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機的模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1:46:09 1
吹塑機的模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包括有左、右模架,左、右模架內設置有左、右模具,左、右模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實現合攏,合攏後內部形成型腔,所述的左模架被固定設置在上、下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之間形成定模機構,右模架通過動模固定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形成動模機構,將現有的左右自由開合的模架更改成定模和動模的開合方式,將底模升降和開合模實現了聯動,同時減去了鎖模的軌道和動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噪音,機器的穩定性更好。
【專利說明】吹塑機的模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吹塑機領域,具體為吹塑機上的模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吹塑機的循環導軌中包括有開模區、合模區和吹瓶區。如圖1、2所示,循環導軌中單個模架結構通常包括有可開合的左、右模架廣、2',在左、右模架1、2,內附有左、右模具,控制左、右模架I'、2,做開合運動的開合裝置3,,左、右模架I'、2,關閉後在內部形成型腔,還有一個利用升降裝置伸入或退出型腔的底模4',在左、右模架合攏處的側面埠設置有多個鎖模孔5'。在開合裝置3'啟動時,左右模架I'、2,合攏,將鎖模杆6'插入鎖模孔5'內實現鎖緊,才能使模架不會在吹瓶時被高壓氣體彈開。鎖模杆6'的插入和退出是通過鎖模滾輪軌道7'來實現,如圖1、2、3所示。整個模架具有鎖模滾輪軌道7,和開合模聯動軌道,兩個軌道的存在會使得機器穩定性較差。
[0003]另一存在的問題是左、右模架1、2,採用兩側自由開合方式,在模架自由開合的時候,為了鎖模杆6'和鎖模孔5'之間順利配合,一般兩者之間需要留有0.1毫米左右的間隙。由於這個間隙的存在,當模具內通入高壓氣體時,左、右模架I,、2,不能完全閉合,在左、右模架合攏處11'會有0.1毫米的間隙,因此會在左模架兩側12'穿孔通入高壓氣體加壓後才能實現左右模架P、2,的完全閉合。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利用凸輪原理減去了鎖模的動作,從而減去了鎖模滾輪軌道,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噪音,同時開合模鎖緊後在合攏處不再有空隙也不需要高壓氣體從模架兩側穿孔加壓,能實現自鎖後的高壓密閉狀態。
[0005]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包括有左、右模架,左、右模架內設置有左、右模具,左、右模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實現合攏,合攏後內部形成型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模架被固定設置在上、下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之 間形成定模機構,右模架通過動模固定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形成動模機構,在動模固定板一端具有支撐杆,支撐杆通過軸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上,在動模固定板另一端的外側面設置有多道卡位凸塊,多個合模連杆插入卡位凸塊之間形成的卡槽內,通過合模軸插入合模連杆以及卡位凸塊對應的透孔內實現固定連接,合模連杆的另一端與合模主動凸輪連接,合模主動凸輪通過凸輪軸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合模主動凸輪和驅動裝置連接可以帶動合模主動凸輪作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動模機構的開合。當 動模機構在合模主動凸輪的帶動下關閉時,合模連杆受到的來自型腔內高壓氣體的作用力F,在合模連杆與卡位凸塊的連接點上分解成Fl和F2,F1與合模主動凸輪給的反作用力Fl'相互抵消,同時,F2與動模固定板上支撐杆給的反作用力F2'抵消,因此實現左右模架的自動鎖緊。
[0006]所述的合模主動凸輪的一端為擺臂,另一端為凸輪軸,凸輪軸與擺臂固連或一體式,多個合模連杆設置擺臂上,凸輪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凸輪軸的下端穿透下固定板,通過連杆與驅動裝置相連。
[0007]所述的上、下固定板上設置有用於防止合模連杆和搖臂連接處產生翻轉,進行限位的固定塊。
[0008]所述的模架機構包括有一底模升降裝置,底模設置在底模升降座上,升降座上的滾輪位於底模導軌的軌道槽內,滾輪另一端通過導杆套設在支撐杆上,所述的軌道槽具有一段高度落差曲線,底模導軌通過底模連杆、底模從動凸輪與凸輪軸相連接,當驅動裝置啟動,凸輪軸帶動底模從動凸輪通過底模連杆使得底模升降座在底模導軌上行進,進而實現底模的升降。
