端自由翻轉以使所述貼膜板與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相貼合。
[0008]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手機固定板上設置有兩組定位孔;所述限位板為兩個,每個所述限位板通過一組所述定位孔固定在所述手機固定板上。
[0009]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貼膜板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手機膜的凹槽,所述凹槽開設在所述貼膜板用於和所述手機固定板相貼合的一面上。
[0010]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手機膜包括依次疊合的第一外膜、主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第一外膜的一端設置有分離條,所述第二外膜的一端連接有所述貼膜板;所述第一外膜和所述主膜之間設置有粘合片。
[0011]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貼膜板與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相貼合時,所述凹槽與所述通孔相重合。
[0012]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通孔的形狀與所述手機的側邊輪廓形狀相同。
[0013]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每個所述限位板均位於所述通孔的邊緣,且每個限位板均覆蓋所述通孔的一部分。
[0014]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貼膜板為透明結構。
[0015]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貼膜板上開設有排氣通孔,所述排氣通孔與所述凹槽底部相連通。
[0016]如上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中,所述手機固定板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2.5_7mm ;所述貼膜板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0.5-1.5mm ;所述限位板為PET板,其厚度為0.1-0.5mm。
[0017]本實用新型的手機貼膜機,由於手機固定板上設置有限位板,從而使手機待貼膜表面能夠方便地與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保持平齊;在貼膜時,貼膜板就能夠同時接觸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手機的待貼膜表面,從而使貼膜的過程受力非常均勻,不易出現氣泡,獲得良好的貼膜效果。同時,由於貼膜板鉸接在手機固定板上,手機膜與待貼膜手機之間能夠獲得精確的對應關係,所以貼膜對齊精度得到了保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結構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手機固定板正面立體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手機固定板背面立體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手機固定板使用狀態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貼膜過程示意圖;
[0024]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貼膜過程示意圖;
[0026]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的手機膜按壓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8]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手機貼膜機,用於對手機表面進行貼膜。本實施例的手機貼膜機包括:手機固定板I和貼膜板2 ;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為水平面,且該手機固定板開設有通孔10,通孔10用於容納手機,以使手機的邊緣與通孔10的側壁相貼合;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用於和通孔10內的手機相抵靠的至少一個限位板11 ;限位板11固定在固定板I的上表面上,用於和手機待貼膜的表面相抵靠,以保證手機的待貼膜表面與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處於同一平面上。一般情況下,限位板11用於抵靠手機3的待貼膜表面的邊緣,這樣既不影響正常貼膜,還能保證手機的待貼膜表面處於上表面所在平面上。貼膜板2用於固定手機膜30,貼膜板2的一端鉸接在手機固定板I上,另一端自由移動以使貼膜板2與手機固定板2的上表面相貼合。限位板11 一般為兩個,一般設計在通孔10的兩個側邊;當然限位板11也可以為一個,採用一個限位板時,限位板11 一般為U形,也能夠保證手機待貼膜表面與限位板11充分抵靠。
[002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使用時,由於手機固定板I上設置有限位板11,從而使手機3待貼膜表面能夠方便地與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保持平齊;在貼膜時,貼膜板2就能夠同時接觸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和手機3的待貼膜表面(如圖4,待貼膜表面一般為手機3的屏幕),從而使貼膜的過程受力非常均勻,不易出現氣泡,獲得良好的貼膜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特別適用於粘帖硬質手機薄膜,如玻璃膜、鋼化玻璃薄膜和藍寶石膜等;由於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和手機3的待貼膜表面位於同一平面,粘帖硬質薄膜時,硬質薄膜不會因為受力不均發生碎裂,保證了粘帖質量。同時,由於貼膜板2鉸接在手機固定板I上,手機膜30與待貼膜手機3之間能夠獲得精確的對應關係,所以貼膜對齊精度得到了保證。
[0030]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的手機固定板I上還設置有掛取孔15,掛取孔15 —般位於手機固定板I的端部,一般為長條形;掛取孔15的側壁上還可以設置缺口,以使手機固定板2在掛取狀態下保持平衡。
[0031]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手機固定板I上設置有兩組定位孔12 ;限位板11為兩個,每個限位板11通過一組定位孔12固定在手機固定板I上。定位孔12的設計能夠保證限位板11固定於手機固定板I上的位置固定精度,也保證了限位板的下表面與手機3的待貼膜表面相牴觸時良好的接觸。如圖2所示,優選的,在採用兩個限位板11的情況下,每個限位板11均位於通孔10的邊緣,且每個限位板11均覆蓋所述通孔的一部分。從圖3中可以看到,每個限位板11大概超出通孔10的邊緣1-3_,從而使手機3的邊緣很好的牴觸在限位板11上且不影響貼膜區域。