[0009]採用上述結構的模架結構具有如下優點:將現有的左右自由開合的模架更改成定模和動模的開合方式,將底模升降和開合模實現了聯動,同時減去了鎖模的軌道和動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噪音,機器的穩定性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開模狀態下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合模狀態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模架部分結構分解圖;
圖5為本發明模架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模架開啟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3?7所示,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包括有左、右模架1、2,左、右模架1、2內設置有左、右模具,左模架I被固定設置在上、下固定板3、4和定模固定板5之間形成定模機構,上下固定板3、4的一側通過定模固定板5實現固定,另一側通過固定柱30實現固定。右模架2通過動模固定板6設置在上、下固定板3、4之間形成動模機構,在動模固定板6 —端具有支撐杆61,支撐杆61通過軸承611設置在上、下固定板3、4上,在動模固定板6另一端的外側面設置有多道卡位凸塊62,多個合模連杆7插入卡位凸塊62之間形成的卡槽內,通過合模軸8插入合模連杆7以及卡位凸塊62對應的透孔內實現固定連接,合模連杆7的另一端與合模主動凸輪9連接。合模主動凸輪9的一端為擺臂91,另一端為凸輪軸92,其中凸輪軸92與擺臂91 一體式,多個合模連杆7設置擺臂91上,合模主動凸輪9通過凸輪軸92以及軸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3、4之間,凸輪軸92的下端穿透下固定板4,通過拉杆10與驅動裝置相連。上、下固定板3、4上設置有用於防止合模連杆7和搖臂91連接處產生翻轉,因此進行限位的固定塊41。驅動裝置通過拉杆10可以帶動合模主動凸輪9作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動模機構的開合。
[0013]如圖5所示,當動模機構在合模主動凸輪9的帶動下關閉時,合模連杆7受到的來自型腔內高壓氣體的作用力F,在合模連杆7與卡位凸塊62的連接點上分解成Fl和F2,F1與合模主動凸輪9給的反作用力Fl'相互抵消,同時,F2與動模固定板上支撐杆61給的反作用力F2'抵消,因此實現左右模架的自動鎖緊。如圖6所示,為動模機構在合模主動凸輪9的帶動下開啟狀態示意圖。
[0014]如圖3、7所示,所述的模架機構包括有一底模升降裝置,底模11設置在底模升降座上,升降座上的滾輪12位於底模導軌13的軌道槽131內,滾輪12另一端通過導杆14套設在支撐杆61上,所述的軌道槽131具有一段高度落差曲線,底模導軌13通過底模連杆
15、底模從動凸輪16與凸輪軸92相連接,當驅動裝置啟動,凸輪軸92帶動底模從動凸輪16通過底模連杆15使得底模升降座滾輪12在底模導軌13上行進,進而實現底模11的升降。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包括有左、右模架,左、右模架內設置有左、右模具,左、右模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實現合攏,合攏後內部形成型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模架被固定設置在上、下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之間形成定模機構,右模架通過動模固定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形成動模機構,在動模固定板一端具有支撐杆,支撐杆通過軸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上,在動模固定板另一端的外側面設置有多道卡位凸塊,多個合模連杆插入卡位凸塊之間形成的卡槽內,通過合模軸插入合模連杆以及卡位凸塊對應的透孔內實現固定連接,合模連杆的另一端與合模主動凸輪連接,合模主動凸輪通過凸輪軸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合模主動凸輪和驅動裝置連接可以帶動合模主動凸輪作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動模機構的開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合模主動凸輪的一端為擺臂,另一端為凸輪軸,凸輪軸與擺臂固連或一體式,多個合模連杆設置擺臂上,凸輪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下固定板之間,凸輪軸的下端穿透下固定板,通過連杆與驅動裝置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下固定板上設置有用於防止合模連杆和搖臂連接處產生翻轉,進行限位的固定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機的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模架機構包括有一底模升降裝置,底模設置在底模升降座上,升降座上的滾輪位於底模導軌的軌道槽內,滾輪另一端通過導杆套設在支撐杆上,所述的軌道槽具有一段高度落差曲線,底模導軌通過底模連杆、底模從動凸輪與凸輪軸相連接,當驅動裝置啟動,凸輪軸帶動底模從動凸輪通過底模連杆使得底模升降座在底模導軌上行進,進而實現底模的升降。
【文檔編號】B29C49/56GK103692642SQ20131071346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馮偉君 申請人:馮偉君