[0032]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貼膜板2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手機膜30的凹槽20,凹槽20開設在貼膜板2用於和手機固定板I相貼合的一面上。一般情況,貼膜板2與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相貼合時,凹槽20與通孔10相重合。尤其是在將手機膜粘帖在手機屏幕上時,凹槽20與通孔10的面積基本相等。當然,在對手機屏幕貼膜時,通孔10的形狀與手機3側邊的輪廓形狀相同,以使手機3牢固的卡合在手機固定板I上的通孔10內。
[0033]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手機膜30包括依次疊合的第一外膜、主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第一外膜的一端設置有分離條(圖中未顯示),所述第二外膜的一端連接有所述貼膜板;所述第一外膜和所述主膜之間設置有粘合片。
[0034]如圖5所示,手機膜30固定在貼膜板2上之後,通過分離條撕下第一外膜,貼膜板2依次經過A、B、C三位置後與手機固定板I的上表面相貼合,使主膜通過粘合片粘帖在手機3的待貼膜表面上;粘帖牢固後,打開貼膜板2,由於第二外膜固定在貼膜板2上,第二外膜自動與主膜分離,從而完成整個貼膜過程。
[0035]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限位板11 一般採用硬質塑料板,優選為PET板,其厚度為0.1-0.5mm。貼膜板2 —般也採用硬質材料,為降低成本,優選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0.5-1.5_。手機固定板I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2.5-7_。硬質紙板一般採用多層硬紙板壓制而成,以保證足夠的強度。當然,所採用的硬質材料均是具有一定硬度的薄板或片材,如塑料板、硬紙夾心板等。
[0036]如圖6、圖7和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貼膜板2—般為透明結構;即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貼膜板2採用透明的塑料材質或者其它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材料。由於貼膜板2為透明結構,在整個貼膜過程中,操作人員都可以直觀的看到主膜與手機待貼膜表面之間是否存在灰塵或氣泡,大大提高了貼膜的成功率和貼膜質量。
[0037]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進一步的,貼膜板2上開設有排氣通孔25,排氣通孔25與凹槽20底部相連通。排氣通孔25,一般設計在凹槽20的中心位置,一般呈橢圓形或長條形,其大小一般以可以容納大拇指為準。排氣通孔25的作用不僅限於能夠排出手機膜30與貼膜板2之間的殘留空氣,而且還可以方便操作。如圖8所示,在將手機膜30的主膜與手機待貼膜表面對齊之後,操作人員通過排氣通孔25對手機膜30的中心區域進行按壓,使手機膜30的中心區域最先貼合,避免了在中心區域產生氣泡,提高了操作質量。需要說明的是,貼膜板2採用不透明材質時,優先在不透明材質上開設排氣通孔25 ;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大大提聞了貼I旲的質量。
[0038]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並不局限於手機領域,如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數位音樂播放器等數碼產品均可以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方案進行貼膜,當然,本實用新型的特別適用於粘帖硬質手機膜,例如玻璃膜、鋼化玻璃薄膜、藍寶石膜等。
[0039]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機貼膜機,用於對手機表面進行貼膜,其特徵在於,包括:手機固定板;所述手機固定板上開設有用於容納所述手機的通孔,且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為水平面;所述上表面上還固定有用於和所述通孔內的手機相抵靠的至少一個限位板; 所述手機貼膜機還包括:用於固定手機膜的貼膜板;所述貼膜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手機固定板上,另一端自由翻轉以使所述貼膜板與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相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固定板上設置有兩組定位孔;所述限位板為兩個,每個所述限位板通過一組所述定位孔固定在所述手機固定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貼膜板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手機膜的凹槽,所述凹槽開設在所述貼膜板用於和所述手機固定板相貼合的一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膜包括依次疊合的第一外膜、主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第一外膜的一端設置有分離條,所述第二外膜的一端連接有所述貼膜板;所述第一外膜和所述主膜之間設置有粘合片。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貼膜板與所述手機固定板的上表面相貼合時,所述凹槽與所述通孔相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的形狀與所述手機的側邊輪廓形狀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限位板均位於所述通孔的邊緣,且每個限位板均覆蓋所述通孔的一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貼膜板為透明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貼膜板上開設有排氣通孔,所述排氣通孔與所述凹槽底部相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手機貼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固定板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2.5-7mm ;所述貼膜板為硬質紙板,其厚度為0.5-1.5mm ;所述限位板為PET板,其厚度為0.1-0.5mm。
【文檔編號】B65B33/02GK203958684SQ201420366552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明者】熊強, 林少裕 申請人:熊強, 林少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